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走進實驗室旁邊的動物房時,消毒水的氣味混雜著小鼠特有的微弱臊味撲面而來。他熟練地穿上藍色防護服,戴上無菌手套,動作一絲不苟。恆溫箱里的小白鼠正蜷縮在墊料中,粉紅色的鼻子微微抽動,渾然不知即將成為這場醫學探索的首批 “參與者”。
他從培養皿中取出微量移液器,小心翼翼地吸取 01 毫升淡黃色的黴溶液。針尖在燈光下泛著冷光,距離第一只雄性小白鼠的腹腔只有兩厘米。這只編號為 a01 的小鼠突然睜開眼楮,黑豆般的瞳孔里映出凌霄專注的臉。當液體被緩緩推入體內時,它只是輕輕抖了抖胡須,便重新蜷起身子。
“接下來的七十二小時是關鍵期。” 凌霄在實驗記錄本上寫下時間,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在寂靜的動物房里格外清晰。他設置好每隔六小時自動拍攝的紅外攝像機,鏡頭正對著十個分隔開的飼養籠。這些小鼠都經過基因編輯,攜帶著導致 als 發病的 d1 基因突變,按照實驗設計,它們將在三個月內出現典型的運動神經元退化癥狀。
第二天清晨,凌霄頂著濃重的黑眼圈沖進動物房。顯微鏡下的血液樣本顯示,a01 的轉鐵蛋白水平下降了 17,這比預期效果低了近十個百分點。他皺著眉翻看夜間拍攝的視頻,發現 a03 在凌晨三點出現了短暫的肢體抽搐。更令人不安的是,所有注射過黴溶液的小鼠都出現了食欲減退的跡象,食盆里的顆粒飼料幾乎沒怎麼動過。
“難道是滲透壓出了問題?” 他回到實驗室,立刻將黴溶液送去進行滲透壓檢測。結果顯示數值在正常範圍內,但 hplc 圖譜上多出一個異常的峰值。當他把樣本注入質譜儀時,手心已經沁出細汗。屏幕上跳動的分子質量數據讓他心頭一沉 —— 黴分子出現了輕微的聚合反應,這會導致半衰期縮短近一半。
正午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操作台投下斑駁的光影。凌霄盯著離心機里旋轉的樣本,突然想起導師臨終前說的話“完美的實驗數據就像海市蜃樓,你要學會在迷霧里找到正確的方向。” 他重新調整了黴溶液的緩沖液配方,將 ph 值精確到 73,又添加了微量的 edta 作為穩定劑。當新配置的溶液注入 a07 體內時,他特意在飼養籠里放了塊隻果切片。
第三天傍晚,轉機悄然出現。a01 開始啃食隻果,雖然動作緩慢,但明顯恢復了進食欲望。紅外視頻顯示,抽搐現象在六只小鼠身上完全消失,剩下的四只發作頻率也降低了 60。凌霄在解剖鏡下觀察小鼠的脊髓切片,藍色的尼氏小體染色顯示,運動神經元的腫脹程度比對照組減輕了許多。
“看來需要調整給藥頻率。” 他在培養皿中滴加黴溶液時,忽然注意到液體表面浮現出細密的泡沫。這微小的變化讓他立刻進行動態光散射分析,結果證實聚合反應依然存在,只是速率明顯減慢。當他將溫度調低至 4c儲存時,這個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新的麻煩接踵而至 —— 低溫會導致黴活性降低 23。
深夜的實驗室里,熒光顯微鏡下的神經細胞正在跳舞。經過黴處理的細胞樣本中,綠色熒光標記的炎癥因子如同退潮的海藻般逐漸黯淡,而對照組的紅色熒光卻愈發熾烈。凌霄突然意識到,或許不需要追求 100 的轉鐵蛋白抑制率。他在白板上畫出新的給藥方案首劑加倍,隨後每隔 48 小時注射半劑量,通過脈沖式給藥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第七天清晨,當第一只小鼠用後腿支撐起身體時,凌霄正對著電腦屏幕發呆。實時監測系統顯示,所有實驗組小鼠的握力測試數據都在緩慢回升,其中 a01 的進步最為顯著,已經能拖動相當于自身體重 12 倍的重物。但脊髓液檢測顯示,有三只小鼠的 rna 調控指標出現異常波動,這讓他想起文獻中關于鐵代謝與 rna 剪切的關聯研究。
