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歷史之大漢王朝

第14章 馮跋——從草根起義軍到〞養老型皇帝〞的逆襲童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龍台家和 本章︰第14章 馮跋——從草根起義軍到〞養老型皇帝〞的逆襲童話

    太平元年,龍城皇宮內,夕陽如血,將那巍峨的宮殿染成了一片暖金色,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殘陽所籠罩。

    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卻有一個身影顯得格格不入。只見馮跋身著一襲補丁摞補丁的龍袍,正蹲在台階上,與一群太監們一同啃著窩窩頭。他那粗糙的手指上,還沾著些許面粉,顯得有些滑稽可笑。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大臣們的驚呼聲︰“陛下!這成何體統!”

    馮跋听到聲音,抬起頭來,嘴角還掛著些許食物殘渣。他隨意地抹了一把嘴,含含糊糊地說道︰“別大驚小怪的,朕當乞丐那會兒,能吃上這個就算不錯啦!”

    誰能想到呢?那個曾經在街頭行乞的漢人,竟然能夠憑借一己之力,一腳踹翻慕容氏的燕國,從而建立起十六國里最為“佛系”的北燕政權。這無疑是一場草根逆襲的傳奇喜劇,令人驚嘆不已。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亂世求生的艱難險阻。那個漢人,或許曾經飽受饑餓和貧困的折磨,但他並沒有被困境擊倒。相反,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生存智慧,在亂世中艱難地掙扎著。

    而當他終于有機會崛起時,他展現出了草根治國的非凡智慧。他深知百姓的疾苦,懂得如何治理國家,讓人民過上安穩的生活。他的政策或許並不華麗,但卻實實在在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然而,這個故事並不僅僅是關于政治和權力的爭奪。在其中,還交織著愛恨情仇。那個漢人,或許曾經經歷過無數的挫折和背叛,但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的愛情故事,或許並不浪漫,但卻充滿了真摯和執著。

    在五胡十六國的動蕩歷史中,這個漢人用他的一生,勾勒出了一幅別樣的畫卷。這幅畫卷中,有亂世的硝煙,有草根的奮斗,有愛情的糾葛,更有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它讓我們看到了歷史的多面性,也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人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亂世求生的\"極限操作\"

    西晉滅亡後,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亂和動蕩之中,北方大地更是被血腥和暴力所籠罩,仿佛變成了一片荒野。在這樣的環境下,馮跋的前半生就像是一部《五胡生存荒野指南》,充滿了艱辛和困苦。

    那時候,馮跋和他的父親為了逃避戰亂,不得不從山西一路逃亡到遼東。這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困苦,不僅要忍受饑餓和寒冷的折磨,還要面對各種危險和挑戰。馮跋曾經餓暈過去三次,每一次都是在生死邊緣徘徊。

    有一次,馮跋實在餓得受不了了,他看到路邊有一棵槐樹,于是便不顧一切地抱住槐樹,拼命地啃食樹皮。然而,由于樹皮過于粗糙,他干裂的嘴唇被劃破,鮮血頓時滲了出來。盡管如此,他仍然不肯放棄,繼續啃食著那苦澀的樹皮,只為了能多一點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就在他艱難地啃食樹皮的時候,一群鮮卑牧民恰巧路過。他們看到馮跋的模樣,不僅沒有絲毫的同情,反而發出了一陣嘲笑聲︰“漢人連馬都不如!”這句話像一把利劍,深深地刺痛了馮跋的心。

    馮跋緊緊地攥起拳頭,心中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們這些鮮卑人跪在我面前,親口喊我大爺!”那一刻,仇恨的種子在他心中悄然種下,也讓他在這亂世之中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在慕容氏的燕國打工時,馮跋練就了一身\"摸魚絕技\"。別的士兵拼命訓練,他卻躲在草垛里睡覺,還美其名曰養精蓄銳。長官來查崗,他立刻跳起來大喊︰\"報告!我在研究兵法!\"那慌張又機靈的模樣,常惹得周圍士兵忍俊不禁。結果被派去守城門,他也不安分,還和小販聊起了生意經︰\"兄弟,你這羊皮襖給我便宜點,我給你介紹大客戶!\"看似玩世不恭的背後,實則是他在亂世中尋找生存之道的無奈之舉。

    命運的齒輪在悄然轉動,而後燕的內亂成為了這一轉折點。皇帝慕容熙,一個本應心懷天下的君主,卻因對寵妃苻訓英的痴情,將這份深情扭曲成了無盡的暴虐。

    為了給苻訓英修建一座奢華的陵墓,慕容熙不顧百姓的死活,強行征調大量人力。無數的百姓被迫離開家園,投身到艱苦的勞作中。在那漫長而殘酷的日子里,工地上的人們日夜不停地勞作,許多人因為過度勞累而倒下,再也沒有站起來。

    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他們的哭聲在燕國的大街小巷回蕩,如泣如訴,仿佛整個國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怨氣如烏雲般籠罩著這片土地,人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慕容熙的憤恨。

    就在這一片愁雲慘霧中,馮跋站在城牆上,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人群中炸響︰“兄弟們!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與其累死在這無情的工地上,不如奮起反抗!”

