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243章 鉗工遭暗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243章 鉗工遭暗算

    “你的眉毛黑又黑,親愛的妹妹亞里亞”,抖著腿的鉗工還在搖頭晃腦中,卻被泰森拍著肩膀示意有正經事辦。穿越眾集體中途退場,走出會場到各區域各單位慰問堅持節日工作的人,去新移民棚戶區搞慰問派紅包。

    老實人鉗工毫不意外地被發配去了最髒亂差的地方,離平台5公里外的新移民安置區慰問,這片簡易棚戶區總計收容了1.2萬人,這些人半月前從川南各州縣躲避奢安叛亂新近逃難來的。梁山的體育館建設耗材巨大,拿不出多余的水泥磚瓦建造安置房,只得暫時委屈他們住滾地龍和陰暗潮濕的溶洞里,在休養生息的同時接受基礎培訓。他們的代表已屢次闖宮要求盡快甄選入籍。他們中絕大部分是漢人,很多是匠戶,有較具功力的手工技能。梁山的木作器物生活用品生產長期處于緊缺狀態,家具生產基本停滯不前,這些匠人將是有益補充。

    鉗工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一個窩棚,“鄉親們,我代表股份公司股東會來看望你們了。”然後強忍刺鼻的酸臭氣極不情願地抱起拖著鼻涕渾身髒兮兮的半大孩子,強顏歡喜向著孩子那位老實巴交滿臉皺紋的爺爺傳遞司府的愛民之心。

    “嗯哪”,這老頭只會“嗯哪”。鉗工取出紅包塞給老頭,難民頭領拽著老頭立馬行禮︰“大救星吶,祝有司諸位大人壽與天齊!”

    “這是你做的?”鉗工的注意力被一只精巧的藤編椅子吸引住了。

    “嗯哪。”

    軍隊擴編後,軍工生產跟不上裝備需求,有兩個連隊至今未領到武器,部隊缺乏單兵防護裝備的矛盾一直很突出,這也是梁山能不打仗就不用武力解決的根本原因。還有,梁山人口越來越多,各類違法犯罪事件暴增,治安問題凸顯,有必要建立裝備冷兵器的內務保安部隊。

    藤甲兵!

    鉗工問難民頭領︰“你們這一萬多人里可有會木工、竹編、藤編、裁縫、泥水匠的?”

    “有,有啊!”頭領異常激動,“還有種莊稼的好手,還能從軍,女娃們可以做奴僕,只求項部長收留。”梁山眾的幸福生活被難民們看在眼里,知道一旦入籍梁山司就意味著從此吃穿不愁。

    “這樣吧,等正月十六上班了,你們推舉幾個各式手藝人和匠戶代表上平台來,都露一手給我們看看。對了,到夜深時都出門,揚起脖子看平台點放煙花”

    11點三刻,穿越眾在干群的簇擁下集體緩步登上平台,此刻倒抽了口涼氣,只見平台下面兩側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估計不下十數萬之眾。有戲言稱老天爺也想一睹梁山煙花盛況,今年的趕年夜天氣晴朗,那真真是萬里無雲啊!紅、黃、綠三色高能射燈射出的光柱在天穹中舞動,一枚枚煙花沖向雲霄綻開出各色花樣七彩顏色。花炮本不稀奇,唐朝就有,而綻放開來打出‘新春快樂’的煙花前所未見。人們生平第一次觀看到在天上打字的煙火表演,其震撼和新奇讓他們發出聲聲贊嘆。更有房安東贊曰︰“世間還有如此盛景,房某可算沒白活嘍!”自然,房某的馬屁得到了周圍人群紛紛的附和。

    煙火表演持續20分鐘,在馬屁和贊嘆聲中看完煙火表演,穿越眾迫不及待要返回體育館去,剛才沒好好吃,光顧著喝酒看表演了,此刻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走下平台,來到鯉魚背下口,發現黑壓壓的人群堵在了峽谷口。為首的四個男女老少提溜著酒壺捧著裝滿菜盤子的木托盤跪地相迎。男女老少各一,倒是十分有全體百姓的代表性,似乎是經刻意組織,像是李冰手筆。但是後頭的人群站立雜亂喧囂聲起,又不像是她出的活。

