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173章 後勁很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173章 後勁很大

    大鼠疫就是一次徹頭徹尾的過水蕩滌,粉碎了施州衛舊秩序建立起擁有完全羈縻主權的梁山司。諸位如果還沒有听懂,那就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大破大立,推倒重來!

    由此,實現了施州36司社會財富的集中再分配,原36司人口、土地、房屋建築、糧油物資、金銀銅錢凡此等等一應盡歸梁山司,也就是為梁山股份公司六股東所有。

    法律效力見諸于朝廷官府的紅頭文件上,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寫著‘凡原施州衛大小三十六羈縻司盡附梁山宣撫司’。各土司破產重組,被梁山抄底價收購,收購價就是疫情期間收容難民的各項支出。而實際上所獲不止于此,施州城內一些房產亦為梁山所得。比如刀府,刀鳳蘭就把自家的房子無償捐給了梁山。又比如插翅金鵬的井鹽礦,要給他錢,人家堅決拒收,梁山軍戰士的覺悟特麼就是高!

    可見,危機危機危中有機。說老天爺補償穿越眾,大伙兒肯定同意。說穿越眾抓住機會咸魚翻身,老天爺也是同意的。總之,在一場持續7個月的大混亂、大災難、大浩劫中,穿越眾總算抓住機遇把梁山股份做大做強了。

    瀟灑要趕去武昌問李標拿梁山司公章,去到大城市少不了美酒美食美女招待,如此有愧于同志們,便懇請留守人員熱烈討論下如何祝賀梁山司的建立。

    鉗工建議去施州城下館子,豪擲千金大吃一頓。曹少可沒啥心情提慶賀,批評他沒心沒肺傻不拉幾。想想也是哈,他瀟灑腳底抹油,人家那是當上了正五品高官,咱幾個呢,區區九品羈縻司照磨,就一管理文檔的小科長,那官印比三納米芯片大不了多少。

    瀟灑呵呵笑道︰“你倆往好處去想,好歹有品階,入流了。”

    也只能這麼想了,不過慶功宴肯定不吃。好比那個共濟會的馬仔馬爸爸復讀三年才考上大學,你好意思擺謝師宴!你好意思擺,人家恩師也不好意思來!

    前世里,曹少曾陪他小佷女看《喜洋洋和灰太狼》,知道瀟灑哥是個蛋蛋職業是先知。先知腳底抹油開溜之前頒布預言道︰“我有強烈預感,不,預判,我們一定會走出梁山迎來更廣闊天地。”

    曹少恨不得找來賬本攤給柴先知看,“一萬二千雪花銀送出去,曹某人的神秘第六感也能靈驗。”

    至于這1.2萬兩銀子經趙指揮使之手送出去了多少、被他克扣了多少,不必深究,雁過不拔毛就不是趙壽吉。還有,你瀟灑樂什麼樂、有什麼可樂的,該高興的應當是朱由校。虧得老天爺天降大鼠疫之祥瑞啟動了梁山發展的加速器,老朱家現聘來一宣撫四照磨們當值把守,大明江山社稷當萬代永固。

    口不擇言了,鉗工覺得曹少嘴巴沒有把門的,“把鼠疫比作祥瑞不好吧,對著自己人說說無妨,可不能…”

    “我外頭嚷嚷過嗎?個瓜娃子!”曹少嘴硬心虛,卻完全認識到了自己說錯話,指了指天,“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16年大水那會子,我在老慕容家的地里拜過真武,神力雖緩卻至。”

    歷經磨難後,照磨們一致選擇了緩磨,興奮勁來得快走得快,不慶祝也罷。他們更需要休息,要享受下閑暇,順便吃上一顆勝利的甜果子。人活著不是為了苦難,承受無法回避的苦難是為了獲得苦難過後的幸福。生活會平淡下來,至于這段平淡的生活會持續多久,將取決于他們自己何時設定新的目標和啟動時間表。

    新任施州指揮使卻不願意平淡過生活,他認為苦難與回報不成比例,故所以不肯消停。

    做大領導的在前線與敵激戰正酣,身有羈絆,只能動動算盤動動嘴,具體事情得由下邊的閑人來操辦,如此便苦了新任知事于祥,一把老骨頭穿梭各地達官顯貴中,天天兩頓飯局、從早到晚喝酒,吃得嘴短撈得手軟。

    于祥基因使然,再怎麼胡吃海喝都不會長肉。應酬宴上,原三品高官現已下海做生意的東主親手替于知事舀了盅燕窩,笑吟吟地憐惜道︰“胡知事臉色 黑兩頰深陷,定是日夜操勞政事軍務所致,這是呂宋來的燕窩,快快趁熱喝下。”

    殊不知這些時日來于知事嘗膩了呂宋燕窩羹、遼東山參老鴨湯,中午飯吃的燴鴨舌珍還停在喉中排隊等待入胃消化,這會兒實在吞咽不下。再者,前些日在梁山剛做過體檢,谷子嚴肅告誡說甚麼血脂、血壓、膽固醇指標偏高是為三高人士,叮囑務必節食慎飲。

    但為了革命工作,為了替施州掙個錦繡前程,罷罷罷!

