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花島三十公里外,碧波萬頃的南中國海上,一輪紅日正躍出海平面,將萬道金光灑在蔚藍的海面上。
水下150米深處,一座巨大的合金閘門緩緩開啟,露出後面燈火通明的洞庫。
這里是海神精密基地的深潛洞庫,世界上最先進的深海科研基地之一。
“曙光一號,所有系統最終檢查完畢,可以出發。”控制室內,年輕的工程師向站在觀察窗前的三位老人報告。
肖鎮轉過身來,七十七歲高齡的他腰桿依然筆挺,眼神銳利如鷹。
他看向身旁的兩位老搭檔——七十八歲的華天宇和八十歲的余建平,嘴角揚起一絲笑意︰“老伙計們,準備好了嗎?這可是我們等了兩年十個月的時刻。”
華天宇推了推眼鏡,笑道︰“我這把老骨頭早就準備好了。倒是你,老肖,別到時候在太空里暈船了。”
余建平哼了一聲︰“他?他就是暈船也會硬撐著說沒事。
不過我倒是想知道,你這老家伙處心積慮搞這個項目,是不是就為了到月球上浪一圈?”
肖鎮哈哈大笑,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被你看穿了!我就是想去月球撿塊石頭回來當鎮紙。怎麼樣,這個理由夠充分吧?”
三位科學泰斗相視而笑,彼此眼中都閃爍著年輕人般的好奇與興奮。
他們身後,名科研人員歷時兩年十個月研發的杰作——極深海空潛彈載具“曙光一號”正靜靜懸浮在專用船塢中。
流線型的銀色船體長達280米,表面覆蓋著特殊的幾種其他星球的混合材料,既能承受深海高壓,又能抵御太空輻射。
“登船吧。”肖鎮一揮手,率先走向連接通道。
進入載具內部,現代化的控制中心令人眼前一亮。
環形布置的控制台上,全息顯示屏投射出各種數據流,智能交互系統已經開始自檢。
“生命維持系統正常。”
“動力系統正常。”
“導航系統正常。”
“量子通訊系統連接穩定。”
“ai尼莫為您服務肖院士、華院士、余院士歡迎來到曙光一號,我們的旅行即將開始請檢查安全帶和控制平板是否正常規範!”
一連串的系統報告聲中,三位老人熟練地坐在指揮椅上,系好安全帶。很難想象,平均年齡超過八十歲的他們,操作起這些尖端設備來比許多年輕人還要熟練。
“深海模式啟動,準備出發。”肖鎮下達指令,聲音沉穩有力。
載具悄無聲息地滑出洞庫,像一尾銀魚般潛入更深的海域。
透過高強度舷窗,可以看到外面奇妙的海底世界——發光的深海生物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軌跡。
“到達預定發射點,塔西提島以南150海里,深度1200米。”一小時後,系統提示音響起。
華天宇看著控制台上的數據,不禁感慨︰“老肖啊,還記得我們六十年代在西北搞研究的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有一座像樣的實驗室。
現在倒好,直接從海底飛向太空,這在當年想都不敢想啊。”
余建平接話道︰“是啊,那會兒計算數據還是肖鎮弄的第一代鴻蒙系統的計算機,現在量子計算機一秒的運算量夠我們那時算一輩子的。”
肖鎮眼中閃過追憶的神色︰“不管科技怎麼發展,探索未知的精神不能變。準備好了嗎?深海彈射倒計時開始。”
“五、四、三、二、一,發射!”
載具尾部的推進器猛然噴出藍色的火焰,巨大的推力將整個船體推向海面。僅僅數秒後,它就如一頭巨鯨般沖破海面,帶起漫天水花,直上雲霄。
“感覺如何?”肖鎮看向兩位老友,關切地問道。
華天宇看了看左手戰術板上的生命體征數據︰“沒問題!比坐高鐵還穩當。”
余建平也點頭確認︰“這把老骨頭還撐得住。不過肖老頭,下次這種刺激的項目,能不能提前打個招呼?我老伴可是念叨我好幾天了。”
肖鎮狡黠地眨眨眼︰“打什麼招呼,說了她們還能放我們來嗎?這叫先斬後奏!不然京城那堆人能允許我們這麼浪?”