“必須做全轉錄組測序。” 他撥通了測序中心的電話,听筒里傳來機器運轉的嗡鳴。當數據在三天後傳回時,他發現有 142 個基因的表達水平發生顯著變化,其中包括與神經再生相關的 bdnf 基因。這個發現讓他猛然站起,不小心踫倒了身後的試劑架,玻璃試管碎裂的聲音驚得動物房里的小鼠集體發出細碎的吱吱聲。
兩周後的學術例會上,凌霄展示的小鼠步態分析視頻引起了騷動。屏幕左側,對照組小鼠的後肢已經出現明顯的拖拽;而右側的實驗組,盡管動作仍有遲滯,但步伐協調了許多。當他放出脊髓切片的對比圖時,原本嘈雜的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 實驗組的運動神經元數量比預期多保留了 31。
“但這只是開始。” 凌霄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全場,“我們發現黴分子會與星形膠質細胞表面的 tfr1 受體結合,這可能是導致食欲減退的原因。” 他點擊鼠標,調出分子對接模擬動畫,“下周我們將開始優化黴的靶向性,讓它更精準地作用于神經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散會後,系主任握著他的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倫理委員會已經批準了擴大樣本量的申請,但你需要一位神經病理學專家合作。” 凌霄望著窗外飄落的秋葉,突然想起大學時解剖過的人腦標本,那些因 als 而萎縮的運動皮層,在福爾馬林里依然保持著最後的形態。
當他把新合成的第二代黴溶液注入編號 b12 的小鼠體內時,發現溶液呈現出更清澈的琥珀色。經過 peg 修飾的黴分子在顯微鏡下像穿了層隱形衣,既能避開免疫系統的攻擊,又能精準找到目標細胞。飼養籠里的小鼠們開始追逐打鬧,它們不知道,自己正在見證醫學史上可能最漫長的一場接力賽。
深夜的實驗室里,凌霄對著電腦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微笑。最新的 ri 顯示,小鼠腦部的鐵沉積正在緩慢消散,就像退去的潮水露出礁石。他在實驗記錄本上寫下“降轉鐵蛋白超級黴 v101novel.com 版本,靶向性提升 40,副作用降低 62。” 窗外的月光透過百葉窗,在字行間投下銀色的條紋,仿佛為這段艱難的探索之路鍍上了一層希望的光暈。
第二天清晨,凌霄剛走進實驗室,就看到一個穿著白大褂的女人正站在 b12 號小鼠的飼養籠前。她戴著金絲邊眼鏡,指尖輕輕敲打著籠壁,目光專注地觀察著里面追逐嬉戲的小鼠。听到腳步聲,她轉過身來,鏡片後的眼楮銳利而平靜。
“甦芮,神經病理學研究所。” 她伸出手,聲音清冷,“系主任說你需要一個會看切片的人。”
凌霄握住她的手,注意到她虎口處有一道淺淺的疤痕,像是被手術刀劃到的。“沒想到是您親自來,” 他有些意外,甦芮在業內以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聞名,尤其是在 als 的病理機制方面,發表過數篇重量級論文,“我以為會派個助手過來。”
“你的超級黴引起了我的興趣。” 甦芮走到實驗台邊,拿起凌霄的記錄本翻看著,“降轉鐵蛋白黴?有點意思。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鐵沉積消退的速度和神經元修復的速率並不匹配?”
