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育良此刻給予的是誠摯的褒揚。
    不過沙瑞金仍選擇繼續觀察。
    “不止如此,育良書記,還有趙立春同志功不可沒。”
    沙瑞金笑道,“若非他及時調走李達康,讓你們在呂州各自為政,局面恐怕難以控制。
    有時一加一未必等于二啊。”
    高育良心知這是沙瑞金在試探自己,但他反而更加坦然。”
    沙書記所言極是,您的智慧一直讓我佩服。”
    高育良意味深長地回應道︰“沙書記,確實如此。”
    “有時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果。”
    “我和李達康的理念存在分歧。”
    “但從個人角度來看,”
    “我還是挺欣賞李達康的。”
    “畢竟他確實是位改革者。”
    “只是我們在城市管理的看法上有差異。”
    “所以說干部任用是一門藝術。”
    “用得好能事半功倍,”
    “用得不好則可能給城市帶來災難。”
    沙瑞金對高育良的觀點頗為認同。
    不愧是學者出身。
    于是沙瑞金笑著說道︰
    “你講得很有道理,育良同志。”
    “咱們別閑聊了。”
    “你找我是有什麼事?”
    高育良轉過身,認真向沙瑞金報告︰
    “沙書記,我今日前來是想匯報一下丁義珍出逃的情況。”
    “包括最新的案件進展和當時的情形。”
    “畢竟此事十分重要。”
    “我覺得有必要當面向您說明。”
    這讓沙瑞金有些意外。
    雖然他對那晚的事略有耳聞,
    但並不詳細。
    讓高育良詳細匯報也無妨。
    這畢竟是他到任漢東後的首件棘手事件。
    沙瑞金也希望盡快處理好此事。
    漢東省府辦公室內。
    高育良嚴肅地向沙瑞金匯報︰
    “沙書記,關于此事,”
    “我們已得出初步結論,”
    “無疑存在泄密行為。”
    “公安廳和檢察院正在調查。”
    沙瑞金立即表態︰
    “必須徹查到底。”
    “務必查明  。”
    “現在有懷疑對象了嗎?”
    當前形勢下,高育良自是不會點名道姓。
    他含蓄地向沙瑞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若有嫌疑,與會者每個人都有份,包括我自己。
    甚至我們的秘書也可能牽涉其中。
    那天參會的有我、李達康、祁銅煒,還有檢察院的季昌明和陳海。
    根據現有情況,我可以確定的是,祁銅煒基本可以排除嫌疑。
    他在會議期間從未離開過,且事先並不知情。
    我是擔心有需要才臨時通知他到場。”
    沙瑞金听完後點頭表示理解,隨即問道︰“你覺得李達康會有這種可能嗎?”
    高育良未直接回答,而是繼續夸贊道︰“達康書記雖然行事有些獨斷,對政績也很執著。
    丁義珍事件對他影響不小,但面對黨紀國法,我相信他應該分得清輕重。”
    這不過是他的個人觀點。
    沙瑞金听後微微一笑,想起昨日李達康的匯報,兩人風格截然不同︰李達康多有貶低之意,而高育良則流露出幾分欣賞。
    這讓沙瑞金愈發覺得這位大學教授值得信賴。
    然而,結合現狀分析,李達康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是他所為,沙瑞金便對高育良說道︰“育良書記,你也知道李達康在林城的經歷。
    當年,一位副市長……被捕後,幾十個企業家一夜之間逃走。
    你認為李達康會不會為了防止類似事件重演,采取了不明智的行動?”
    高育良聞言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
    沙瑞金沉思片刻後開口︰“理論上,李達康的說法有一定依據。”
    “然而,目前並無確鑿證據支撐這一論斷。”
    “當年那件事影響頗深,尤其對達康同志而言。”
    “這或許也是他力阻檢察院直接行動的原因之一。”
    “畢竟光明峰項目正處于緊要關頭。”
    “不過看來達康同志采取了一些措施。”
    “截至目前,所有涉案商人都未逃脫法網。”
    此話剛落,沙瑞金卻生疑︰以往類似事件中,逃竄者眾多,而今竟無人漏網。
    這無疑坐實了李達康的關聯性,令他對李達康的信任稍有動搖。
    但因缺乏直接證據,沙瑞金仍選擇維持基本信任。
    隨後高育良補充道︰“沙書記,還有件事需知。”
    “檢察院反饋,李達康的妻子歐陽菁可能存在經濟問題。”
    沙瑞金邊走邊答︰“此事紀委已有察覺,我亦知情。”
    “赴林城時特意帶上達康,就是為了當面求證。”
    “他信誓旦旦稱此事與己無關。”
    高育良回應︰“據我了解,李達康與歐陽菁已分居多年。”
    “聲稱毫無瓜葛的情況確實存在。”
    “只是我不解的是——”
    “這也是多數漢中官員的疑惑——”
    “達康同志的女兒自初中起便赴海外求學。”
    “大家清楚,高昂學費非普通家庭能承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以他們夫妻的收入水萍來看,顯然難以負擔。”
    “若說他完全不知情,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我不相信這種說法。”
    “考慮到李達康的性格,我相信他絕不會親自插手。”
    “或許只是裝作沒看見罷了。”