三位老科學家像惡作劇得逞的孩子般相視而笑。
太空中,載器繼續進行三次精準的二次加速,直奔月球軌道。從舷窗望出去,地球如同一顆藍寶石懸掛在黑色天鵝絨般的天幕上,美得令人窒息。
三小時四十五分鐘後,“曙光一號”平穩地停靠在廣寒宮三號母港。
當氣密門打開,三位老人踏上月球表面時,等候多時的月球基地工作人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歡迎來到廣寒宮,肖老、華老、余老!”基地負責人李明遠激動地迎上前來,“你們的到來是我們莫大的榮譽。”
肖鎮幽默地回禮︰“我們是來視察工作的,順便度個假。”
接下來的十三個地球日,肖鎮駕駛月球車帶著兩位老友逛遍了月球基地。
他們視察了月球科研站,參觀了月球農場,甚至還嘗試了在低重力環境下打高爾夫球。
“看我這桿怎麼樣?”華天宇揮桿擊球,白色的小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飛向遠方的環形山。
余建平笑道︰“老華啊,你這技術在地球上不見長進,在月球上倒是突飛猛進。”
肖鎮看著兩位老友開心的模樣,眼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這樣的機會對他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可能是最後一次了。
在地球京城航天控制中心,領導們卻緊張不已。
“三位老師的生命體征數據一切正常,但畢竟年紀大了,這麼長時間的太空旅行……”一位醫療專家擔憂地說。
航天局局長嘆了口氣︰“沒辦法,這三位國寶誰勸得住?特別是肖老,他認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確保萬無一失,等他們玩盡興了平安回來。”
第十四個地球日,肖鎮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前往火星。
“老伙計們,想不想去看看我們在火星上的基地?”早餐時,肖鎮突然提議。
華天宇差點被宇航食品嗆到︰“你瘋了嗎?去火星?那得多少天?”
余建平倒是眼楮一亮︰“听說肖曙正在火星檢查工作,哪里搞得不錯,生態穹頂已經建到84公里直徑了。”
肖鎮得意地說︰“放心,我們的‘曙光一號’速度比常規飛船快多了。去火星來回,加上參觀時間,四天足夠了。”
正如肖鎮所說,“曙光一號”的性能超乎想象。僅用不到一天時間,就抵達了火星軌道。當三位老人踏上火星表面時,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巨大的生態穹頂下,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郁郁蔥蔥的人造林地中,各種地球植物茁壯成長;實驗農田里,小麥和水稻已經抽穗;甚至還有一個小型湖泊,湖水清澈見底。
“這跟地球沒啥區別嘛!”余建平驚訝地說。
華天宇蹲下身,抓起一把火星土壤︰“難以置信,真的被我們改造成了這樣。”
肖鎮自豪地介紹︰“這是用西北新材料研究院發明的一次沖壓膜材料建造的。
不僅強度高,還能自動調節透光率和溫度。走吧,帶你們去看看零號基地。”
火星零號基地內部更是令人驚嘆。寬敞明亮的空間中,研究人員正在各種實驗設備前忙碌。最讓人驚訝的是,這里的氣氛輕松愉快,仿佛不是在與世隔絕的火星基地,而是在地球上的某個研究院。
“大哥是你嗎!您怎麼來了?”一個驚訝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肖鎮轉過身,看到堂弟肖曙正站在不遠處,手中拿著一疊資料,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
“怎麼,就許你們來火星,我們老家伙就不能來逛逛?”肖鎮調侃道。
肖曙急忙上前︰“不是,我是擔心您的身體……”
華天宇拍拍肖曙的肩膀︰“放心,你堂兄壯實著呢。倒是你,在火星上呆了快一年了吧?家里人都想你了還不回地球啊?”