    他的話語如同一把火,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怒火。底下的百姓們紛紛舉起手中的鋤頭,齊聲高呼︰“干他娘的!”這聲音如同洶涌的波濤,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向著皇宮席卷而去。

    當憤怒的人群如潮水般沖進皇宮時,慕容熙還在苻訓英的棺材前,細心地為她涂抹著胭脂。那張原本就慘白的臉,此刻更是被恐懼所籠罩,他瞪大了眼楮,看著眼前洶涌而來的人群,完全無法相信這一切竟然發生在他的眼前。

    “你們……你們怎麼敢!”慕容熙的聲音顫抖著,充滿了絕望和難以置信。

    然而,馮跋並沒有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他大步上前,一腳踢翻了棺材,棺材里的苻訓英尸體滾落在地。馮跋的眼神中充滿了鄙夷,他冷冷地看著慕容熙,說道︰“就敢!”

    這一刻,積壓已久的仇恨與怒火終于徹底爆發。馮跋的這一腳,不僅踢翻了棺材,更踢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從此,他的名字將被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一段傳奇的開端。

    在風起雲涌的起義浪潮中,馮跋邂逅了一個名叫李青的女子。李青本是大戶人家的婢女,然而,命運的齒輪卻在戰亂中無情地轉動,她的主人家在戰火中破敗,她也因此流離失所,被迫流浪街頭。

    就在馮跋率領起義軍路過的那一刻,他目睹了幾個地痞正在欺凌李青。馮跋見狀,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展現出他的勇敢和正義感。他迅速擊敗了那些地痞,解救了李青。

    李青被馮跋的英勇行為所深深打動,從那一刻起,她決定跟隨馮跋,為他洗衣做飯,悉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兩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馮跋和李青之間的感情逐漸升溫。他們在彼此的陪伴下,共同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命運再次對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在一次與慕容氏殘余勢力的激烈戰斗中,李青為了保護馮跋,義無反顧地擋在了他的身前。不幸的是,一支利箭如閃電般疾馳而來,穿透了李青的身體。她倒在馮跋的懷中,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衫。

    馮跋緊緊抱著李青逐漸冰冷的身體,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涌出。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心中的痛苦如撕裂般折磨著他。李青的離去,讓他的世界瞬間崩塌。

    然而,馮跋並沒有被悲痛擊倒。他在李青的墓前立下誓言,一定要建立一個太平盛世,讓百姓不再遭受戰亂之苦。這份失去摯愛的痛苦,成為了他日後治國的動力之一。

    馮跋化悲痛為力量,繼續領導起義軍奮勇前行。他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最終推翻了舊政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在他的統治下,國家逐漸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盡管歲月已經流逝,但馮跋對李青的思念卻從未消減。每當夜深人靜時,他總會想起那個曾經陪伴他走過風雨的女子,想起她的溫柔和善良。而李青的形象,也永遠銘刻在了他的心中,成為他一生的摯愛。

    二、草根皇帝的\"奇葩治國\"

    登基後的馮跋,將他那獨特的“平民思維”展現得淋灕盡致。他頒布的第一道聖旨,就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皇宮御膳房日後只準烹飪粗茶淡飯!”

    這道聖旨一下達,御廚們都差點哭出來。他們瞪大了眼楮,滿臉驚愕地看著馮跋,仿佛他說了什麼天方夜譚。其中一個御廚忍不住開口道︰“陛下,您可是皇帝啊!怎麼能只吃這些粗陋的食物呢?”

    然而,馮跋卻一臉淡然地端起一碗野菜粥,笑著說︰“朕當年當難民時,連這樣的野菜粥都吃不上呢!”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過去艱苦生活的感慨,同時也表明了他對平民生活的深刻理解。

    不僅如此,馮跋還將皇宮里的綢緞全部拿出來,分發給了百姓。這一舉動可把貴族們氣得夠嗆,他們跺著腳,氣急敗壞地叫嚷︰“這成何體統!皇帝怎麼能如此不顧身份呢?”

    但馮跋對這些貴族的反應毫不在意。在他心中,百姓的溫飽問題遠比自己的奢華享受重要得多。他堅信,只有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國家才能真正繁榮昌盛。

    而馮跋的“反腐行動”更是一絕。他常常喬裝成普通老百姓,悄悄上街溜達,觀察官員們的行為舉止。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縣令正在欺壓百姓,當即怒不可遏。他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當場亮明自己的身份,大聲喝道︰“來人啊,把這個貪官的官服給我扒了,讓他去田里插秧!”

