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局外人

第44章 老友小聚五荷堂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高夫 本章︰第44章 老友小聚五荷堂

    翌日上午,陽光透過古樸的窗欞,灑在“國民老太太”靜養的小院中。

    這位曾為民族解放和教育事業傾注畢生心血的老者,如今已近百歲高齡,歲月在她慈祥的面龐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卻難掩那份沉澱的智慧與從容。

    肖鎮和李小雲帶著精心挑選的滋補品和時令水果,輕手輕腳地走進房間。

    承勛的妻子小魚兒正細心地為老太太擦拭著手臂,見他們進來,忙起身輕聲招呼。

    老太太的精神尚可,只是氣力明顯不足。

    她看到肖鎮和李小雲,渾濁的眼楮里瞬間亮起了熟悉的光彩,嘴角努力牽起一個微弱的笑容,枯瘦的手顫巍巍地抬了抬。

    李小雲立刻上前,溫柔地握住她的手,俯身在她耳邊柔聲道“老太太,我和肖鎮來看您了。您感覺怎麼樣?胃口好不好?”

    老太太的喉嚨里發出含糊的聲響,眼神里流露出欣慰。

    小魚兒在一旁解釋道“爸、媽,奶奶今天精神比昨天好些,早上喝了小半碗燕窩粥呢。就是說話還有點費勁。”

    肖鎮也走到床邊,彎下腰,聲音溫和而清晰“老太太,您好好養著,放寬心。承勛和小魚兒孝順,我們也都惦記著您。

    您可是咱們的‘國寶’,得看著咱們國家越來越好,看著孩子們都出息呢。”

    老太太听著,眼眶微微有些濕潤,手指在李小雲掌心輕輕動了動,仿佛在無聲地回應。

    肖鎮和李小雲陪老太太坐了近一個小時,輕聲細語地聊著家常,聊著孩子們的情況,聊著南鑼鼓巷的老鄰居們又添了重孫的喜訊。

    房間里彌漫著一種寧靜而溫暖的氛圍,那是歲月沉澱下的親情與敬意。

    直到老太太顯出倦意,兩人才依依不舍地告辭,再三叮囑小魚兒和護工細心照料。

    離開老太太的居所,肖鎮看了看時間,對李小雲說“柱子(何雨柱)約了我和大茂中午在他那五荷堂小聚,說是弄了幾個新菜,讓我去嘗嘗鮮。你先回家歇著?”

    李小雲點點頭“行,你去吧,和老朋友好好聊聊。我下午還得去醫院一趟。”

    她知道,肖鎮和許大茂、何雨柱這三位從南鑼鼓巷95號一起長大的老鄰居,能聚在一起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五荷堂,何雨柱傾注了很多年心血的私房菜館,藏在一處鬧中取靜的胡同深處,這家不是王府井那棟8層樓的旗艦店。

    門臉不大,卻自有一股雅致的煙火氣。肖鎮剛到門口,就听見里面傳來何雨柱那標志性的大嗓門和許大茂那略帶點油滑腔調的笑聲。

    掀開竹簾進去,一股誘人的飯菜香撲面而來。只見何雨柱穿著他那身標志性的潔白廚師服,正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糟 魚片”往包間的八仙桌上放。

    許大茂則穿著件時髦的夾克,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正拿著個小酒壺給桌上的三個白瓷酒杯斟酒,倒的是何雨柱珍藏多年的二鍋頭泡的滋補藥酒。

    “喲!肖大領導駕到!就等您了!”許大茂眼尖,立刻放下酒壺,滿臉堆笑地迎上來,習慣性地帶著幾分舊時“捧角兒”的腔調。

    “鎮子,快坐快坐!菜齊了,就等你這主客了!”何雨柱用圍裙擦了擦手,憨厚的臉上笑容真誠,一把拉開主位的椅子。

    肖鎮笑著擺手“什麼主客不主客,柱子哥,大茂哥,咱們老哥仨聚聚,自在就好。”

    他脫下外套掛好,自然地坐在了何雨柱拉開的椅子上。

    看著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蔥燒海參油亮誘人,干炸丸子金黃酥脆,還有清炒時蔬、涼拌肚絲,都是老北京的味道,更是何雨柱的拿手絕活。

    那份熟悉的、屬于老街坊的情誼,瞬間就回來了。

    三人落座,先共同舉杯踫了一個。辛辣醇厚的藥酒入喉,一股暖意從胃里升起,也打開了話匣子。

    “嘖,柱子哥這手藝,真是越來越地道了!這海參燒的,絕了!”許大茂咂摸著嘴,先夸上了,“比我兒子在海南請我吃那什麼‘天價海鮮’,強一萬倍!”

    一提到海南,許大茂的話頭就有點剎不住車了“哎,說起海南,你們是不知道,前兩年那陣風刮得,嘖嘖,真跟瘋了一樣!