她的手指停留在 ri 圖像上,“這里,基底節區的鐵含量下降了 37,但神經元的代謝活性只提升了 19。就像你清理了河道,卻發現堤壩已經被沖垮了。”
凌霄心中一震,他確實沒注意到這個細節。甦芮已經打開了她的筆記本電腦,調出了一組染色切片的照片“這是 als 患者的丘腦切片,鐵沉積周圍的神經元雖然還活著,但軸突已經開始斷裂。你的黴能清除鐵,但不能阻止軸突退化。”
窗外的陽光穿過玻璃,在甦芮的白大褂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凌霄突然明白系主任的用意,甦芮不僅是來合作的,更是來提醒他,這場醫學接力賽遠比想象的更復雜。
接下來的幾周,實驗室里多了許多裝著腦組織切片的玻片。甦芮帶來了她珍藏的樣本,既有剛去世患者的新鮮冷凍切片,也有保存了數十年的石蠟包埋標本。她教凌霄如何區分正常神經元和受損神經元的細微差別,如何通過染色判斷軸突的完整性。
“看這里,” 甦芮用探針指著一張切片,“這個運動神經元的尼氏小體已經開始溶解,但鐵沉積並不明顯。” 她抬起頭,鏡片反射著顯微鏡的光,“你的黴解決了鐵過載的問題,但還有其他機制在破壞神經元。”
凌霄看著那些在顯微鏡下呈現出紫色的神經元,突然想起大學時解剖的人腦標本。那時他只看到了萎縮的運動皮層,卻沒注意到那些隱藏在細胞結構里的細微變化。甦芮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從未涉足的領域。
當他們開始合作設計第三代黴時,分歧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凌霄希望繼續優化黴的靶向性,進一步提高降鐵效率;而甦芮則堅持要加入神經保護因子,試圖同時解決軸突退化的問題。
“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清除鐵沉積,” 凌霄敲擊著鍵盤,屏幕上顯示著兩種方案的模擬結果,“加入神經保護因子會增加黴分子的體積,影響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
甦芮卻搖了搖頭,推過來一疊照片“這是 b12 號小鼠的腦組織切片,鐵沉積確實減少了,但軸突的損傷還在繼續。如果只解決一個問題,治標不治本。”
兩人爭論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傍晚時分,凌霄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調出分子結構模型,在屏幕上演示起來“我們可以給黴分子裝上‘雙彈頭’,一端靶向轉鐵蛋白受體,清除鐵沉積;另一端攜帶神經保護因子,修復受損的軸突。”
甦芮看著屏幕上那個復雜的分子結構,眼鏡後的眼楮亮了起來。這個想法既保留了凌霄的靶向設計,又融入了她的神經保護理念,就像給接力賽的選手同時配備了速度和耐力。
當第三代黴溶液被注入小鼠體內時,呈現出一種深邃的藍寶石色。peg 修飾的外層包裹著兩種不同的功能基團,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像一個個精致的分子機器人。凌霄和甦芮站在飼養籠前,看著小鼠們依然活躍地追逐打鬧,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忐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幾周後的 ri 結果顯示,小鼠腦部的鐵沉積繼續減少,更令人興奮的是,新的 pet 掃描顯示神經元的代謝活性顯著提升。甦芮帶來的切片分析表明,軸突的退化速度明顯減緩,有些甚至開始重新生長。
“降轉鐵蛋白超級黴 v30 版本,” 凌霄在記錄本上寫道,“靶向性提升 58,神經保護效率 42,副作用降低 76。” 他抬起頭,看到甦芮正在給那些腦組織切片拍照,她的動作輕柔,仿佛在對待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你虎口的疤痕,” 凌霄突然問道,“是做實驗時弄的?”
甦芮放下相機,摸了摸那道疤痕,嘴角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我姐姐死于 als,” 她輕聲說,“最後那段時間,她連呼吸都困難。我在做她的腦組織切片時,不小心劃到了手。”
凌霄愣住了,他從未想過這位冷靜理性的科學家背後,還有這樣一段故事。難怪她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如此執著,原來她不僅是在追逐科學真理,更是在與奪走親人的病魔抗爭。
“我父親也是 als 患者,” 凌霄輕聲說,“他走的時候,我還在上大學。”
實驗室里陷入了沉默,只有培養箱發出輕微的嗡鳴。窗外的樹葉已經落盡,光禿禿的樹枝指向灰蒙蒙的天空。兩個有著相似經歷的人,因為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接力賽。
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當他們準備進行靈長類動物實驗時,倫理委員會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新的樣本需要更多的審批流程,實驗方案也需要進行更全面的風險評估。
“他們擔心會出現不可預測的神經系統副作用,” 系主任在會議上說,“畢竟這是第一次在與人類親緣關系較近的動物身上使用這種黴。”
凌霄和甦芮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重新設計了實驗方案。他們增加了更多的安全監測指標,縮短了觀察周期,還準備了應急預案,以防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甦芮利用她的人脈,聯系了多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尋找最適合的實驗對象。
