采!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老道千算萬算,萬不曾算到梁山司穆慧芸此行乃有備而來,備了份大禮而來!皇帝必大悅!
張天師人若其名,內實外虛、藏實顯虛,乃是得道高人,更是世家大族出身。開玩笑呢,人家啥身份!全中國僅有兩家享世襲封號︰山東曲阜孔家和江西龍虎山張道陵張家。張顯虛承天師封號,乃世襲世家,以他的尊貴身份,之前出門至丹陛迎接乃是天大的面子,只是女善人似乎懵懂不知未能領情。
之前,張顯虛向在武當山地區戰瘟神的吳有性放話出來,表示願和梁山合作改稻為薯,此非一念之間,此非心血來潮。他身為天啟帝替身修道之人,對外的一舉一動豈能與朝局政務無瓜葛。
梁山之作為一本賬在他心中已經翻爛,此區區羈縻土司偏居大山短短年月便爆炸式發跡,其物產深入民心,這些是其次。當他得知梁山軍二團區區千余步卒就把驍勇善戰的奢安十萬大軍打了個灰飛煙滅之後,他坐不住了。二百多年前,張家大恩人朱棣可是有過燕王靖難的光輝先例。二百多年後,保不準梁山那幾位前宋遺珠意圖恢復趙宋江山。他們要反,試問天下哪支兵馬能擋得住!
所以,一接到故宮發出的中旨,讓武當就‘改稻為薯’助行梁山之便,張天師立刻不遺余力遵旨執行。話說朱由校也真是可憐,真正听話的親信太少︰內廷魏忠賢算一個,在野張顯虛算一個。天啟帝深知朝堂上文武兩班都是些什麼貨色,‘改稻為薯’如此關乎民生之重大計議只能繞開朝堂,以中旨方式發給自己人來幫忙。
所以,張天師一接到膠皮伸出的要人的橄欖枝,便立刻抓緊了不松手。
武當派並無掌門人,武當山卻是有老大的。武當山董事會主席張顯虛天師力主要辦的事,各宮觀二級部門主管們不敢違背,照辦就是。光這一點令行禁止,足以讓皇帝朱由校羨慕死。
如此,膠皮以武當3萬余畝水旱田所產白薯一成為價,聘任30名帶武藝的武當道人為梁山軍警衛排,聘期5年。其中殷照雲為膠皮親隨警衛。
殷照雲背插長劍在膠皮身後垂手而立,用實際行動已然為梁山武當兩家締結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立攻守同盟奠定了基調。
會場氣氛十分熱烈,與會人員踴躍發言。其中玉虛宮主管其人其言讓膠皮步步驚心。
玉虛宮老大的名字很現代化,叫楊洋。估摸著後世那年代全國14億人口中,叫楊洋的應不下14萬。楊真人姓楊不姓張,卻是張三豐嫡傳,對梁山也較為親近,新的梁山股份股東會警衛排30人中,來自玉虛宮的子弟就有7人,佔了大頭。既身為張三豐嫡傳,楊真人一如祖師爺那般邋遢,他手執禿了毛的拂塵,發髻沒繞緊頗有些披頭散發,道袍估計幾個月半年沒洗過。
“我玉虛宮藏有早在先秦傳下的手抄五千言《道德真經》上下兩卷簡牘。真經軼則漢室衰,真經現則漢室昌。”
這個老邋遢口若懸河,說到興頭時告訴了膠皮一件奇聞異事。
三百年前元軍南下之時真經軼失,漢家淪為異族奴役。百年後太祖皇帝令藍玉大將軍橫掃漠北,真經忽又重現人間,幾經輾轉回返玉虛宮藏經樓。十年前神宗崩,真經竟被碩鼠噬嚙,經武當歷七載之功才得以修補復原,正愁如何妥善保管,前些日虧得吳醫生指點收獲絕妙之法。
“我等,哈哈,揣測貴梁山正是補天之士。”
楊洋大庭廣眾之下竟然毫不諱言大明王朝被捅破了天,然後梁山人出手補救,當真是給客人臉上貼金。
膠皮側過去悄聲問吳有性︰“吳老師用的什麼奇招妙法?”
