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非香江財團成員或與財團關系不佳的富豪,皆遭婉拒。
秦安以此表明立場,即便是欲巴結他,亦需考量身份。
晨星大學擇善而受捐款,彰顯首富風範。
秦安親力親為,分發請柬,籌備首次年度榜單頒獎典禮,規格隆重。他更親赴港府,誠邀麥理浩總督蒞臨,此舉令眾人包括港督本人皆感意外,然秦安誠意拳拳,終獲廣泛應允。
12月25日聖誕夜,頒獎典禮如期舉行,七時三十分準時開場。
環球電視台後台,工作人員興奮地向黃夕照報告︰“本地收視率達28.7,份額72.4;環球衛視收視份額更達47.8。”黃夕照聞言欣慰,宣傳成效顯著,未開場已佳績斐然,足見香江民眾對此次盛典的熱烈期盼。東南亞亦反響熱烈,用戶基礎堅實,全亞洲年費用戶已逾百萬,環球衛視的獨家直播吸引了超六十萬用戶,實際覆蓋人數或達一兩百萬,投資回報可期。
直播現場,李兆吉對秦安贊道︰“秦先生,此等手筆,令人欽佩!”環顧四周,座無虛席,皆是香江各界名流,如港督麥理浩、匯豐董事長沈粥、太古首領諾曼•施雅懷、怡和代表亨利•凱瑟克、會德豐代表喬治•馬登等,華人大佬雲集,洋人巨頭亦現身,秦安作為亞洲首富,影響力可見一斑。
秦安謙遜回應︰“多虧各位捧場,否則難以成行。”李兆吉含笑不語。
此時,環球電視台台柱鄭玉玲身著華服,手持話筒,優雅步入舞台。
“大家好,歡迎參加頒獎典禮,我是劉佳麗,來自元朗官立小學五年級。”小男孩楊澤緊接著說︰
“大家好,我是楊澤,來自香江兒童中心。”
鄭玉玲微笑道︰“非常感謝兩位小朋友。現在,我們要頒發的是香江十大風雲人物中的一位,獲獎關鍵詞是‘民生’。請兩位揭曉這位杰出人物。”
全場目光聚焦于麥理浩,他微笑著點頭回應。劉佳麗和楊澤手牽手走向前,從托盤上拿起獎杯和證書。
小女孩清脆地說︰“這位獲獎者是——麥理浩先生!”
全場掌聲雷動,對環球電視台的巧妙安排表示欽佩。麥理浩滿意地站起身,接受孩子們的頒獎,臉上洋溢著愉快的笑容。這一安排不僅彰顯了他的功績,也提升了香江的國際形象,讓麥理浩深感欣慰。
“叔叔阿姨們好,我叫劉佳麗,家在元朗。我熱愛閱讀,曾因奶奶年邁,家中無力承擔學費而暫停學業,好在義務教育政策讓我重返校園。”
掌聲雷動,麥理浩臉上綻放出愉悅的笑容。
香江在70年代前,文盲率居高不下,近乎1949年前的東國水平,甚至落後于同時期的內地。60年代,能流利說英語的華人,在香江屈指可數。
麥理浩作為港督,其一大功績便是推動全港掃盲。他的貢獻遠不止于此,諸如終結四大探長時代的廉政風暴,亦是他的杰作。麥理浩上任後,香江各行業步入有序發展,告別了50、60年代的粗放歲月。因此,將年度首獎頒予麥理浩,恰如其分。
步入21世紀,無論是香江還是內地,都公認麥理浩為港督中最杰出者。他的任期內,被譽為麥理浩時代,香江經濟民生全面發展,為日後成為國際大都市奠定了基石。香江人對港英時期的懷念,很大程度上源于麥理浩的功績。
頒獎台上,劉佳麗將話筒遞給小男孩楊澤,他說道︰“叔叔阿姨們好,我叫楊澤,來自香江兒童之家。一年前,父母出海捕魚遇難,我成了孤兒,是兒童之家的劉奶奶收養了我。她告訴我,能有飯吃、衣穿、書念,全靠港府的政策,我十分感激港府!”
香江諸多慈善、福利及民生政策,大多出自麥理浩任內,普通港人也對他心懷感激。
“此刻,首位獲獎者已呼之欲出,他究竟為香江做出了哪些卓越貢獻?請看大屏幕!”鄭玉玲言罷,背後巨幕亮起,中英文介紹了麥理浩的生平及貢獻,從他年輕時代到抵港後的種種功績,影片播放兩分鐘後方告結束。鄭玉玲轉身,笑容滿面地宣布︰“讓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麥理浩爵士上台領獎!”
