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局外人

第40章 叔佷雙城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高夫 本章︰第40章 叔佷雙城記

    盛京通往撫順的高速公路上

    天剛蒙蒙亮,兩輛黑色的天樞轎車劃破晨霧,低調地駛出盛京省政府大院。

    沒有閃爍的警燈,沒有前呼後擁的隨行車隊,只有引擎低沉而穩定的嗡鳴。

    車內,新任遼省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肖承功翻閱著手中的鴻蒙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撫順市近期上報的經濟運行數據和安全生產簡報。

    秘書小陳坐在副駕駛,低聲匯報著行程微調︰“省長,按照您的意思,沒有通知撫順市委具體抵達時間。第一站直接去老虎台礦?”

    “嗯。”肖承功的目光沒有離開屏幕,手指劃過一組關于煤礦沉陷區治理的數據,“直接去現場。數據和報告要看,但更要親眼看看真實情況,親耳听听一線工人的聲音。”他頓了頓,補充道,“讓車隊繞開市委,直接去礦上。通知礦務局值班領導就行,不用驚動市里。”

    “明白。”小陳立刻通過加密通訊設備傳達指令。

    撫順,老虎台煤礦

    清晨的老虎台煤礦籠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霧氣中,巨大的煤矸石山沉默地矗立著。礦工宿舍區飄起稀薄的炊煙,早班的工人正陸續走向井口。

    兩輛天樞轎車悄然停在礦辦公樓前並不起眼的角落。肖承功推門下車,只帶了秘書小陳和警衛員小周。他抬頭望了望高聳的井架,深深吸了一口帶著煤塵味道的凜冽空氣。

    礦長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時,礦長老馬正對著電話吼︰“……我不管什麼檢查組!安全閥必須今天修好!井下幾百號兄弟的命不是開玩笑!”他啪地掛斷電話,一抬頭,看見門口站著的人,瞬間愣住了,手里的半截煙掉在桌上。

    “肖…肖省長?”老馬猛地站起來,手在沾著煤灰的工作服上蹭了又蹭,一時不知該敬禮還是握手,臉上寫滿了震驚和局促,“您…您怎麼來了?市里沒通知啊!”

    “突擊檢查,”肖承功主動伸出手,用力握了握老馬粗糙的大手,“搞突然襲擊,才能看到最真實的情況。馬礦長,帶我去井下看看。”

    “井…井下?”老馬更緊張了,“省長,這…下面環境復雜,危險……”

    “你們礦工天天在下面,我去看看就不行了?”肖承功語氣平和卻不容置疑,“按規矩來,該換衣服換衣服,該培訓培訓。安全規程,我比你熟。”他報出了幾個關鍵的安全條例編號,精準無誤。

    老馬瞪大了眼楮,這位新省長,不像是來走過場的!

    四十分鐘後,肖承功已換上了厚重的礦工服,戴著礦燈帽,在老馬和安檢科長的陪同下,乘坐罐籠沉入近千米深的礦井。

    罐籠下降時發出的巨大轟鳴和失重感,讓習慣了地面環境的秘書小陳臉色有些發白。

    肖承功卻站得穩穩的,目光沉靜地觀察著四周。

    井下巷道縱橫交錯,空氣潮濕悶熱,混合著煤塵、機油和岩石特有的氣味。

    巨大的液壓支架支撐著頂板,采煤機轟鳴著切割煤壁,烏黑的煤塊如瀑布般滾落傳送帶。

    肖承功沒有去采煤面最前沿,而是在相對安全的運輸大巷停下,與幾名正在檢修皮帶的工人攀談起來。

    “師傅,干多少年了?”肖承功提高音量,蓋過機器的噪音。

    “快三十年了,領導!”一位滿臉煤灰、只露出眼白和牙齒的老工人回答,聲音洪亮。

    “井下條件艱苦,收入怎麼樣?家里有困難嗎?”

    “收入還行,比過去強多了!礦上給交保險,孩子上學也有補助。”老工人咧嘴一笑,“就是這煤塵啊,老咳嗽,退休了怕是落一身病。”

    “職業病防治這塊,礦里抓得怎麼樣?”肖承功轉頭問老馬。

    老馬立刻匯報︰“定期體檢,防護口罩升級了,粉塵濃度監測也聯網了……”

    “還不夠,”肖承功打斷他,指著巷道壁上掛著的防塵噴霧裝置,“這個覆蓋面和霧化效果,我看還得改進。工人的健康,是最大的生產力。

    省里正在研究提高重點行業職業健康保障標準,撫順的煤礦要帶頭落實。”他看向老工人,“老師傅,您反映的問題很重要。省里和礦上,一定想辦法解決。”