“真空包裝。”
膠皮不禁啞然失笑,正在考慮如何應對楊洋真人有失立場和過于肉麻的吹捧馬屁時,進來個唇紅齒白的小道童張天師低聲稟報,張天師指向膠皮,那道童便走過來打個稽首,說是宮外有個聲稱是梁山司柴部長警衛員姬茂林的求見。姬茂林此來肯定有急事,然而到底是自己出去見他,還是讓他進來說話,主人家也不作示意。
膠皮吃不準這種場合之下該怎麼做才合乎禮節,于是向張顯虛打招呼︰“家里來人了。”
張天師自然要大呼小叫︰“快快有請!”
有份急件需要膠皮審閱簽字。事務協商委員會這幫哥們好生通情達理,這陣子沒閑著,幫穿越眾分憂解難了。為先軍擁軍幫助遭了大難的軍工度過難關,他們發動全部工農商部門及各單位聯名向股東會提出申請︰1627年度內願意普遍降薪20。並號召全社會發動擁軍捐款,短短半月共募集資金782萬兩白銀及3萬兩黃金。捐款中最大的個人捐款為26萬兩,來自呂宋行政長官徐祖業的手筆。此舉據說把昌阜錢莊呂宋分號的行長給愁死了,恨不能死給徐祖業看。一下流失26萬存銀,該分行季度存款考核指標完蛋哉。年紀最小的捐款人叫莊建軍,才滿月,由其父莊棟天其母莊劉氏抱著來到捐款點,將16兩滿月酒隨禮錢全部捐獻出來莊劉氏即南鄭縣的錢劉氏,她寶刀不老,搶在女兒錢芳前頭為莊家添丁進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穆部長,柴部長讓我轉告您,捐獻人名單多頁計20多萬人,名單內的捐款總額470萬兩。大多數為匿名捐款,沒有留下姓名家庭住址。根據柴部長從事務協了解到的情況看,梁山籍60萬人幾乎都有捐獻,並有近20萬非戶籍人口也解囊捐款。”
文件內容是關于股東會是否接受群眾自願減薪,以及是否接受社會捐獻的決定,其他3個都簽字同意接受捐獻但不接受減薪。膠皮在文件上畫個圈簽字附議,姬茂林敬了禮快步離開。
“等等!”膠皮把已走到門口的姬茂林叫住。她想了一想,在文件上填上一筆︰附議柴林曹意見。梁山萬歲、梁山眾萬歲!“回去告訴李冰,梁山沒有趙錢氏、孫李氏,女性都要有自己的名字,讓她落實好這項工作。”
姬茂林又何嘗不為梁山同胞感動。但作為軍人的肅殺氣質阻止了他陪著膠皮掉眼淚。多年的工作磨煉,使他的政治覺悟和敏感度非常人能比。姬茂林隱約感到每一次的災難好比鞭策,痛疼會讓駿馬跑得更快!這一屆的人民群眾偉岸英明,姬茂林很想表達自己此刻感受,可一時嘴拙,即便提煉精華亦不能表達對首長愛戴之萬一。他虛虛掂下衣角,捻下領口,扶下軍帽,此謂整理軍容,‘啪’一個立正,“敬禮”,向膠皮敬了個長時間的軍禮,嘶聲怒吼︰“梁山萬歲,梁山眾萬歲!”