    為首的四人又以一老漢話最多,開口便冒出一嘴的四川麻辣來。他盯著給鉗工戴高帽子,興許人家情報工作做得好曉得項大善人項大救星是成都老鄉。原來是成都府的難民們趕來感謝救命之恩的,鉗工表現謙虛,回應說出兵打仗都是泰森的功勞,要謝就謝梁山軍的兵哥哥,說著把泰森推出來。

    這時把菜托盤捧過頭頂的美少女睜大銅錢般溜溜圓的大眼楮,把托盤往地上一放納頭便拜,口中念念有詞道︰“大悲彌勒,菩薩顯靈。”拜完活菩薩後露出一口伶牙俐齒來,說自己娘家在嘉定州,林司令員跟家鄉那個慈悲為懷的大彌勒是本家,一樣一樣的救苦救難,實乃活菩薩也。這話把泰森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過許久才摩挲到了頭頂上的發茬子,卻還是一臉的迷茫。還是鉗工出面來解圍,告訴泰森,“嘉州大彌勒就是樂山大佛 ,學名嘉州凌雲寺大彌勒造像又叫凌雲大佛。格老子,你那是雙木林,怎麼能說是本家哩。”

    “是本家是本家。”泰森听了鉗工的講解後喜笑顏開,趨步上前伸手拖住美少女的手將她扶起,算是認同其觀點了。兩者不光名字听上去一模一樣,連造型也頗為相似都肥頭大耳的,特別是脖子上那幾圈褶皺,辨識度可不是一般的高。喝一口少女捧上的酒,吃一口少女夾來的菜,泰森挺起胸膛宣布︰“都回去吧,大伙心意我們都領了。梁山跟樂山大佛一樣法力無邊,保國安民我等己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回到體育館已經零時三刻,坐下來舉筷子戳些冷菜填肚子。吃東西不妨礙他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最後一個節目。趙舒雅正聲淚俱下地煽著情︰“祝願我們的親人梁山軍,祝願他們在西南平叛的戰場上旗開得勝凱旋歸來。下面請听大合唱︰《在大梁山上》。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

    這大過年的,人們又受到煙火表演的刺激,一個個毫無睡意。那可不,這場煙花氣場強大,乃古往今來第一璀璨奪目,蒼穹霄漢從未有過如此五彩七色之洋洋大觀。很多沒見過世面的老頭老太賭咒發誓︰看了這場煙火,這輩子便沒白活。幸福和歡快繼續在人們心中激蕩,大聯歡晚會結束了,人們自發組織的小聯歡會遍地開花。趕年夜的梁山是歌舞的海洋、歡笑的海洋。

    “好好,總算沒見著不知所雲卻要強顏歡笑的小品。”鉗工快步走過一個個晚會場,盛贊自家梁山是個好地方這地方的春節晚會沒有語言類的相聲小品!

    他急匆匆趕路是為月上柳梢頭的浪漫溫馨之約。緊趕慢趕遲到了十分鐘來到約會地點,佳人未曾現身。等了一刻鐘還不見人來,鉗工掛念對方放心不下,便到佳人居住的居民新村一探究竟,可不敢明目張膽,佯裝幾次路過她房間,只見里頭黑燈瞎火的,試著喊上兩聲不見回應。又去新村的聯歡會上找人,也沒找到。他也不敢向人打听,只得失望而回。

    正月初一,鉗工把徒弟加心腹徐玉喊到跟前,把個小紙條塞進他掌心里。“交給你個重大任務,幫為師遞個條子,人住六村227號,工作單位在合作社織錫蘭卡普的,名字叫田一蘭。記住了,偷偷的!”

    兩個鐘頭之後。

    徐玉把紙條還給鉗工,“師父,田一蘭娘倆年前離開梁山搬家走了,去向不明。”

    “什麼!”簡直是晴天霹靂,“你確定?”

    “確定。問了好幾個人都這麼說,有人看到田一蘭母親抹著淚走的。我還去了住建部,翻看了六村227號住戶記錄,房子空的,馬上就要安排新戶住進去呢。”

    鉗工整個人都不好了。

    徐玉一番打探下知道了田一蘭是何等樣人,又見師父這副失魂落魄便猜了個八九。給鉗工倒來熱水,說道︰“要不,徒弟我找徐家屯的麻利漢子幫你去尋人。”

    鉗工可憐巴巴喝了口水,“不必了。你現在就去把曹部長叫來。”

    “哦,失蹤了。”曹少打著響指,思索片刻後斬釘截鐵道︰“你猜得沒錯!一定是膠皮暗地里下的毒手。操!惡毒不過婦人心,這娘們夠陰毒,選在過年前動手,存心不讓你們小情侶開心過年麼。你不能說破,就當過去式了。”

    鉗工還不夠放心,怯生生問︰“不用主動承認錯誤嗎?”

