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茂剛回後院,二大爺就湊上來。
“大茂,你知道郵票的事嗎……”
院里每天都有人在議論,劉海中全都記在心里,盤算著要不要插一腳。
單純排隊賺得太少,看不上眼。
也只有老閻這種吝嗇鬼才覺得劃算,但他自己並不感興趣。
劉海中想賺大錢,打算多買一些,再找個合適的機會轉手賣出。
找許大茂商量這個事,听听他的看法。
“二大爺,您的這個想法特別好。依我看,您只要選準一種郵票,專買這種,肯定能賺錢。”
許大茂思索片刻,提到1979年時,當時的郵票都很有價值,最貴的那種將來可能賣到五六千一枚。
能否買到取決于二大爺的眼光,但不會有虧損的風險。
“這個主意我倒是沒考慮過,回去再好好想想。”
劉海中一時拿不定主意,如果許大茂也參與進來,他立刻就會投資。
然而許大茂沒有表示要投資,他想獨自行動,心里有些沒底。
這是他的養老錢,必須謹慎對待。
星期天的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們遇見熟人時,總會先問一句
“你買了嗎?”
“剛買完,幸虧去得早。”
……
郵局里,盡管烈日炎炎,人們的熱情卻絲毫不減。
郵票一到郵局便被一搶而空。
買到郵票的人喜形于色,隨即警覺地環顧四周,小心翼翼地離開郵局。
剛出門口,一群人便圍上來。
“同志,有郵票賣嗎?”
票販子們看到買到郵票的人,眼中閃爍著貪婪。
“不賣!說什麼都不賣!”
緊緊護住郵票,冷著臉才得以脫身。
下一位走出的人同樣被圍住。
“同志……”
……
一個月前,許大茂再次上調郵票收購價,有價值的郵票以三倍或五倍的價格收購。
他並不擔心虧損,因為一枚郵票未來可能漲幾百甚至幾千,絕不會虧本。
郵票價格暴漲數倍後,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五倍的價格意味著什麼?花十塊錢買幾張郵票,轉手就能賺四十塊。
即使賺不到四十塊,也能賺三十多塊。
工人辛苦工作一個月的收入也就三十多塊。
這郵票實在太賺錢了,京城里的每個人都談論著郵票。
別的事情可以不清楚,但郵票一定得知道。
四合院里。
劉海中從養老金中取出四千塊,購買了一套他認為價格瘋漲的郵票,實際花費是他原價的兩倍。
易中海家。
“要是當時早點買就好了!”眾人討論起郵票,最初五十枚只需兩塊錢,如今卻翻倍上漲。
劉海中端著茶缸,向易中海和閻埠貴講述自己購入郵票的經歷。許大茂只對少數幾種郵票感興趣,其他的並不參與炒作。
大家紛紛開始囤積郵票,根本不用許大茂多說什麼。像劉海中這樣的人,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于是,郵票的價格迅速攀升。
“真是可惜啊,早知道我也該買點。”閻埠貴滿臉惋惜,眼看著郵票價格上漲,後悔不已。
起初利潤只有十分之一,現在轉手就能賺幾倍,這簡直像是在搶錢。
目前有些郵票甚至漲到了原來的五倍。再出手的話,閻埠貴實在舍不得,花雙倍價格買東西,他舍不得。
他寧願每天去排隊踫運氣,也不想花冤枉錢。
“幸好听了許大茂的話,下手早,不然現在買,價格至少是四五倍。”
劉海中喜形于色,他以兩倍價格入手的郵票,隨時都能賣出七八千塊的好價錢。
才投入四千塊的成本,這買賣做得太值了。
一旁的易中海一直保持沉默。
他始終覺得這事不靠譜,但劉海中興致很高。
易中海並不是糊涂人,這時候去潑冷水豈不是自討沒趣。
“可惜啊,真是太可惜了,我怎麼當初就沒買呢。”閻埠貴連連嘆息,懊悔不已,若是早知道,他肯定也會買。
劉海中的運氣確實不錯,轉手就賺了三四千塊,這郵票真的能賺錢。
“我們院子里不少人買了,我還是那句話,別把所有錢都投進去。”
易中海知道勸不動他們,既然大家已經賺到錢了,他只能提醒大家小心行事。
這股異常的風氣不知從何而來,顯得頗為怪異。
電視上正在播出關于郵票的節目。為了解開郵票價格飆升的秘密,電視台特別邀請了一位專家進行討論。
“近期,京城掀起了一股集郵熱潮,受此影響,郵票價格持續攀升。”
“接下來,我們來听听專家的看法。”
主持人簡要介紹完背景後,將話筒交給了專家。
接過話筒,專家自信滿滿地說道“我認為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我們國家經濟正在回暖。而且我們的郵票設計精美,供人收藏,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主持人听後忍不住插話“那麼,這樣的集郵行為是否可以視為投機倒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對此,專家立刻反駁道“這怎麼算是投機倒把呢?郵票只是收藏品,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市場上的郵票數量減少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這絕對不是投機倒把!”
