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哄哄的公元1623年過去了,時間都去哪兒了?不知道,就知道世界上第一幢鋼筋混凝土建築矗立起來了。
高3層的梁山職業技術學校兼夜校培訓場所)落成那天梁山軍民全體轟動。他們見過最高的建築是城樓,教室樓12米高,有著施州城樓般偉岸,這讓梁山軍民扎實感受到了部長們對教育的變態重視。
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狠人的游戲。
梁山職業技術學校坐落在沐撫司城外,連操場帶花園佔地面積30畝,教學樓按照現代建築施工標準設計建造,預留了電線、燈座和插座及吊扇掛鉤位置,門窗按照現代教室標準設計,窗戶暫時用鐵條做窗柵欄,待造出了玻璃後再安上玻璃窗...
知道你急,但先別急。後面的先放一放,關于鐵條窗柵欄,有個啼笑皆非的觀念踫撞值得一提。
窗戶上豎幾根鐵條做柵欄,日後有了玻璃再裝玻璃窗。這有毛病嗎?我們承認,這種六七十年裝修風格的確老舊,可時尚這東西玩的就是一個輪回。這叫復古,而非復闢!
可是梁山眾堅決看不慣,堅稱此為復闢,復闢漢唐。因為只有唐代及唐以前的房子才會用這種直欞窗,一條條的難看死了,跟監牢似的。咱梁山代表新潮,而非古早。這麼高大威猛時尚新潮的教學大樓卻用上了古早的直欞窗,對不起梁山的人設!
反對派中尤以田弘歷的嗓門最高調,舉例說巴東野三關城里有座唐天寶年修的土地廟,用的就是破子欞窗,不通風不透光,只能用來堆雜物。
尼瑪,野三關存有唐構!你個田弘歷,為啥不早說哩。唐代建築,在俺們那個年代全國只剩三座半,稀世珍寶啊。泰森是一定要去瞻仰瞻仰盛唐雄風的。不好意思,田弘歷告訴他房子沒了,這老破小靠著城牆,上次的巴唐之戰中被巴東土兵用手榴彈給炸沒了。
炸沒了!?崽賣爺田你不心疼,我林雲心疼,心疼得無以復加,心疼到以頭搶地。心疼到連夜撰文,讓謄寫了34份倡議書發往各土司容美除外),請求予以對境內宋以前古建築予以普查並加以保護。特別注明︰梁山將酌情支付部分及全部保護費。
好了,插敘結束,繼續正文。
教學用黑板、粉筆、白板、油墨筆等都制造配全,學生用毛筆和鉛筆,鋼筆尚不能供應。膠皮親任職校校長兼校辦文具廠廠長,穿越眾全體兼職教研主任,開設語文、數學、格致物理)、化學四門主課及機械、建築、衛生、測繪等專業學科。從學校開設的課程看,梁山職業技術學校應不算職校,完全可以掛個‘恩施州州立大學’的金字招牌。
職校隔壁是梁山小學,胡燈任校長。校園內三排磚瓦結構的平房,有教室30間,可同時容納1500名學生上課。胡校長要問了,把12歲以下的孩子都塞進來不過百余人,搞那麼大陣仗何用?
何用?識字班、掃盲班也要搬來你處,將來職校教室不夠用時也會征用你的教室,這叫有備無患。由此看來,梁山小學應不算小學,完全可以掛個‘沐撫司初等教育普及學院’。
梁山職校設置有獨具特色的課程,不管日常教學還是晚上針對充電的夜校學生都予開設,就是思想教育。梁山的主張早就高高飄揚在平台旗桿上︰替天行道。怎樣進行思想教育,特別是新形勢下對戰士的思想教育是擺在穿越眾面前的難題。
這事,其它人都不會,只有瀟灑。新學堂第一堂課上,他以歌曲《在大梁山上》拉開對梁山軍民思想教育的序幕。
膠皮組建的梁山合唱團登台表演的這首歌耳熟能詳,歌詞稍加修改,曲調照搬自那首老歌,歌名《在大梁山上》。好听,提氣。瀟灑對拿來主義的好感油然而生,改編歌唱出了梁山一日停止發展便一日有危險的現狀,憧憬了不怕敵人、打出新天地的理想,拿起槍桿子𥕜衛幸福生活的真諦。
透過煤油燈的光亮,瀟灑見到曹少和泰森兩人偷偷摸摸坐在後排,他低頭微微一笑,沖底下學生們說道︰“同志們,你們說說,為什麼叫你們同志,而不是阿貓阿狗。”
教室里哄笑起來,曹少和泰森也不禁跟著笑出聲來。
“同志,顧名思義,相同的志願、相同的理想。那麼請問,我們的志願和理想是什麼?”
有膽大的同志站起來︰“有工做,有礦挖,有錢花,有房住,有飯吃。”
“就這些了嗎?你叫什麼名字?”
