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輪過後,大家的新鮮勁兒下去了。這時步話機里突然傳出來,“女中009,請d中001楊山,組織大家一起來個節目吧。完畢!”
楊山听出這是喬娜的聲音,之前她沒有出過聲,應該是在步話機旁邊一直听著。
看來是想玩點別的了,好辦!楊山有的是點子。
等輪到楊山的時候,他提出了新節目︰連歌。每台步話機一句。
這個節目說起來簡單,其實操作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為了歌曲的連貫性,中間是不可能說“完畢”的,這就要求前後兩個呼號要有一定的默契。楊山反復強調了一下規則後,就由他開始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這是一首在這個時代很流行的歌曲,楊山覺得大部分人都會唱。
楊山的音域很窄,所以調子起的低了很多,听起來就像是在哼歌。好在他的聲色雖然很一般,但音準拿捏的還算可以。
有了楊山的開頭,後邊就開始往下順。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
這一輪各個步話機里發出的女聲明顯多了起來,顯然女同學們對這個節目更有興趣,不過各個步話機傳出來的音調高低差別比較大。
到了合唱的時候,很多步話機都按下了通話鍵,多人合唱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楊山設計的中繼站並沒有識別單一步話機的功能,所以只要收到同頻信號就會全都轉發。當然這個時候每個按下通話鍵的步話機就無法收音了,導致眾人的合唱非常雜亂,但並不影響大家的熱情。
甚至都不影響听眾的熱情,楊山听到了中院里也有人跟著合唱。
在確定001號就是楊山後,院里越來越多的小孩來到了倒座房小院,同閆解成一樣,他們都充滿羨慕的抬頭看著楊山。
楊山也察覺到院子里多了不少人,他直起身子,像個明星一樣沖眾人揮了揮手,立刻引來下邊一眾粉絲的歡呼。
楊山又想出個好玩的點子,他跳下房把王燕叫了過來,帶她到前院開闊的地方,低聲問了幾句,王燕興奮的點點頭。
這姑娘是個大心髒,應該不會怯場。
又唱了幾首歌曲,輪到楊山的時候,他暫時叫停了這個節目。
“d中001。我剛剛踫到了一位一直在收听咱們節目的小听眾,趁著這個機會,我問一下她的收听感受。”楊山臨時客串一把記者。
“這位同學,先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哥哥姐姐你們好,我叫王燕,是楊山哥的鄰居,今年12歲,在紅星小學上六年級,住在南鑼古巷95號四合院。”小姑娘咬字清晰,聲音清脆響亮,楊山非常滿意。
還沒等楊山繼續提問,就听到中院發出一陣轟動,反應過來的人們紛紛往前院跑來。不多時楊山周圍已經圍滿了人,全都新奇的看著楊山背上背的這台步話機。
“你喜歡這個電台嗎?”楊山繼續。
“喜歡!”
“那你最喜歡里邊哪一位的聲音呢?”
“015。”這是廣播學院的呼號,看來王燕的聲音審美確實在線。
“你對哪一位說的內容印象最深呢?”
“002。”
“d中002,謝謝王燕同學。”中間突然插進一句話,看來尚文已經樂不可支,連收發規矩都不守了。
“說說你的理想吧!”這是楊山事先讓王燕準備的問題。
“我希望我能快快長大,像哥哥姐姐們一樣,表演節目給大家听。”簡直是完美的回答。
又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後,楊山準備松開通話鍵結束此次采訪,剛才一直都按著,手都有點酸了。
這個時候就楊山被人拍了一下,他扭頭一看,是許大茂。
此時的許大茂無比興奮,他也不敢出聲,沖著楊山比比劃劃手舞足蹈。楊山秒懂,這位社牛是看到如此好的露臉機會,忍不住也想說上兩句。
這當然沒問題了,許大茂對自己不錯,楊山樂意成人之美。
“我身邊又來了一位熱心听眾,他是紅星軋鋼廠的電影放映員,我們來听听他對咱們的電台廣播有什麼看法。”楊山把送話器遞到了許大茂面前。
“各位同學好,我叫許大茂,職業是電影放映員,說起來也算是半個文藝工作者。剛才我一直在听你們的廣播,非常棒,非常好。就像領導說的那樣,你們就像是早上七、八點鐘的朝陽,生氣勃勃.......”
這許大茂真不含糊,本來楊山想著他是不是會提出點意見啥的,沒想到是一長串的彩虹屁,中間都不帶換氣的。
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楊山趕緊收回送話器,“好了,謝謝這兩位听眾。咱們的節目繼續進行,完畢。”
就見許大茂神清氣爽的深吸一口氣,沖楊山比劃了個大拇指,背著手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出了人群。
這個時候王燕也緩過神了,滿臉通紅叫著她媽,“媽,你听到我的聲音了嗎?好听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林媳婦激動的眼圈都紅了,“听到了,好听!好听!”
三大爺圍著楊山轉了好幾圈,“三蛋,這就是你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的那個步話機?”
“嗯。”
“對著這個步話機說話就能讓全京城的人都听到?”三大爺到現在還是不敢相信。
“能。”楊山沒有解釋具體的原理,他知道三大爺也不關注這個。
“太厲害了。”
“楊山,你能給我也做一個你背上的這個步話機嗎?”二大爺試著詢問。
這.....,楊山只能解釋說這東西不能隨便做,要得到部隊的許可後才行。二大爺一听到和部隊有關,馬上打消了念頭。
楊山也沒騙二大爺,部隊對步話機管制非常嚴格。
機電學校每造出一台機器,都要拿到部隊去報備,在確認步話機確實是鎖死在授權的超短波頻道後才允許發放給學校。楊山覺得他們同意設立這樣的電台也是佔了先手優勢,以後很可能不會再有了。
試播還在繼續進行。
連歌過後,楊山又換了個話題,輪流講故事。
為了拓展眾位播講員的思維,楊山也親自下場,先做個表率。
他講的是去年在掃盲班上課的事情,著重提到了街道辦門房齊大爺,一位有著五連蹲記錄的掃盲班守門員同志。一個很普通的故事在楊山妙語連珠的妝點下變得極其生動有趣,講到最後楊山還恬不知恥的宣稱他做過最驕傲的事情就是讓齊大爺順利畢業。
教育電台兩個小時的試播非常成功,在口口相傳下,無數收音機都在試播當天調到了這個頻道。現在半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王燕這個名字,也記住了南鑼鼓巷95號四合院,門房齊大爺更是一炮而紅。
試播過後的短短一周,又有20多個院校申請呼號。
當楊山來到教育局匯報試播情況的時候,激動的孫利處長使勁拍著楊山的肩膀,“你小子真是個將才啊,把這件事情交給你就對了,咱們開局就打了個大勝仗。連市長都親自打電話給我,說咱們的這個電台辦的好!”
接過鄭玉助理遞來的水杯,楊山還是謙虛了一下,“還是領導您領導的好,也給我很大的支持。”
孫處長大手一揮,“別來虛的,說說吧,下一步你有什麼想法。”
對于教育電台的播放內容方面,楊山不會提出什麼意見,他也不敢。所以他只是著重在播放形式上,拿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這個電台的定位,就是面向廣大學生群體,所以節目風格最好能年輕化,趣味化。
其次是依據電台本身的特點︰播放源的多源性和可移動性,制作一些獨有的節目。比如戶外的多交互節目,比如現場直播的節目。
面對楊山的侃侃而談,孫處長不住的點頭。旁邊的鄭助理則奮筆疾書,認認真真的把楊山說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
喜歡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