    吞下燕窩,吃干美酒,便是承惠下主人盛情。主人家很滿意,趁熱打鐵,將2張面值500兩的銀票輕描淡寫壓在于祥酒杯下。

    “于大人,西門外五里松柏林伴清水塘,有一時思庵,煮得好清茶…”

    嗯—不錯不錯,去那里喝喝清茶運動運動正好消食哩。

    于祥提上鞋跟‘呼啦’站起,“大人真孝子。令堂大人的病麼,于某義不容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官絕沒看錯。于祥不論何處皆身為上賓,乃是到處撈好處的同時到處撒播友誼的種子。為哪端?只為梁山有神醫!

    再以于祥本次實際案例為證告訴大家一個明朝生活小經驗,赴上檔次的宴會要挑午宴,如此才能有下一場的飯後運動。因為時下車馬緩慢交通不便,好去處都在僻靜地方,若是赴的晚宴,就無從談起那第二場了。除非你願意留宿于東主家里做運動。

    此處就要說到醫術了。中西醫各有千秋,中醫不能快速見效的如感染、天花、肺癆還有楊梅瘡等,正是以抗生素為標志的西醫之所長。膠皮在抗疫中長期戰斗在臨床一線,過手了上千例臨床病癥,這些病例可不光是肺鼠疫,還包括層出不窮的各種並發癥甚至還有抑郁癥),病理和藥理水平飛速進步,中西醫結合療法自成一體。簡單說來,一場瘟疫讓穆神醫的大名已從湖廣遠播到長江以南的大明朝半壁河山。

    有趣的是,當初瀟灑在武昌談判,為政府當局不肯承認施州疫情得以有效控制而據理力爭之時,暗地里私下中,各路官員紛紛向他打招呼,要求將身患重疾的親戚朋友帶去梁山治療。談判結束那會兒,返回的隊伍中參雜有五六十輕重病人隨行。這批病人身份高貴,人分兩類︰大明致仕高官在任顯貴,以及他們的至親摯友。他們來到梁山指名道姓要看穆慧芸的專家門診,先期慕名而來的幾個如願以償,因能滿足膠皮的虛榮心得到了她的悉心診治,這批帶有小白鼠性質的不治患者病愈返家後引起了空前轟動怎不令人心動,死馬來梁山轉一圈就能活蹦亂跳地回去!

    所以說瘟疫很烈後勁很大。意想不到的,正能量的,很大的後勁。

    有的人活得累是被盛名所累。膠皮不貪虛名,她有太多的工作要做,不可能把時間花在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上。當她的醫術不再需要被證明時,熱情和興趣隨之大減,于是拋出三不治言論。

    哪三不治?

    非三品官秩及以上者不治;非半死不活者不治;非重金相酬者不治;該言論始作俑者其實是曹少,他面對膠皮質疑時解釋︰非是官民有別,狗眼看人低。三不治體現你的價值。不然,為毛專家門診500塊,普通門診才5塊呢?

    當下梁山名醫有四,外界傳為梁山四大聖手。排名第一的當然是人稱齊天大聖的膠皮。排名第二者理所應當彭仲華,江湖人稱通天大聖,這位當年找不出穿越眾水土不服病理的老中醫現已中西醫融會貫通,醫術僅次于膠皮。彭醫生不光會醫人更會做人,他哪里敢自居第二,定要將次席讓于謎天大聖楊谷菡,定要將梁山人民醫院副院長位讓于谷子。排老末的便是那慕容天賜,梁山刀法爐火純青,人稱平天大聖,因擅長外科手術又號慕容一刀。

    梁山人民醫院新址其實還在建設規劃期,分門診樓和住院樓兩幢建築,由于是特種建築,泰森行事較小心,工程進展緩慢,項目仍停留在圖紙上有待充分論證。

    所謂舊址,即從疫情期間盤踞于梁山職業學校、梁山小學部分校舍及其學校操場上的大小幾十頂軍用帳篷,疫情過去,現已歸還全部教室,學校完全恢復了教學工作。但職校操場未予歸還,軍用帳篷似打了地基扎了根。這種佔了不走的癩皮狗作風令房安東十分不滿意見很大。而更加破壞正常教學秩序的、對在校學生造成極大負面影響的,是住在病房帳篷里的幾十位富貴病人及其僕役隨從,他們奢侈排場極大破壞了房安東倡導的梁山職校‘艱苦樸素、奮發有為’的校風。