掌聲如潮,麥理浩面帶微笑,大步邁向舞台。
兩位孩童,一為麥理浩佩戴獎牌,一為其頒發證書,麥理浩溫情擁抱孩童,這一幕被相機永久記錄。
此照片無疑將成為翌日報紙的頭條焦點。
隨後,孩童退場,麥理浩發表感言。
在自謙之余,他展望香江未來,號召市民共築美好家園,並期望企業家回饋社會。
情緒激動間,他特別贊揚了秦安及其他幾位商人,但眾人皆明,實則唯有秦安受其真正贊譽,其余商人僅是順帶提及。
港督的出席與演講,無疑極大提升了環球衛星台年度榜單的權威與公信力。
頒獎典禮落幕,麥理浩榮登香江十大風雲人物榜首,秦安緊隨其後,頒獎人為港督麥理浩。
台上二人擁抱合影,將頒獎典禮推向 。
後台關注收視率的黃夕照,此刻笑得無比燦爛。
隨後,眾大佬依次上台領獎並發表感言,環球電視台為每位獲獎者精心準備了兩分鐘正面視頻介紹,皆大歡喜。
頒獎儀式持續整整一小時。
兩大榜單悉數公布︰
香江十大風雲人物榜首位為麥理浩,其作為香江總督,大力發展地鐵、推行教育、改善住房、反腐倡廉,為香江和諧快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秦安居次,身兼新和記黃埔、新福平金融、華夏星傳媒集團董事長及晨星大學永久名譽校長,以個人之力重塑香江多個行業,為經濟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並致力于高等教育發展。
其余依次為沈粥、霍一東、包玉港、王寬城、李福兆、李兆吉、郭唯勝。
第十名乃鄭裕桐。
香江十大風雲人物榜,華人佔主導,僅麥理浩與沈粥為外籍。而經濟十大商業領袖榜則異,華人僅佔半數,具體如下︰
沈粥居首金融),任匯豐銀行董事長。
秦安排第二,涉足金融、實業及傳媒。
第三名諾曼•施雅懷,綜合實業家,為太古集團董事長。
羅賓•巴爾克列第四,專長金融,乃渣打銀行董事局主席。
包玉港居第五,地產與實業並重,身兼環球國際、匯豐銀行及九龍倉集團董事長。
約翰•馬登第六,航運與實業兼營,會德豐集團董事長也。
何善衡第七,金融界翹楚,恆生銀行創始人之一,現任董事長。
李福和第八,金融界重量級人物,東亞銀行董事會主席,兼立法局、行政局非官守議員,亦任香江工業 公司董事長。
霍一東第九,地產與實業雙棲,為香江地產建設商會會長,立信置業與有榮公司董事長。
羅蘭士•嘉道理第十,電力與酒店業巨擘,中華電力及香江上滬大酒店公司董事長。
此榜中,金融行業領袖佔半壁江山,其余則為實業或地產界人士,映射出香江當時以金融、房地產、實業及商貿為四大支柱的經濟格局。
秦安、包玉港、沈粥、霍一東在兩榜均有名。
另,李福兆與李福和兄弟,同屬香江東亞銀行李家,李家勢力可見一斑。
若和記黃埔無恙,祁德尊本應上榜,然其已逝,和記黃埔亦易主。
怡和財團之主亨利,前年方至香江,初來乍到便受挫于秦安之手。
此事翌日,各大報紙競相報道頒獎典禮及榜單詳情,解讀角度各異。
爭議難免,香江人才輩出,榜單僅十席,且四人兩榜皆有名,未上榜者雖緘默,親友下屬卻多有不忿。
然爭議亦為好事,眾人因此搶購《秦安》雜志,致其銷量激增,周發行量逾一百六十萬冊,影響力與公信力大增。
時光荏苒,聖誕節後新年至。
1980年,輝煌時代序幕拉開。
元旦之日,秦安于家中歡度佳節。
秦安抽空再次探訪晨星大學,數月之別,校園煥然一新。
盡管整體布局未改,但細節之處盡顯精進。道路兩旁,花草蔥郁,雕塑與裝飾建築錯落有致,令秦安漫步其間,倍感舒心。校園內,行人絡繹不絕,多見氣質非凡、學者風範之人,少了往日的建築工人身影。
晨星大學的建設,魯班建築集團擔綱建築重任,設計則由貝津銘大師匠心獨運。至于師資隊伍與教學規劃,則由凱拉雙親及李安康教授共同負責。李教授,前東國燕京大學副校長兼生物學教授,半年前辭別舊職,獨赴香江,經霍一東引薦,與秦安深談後,受任為晨星大學副校長兼主任。
晨星大學首任校長一職,由秦安之岳父菲利普•洛夫拉克擔綱,其岳母甦珊•洛夫拉克則任副校長。菲利普,陰國劍橋大學法學院昔日教授,學術權威,人脈廣博;甦珊,牛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倫敦影響力尤甚。秦安邀二老參與晨星大學建設,不僅因其與凱拉之親緣,更看重其在倫敦之影響力。
夫婦二人履職後,港督府慷慨加贈300公頃土地,分文不取。現任財政司司長,亦是甦珊門生。夫婦加盟,使晨星大學免受港府與倫敦方面之壓力,且未建先揚,贏得阻國學界諸多合作與支持。此亦秦安力薦外籍首任校長之緣由。
李安康教授,明面為秦安自內地高薪延攬之生物學教授兼訓導主任,實則內地特派,助秦安籌建華人主導、面向世界之高水平學府。秦安曾承諾,晨星大學將對內地開放,此對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