三位老科學家在火星考察了四天,參觀了各個科研項目,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
臨行前,肖鎮對堂弟說︰“小曙,干得不錯。比你那些在地球上的兄弟強,那三個土財主他們就知道掙錢了。”
肖曙哭笑不得︰“堂兄,他們听到又該說您偏心了。”
返程途中,三位老人意猶未盡,又在海底多待了三天,進行了一系列深海探測,才返回海南海神精密洞庫基地。
當“曙光一號”緩緩浮出水面,閘門再次開啟時,岸上早已等候多時的家屬和醫療團隊一擁而上。
李玉林看到妹夫肖鎮晃晃悠悠活蹦亂跳地走來,眼眶頓時紅了︰“你這老不死的,就知道嚇唬人!”另一邊他小妹李小雲卻小心翼翼地扶住丈夫的手臂。
華天宇的妻子則直接揪住了丈夫的耳朵︰“華天宇!你都多大年紀了還跟著肖鎮胡鬧!下次再這樣,我就……我就再也不給你做紅燒肉了!”
最慘的是余建平,他的兒子和女兒一左一右“架”住他︰“爸,您也太亂來了!媽在家里擔心得幾天沒睡好覺!”
保健局的醫生們不由分說地把三位國寶按進擔架,抬往體檢室。兩個半小時的全面檢查後,主治醫師終于松了一口氣︰“一切正常,就是有點疲勞。三位老師的身體狀況比很多年輕人都好。”
三位老科學家相視而笑,像極了逃學歸來卻沒被處罰的孩子。
與此同時,剛剛結束南山三年勞動改造的知名導演肖銘萌終于期滿回到京城,還沒來得及睡安穩瞌睡,就被爺爺肖鎮和八叔肖承功從湖畔別墅“請”到了南鑼鼓巷九十五號院西跨院。
“萌萌啊,快來嘗嘗你奶奶特意給你炖的雞湯。”肖鎮一改往日的嚴肅,笑眯眯地招呼孫女。
肖銘萌警惕地看著爺爺︰“爺爺,您這麼熱情,我有點害怕。是不是又有什麼‘好事’等著我?”
肖承功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萌萌,你怎麼能這麼想爺爺呢?他就是想你了。”
肖銘萌撇嘴道︰“八叔,您就別幫爺爺打掩護了。上次你們這麼熱情,是騙我去南山‘體驗生活’;上上次是讓我去天山幫忙賣海鮮;上上上次……”
“這次絕對是好事!”肖鎮打斷孫女的話,神秘兮兮地拿出一疊厚厚的資料,“爺爺有個特別好的創意,就差你這個國際大導演來實現了。”
肖銘萌無奈地接過資料,只看了一眼就瞪大了眼楮︰“《心花路放》系列西部天山風光公路片?
爺,托您老的福我才從南山“學習”了三年才回大城市啊!”
肖承功把筆記本電腦推到她面前︰“你可是拍過六部全球大賣電影的國際大導演。咱們肖家人不需要休整。”
在爺爺和八叔的“威逼利誘”下,肖銘萌被迫開始了為期四天的“閉關創作”。三位肖家人窩在西跨院,日夜不休地討論、爭辯、創作。
“這里的劇情應該更突出民族團結的主題。”肖鎮指著劇本的一處說。
“但是爺爺,太過說教觀眾會反感的。”肖銘萌專業地反駁,“鳳凰美洲影業的綠燈系統絕不會要這種說教味濃厚的劇本的,價值觀應該融入故事,而不是直接說教。”
“我同意萌萌的觀點。”肖承功插話,“不如通過人物之間的互動來自然展現。”
“八叔說得對!我們可以設計一場哈薩克族老人幫助漢族旅行者的戲,就像我在《沙漠之歌》中處理文化沖突的手法那樣……”
經過四天的激烈討論,他們終于完成了《心花路放》系列前三部劇本大綱。肖銘萌癱在沙發上,有氣無力地說︰“屈辱啊屈辱,我這國際大導演簡直就是被剝削的廉價勞動力。”
更讓她“絕望”的是,肖鎮又拿出了自己多年前撰寫的《星際時代》小說,這是重工業大電影計劃,並將第一部制作的重任也交給了她。
“爺爺,您這是要把我累死啊!”肖銘萌夸張地倒在沙發上,“我這里可是有這個公路片的一個系列電影,您就又給我塞一個?”