    “畢竟這麼多年,大家都看得清楚。”
    “以李達康的聰明,應該不會不明白。”
    沙瑞金沉思片刻後說道︰
    “育良書記,你的話很有道理。
    這樣的事情,李達康不可能不清楚。”
    “確實,他們已經長期分居了。”
    “只要李達康不參與,就完全可以撇清關系。”
    “李達康確實是個聰明人,能想出利用采煤塌陷區搞開發這樣的主意。”
    “他的做法的確與眾不同。”
    沙瑞金接著說︰
    “老高,關于泄密的事,繼續調查下去,無論牽涉到誰都要徹查。”
    “如果最終證實是李達康泄密致使丁義珍逃跑,我們絕不縱容。”
    “但辦案必須要有證據支持,在沒有確鑿證據前,不要隨意傳播。”
    “避免打草驚蛇,也防止傷害同事間的感情。”
    高育良微笑回應道︰
    “沙書記,請放心,所有行動都在嚴格保密中。”
    “我不想看到任何同志走錯路,畢竟我們共事多年。”
    沙瑞金點頭道︰
    “老高,你考慮得很周全。
    作為政法系統的負責人,你能及時向我報告這種情況,我很滿意。”
    “不過既然你提到祁銅煒基本可以排除嫌疑,盡管我跟他接觸不多,但我相信他絕非那種人。”
    “有些同志我們必須完全信任。”
    “不如讓祁銅煒悄悄核查檢察院的季昌明和陳海。”
    “萬一出現賊喊捉賊的情況,我們就被動了。”
    “祁銅煒那邊有了相關進展後,你就直接來向我匯報。”
    “他在這方面是專業的,我也想听听他的不同見解。”
    高育良點頭同意,隨即離開。
    走出門外的高育良神情愉悅,他清楚地意識到,李達康又一次失敗了。
    漢東省省尾,沙瑞金辦公室門口,高育良面帶笑容,正要離去時,沙瑞金從辦公室出來。
    “老高,差點忘了,還有一件事要和你說。”
    高育良立刻轉身,與沙瑞金再次交談。
    高育良帶著疑惑的表情問︰“沙書記,還有什麼事?”
    沙瑞金雙手抱胸說道︰“老高,順便讓祁銅煒處理一下丁義珍的事。
    至少要把丁義珍弄回來。”
    高育良拍了拍腦袋說︰“對啊,沙書記,你不提我都快忘了。
    關于抓捕丁義珍的工作一直在進行。
    祁銅煒一直很重視這件事。
    你知道銅煒的個性,做事細致認真。
    丁義珍在他眼皮底下逃走,一直讓他耿耿于懷。
    現在我們有重大進展,已經找到丁義珍的下落。
    目前他在一家由無國籍華人經營的小酒吧工作。
    抓捕小組已經組建完成。”
    沙瑞金滿意地說︰“很好,這我就放心了。
    好了,先這樣吧。”
    高育良忽然想到一件事,又對沙瑞金說︰“沙書記,我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沙瑞金笑著說︰
    高育良一本正經地開口︰"您之前凍結了一百二十四名干部的任命吧?"
    "我建議盡快對當前這百余名干部進行深入考察。”
    他補充道。
    沙瑞金回應︰"老高,這批干部中有些人的年齡僅相差半年或幾個月。”
    "我已經留意到這個問題了。”
    沙瑞金接著說,"剛給組織部和紀委下了指示,要優先考察這批接近任職年限下限的同志。”
    高育良點頭︰"這樣很好,陳岩石同志的教訓不能重演,但用人關口仍需嚴格把控。”
    沙瑞金輕松地接話︰"老高,你這話說到點子上了。
    想想咱們省市區的干部,若不能將遏制在基層,讓有問題的人逐級升遷,最終只會把麻煩推給京都。
    反單靠京都一方,根本應付不來。”
    高育良觀察著沙瑞金的態度,意識到對方對自己頗為欣賞。
    這種坦誠交流表明兩人關系更近一步,畢竟沙瑞金一向對反腐工作充滿熱情,這本就是他的專長。
    "瑞金書記,我明白,您在鄰省當過三年紀委書記。”
    高育良笑道。
    "沒錯,老高。
    所以感觸更深啊。”
    沙瑞金靠近低聲說,"有沒有發現?咱們干部違法亂紀大多發生在擔任主要負責人期間。
    我統計過,漢東省被查出的干部中,有不少是帶病提拔的。”
    “有些官員即便身患重疾仍堅守崗位十余年之久。”
    “多次獲得晉升機會。”
    “盡管這不是我們一省獨有的現象。”
    “全國各地普遍存在此類情況。”
    “正因如此,才更凸顯問題的嚴峻性。”
    “我們必須保持警惕。”
    高育良連連附和。
    見到沙瑞金這般態度,高育良心中滿是喜悅。
    因為在高育良面前,沙瑞金毫無一把手的架子。
    這與李達康的表現截然不同。
    處理完公務後,高育良返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
    漢東省公安廳內,祁銅煒的辦公室。
    祁銅煒剛從省外歸來,程度隨即進入匯報工作。
    “祁廳長,關于海外追逃小組的會議定于今日上午十點召開。”
    “這是相關材料,請過目,還有其他需要交代的事項嗎?”
    祁銅煒問程度︰“干部信息錄入工作進展如何?已經多日,應該接近尾聲了吧?”
    程度嚴肅回答︰“確實如此,廳長。
    目前基層部分基本完成,只剩下幾位領導需上門協助錄入信息。”
    “您也知道,眼下人手緊張,只能優先完成基層人員的信息錄入,再分批為領導們錄入信息。”
    祁銅煒叮囑道︰“此事你要盯緊了。
    喜歡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請大家收藏︰()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