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

第373章 大規模招工和接單還得等到明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梔子花的味道QQ 本章︰第373章 大規模招工和接單還得等到明年

    閻埠貴原本沒這個想法,但一千塊的獎金實在讓他心動。

    如今,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才掙幾十塊錢,就算漲過工資的,沒漲過的也就三十多塊。

    “三大爺,您要是真想做點事,可以試試兼職會計,做臨時工。”

    許大茂想了想,安排個工作罷了,反正花的是公家的錢,一點也不心疼。

    不過三大爺年紀大了,偶爾做做就行,天天干肯定不行,老人的身體受不了。

    “嘿,怎麼一到我這就成臨時工了?”閻埠貴有些不樂意,臨時工听起來多不好听,秦淮茹不就是個臨時工嗎?

    大家都叫她秦師傅,但她那點水平,誰不清楚呢?

    他不一樣,他是有真才實學的小學老師,當臨時工多委屈啊。

    “您放心,當臨時工,我們照樣發獎金。”

    許大茂話一出口,閻埠貴立馬樂了。

    有獎金就不一樣了,工廠每月才給幾塊錢獎金,而剛才提到的一千塊獎金。

    對于一個臨時工來說,只要有十幾塊的月獎金,閻埠貴就很滿足了。

    “對了,三大爺,您得幫我和其他兩位大爺說說,到時候讓他們過來撐場面。”

    許大茂覺得,李國生不是本地人,萬一那些年輕人不服氣怎麼辦。

    還是要叫上易中海和劉海中,他們有威望,那些年輕人不敢不听他們的話。

    “沒問題,咱們三位大爺隨你調遣,大茂,加工部一定要建起來,而且要搞得紅紅火火,讓大家都知道。”

    閻埠貴一口答應下來,這事簡單得很,三位大爺出馬,沒有辦不成的事。

    從前院出來後,許大茂打算去看看招工的情況如何。

    走到辦事處時,看到許多知青在門口排隊等候。

    這些知青回城的越來越多,但工作還沒著落,就連掃大街都搶著干。

    知青們听說街道要搞集體經營,紛紛前來打听消息。辦事員解釋後,大家都明白這是要成立加工部。不管具體是什麼性質的企業,先爭取進入再說,至少能有個工作機會。

    知青們排隊等候,人數越多,彼此間的神色就越凝重。街道提供的崗位有限,每個人都可能是競爭對手。

    街道明確表示只接收回城的年輕人,年紀稍長的不在考慮範圍內。因此,許大茂只能在一旁徘徊,知青們對他並無興趣。

    不久,面試結束,成功入選的知青喜笑顏開,落選者則神情沮喪。主任安慰大家說,加工部以後還會有招聘機會。

    主任對落選者感到抱歉,但人手已足夠,不可能全部錄用。首批工人定為五十人,若非許大茂堅持,主任原本覺得人數已經夠了。

    落選者無奈離去,許大茂被主任叫到近前。主任向大家介紹︰“這位就是加工部的廠長,許廠長!”

    盡管加工部隸屬于街道企業,但許大茂可不是普通的下屬。他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容忽視。

    “許廠長好!”知青們熱情打招呼,有人低聲議論。許大茂平時就常出現在街道,騎著醒目的鳳凰自行車,很難不引起注意。不過,大家之前只知道他是放映員,沒想到如今成了廠長。

    “各位不必拘束,能留在這里都是優秀人才。今後我們共同工作,我希望你們能把我當作朋友、兄弟。”

    “我喜歡年輕人,因為你們代表著未來的希望,也是加工部的未來。”

    許大茂先夸贊一番,將做壞事的任務推給李國生,而自己則專注于做好事,為知青們送去溫暖。

    作為廠長,必須掌控全局,讓所有人都服從指揮,但強硬的方式行不通,需要采取溫和手段。與群眾保持聯系很重要,問題的責任應該轉嫁給他人,工人們可以批評干部,但絕不能指責廠長。

    “咱們這位許廠長真是通情達理。”

    “確實,和其他廠長不一樣。”

    知青們私下討論,認為進入加工部並非壞事。這樣的廠長哪里去找?

    “咳咳,我們的工廠雖然剛起步,但工資絕對有保障,每人每月三十二塊五。”

    “加工部效益很好,利潤豐厚,不僅發獎金,還有各種福利,多勞多得,能拿多少福利全看個人能力。”

    許大茂慶幸加工部創辦得早,若再晚些,基本工資恐怕就不是這個數了。幾年後工資可能上漲,這對加工部反而是不利的。創業初期能省則省,等有了收益再揮霍無妨,但現在必須節約。

    許大茂話音剛落,仿佛在平靜水面投下一顆石子。

    獎金和福利,這是夢寐以求的工作!