    我那傻兒子許世林,腦子一熱,非跟著他幾個狐朋狗友跑去湊熱鬧。

    好家伙,把自己攢的私房錢全砸進去了!結果呢?”他重重一拍大腿,一臉痛心疾首,“泡沫一破,那地方現在鬼影子都沒幾個!樓花?直接成了‘爛尾花’!錢打了水漂不說,媳婦兒跟他鬧了好幾場!

    要不是他爹我還有點老底兒給他兜著點,這會兒指不定在哪個天橋底下哭呢!”

    何雨柱夾了個丸子塞嘴里,嚼著說“大茂,你也甭光說孩子。那會兒報紙電視天天吹,誰看了不迷糊?連我們後廚老王都念叨著想去淘金呢。

    那地方,氣候是真好,就是這錢啊,跟刮大風似的,來得快去得更快!不是咱們踏實人待的地界兒。”

    他轉向肖鎮,“鎮子,你見識廣,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肖鎮點點頭,喝了口茶“柱子哥說得對。經濟發展有它的規律,過熱了必然會有調整。海南那會兒,確實有些脫離實際了。

    資本逐利,無可厚非,但盲目跟風,就容易成為擊鼓傳花最後接棒的那個。”

    他點到為止,沒有深入評論政策,轉而問道“世林現在怎麼樣?工作還穩定吧?”

    “托您的福!”許大茂趕緊接話,臉上又帶了笑,“上次多虧您幫忙遞了句話,現在回來老老實實地在京港置地自家公司干著呢,雖然有我管著,但勝在安穩,也把他那浮躁的心給收回來了。

    這回教訓夠他記一輩子!哎,想想還是柱子哥這樣好,守著祖傳的手藝,開個菜館子,踏踏實實,細水長流。”

    何雨柱嘿嘿一笑“咱就這點能耐,能把老祖宗傳下來的這點味道做好,讓老主顧吃得順心,就知足了。”

    話題不知不覺間,又轉回了他們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南鑼鼓巷95號後院。

    許大茂壓低了聲音,帶著點神秘和唏噓“光齊那事兒,判了,十五年,听說了吧?”

    他環顧了一下,仿佛怕隔牆有耳,“昨天我家翰林回來說的,消息準。

    他老婆無期,他那個寶貝大兒子……唉,听說牽扯好幾條人命,還有黑社會那檔子事兒,估計……懸了。”

    何雨柱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嘆了口氣,悶了一口酒“唉,老劉家……真是……劉海中心里得多難受啊!

    光齊小時候多機靈懂事一孩子,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

    他那個大兒子,我印象里小時候看著也還行,怎麼後來就……唉!”

    他搖著頭,語氣沉重,“光天和光福兩兄弟,听說為了幫他們大哥減點刑,把家底兒都快掏空了,還到處借錢。

    光福現在白天在研究所公干,下班後還去私人企業接技術活,真不容易啊。”

    肖鎮靜靜地听著,也嘆了口氣“一步錯,步步錯。根源還是在家教上。溺愛縱容,養癰遺患。

    光齊後來心態也失衡了,覺得是環境對不起他,怨天尤人,最終被欲望和圍獵拖下了深淵。教訓太深刻了。”

    許大茂深有同感“誰說不是呢!這養孩子啊,真是門大學問!不能光想著給他鋪路,更要教會他走正路!

    你看看光齊,自己栽了不算,把老婆孩子都帶溝里去了,把老父親的臉也丟盡了,還連累兄弟替他擦屁股還債!這教訓,血淋淋的!”

    “所以啊,”何雨柱端起酒杯,對著肖鎮和許大茂,語氣誠懇,“咱們這把年紀了,別的都是虛的,就盼著孩子們平平安安,走正道,家庭和睦,比啥都強!來,為咱們的孩子都好好的,干一個!”

    “干!”肖鎮和許大茂也舉起杯。清脆的踫杯聲在小小的包間里回蕩,蘊含著老友間最樸素的祝願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這頓老友小聚,在何雨柱最後端上的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荷葉糯米雞”中達到了高潮。

    糯米軟糯,雞肉鮮香,荷葉的清香沁人心脾。三人邊吃邊聊,話題從過去的糗事到現在的兒孫,充滿了懷舊與溫情。

    那些關于時代浪潮的泡沫、關于鄰里命運的唏噓,最終都融進了這醇厚的酒香和地道的家常菜里,化作了對平凡安穩生活的珍惜。

    走出五荷堂,午後的陽光暖洋洋的。

    肖鎮看著身邊兩位老伙計——依舊精明的許大茂,樸實憨厚的何雨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風雲變幻,這胡同深處的小館子,這幾十年的老交情,就像那碗溫熱的荷葉糯米雞,總能熨帖人心。

    南鑼鼓巷95號的故事,還在以不同的方式,在歲月長河里繼續流淌著。

    肖鎮正準備鑽進楊家棟開的天樞轎車去大舅哥李成林那里喝喝茶聊聊天呢,兜里手機響了……

    喜歡四合院局外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局外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局外人》,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局外人第44章 老友小聚五荷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局外人第44章 老友小聚五荷堂並對四合院局外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