    那縣令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直接癱倒在地。周圍的百姓們則紛紛拍手叫好,對馮跋的果斷和公正贊不絕口。

    而對于那些清正廉潔的官員,馮跋則毫不吝嗇地給予贊揚和獎勵。他會親自送上一面錦旗,上面寫著“人民好公僕”,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有一次,馮跋微服私訪到一戶農戶家中。那家的老太太並不認識他,見到他後,便拉著他哭訴賦稅太重,生活艱難。馮跋听後,心中十分不忍,他拍著胸脯保證道︰“大娘放心,明天我就下令減稅!”

    老太太听了,激動得熱淚盈眶,連連道謝。而馮跋也從這次經歷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百姓的生活狀況才是國家治理的關鍵所在。\"這份對百姓的關愛,讓他在民間贏得了極高的威望。

    後宮生活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啊!皇後孫氏可是他的結發妻子呢,想當年他們倆一起要飯,那可真是患難與共的夫妻啊!在最艱難的日子里,孫氏總是把僅有的食物留給馮跋,自己卻餓著肚子。這份深情厚意,馮跋又怎麼能忘記呢?

    所以啊,馮跋登基之後,孫氏還是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揪著他的耳朵,嬌嗔地說︰“馮跋!听說你要納妃子啦?”馮跋見狀,立刻賠著笑臉,趕忙解釋道︰“哪能呢!這輩子我就你一個老婆,絕對不會再納別人的!”說完,還不忘在孫氏的臉頰上親一口,逗得孫氏咯咯直笑。

    這對夫妻啊,可真是有趣!他們經常會坐在皇宮門口,和過往的百姓們嘮嘮家常,就像普通人家的夫妻一樣。百姓們也都特別喜歡這對“皇城夫妻店”,覺得他們特別親切。

    只可惜,好景不長,孫氏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在馮跋登基後的第五年,她終究還是沒能扛過去,因病去世了。這對馮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悲痛欲絕,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悲傷之中,連處理政務都變得心不在焉起來。

    不過,有一天,馮跋突然想起了自己和孫氏曾經的誓言,他們要一起讓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這個誓言,就像一道閃電,劃破了他心頭的陰霾。他終于重新振作起來,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國家的治理中去。

    在治國理政的道路上,馮跋可謂是如履薄冰,但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一步步地將國家引向繁榮昌盛。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名叫王猛的謀士走進了他的視野。

    王猛雖然出身寒門,但他的才智和謀略卻遠超常人。他深知國家發展的關鍵在于農業,因此向馮跋提出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的建議,如開墾荒地、改進灌溉技術等。同時,他還主張興修水利,以保障農田的灌溉和防洪。此外,王猛對整頓吏治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只有建立一個廉潔高效的官僚體系,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

    馮跋對王猛的這些建議深感認同,他覺得王猛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那個能助他成就大業的人。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將王猛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對他委以重任。

    然而,王猛的改革舉措卻觸動了一些貴族的利益。這些貴族們平日里養尊處優,對王猛的改革措施自然是百般阻撓。他們暗中勾結,企圖通過各種手段陷害王猛,讓他無法繼續推行改革。

    馮跋很快就察覺到了這些貴族們的陰謀,他深知王猛的改革對于國家的重要性,絕不能讓這些貴族得逞。于是,他力排眾議,堅定地站在了王猛這一邊,保護他免受那些貴族的迫害。不僅如此,馮跋還對那些陰謀陷害王猛的貴族們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王猛對馮跋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他發誓要更加盡心盡力地輔佐馮跋,為國家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北燕的農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水利設施日益完善,吏治也逐漸清明。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

    在馮跋和王猛的共同治理下,北燕逐漸走向繁榮,成為了當時北方地區的一個強國。

    三、夾縫中的\"和平外交\"

    面對北魏和柔然這兩個強大的敵人,馮跋巧妙地運用起了“平衡術”。北魏太武帝派使者前來恐嚇,威脅他說︰“識相的話就趕緊投降吧!”然而,馮跋卻毫不畏懼,他面帶微笑地回復道︰“太武帝您英明神武,我這小小的地方,恐怕入不了您的法眼啊!”

    與此同時,馮跋轉身又給柔然可汗送去了一批美女,並附上一封信,信中寫道︰“咱們可是好鄰居呢,以後要常來常往啊!”就這樣,他在北魏和柔然之間游刃有余,兩邊都被他哄得暈頭轉向,竟然在幾十年間都沒有對他發動攻擊。

    不過,最讓人覺得好笑的還是他與東晉之間的那場“貿易戰”。馮跋派遣使者用馬匹去交換江南的茶葉和絲綢,可誰知東晉的官員們竟然趁機抬高價格,還嘲諷道︰“北燕的窮鬼們,買不起就別買了!”這可把馮跋氣得夠嗆,他怒拍桌子,大罵道︰“居然敢如此瞧不起人!”