    知青們無不心動,恨不得立刻開工。

    但這是不現實的,因為還沒有完成培訓。

    “過兩天我會請幾位師傅,教你們一些基礎技術,等學成後,我們就能試著承接一些訂單。”

    許大茂認為只學習不夠,還要實踐,在實踐中創造價值。這樣知青們才會更有動力,更加努力學習。

    大規模招工和接單還得等到明年……

    人員到位後,許大茂忙于工廠事務,于海棠體諒他的忙碌,主動料理家務,讓他安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工部里,李國生每日認真培訓知青,易中海和劉海中時常過來指導。

    李國生的表現相當出色,頭腦靈活,與知青們相處融洽。

    工廠選址由街道協助選定,營業執照也順利掛上了牆。集體經營的第一步邁得穩當,只要按規定繳納稅款,剩余收益歸集體所有。

    對國家來說,這過程中沒有投入分文,憑什麼向加工部索取報酬?這是集體經營,而非合資經營。只有那些思維異常的人,才會認為集體工廠的盈利全屬國有。人心不可如此陰暗,世上不會有這樣的人。

    交完稅後,需給予街道一部分利潤作為回報,畢竟使用的是他們的名義,不這樣做不合情理。其余利潤部分用于集體項目,比如為廠長購置車輛等。剩下的則作為職工獎金和福利發放,確保每個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多勞多得的原則與鄉村勞作相似,付出更多自然收獲更多。

    無論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各方利益均得以保障,大家都能滿意,當然除外。

    集體經營雖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局限。不像國營單位那樣能享受優惠,許大茂采購物資時價格往往偏高。例如,無法以軋鋼廠出廠價購買鋼材,必須額外支付差價。各類設備新購成本高昂,二手貨也不便宜,許大茂索性選擇租賃。

    憑借人脈資源,他租到了一批工具,花費不多,出租方盡可能給了最低報價。畢竟非國營單位,免費獲取資源是不可能的,總得象征性地付出些費用。

    看到知青們逐漸掌握技能,許大茂將李國生叫到跟前。“國生,近況如何?有信心承接訂單嗎?”

    許大茂直截了當地詢問,他認為李國生是個可靠的人,沒有心機。工廠創立之初,他就委任李國生為生產主任,完全值得信賴。

    “老板,大家學習進展不錯,我認為可以嘗試接單,但建議不要接太多,我們先小範圍試水。”

    李國生近期全力以赴工作,因為母親、姐姐、妹妹以及妹夫的戶口正在辦理中,預計一個月內完成。到時候一家人可以團聚在北京。住房問題無需擔憂,租一間稍好的房子每月七八塊錢即可,他們家完全負擔得起。

    人多需要租個大房子,五口人住不下,李國生肯定會回去住。

    "國生,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你放心,廠里賺錢後,答應你的獎金一定不會少。"

    許大茂相信,只要利潤足夠高,獎金多一些也沒關系,沒人能說什麼。

    為什麼?因為所有員工都會拿到獎金,大家都有錢可拿。

    誰要是抱怨,就是在跟整個工廠對抗。

    "好的,廠長,生產的事您就放心交給我,絕對不讓您失望。"

    李國生懂得如何討好領導,拍馬屁這種事他很在行。

    許廠長連戶口都能搞定,可見他的能力有多大。有人幫忙辦事,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國生,等我的好消息。"

    許大茂沒去其他地方,直接去了軋鋼廠。

    軋鋼廠有上萬名員工,訂單不斷,即使只分一點給加工部,就夠用了。

    一上午過去了,許大茂中午回廠里吃飯。

    廠里有個小食堂,飯菜不錯,但依然需要糧票和飯票,這些是由街道負責印刷的。

    街道也不能閑著,幫忙印制票證,送到廠里後再分發給工人。

    流程還是要走的,他們不是國營企業,沒有私自印票的權利,所以得讓街道幫忙。

    許大茂帶來了不少豬肉、雞蛋和蔬菜,算是給大家的小福利。

    當然,這不是免費的,想要吃就得花錢購買,價格比外面略低。

    李國生喜歡吃米飯,許大茂特意為他準備了一些大米。

    大家在食堂吃完飯後,各自回到崗位或找個地方坐下吃飯,沒有多余的桌子,找個凳子湊合就行。

    只有兩張桌子供李國生、易中海、劉海中等人使用。

    李國生正在吃飯時,看到許大茂回來,立刻放下飯盒跑過去。

    "頭兒,您回來了。"

    李國生顧不上擦嘴,看起來有些滑稽。

    察覺到許大茂的目光後,李國生才意識到,趕緊用袖口擦了擦嘴。

    "國生,吃飯的時候就專心吃飯,我們工作不用急在一時。"

    許大茂先去食堂打了兩窩頭、一個土豆和一小份紅燒肉。

    菜品種類不多,因為大家手頭拮據,即便許大茂準備再多美味也沒用,沒人買得起。

    為何不降價銷售呢?

    喜歡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請大家收藏︰()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方便以後閱讀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第373章 大規模招工和接單還得等到明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第373章 大規模招工和接單還得等到明年並對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