台下有人搶答︰“他叫白老麼。”
白老麼撓撓頭︰“那是我在魚木寨的名字,上了梁山後改叫白存瑞,是咱司令員給起的大號。”
“白存瑞同志,我們的理想和志氣不止這些。你說的有吃有喝有房有錢僅僅是我們必需的生存條件、僅僅是生活上的富足。同志們,我問你們,你們在梁山是不是有了自由和尊嚴!”瀟灑把自由和尊嚴放大了好幾倍音高。“有沒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
瀟灑把手圈在耳朵邊大聲說︰“大點聲,我听不見。”
台下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有!”
“自由和尊嚴,這兩個詞你們都很熟悉了,穆部長在平台上泥巴糊的教室里給你們上的第一堂課,教給你們的就是這兩個詞。白存瑞同志,你在魚木寨有沒有自由和尊嚴?土司老爺用鞭子支使你干活的時候、只給一干一稀兩頓飯卻要每天干6個時辰重體力活的時候、拼死拼活干一年存不下錢和糧食的時候、無緣無故被吊起來抽鞭子的時候、姐妹女兒出嫁卻被土司老爺奪了初夜的時候,你們有沒有自由和尊嚴?”
那個曾用名白老ど現名白存瑞的小子開始抹眼淚,于是很多人跟著抽泣,思想課串味,如瀟灑所願變身訴苦大會。
打下魚木寨後,泰森參觀了寨里的地牢和水牢,非常恐怖。有個犯人在水牢里不知被泡了多久,抬出來重見天日時,他的大腿上褲襠里爬滿蛆蟲,泡白泡酥的腐肉一塊塊往下掉,看了把隔夜飯都能嘔出來。這個犯人雖得到救治,最後還是沒能活下來。而他被丟進水牢只是為了私自下山打短工換頓飽飯吃。
教室里哭泣叫罵不絕于耳,表達著人們的群情激憤。
泰森關上耳朵,好讓自己對瀟灑沸騰的嫉妒轉為羨慕︰老小子高明。生活富足得益于高工資的分配政策,時間長了,大伙兒就會認為理所應當。倉稟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生活富足對于欣欣向榮的梁山來說是用不了幾年就能完成的過程,完成了以後就會進入思想真空期,這個時候再來講大道之理為時已晚。況且對絕大多數梁山人來說,從不能解決溫飽到一日三餐,這個大跨越來得太快,很多人已經有了小富即安的思想萌芽。瀟灑提出自由尊嚴絕對妙棋!
在快速發展時期矛盾會接連出現,而每次解決矛盾的過程和結果則意味著又一次的進步繁榮。鐵柵欄窗事件不光補上了施州衛古建築保護的重要一課,還大大加速了玻璃制造的進程。
應膠皮的一句話︰提到學校教室,首先想到的詞匯是什麼?
煉獄!?別貧嘴,往正能量往八股文方向想。對嘍,是‘寬敞明亮’。小時候寫作文,一提到教室必定少不了‘寬敞明亮’這個前綴。請把電燈安上,請把窗玻璃安上。
浮法平板玻璃建設規模巨大、投入巨大、對設備要求高,堅決摒棄。較低科技含量的格法技術應不會為難我們卓越的穿越眾。然而實操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格法玻璃試制一敗再敗,這是第109次失敗。
鉗工和瀟灑唉聲嘆氣地席地而坐,回想每道工序可能出現的問題。
瀟灑脫下勞保手套,準備去洗手不干了,“沒事沒事,不過暫時用不上穿衣鏡落地窗。”
鉗工也只得放下郁悶,“先把燈泡做出來,我自己來吹玻璃水,把教學樓的照明問題先解決了,教室里點煤油燈總不是個事。大伙兒個個都眼紅我們幾個點著電燈,要不是他們純樸,就該閑言碎語了。”
瀟灑認為人人平等不假,但,每個人的命或者價值有所不同。這個好解釋︰為啥本朝懸賞建奴人頭每顆紋銀5兩,而李家起義軍人頭只值1兩。人命確有貴賤之分,社會確有階級之分,人群確有階層之分。
鉗工是大科學家,梁山無價之寶,不能讓他冒險。
陶瓷廠里燒制手藝最好的工匠張有德師傅向前一步走。
有德兄不敢朝前只願後退,往人群里縮。瀟灑把人拽出來,許諾吹制成功後讓他做玻璃器皿廠籌備組組長。
沒看錯人,有德兄是個追求上進的技術型人才。3天後,填充熒光粉的節能燈泡通上了電。“噗”一聲爆轟,炸出一團刺鼻的煙霧來。第一盞自主知識產權的燈泡在眾人矚目下瞬間完爆。
當領導的機遇和榮華富貴瞬間毀滅,張有德哪里知曉玻璃泡里的科技,只道重大工程毀在自己手里,他如喪考妣般捶胸頓足︰“毀咧毀咧!”。這幕極夸張的喜劇讓眾人當場撅倒︰這人官迷啊!
梁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了。
瀟灑生怕張有德一口老痰攻心,乃捧腹忍笑安慰有德兄先不急。做電燈泡得毀咧999次,第1000次保準靈驗,一準兒能亮。第29次試驗中,10瓦鎢絲燈泡發光了。到了晚上,如果你仔細听,在平台上能听到山下傳來的歡呼聲和掌聲。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