肖鎮拍拍孫女的頭︰“能者多勞嘛,大孫女。”
在團隊的齊心協力下,《心花路放1》的劇本很快通過相關部門審核,進入了預備拍攝階段。
肖銘萌雖然嘴上抱怨,但實際上全身心投入到了電影籌備中,常常工作到深夜。
一天晚上,肖鎮悄悄來到工作室,看到孫女正專注地與編劇團隊討論劇本。
“這里的對白需要更生活化一些。”肖銘萌指著屏幕說,“我們不能為了宣傳而失去藝術性。就像我上部電影《銀河彼岸》那樣,把科學理念融入角色對話中。”
“但是肖導,上級要求必須突出西部大開發的成果……”一位年輕編劇小心翼翼地說。
肖銘萌點頭︰“我明白,但我們可以通過故事自然展現,而不是生硬地說教。比如通過主角的眼楮,讓我們看到西部的變化,這是我常用的敘事手法。”
肖鎮站在門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孩子,不愧是六部電影全球大賣的導演,專業得很。”他輕聲自語,輕輕帶上門,吩咐廚房準備夜宵。
《心花路放》系列不僅是風光公路片,更是一部展現中國西部開發成果、民族團結和科技進步的史詩。
而後續的《星際時代》,則將開啟華夏重工業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肖銘萌站在工作室的窗前,望著京城的夜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動。從南山到好萊塢,再到如今回歸華夏電影工業,這個循環出乎她的意料,卻又仿佛命中注定。
手機響起,是爺爺發來的信息︰“萌萌,夜宵在廚房,記得吃。別太累著。——爺爺”
肖銘萌微微一笑,回復道︰“知道啦,嘮叨爺爺。您才剛從太空回來,早點休息吧!ps︰劇本第三幕的轉折點我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處理方式,明天跟您討論。”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天際,仿佛在默默注視著這個正在發生的傳奇。
肖銘萌深吸一口氣,轉身回到工作台前,繼續投入到創作中。
她知道,這只是個開始,更多的挑戰和機遇還在前方等待著她。作為已經享有國際聲譽的導演,她將用她的鏡頭語言,向世界講述華夏的故事。
2012年有個大洋彼岸特別搞笑的事,對于心知肚明的每一個華夏高層來說是這樣,自由燈塔的太空部門不知道那股神經達錯了,在他們國會山通過了《沃爾夫法案》,肖鎮剛搞定電影這事人也閑下來了,就看央視新聞報道了這事。
這時承功正好去交通部門辦事回來也站在一旁看了新聞,承功目前的級別還低,還不是25人集體一員,他不了解,滿臉擔心目光探究地望向沙發上的父親肖鎮。
“你小子這麼看著你老子干嘛?我又不發零花錢給你,你錢真用完了啊,你媽管錢,要錢用找你媽李醫生去!”肖鎮奇怪地說道
“爹,這新聞沒事?”
“瞎操心,你小叔(肖曙)常年不著家干嘛去了,多余的話就不說了,你小子還不夠格听,小子有些人自作多情而已哈!”
肖鎮拍了拍小兒子肩膀朝廚房問道“李醫生,晚餐好了沒,你寶貝小兒子回來了!”
“來了來了哈,銘明、銘星出來吃飯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