    在井下一個多小時的行程里,肖承功仔細查看了通風系統、瓦斯監測點、緊急避險硐室。

    他問的問題極其專業,從頂板支護壓力到煤與瓦斯突出預警指標,讓陪同的技術人員暗暗心驚。他甚至還指出了某處電纜懸掛不夠規範,存在隱患。

    當罐籠緩緩升回地面,刺眼的陽光讓肖承功眯了眯眼。

    他拒絕了礦上安排的會議室,就在井口旁的簡易工棚里,召集隨行人員、礦領導和幾名工人代表開現場會。

    “老虎台礦是遼省的骨干礦井,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肖承功語氣嚴肅,“剛才下井,總體情況還行,但細節問題不少。

    馬礦長,三天內把今天發現的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方案報上來,省安監局會跟進督查。”

    “是!省長!”老馬站得筆直。

    “另外,”肖承功放緩語氣,“剛才幾位工人師傅反映的塵肺病防治、部分老舊設備更新、家屬區供暖管道老化問題,我都記下了。

    省工信廳、衛健委、住建廳組成聯合工作組,下周進駐撫順,專門協調解決礦區民生保障和產業升級轉型問題。

    資源型城市轉型不易,但工人的生活保障和健康保障,必須走在前面!”

    現場響起一片掌聲,工人代表的臉上露出了實實在在的期盼。

    寶安特區,寶馬研發生產基地,總裝車間

    巨大的現代化廠房里,空氣彌漫著機油、新皮革和金屬的氣息。

    流水線如同一條鋼鐵巨龍,緩緩移動,車架、發動機、內飾、輪胎……被精確地組裝在一起,逐漸顯露出豪華轎車的輪廓。

    肖銘翰穿著與其他工人別無二致的深藍色工裝,頭發塞在帽子里,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

    他正半跪在一輛即將下線的7系轎車底盤旁,巨大的扭力扳手在他手中發出沉悶的“ 噠”聲。

    “左後懸掛主螺栓,標準扭矩185牛米,正負5!”底盤二組的組長張師傅,一個五十多歲、手指關節粗大、眼神銳利的老工人,抱著手臂站在一旁,聲音洪亮地報著參數,“手腕要穩,吃住勁兒,听見那一聲‘ ’才算合格!別跟沒吃飽飯似的!”

    肖銘翰深吸一口氣,調整姿勢,手臂肌肉繃緊,再次發力。扳手發出令人滿意的清脆“ 噠”聲。

    “嗯,這遍還行。”張師傅點點頭,語氣依舊沒什麼溫度,“記住感覺!流水線上,一個螺栓擰不好,輕則異響返工,重則出大事!你這種細皮嫩肉的,能行?”

    肖銘翰抹了把汗,咧嘴一笑︰“張師傅,您多罵幾句,我學得快。”他這半個月,從最基礎的擰螺栓、裝卡扣開始,跟著張師傅摸遍了底盤組每一個工位。

    手掌磨出了水泡,工裝上沾滿了洗不掉的油污,但他眼神里的光卻越來越亮。

    午休的汽笛聲響起。工人們涌向食堂。肖銘翰沒急著走,他蹲在剛組裝好的底盤旁,手指拂過復雜的後橋結構和空氣懸掛氣囊,眉頭微蹙。

    “看什麼呢?”張師傅端著兩個搪瓷飯盆走過來,遞給他一個,“趕緊吃飯!下午電機組那邊借調你去幫忙,他們搞那個新混動平台的電機耦合,卡殼了。”

    “謝謝張師傅。”肖銘翰接過飯盆,指著底盤後部一個連接點,“您看這個電控減震器的線束固定卡扣,位置是不是離排氣管太近了?長時間高溫烘烤,線束外皮老化會不會有隱患?”

    張師傅湊近仔細看了看,又用手比劃了一下距離,眼神變了變︰“嘿!你小子……眼楮夠毒啊!這位置是有點懸乎,以前老型號沒這問題,這是新平台改布局留下的死角!我得跟工藝科反應一下!”

    下午,肖銘翰被借調到電機研發實驗室。這里的氣氛與嘈雜的車間截然不同,安靜得只有儀器運行的微弱蜂鳴和工程師們低聲討論的聲音。空氣中飄散著絕緣漆和臭氧的味道。

    巨大的試驗台上,一台結構精密的扁線油冷電機正在高速運轉,連接著復雜的測試設備。

    幾位頭發花白的專家和年輕的華人工程師圍在監控屏幕前,屏幕上跳動著密密麻麻的數據流,幾個關鍵參數標紅閃爍。

    “肖先生,您來得正好。”項目負責人,一位姓劉的博士,看到肖銘翰仿佛看到了救星,“新設計的冷卻油路在峰值功率下溫升還是壓不住!已經優化了三次結構,效果都不理想。按這個溫升,電機壽命和穩定性都達不到設計要求。”