    然而,馮跋畢竟是個機智過人的人,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將遼東的特產——人參和貂皮,大量地運到西域去銷售,結果大獲成功,賺得盆滿缽滿。當東晉的官員們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時,已經太晚了,他們懊悔不已,腸子都悔青了,只能感嘆道︰“真是失策啊!竟然讓這小子鑽了空子!”

    在外交過程中,馮跋遇到了一位特別的女子——阿依娜。她是柔然可汗為了與北燕交好而送來的和親公主。阿依娜不僅容貌姣好,而且性格豪爽,令人印象深刻。

    初次見面,阿依娜便對馮跋一見鐘情。她被馮跋的英俊外表和聰明才智所吸引,心中暗生情愫。然而,馮跋的心中卻只有已故的孫氏,對阿依娜的感情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盡管如此,阿依娜並沒有輕易放棄。她知道感情需要時間去培養,于是她決定努力學習北燕的文化和禮儀,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更好地了解馮跋,也讓自己更接近他。

    在阿依娜的努力下,她逐漸適應了北燕的生活,並與馮跋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她的聰明和善良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包括馮跋身邊的人。

    在阿依娜的幫助下,北燕與柔然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和穩固。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這一切都讓阿依娜感到欣慰,因為她知道自己為兩國的友好做出了貢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阿依娜也漸漸明白,無論她怎樣努力,馮跋心中的孫氏始終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她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永遠無法得到馮跋的愛情。

    最終,阿依娜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回到柔然。雖然她心中充滿了不舍和痛苦,但她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她希望馮跋能夠幸福,而她自己也需要回到故鄉,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阿依娜帶著滿心的遺憾和對馮跋的祝福,踏上了歸程。這段單戀雖然沒有結果,但它在阿依娜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她人生中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

    四、溫情落幕的逆襲童話

    太平二十二年,馮跋病重臥床。他拉著太子馮翼的手︰\"記住,要對百姓好...\"話沒說完,寵妃宋氏突然發動政變。宋氏一直嫉妒皇後孫氏在馮跋心中的地位,也渴望自己的兒子能登上皇位。她趁馮跋病重,勾結親信,企圖控制皇宮。關鍵時刻,弟弟馮弘帶兵沖進皇宮︰\"嫂子,別折騰了!\"宋氏尖叫︰\"你敢造反?\"馮弘翻白眼︰\"就敢!\"這場鬧劇以馮弘登基告終,但他遵守哥哥的遺願,繼續推行仁政。

    馮跋的一生,在十六國那個動蕩不安、充滿戰亂和殺戮的亂世中,宛如一個獨特的“異類”。他與其他野心勃勃、渴望開疆拓土的帝王截然不同,他心中並沒有那種對權力和領土的無盡貪欲。相反,他的願望異常簡單而純粹——只是希望百姓們能夠吃飽穿暖,過上安穩的生活。

    當其他皇帝們忙于爭奪天下霸權,展開一場場血腥殘酷的戰爭時,馮跋卻在皇宮的庭院里悠然自得地種植著白菜。他親自下地勞作,感受著泥土的氣息,看著嫩綠的菜苗茁壯成長,仿佛這比征服一片廣袤的疆土更能讓他感到滿足和快樂。

    而當權臣們在宮廷中勾心斗角、明爭暗斗時,馮跋卻與他的皇後一起,靜靜地坐在陽光下,閑聊著家常瑣事。他們的笑聲在皇宮中回蕩,沒有絲毫的權謀算計,只有夫妻間的溫馨和融洽。

    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以他最質樸、最真實的方式,書寫了一段溫暖人心的逆襲童話。在那個五胡十六國的血腥歷史長河中,他的存在就像一道明亮的光,穿透了黑暗的雲層,為人們帶來了一絲難得的溫柔和希望。

    他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傳奇,更是亂世中人性光輝的閃耀。在那個充滿暴力和混亂的時代,馮跋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有人能夠堅守著內心的善良與正義,為百姓們撐起一片小小的安寧之地。他的一生,就像一首寧靜的詩篇,在歷史的喧囂中,默默地訴說著人性的美好與堅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了解歷史之大漢王朝》,方便以後閱讀了解歷史之大漢王朝第14章 馮跋——從草根起義軍到〞養老型皇帝〞的逆襲童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了解歷史之大漢王朝第14章 馮跋——從草根起義軍到〞養老型皇帝〞的逆襲童話並對了解歷史之大漢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