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王老四和何氏去各家送禮,王小茉召集堂姐和柳兒姐姐在家算賬。
“這前後一共賣了三百八十個荷包,一共是賣了三兩八錢,去了布頭針線的八錢,五個人一人分六百文錢。”王小茉算著給出的荷包數量。
“堂姐,柳兒姐姐,這個數對不對?”王小莉就不用問了。
“這麼多嗎?”三個女孩子不可思議,這是第一次賺錢,還是自己管的。
大伯和大伯娘說好了這個錢作為堂姐的私房錢,由她們自己做主,柳兒姐姐更是,長栓哥也不要這個錢,讓她自己留著以後當嫁妝。
“有這麼多的。”王小茉有些哭笑不得,這些姐姐就關注錢,也沒人問數量對不對。
“沒什麼問題就這麼分啦!”王小茉拍板,最開始王小茉是不想要平分的,畢竟自己手工活差,王小莉做活計也沒有姐姐們快,不管是堂姐還是柳兒姐姐都沒同意,畢竟樣式顏色是姐妹倆搭配教的,賬是王小茉算的,要是不一起做,三人也不敢想怎麼做怎麼賣,這才說好平分,不算誰多誰少這話。
“這是大姐姐的,這是柳兒姐姐的,這是二姐姐的,這是我的,這是小莉的。”王小茉把數好的銅錢發給幾人。
幾個姑娘接過銅錢,都有些手抖,王小茉催促幾人數一數,這不是信不信的問題,是數小金庫,數錢最開心呀,還有誰不愛數錢呢。
王小茉先動手︰“一文兩文三文••••••”
王小莉算數也不錯,也開始一點點數起來。
三個姐姐見狀也不管了,開始數起來,尤其是二堂姐春桃姐姐越數越高興,還樂出了聲。
不過也沒人笑話,都抿著嘴笑嘻嘻的。
分了錢說了一會子話,幾個姐姐就回家了,畢竟將近過年,家里事也不少。
“姐,咱們去買點小鞭吧。”王小莉竄到著姐姐去買小鞭。
這里的煙花炮竹產業做的已經很成熟了,朝廷檢查的嚴格,能銷售的鋪子必是有些背景的。
這村子里正月期間一大堆小孩子聚在一起,就喜歡比誰的壓歲錢誰兜里的糖多,還有就是不論男女,要是有小鞭那更是中心點,基本上都圍著你轉。
“買可以,但是你得注意放。”王小茉也是怕妹妹放鞭的過程出問題,前些年可不是有孩子撿了沒燃起的小鞭扎了手,最後連命都沒保住,王小茉懷疑是死于感染,那幾年家里是禁止玩的,這過去好幾年沒出事,這才放松了。
“知道的,姐姐,點不著的不撿,不在手里點,點著里跑遠點。”王小莉掰著手說起這事。
這小鞭村里的小雜貨鋪子就有,日常大家願意去鎮上買東西,主要是小雜貨鋪子東西不算多,二是零賣的貴上一文兩文的,除非著急的,不然還是願意去鎮上,只有過年這一陣,鋪子東西多些,價錢貴上些,這雜貨鋪子每年指望著這煙花爆竹賺錢,也是跟鎮上有些關系才能賣。
鎖上門兩姐妹揣著錢就往雜貨鋪子走。
“小茉兩姐妹來了。”看鋪子的是本家的隔了地方的大伯。
“大伯,要買十文錢的小鞭。”王小茉遞過錢,在家商量好了,這種小鞭就是一文錢兩個,這價格是比整掛買貴上不少,二十個夠玩了。
“這是二十個,大伯在贈你倆個。”這大伯是會做生意的,要不然也不能這麼多年就他獨一份,每年祠堂祭祖都站在前邊。
“謝謝大伯。”兩人接過小鞭,小心的放好,謝了人。
“這老四家越來越闊了。”這位大伯跟著進來的族人說。
“可不是嘛,就這一冬天可沒少賣,那年畫,青菜,老王家都發達了。”村子里有點啥動靜,時間長了就都不是秘密了。
王小茉姐妹倆也不管,這說王老四家日子過的好不是瞎說,就說姐妹倆出門,穿的是今年新做的青花小襖,下邊是深藍色繡花布裙,不說其他的,就這裙子村里除了那有錢的幾家,一般人家是穿不起的,一是費布料,二是不方便做活計,誰家每天都一堆活計要做,可不是用不上,也不耐磨。
“姐,這個算我的,從我的小金庫出。”王小莉小手一輝,大方的緊。
“呵,我妹妹大氣,姐姐就不客氣了。”王小茉沒想著妹妹出,但是妹妹說了也不反駁,打算回頭去鎮上自己出錢給妹妹買頭花。
王小莉說小金庫是跟著姐姐學的,暫時由王小茉管著,還是年紀小,怕忘記放在哪了。
且說王小茉幾個小金庫,王小茉自己的就有三兩二錢了,這是夏季賣金銀花還有平日里何氏給的零花錢,花的少了就攢下了,加上這次的就有三兩八錢了,妹妹的少些,王小莉愛吃些小零嘴,也有三兩六錢。
哥哥王秋收可能就少些,畢竟他有時想買課外書,王小茉知道哥哥可能是只有一兩出頭的小金庫,是最少的。
“哥,你回來了?”姐妹倆到家,見哥哥王秋收在,還挺納悶,畢竟上午去找族長家的孩子做夫子留的課業去了。
“課業寫完了,就回來了,你倆上哪了?”王秋收回來沒見到人,就知道倆人出去了。
“去買小鞭了,哥分你幾個。”王小莉說著話,這是路上說好的,給哥哥分一起玩。
“買了多少,花了多少錢?算哥哥請你們的。”王秋收畢竟是男孩子,對這種玩意自然是更喜愛。
“買了十文錢的,大伯給了二十二個。”王小茉指著小籃子里的東西說。
“那行,哥一會把錢給你,咱爹咱娘該回來了吧?”王秋收看著天色,這去送禮也不能在人家吃飯。
“謝謝哥。”王小茉姐妹倆答應的快,這也是王秋收小金庫沒得快的原因,時常給妹妹買點吃食頭繩玩具之類的。
至于王老四何氏先去了鎮上送禮,至于秦掌櫃的年禮就托人送去,畢竟也算是自家特產,沒什麼貴重東西,完全是自家一片心意。
至于這何姥爺家初二回娘家帶回去就可以,就剩下村里的,王老爺子劉氏的除夕當天送過去就可以了。
“爹娘這功夫該回來了,咱們做完一起吃吧。”說罷就忙起來。
這時候吃飯簡單,就是 幾個豆包,在炖上一鍋亂炖,即熱乎又快,好吃的過年做張開了胃口吃就行。
喜歡穿越之過好小日子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過好小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