    他是校長,有責任有義務維護學校利益。

    梁山職業學校教學樓裙樓東廂房,校長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緊挨著樓梯,因為校長最愛看師生們人來人往,就好比資本家最愛看銀行賬戶的流水余額,舉目之下滿滿的成就感幸福感。辦公室面積十來平,擺放著房校長用慣了的從老家搬來的老楠木案椅,一對梁山特色單人沙發,四件家什幾乎塞滿整間校長室。牆上掛兩幅硬木瓖邊的大理石對聯,另一面牆掛文征明真跡。小物件小陳設也多為其巴東家中書房舊物。室內邊邊角角各色花草見縫插針,南窗沿上君子蘭沐浴陽光長勢喜人。師生們喜歡到校長室作客,喝一口淡茶、聞一鼻子花香、听一席雅言,故校長室人稱‘雅室’又有別名‘君子堂’。

    雅室相去操場上的住院帳篷不遠,雅室之雅看來難敵對面的媚俗。听說那個新來的病人是揚州府的大鹽商,超級富豪有異于常人之舉,竟對又悶又熱的帳篷情有獨鐘,住了月余住出感情來了。身體大愈之後不急著走,添180兩金子再租下頂帳篷,自己住上了單間,專挑早上八點鐘學校開課時與丫鬟風月齊鳴琴瑟和奏。此刻僕從10余人端盆送水的梳頭更衣,伺候主人床戲盡興洗浴完畢後出帳放風。

    好比是學校左鄰洗浴中心右舍洗腳房,縱然好脾氣的房安東終于坐立不安,昨晚上想了整宿,今天決定再找教育部部長予以嚴正理論,並下達最後通牒。要是不答應,校長一職另請高明。老子草泥馬不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外面張望,雅室里空無一人。房安東其實躲在窗下,用學生制作的簡易潛望鏡密切觀察操場上動向,他守株待兔,等著教育部長穆慧芸的大駕光臨。膠皮此時正在醫院特別過問一病患,老趙特地打招呼讓多加照應的,此人其實無甚大礙,年過四旬無子嗣,特前來求子。膠皮感覺不爽,又不能當著病人面發火,草草應付兩句說道︰“我們這里不能包治百病,也有看不好的病,請另尋良醫。”

    病人三代單傳,到了他這里要斷子絕孫,事出緊急,只當膠皮不肯醫治,哪里肯善罷甘休,當下打滾撒潑︰“齊天大聖菩薩高抬貴手行行好啊!您聖手菩薩您送子觀音,可憐我孤墳前無子孫化紙燒錢…”說到錢,他立刻茅塞頓開,令管家取來疊銀票,“活菩薩,咱,不差錢!”

    膠皮到底是心軟,再偷眼瞧銀票,哦,大票額的。正躊躇著,病人的主治醫師慕容天賜上前勸道︰“老穆啊,念他心誠,遭遇實也是可憐。我對婦科不孕不育稍有心得,不如讓此人將他家眷叫來也做個檢查…”

    正值新醫址大興土木之際,基建、內裝、設備、人工,哪樣不要錢。“這個,那就有勞慕容大夫了。你可先查此人得小蝌蚪活力到底如何。這人家中不曉得養了多少房妻妾呢,生不出兒女,我看多半是他本人的原因哩。”

    兩個人退出帳外商量病歷,房安東瞅準機會趕緊迎上去。遠遠讓慕容一刀瞥見,趕緊叫膠皮閃人,“老穆快跑,討債的來了。”

    膠皮扶好眼鏡望去,啊呀!可不是房安東嘛!嚇得拔腿就要溜。

    “穆部長神色匆忙,敢問去向哪里呀!”看見膠皮在躲自己,老房心中既得意又生氣,以敏捷的身手擋住去路,“房某恭候大駕多時了。”

    “哦,是房校長。我鏡片髒了看不清楚,不知道是你。”膠皮把眼鏡摘下來,在大褂兜里掏來掏去。

    慕容一刀這個跟班表現優秀,取出自己的眼鏡布獻給領導使用,證明膠皮的眼鏡確實髒到需要仔細擦拭的地步。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173章 後勁很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173章 後勁很大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