膠皮抬左手還了個軍禮,“快去吧,騎馬小心。”
“嗨,穆部長你還不放心我的騎術啊,論騎術,我那殘廢老哥能跟我比嘛,再者說了,我那馬可是葉爾羌的伊犁大…”姬茂林說著,醒悟到這是在武當大殿,立馬打住,向後轉抬臂肋間,擺臂小跑出門。
這番梁山特色情景與對白著實新鮮難得一見,武當諸天師道長凝神屏氣,看得那叫一愣一愣的。在他們的認知中從來只有官府開倉賑災,畢生中還是頭回听說有百姓募捐反哺官倉。驚愕過後個個開始盛贊梁山官民同氣。
自有老洪出來多嘴,“諸位真人有所不知,大明處處父母官,只梁山一處有人民公僕。我梁山司官職不論大小皆為百姓公僕,乃為人民服務。如今僕役有難,做主人的出手相助也是人之常情。”
事情談完已過飯點,膠皮應約在武當盤桓兩日。胡亂吃了兩口後,在楊真人親自導游下登金頂給真武大帝上香。
客人才走,張真人隨即喚來道童︰“速去經閣取殿堂營造圖紙來,你且下山招泥瓦工匠,工匠齊了隨我去梁山走上一遭。”口中喃喃埋怨著︰“想那曹少,既向真武許有還願豈能食言,梁山地動定是大帝怪罪下來,只恨那廝兀渾然不知!”如果被顯虛真人知道曹少曾有槍擊老天爺的狂妄之舉,則定要設壇做法替梁山向老天爺賠罪的。
還有一件最最重要的事要交代,“先不忙取營造圖紙。師祖問你,方才梁山來人所言一字一句可都記下了?”
道童不過十三四歲,打個稽首道︰“稟師祖,一字不差都記住了。”
“你快快抄錄下來,今晚便把謄件交我。”
這位道童便是個人工錄音筆,今日膠皮等人說的每一個字都會出現在張天師的奏報里,旬日便直達朱由校龍案之上。
去金頂十里上坡路,十里長路加之腳程閑散,不免有頗多閑話交流。得知楊洋在武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好比張天師是董事長,他楊真人是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角色。膠皮話不多,自有老洪在道法高深的楊洋真人跟前長吁短嘆,讓其不免要為梁山遭受地動山搖之災而唏噓。听到鉗工罹難之慘痛處不免要動容,表示風聞梁山遇難,他便伙同張真人即在武當為梁山設壇祈福。
年輕人思想活躍,換句話說特別容易被洗腦。武當俊杰殷照雲便是這樣的一個容易上頭的憤青。他被殿堂上膠皮和姬茂林的表演給震懾了,當下已是一顆紅心向著梁山。他在前頭開路,此時稍稍站住腳,等新主人膠皮超過半個身位,開口問道︰ “穆部長,小道有一事不解。”
這位殷果然是武林高手,觀察力非凡,他發現姬茂林給膠皮敬軍禮用的右手,而膠皮還軍禮用的是左手。他想問的是,梁山軍禮是否施行男右女左之法,而一般來說中華大地上大家慣常男左女右。男左女右之習俗乃是遵從道家陰陽學說,而今梁山相悖,是否有意除陋習行新法。換句話說︰梁山司是否排斥道家思想?
這位小兄弟真是可以,舉一反三浮想聯翩,年紀不大思想復雜。膠皮莞爾,剛想解釋,有吳有性率先跳出來。膠皮看了眼那位青史留名的大神醫、傳染病專家,感覺有此人當助手可省不少力氣。吳講話總有那麼點傲嬌在,措辭用語不謙虛不做作不虛偽,這點也為膠皮所欣賞。听他對新來的說道︰“小兄弟領會錯了。梁山有規定,所謂軍禮乃軍中之禮,規定只有現役和退役軍人才能行軍禮。穆部長雖為首長但並非軍人,故只能以左手還禮。”
如果說張真人給人親切親和感,那麼楊洋真人給人無比的親近輕松。這家伙一路上口無遮攔,內自曝家丑外抨擊時弊,遠論三皇五帝,近罵朱棣不是個東西。
等等,成祖可是你武當的投資人、總後台啊,你罵朱棣豈不是沒良心!那不管,楊洋真人幫理不幫人求道不求財,他就覺得建文帝朱允纎荂@閃 恕 br />
膠皮稱贊道︰“楊真人率性而行真是敢講,我最反感那群滿嘴仁義道德其實一肚子壞水的假人。”
說話間看見吳有性低頭在笑,稍有掩飾卻又不介意袒露其嘲諷之色。“吳老師你笑什麼?”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