    肖銘翰湊到屏幕前,快速瀏覽著實時數據和結構圖紙。他沒有立刻發表意見,而是拿起旁邊拆解開的電機轉子,手指仔細感受著繞組端部的扁銅線排列和絕緣處理工藝,又查看了冷卻油道的鑄造模型。

    “劉博,冷卻油道的設計本身沒問題,問題可能出在熱傳導的路徑上。”肖銘翰指著繞組端部,“扁線電機端部繞組是發熱大戶,但我們現在的主要冷卻路徑是軸芯油冷,熱量從繞組銅線傳導到鐵芯,再傳導到軸芯被油帶走,路徑太長,效率損失大。”

    他拿起一支筆,在圖紙的繞組端部區域畫了個圈︰“能不能在端部繞組外側,緊貼機殼內壁的位置,設計一套輔助的噴淋冷卻油路?直接對高溫區域進行沖擊冷卻?就像給cpu散熱片上加了個風扇直吹。”

    實驗室里安靜了幾秒。負責的工藝總工推了推眼鏡說道︰“肖先生,這個思路……非常直接!但實現起來,密封和油路設計是巨大挑戰!機殼內部空間極其有限!”

    “挑戰就是用來克服的。”肖銘翰眼中閃著光,“王先生,我父親的神龍集團旗下,寶馬精密在微細管道鑄造和特種密封材料方面有很深積累。

    我可以聯系他們,看看能否提供技術支持,共同攻關。另外,”

    他看向劉博士,“我小叔,遼省的肖省長,他主管工業,或許能幫忙協調哈工大材料學院那邊,他們做高溫合金和熱管理仿真很強。”

    肖銘翰的身份在這一刻展現出超越個人的力量。他的提議不再是一個普通“實習生”的突發奇想,而是融合了國際視野、技術直覺和深厚資源背景的可行方案。

    實驗室里的氣氛瞬間活絡起來,工程師們開始圍繞這個大膽的思路熱烈討論可行性細節。

    夜,盛京 & 海花島

    結束了一天密集調研和會議的肖承功,回到省政府家屬院的家中時,已近晚上十點。

    客廳里只亮著一盞暖黃的壁燈。他疲憊地揉了揉眉心,剛想倒杯水,手機屏幕亮了起來,是視頻通話請求——來自海南文昌海花島。

    接通畫面,屏幕上立刻擠過來兩張曬得微黑、眼楮亮晶晶的小臉。

    “爸爸!爸爸!”肖銘星和肖銘明的聲音充滿了興奮,“我們今天跟著爺爺出海了!撈到好多魚!爺爺還教我們認星座了!”

    畫面切換,肖鎮帶著草帽、穿著老頭衫的臉出現在鏡頭里,背景是星光點點的夜空和隱約的海浪聲︰“回來了?今天怎麼樣?”

    肖承功看著父親眼中熟悉的關切,看著孩子們健康活潑的樣子,一天的疲憊仿佛被海風吹散了不少︰“還好,爸。去了趟撫順礦上,有些感觸。孩子們怎麼樣?沒給您添亂吧?”

    “添亂?現在是我得防著他們倆把我實驗室的寶貝拆了!”

    肖鎮哼了一聲,語氣里卻透著得意,“今天在船上還跟我討論海水溫差發電呢,雖然想法很幼稚,但敢想就是好事。比你小時候強。”

    父子倆聊了幾句家常和工作。掛了視頻,肖承功走到書桌前,打開電腦,準備批閱文件。郵箱里靜靜地躺著一封新郵件,發件人是“銘翰”。

    點開郵件,沒有客套話,只有一份簡潔的技術簡報附件,標題是《關于新型扁線油冷電機端部繞組噴淋冷卻方案的初步設想》。

    郵件正文只有一行字︰“小叔,附件是今天在寶馬基地遇到的一個技術難題和我想到的解決思路,想听听您的意見,特別是關于哈工大材料學院合作的可能性。銘翰。”

    肖承功點開附件,里面是清晰的結構示意圖、熱傳導分析對比和簡要的技術路線。

    他雖然不是技術專家,但多年的宏觀管理經驗讓他一眼就看出這個思路的價值和背後可能撬動的巨大產業潛力。

    他拿起加密電話,直接撥給了省科技廳廳長︰“老李,是我。有個關于新能源汽車核心電驅技術的事情,需要你們重點關注和協調一下……”

    窗外,盛京的燈火漸次熄滅,城市沉入夢鄉。而千里之外的寶安,寶馬基地的實驗室里依舊燈火通明;海南的海花島別墅露台上,肖鎮正指著星空,給兩個听得入迷的小家伙講述著宇宙的奧秘。肖家兩代人,在各自選擇的道路上,正步履堅實,向著未來奮力前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局外人》,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局外人第40章 叔佷雙城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局外人第40章 叔佷雙城記並對四合院局外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