    “哎呦,你呀你!你老婆為何要暗地使壞呢,她就是不想當面戳破。你干嘛要自討沒趣。”“話說,田一蘭去了哪里,要不要我出手打探?”

    “還是算了,就當過去式了。”

    “你倆好了一場,總得給人家點錢意思意思。再說,你到底有沒有把人家肚子搞大?這事才重要哩!如有,那是你項一多的種,將來涉及到繼承權的大事。”

    “還是算了。惱火!”

    說到底,鉗工對膠皮有相當畏懼,中了老婆打出的暗器,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里咽。不過,他絕對敢肯定田一蘭沒有懷孕!

    趕年節要打,年三十也要打,不知大年初一會不會還有仗要打。在年尾的最後兩天加班加點奉獻青春確實不是啥好事,完全能夠理解官兵的厭戰情緒。

    然而政工人員和士委會委員們對此給出的說辭听上去也有些道理︰第一、莫忘趕年節的由來,正是先輩們放棄節假日休息積極投身到抗倭戰爭中才有了此佳節的誕生;第二,人生苦短重在新鮮,對于這代施州衛的少年郎來說,逢年過節忙打仗能為自己的人生經歷注上一筆難忘今宵,起碼將來在子孫後輩跟前有吹牛皮擺老資格的資本;第三、戰線從成都一線反推到賊寇家門前,瀘州被我團團圍住,破城只在旦夕。立功受獎是大概率的事,這不正是最好的新年禮物嗎?

    549高地緊靠城池,站在山上往下張望,城內的一舉一動清清楚楚。高地顧名思義,海拔標高548米,不高不矮正好。該高地首測549.3米本該名549.3高地,二測測出海拔548.8米,于是三測,又測出個新數據549.1米。到底是高度計有問題,還是測繪員聚焦有問題,不得而知,只能去掉小數點取個整。

    該高地的軍事價值不言而喻,山不高林卻密,二團展開全部兵力發動仰攻,從一大早6點鐘開打,足足打了4個小時才把1800守軍趕進瀘州城。打下高地後大部隊撤下山,留一連長果裸帶一個排的兵力在山上構築簡易工事防敵反撲。

    “叛軍躲還來不及,不可能反攻,大家堆幾塊石頭拍幾鏟子土意思意思得了。”果裸心疼同志們連日作戰太過辛苦,發話讓部隊注意休息。自己的號召自己先身體力行,他把山上的摩崖石刻來兜兜轉轉摸摸看看。“一排長,一排長,李又熙你過來。”“這個字念啥?”

    鰲字筆畫太多,掃盲班出身的果裸認不出來。李又熙知道連長文化水平其實還行,他就一個毛病,看見筆畫復雜的正體字就犯怵,一緊張,會的字也就不會了。

    “此高地是玉蟾山的金鰲峰。連長你看,前宋黃庭堅留下真跡玉蟾,本朝的楊慎手書金鰲峰。這個字就是王八的鰲,簡字不變,一般兒的寫。”

    果裸道︰“這高地可曾丁點像蛤蟆馱王八了,我就最煩文人瞎幾把附會聯想。不去瞎聯想,世道變更好。”

    李又熙點贊,“沒聯想會更好,連長金句!不過哩,黃庭堅和楊慎不算文人,他們是文豪是大家,容美田更年慷慨赴死前曾吟誦楊慎所作《臨江仙》。玉蟾山且有來歷,風傳當年建文帝或出家為僧駐足此地。”

    “我說,你個高麗棒子怎地對我中華之事如數家珍哩?”

    李又熙跳腳,“我大明兒郎,祖宗八輩中華人氏,誰說我高麗棒子我跟誰急。”

    玉蟾山上不光有摩崖刻字,更多是本朝早年間留下的佛教石刻。果裸見‘十八羅漢飄海圖’左側有洪熙二年游客的涂鴉,一時手癢依葫蘆畫瓢,拔出刺刀刻下‘梁山軍二團一連戰斗于此,天啟六年臘月晦日’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43章 鉗工遭暗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43章 鉗工遭暗算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