當第一只恆河猴被帶入實驗室時,凌霄注意到它的眼神里充滿了警惕和恐懼。這只編號為 r01 的猴子被固定在特制的實驗椅上,看著凌霄手里的注射器,發出不安的叫聲。
“它知道要發生什麼嗎?” 凌霄輕聲問甦芮,手里的注射器微微顫抖。
甦芮撫摸著猴子的頭,輕聲安撫著“動物的直覺比我們想象的更敏銳。” 她抬起頭,看著凌霄,“但想想那些正在等待治療的病人,我們不能退縮。”
凌霄深吸一口氣,將含有 v30 版本黴的溶液注入了恆河猴的靜脈。溶液在陽光下呈現出晶瑩的藍色,順著輸液管緩緩流入猴子的體內。整個過程中,甦芮一直握著猴子的爪子,直到注射完成才松開。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r01 和其他幾只實驗猴成了實驗室的新焦點。凌霄和甦芮每天都會觀察它們的行為變化,記錄它們的飲食和活動情況。定期的 ri 和 pet 掃描顯示,黴在猴子體內同樣發揮了作用,鐵沉積逐漸減少,神經元活性有所提升。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的時候,意外發生了。編號 r03 的恆河猴突然出現了運動協調障礙,走路時搖搖晃晃,像是喝醉了酒。ri 顯示,它的小腦區域出現了異常信號。
“是黴的副作用嗎?” 凌霄看著掃描結果,心沉了下去。這是他們第一次在靈長類動物身上觀察到明顯的不良反應。
甦芮立刻對 r03 進行了更詳細的檢查,包括腰椎穿刺和腦脊液分析。“不,” 她看著初步結果,眉頭緊鎖,“這不是黴的問題,是猴子本身就有潛在的小腦病變,可能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
為了證實這一點,甦芮聯系了基因測序公司,對所有實驗猴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r03 確實攜帶了一種與小腦共濟失調相關的基因突變,而這種突變在普通恆河猴群體中的發生率不到 05。
“這是個意外,但也給我們提了個醒,” 甦芮在實驗室會議上說,“即使我們的黴是安全的,在臨床應用時,也需要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尤其是遺傳背景。”
這次事件讓凌霄和甦芮意識到,他們的研究不僅要關注黴的效果和安全性,還要考慮到更復雜的個體因素。他們開始與遺傳學家合作,試圖找出可能影響黴療效的基因變異,為將來的個體化治療做準備。
時間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轉眼間又是一年秋天。當實驗室窗外的樹葉再次開始飄落時,他們的第四代黴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靈長類動物實驗階段。v40 版本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可調節的劑量控制機制,可以根據個體情況調整黴的活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我們準備申請進行臨床試驗了,” 系主任在一次會議上說,“倫理委員會已經初步同意,但需要更多的安全性數據。” 他看著凌霄和甦芮,“你們還有什麼顧慮嗎?”
凌霄想起了那些在飼養籠里追逐打鬧的小鼠,想起了眼神警惕的恆河猴,也想起了大學時解剖的人腦標本。他轉頭看向甦芮,發現她也在看著自己,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凌霄說,“尤其是關于長期安全性的數據。我們不能急于求成,讓患者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甦芮點頭表示同意“我們可以先進行小規模的臨床試驗,密切監測每一位患者的反應。同時,繼續在動物模型上進行長期觀察,確保黴的安全性。”
系主任嘆了口氣“我知道你們的顧慮,但很多患者可能等不了那麼久。” 他遞給凌霄一份文件,“這是最近收到的患者申請,他們都希望能參加我們的試驗。”
凌霄翻開文件,里面是一張張患者的照片和他們的故事。有正值壯年的中年人,有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還有幾個孩子,他們都因為 als 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在等待中消耗著生命最後的時光。
實驗室里再次陷入沉默。窗外的秋風卷起落葉,在地面上打著旋。凌霄和甦芮都明白,他們正在進行的不僅是一場科學探索,更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而那些等待治療的患者,就是這場賽跑中最需要被拯救的生命。
“我們會加快進度,但不會犧牲安全性,” 凌霄合上文件,語氣堅定,“我會聯系臨床部門,設計最嚴謹的試驗方案。甦博士會繼續負責病理學監測,確保每一步都穩妥可靠。”
甦芮補充道“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個長期隨訪機制,即使試驗結束,也要跟蹤患者的情況,收集更全面的數據。”
系主任點了點頭“我會全力支持你們。記住,你們不僅在創造醫學史,更是在拯救生命。”
當系主任離開後,凌霄和甦芮站在窗前,看著外面被秋風吹得搖曳的樹枝。實驗室里,培養箱依然發出輕微的嗡鳴,飼養籠里的小鼠們已經換了好幾代,但它們追逐打鬧的樣子,和最初的 b12 號小鼠別無二致。
“你說,我們能成功嗎?” 凌霄輕聲問,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喜歡自研藥品被抓,我果斷改行搞科研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自研藥品被抓,我果斷改行搞科研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