專家振振有詞,實際上,投資郵票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賺錢途徑。通過集郵,他近幾個月賺了幾千元,相當于過去一年的收入。因此,他認為郵票市場完全沒有問題。
……
看到電視中的節目,劉海中終于松了一口氣。“連專家都這麼認為,看來郵票行情還會繼續上漲。”
劉海中賺到錢後變得趾高氣揚,不再是過去的模樣。老易和老閻對他的話已經無足輕重。
還是他自己更靠譜,幾個月就能賺四千塊,還有什麼好擔心的?連專家都說這種方式賺錢沒問題。
“老劉,下次你再去買郵票時記得帶上我。”
閻埠貴看完節目後再也按捺不住,決定不再遲疑,必須盡快購買郵票才能獲利。
旁邊的老易徹底閉嘴了。畢竟電視台請來的專家都這樣說了,他也沒有別的辦法。
看來院子里沒人會听他的意見了。
“行,到時再說吧。”
劉海端著茶缸離開,顯得有些多余。
下一次開會,應該去他家一趟。到時候買台彩電和冰箱,讓老易和老閻來看看。
他這個二大爺可不是白當的。
“老易,我先走了。”
閻埠貴急忙跟上去,這件事得靠劉海中幫忙。
郵票這東西,不是每種都會漲價,有些漲幅不大。
選郵票的事得請教老劉,現在他可是行家。
看著他們離去,易中海感到疲憊。
人走茶涼,老劉似乎又在自我膨脹。
……
後院。
許大茂在家听取孩子們的情況匯報。
“爸,這個月我們又收集了幾百張郵票。”
“按您的要求,主要買了‘愛學習’郵票,順便捎帶一些別的。”
……
“做得很好,按計劃繼續收購就行。”
許大茂很高興。一張郵票分四十枚、五十枚、六十枚。
幾百張數量不少,懶得具體算,但他知道,“愛學習”郵票將來一枚就能賣到五六千。
目前,他已經投入三十多萬。
全部放在郵票上,看似花得多,但別忘了,他入場早。
現在市場上大家自發炒郵票,一些不值錢的郵票,他悄悄出手。
算下來,已經賺回八萬塊。
剩下的都還有價值,不舍得賣,索性先留著。
留給孩子們吧,他們早晚要結婚,到時候有孫子孫女。
當爺爺的,總得給孫子留些好東西。
將來賣郵票給孫子買房,也算一件美事。
……
電視上,專家點評郵票的節目播出後。
買郵票的人更多了。
電視台原本想給市場降降溫,畢竟郵票市場太異常。
沒想到卻讓郵票更熱了。
台里討論不出結果,派記者去現場采訪。
郵局門口排起長隊,男女老少都有。
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都趕到了現場,看到長長的隊伍,無不感到驚訝。隊伍至少有五六百人,記者們立刻上前,有的拍照,有的采訪。
"您好,請問您今年多大了?"
記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老人,開始采訪。年輕人對新事物感興趣不足為奇,但老年人通常不太參與這種活動。
"呵呵,我已經六十多歲了。"
劉海中正在排隊時被記者攔下,他連忙整理了下衣衫。這輩子從未上過電視或報紙,記者在他眼里可是大人物。
"您為什麼想買郵票呢?"
"大家都買,我也跟著買了"
劉海中擺好姿勢接受了采訪。采訪結束後,記者又詢問了其他路人。幾乎所有人都稱贊郵票,沒有一個說郵票不好。
第二天,報紙和電視都報道了郵票的熱銷情況。電視播放了人們排隊買郵票的畫面,報紙上也有不少現場照片。
趁著這股熱潮,許大茂繼續收購郵票。今年的一些郵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四合院里,郵票熱持續了幾個月。二大爺花了一萬多買郵票,三大爺也投入了七千塊。院里的其他人也或多或少買了郵票,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
何雨柱家,冉秋葉在三大爺的勸說下,最終還是買了郵票。只有老大爺一家,從頭到尾都沒買過一張郵票。
後院里,許大茂和于海棠正在幫孩子核算收入。
"算清楚了,總共是五萬一千七百五十二塊。"
放下算盤,于海棠滿臉震驚。這麼短時間,他們竟然賺到了五萬塊。
"你們賣了多少郵票啊?"
于海棠反復計算,確認無誤,心里更加震撼。家里攢了好幾年的錢加起來也不過幾萬塊。
"不清楚,都是賣給爸爸的。"
許驍他們難以置信自己突然賺了這麼多錢,感覺這一切像夢一樣。
喜歡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