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灣的風波塵埃落定,肖鎮的心思早已轉向關乎國運的宏圖。
    12月初那份關于白加道11號被“浩南哥”之流非法窺探的家情通報,如同地圖上不和諧的噪點,被他精準標記。
    休假?對這位掌管國防科技命脈的科工委主任而言,不過是深入一線、解決問題的寶貴時間窗口。
    粵州省,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此刻正承載著兩項肖鎮高度關注的國家級戰略任務。
    他的專機降落在白雲機場,空氣中彌漫著使命必達的凝重。
    第一站黃埔造船廠的核心保密船塢,戒備森嚴。
    巨大的鋼鐵艦體在弧光焊花中逐漸展露崢嶸——這是首型具備現代兩棲作戰能力的“小平頂”兩棲攻擊艦)原型艦,凝聚了肖鎮主導的戰略規劃和無數國防科研人員的心血。
    艦上整合了由科工委直屬院所牽頭研發的保利動力系統、金陵花卉預警雷達雛形、以及兩棲突擊載具。
    並非簡單的視察,肖鎮此行是作為項目最高技術負責人和戰略決策者,進行最終定型前的關鍵節點確認。
    在由軍方高層、船舶工業部領導、總設計師團隊參與的絕密會議上,氣氛莊嚴肅穆。
    肖鎮身著70式軍裝,坐在主位,面前是堆疊如山的圖紙和測試報告。
    他仔細聆听著總設計師關于全電推進系統在模擬惡劣海況下穩定性試驗的匯報、數據鏈抗干擾冗余方案的論證、以及艦載傳感器與科工委正在構建的第三代“戰場信息網”的初步對接情況。
    他時而快速翻閱資料,時而提出一針見血的問題︰
    “推進系統在第三工況下的瞬時過載保護機制,冗余觸發閾值是否經過極限驗證?”
    “數據鏈的物理層加密協議,是否采用了我們剛定型的‘長城乙’標準?兼容性測試覆蓋了所有已知的潛在干擾源嗎?”
    “信息網節點在強電磁壓制下的生存率模型,更新後的數據是多少?”
    他的問題直指技術核心與實戰需求。討論深入而高效,肖鎮憑借其深厚的科學素養和戰略眼光,在復雜的技術參數與緊迫的國防需求之間精準權衡。
    最終,他綜合各方意見,代表科工委做出決斷︰
    “全電推進系統按優化後的‘海嘯iii’方案,完成最後48小時全工況不間斷驗證,數據實時回傳科工委分析中心。”
    “數據鏈物理層加密強制升級為‘長城乙’標準,兼容性測試範圍擴大到包括xx、xx等新發現干擾源,由船舶系統工程院和電子科技集團xx所聯合負責,72小時內提交最終報告。”
    “戰場信息網艦載節點生存率需提升至85閾值,相關加固方案和應急通訊預案由項目組會同703所,一周內拿出可行方案並小範圍驗證。”
    “原型艦建造按計劃節點推進,質量和安全性是絕對紅線。
    這是我們邁向藍水海軍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必須走穩走實。”
    他的聲音沉穩有力,每一項決定都承載著國家意志和科學嚴謹。
    船廠和參研單位領命,如同精密的儀器再次高速運轉。
    肖鎮作為科工委主任和項目靈魂人物的權威,在此刻彰顯無遺。
    第二站按計劃肖鎮去了寶安投資•鴻蒙系統數據集團——鑄就公眾科技的基石。
    離開充滿鋼鐵力量的船廠,肖鎮的車隊駛向更具時代活力的粵州高新區——鴻蒙數據集團總部。
    這里的氣氛是另一種緊張與興奮的混合體。距離面向全球公眾免費發布的“鴻蒙公眾版4.0”即“視窗90”)操作系統上線,僅剩不到一周。
    這個由肖鎮早期提出構想並給予關鍵指導尤其在圖形化人機交互理念和基礎架構設計上),由寶安投孵化的民用項目,即將掀起一場風暴。
    肖鎮在集團董事長寶安投資代表)和首席科學家技術負責人)陪同下,直接進入核心研發測試區。
    他此行的核心目的,是對這款即將改變世界的公眾產品,進行最後的“戰略級技術保障”。
    “肖院士!‘公眾版4.0’代碼已凍結,通過所有兼容性、穩定性及基礎安全性測試。
    圖形界面流暢度、易用性遠超當前市面產品,免費策略模型預測將迅速佔領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首席科學家難掩激動地匯報。
    肖鎮微微頷首,目光銳利地掃過正在進行壓力測試的終端群。
    他親自坐到一台樣機前,輸入了一連串極其復雜的底層指令,調出了一個非圖形化的核心調試界面。
    這個界面本身,就體現了他當初為鴻蒙奠定的深厚技術底蘊。
    “很好。”肖鎮的聲音冷靜,“作為面向全球的公眾產品,開放、免費、易用是基石。但有兩件事,關乎長遠根基和國家信息安全邊界,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1. 核心引擎安全鎖︰ “集成到核心引擎的‘磐石’加密模塊,升級密鑰算法到‘混沌iii’代。
    這是科工委下轄密碼研究院的最新成果,足以抵御未來十年的算力攻擊。”
    他將一枚特制的加密芯片交給首席科學家。這並非“後門”,而是強化系統底層防御能力的關鍵組件。
    2. ‘龍楮’態勢感知極度克制版)︰ “激活深度日志中的‘龍楮’模塊。
    它的作用僅限于︰在系統檢測到極端異常行為模式符合科工委安全中心定義的、具有高度危害國家或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特征的行為指紋)時,生成一份“高度加密、不可逆向解析、不包含任何用戶隱私數據”的‘行為特征向量’摘要報告,並通過安全鏈路單向發送至國家指定的網絡安全監測節點,僅用于國家級威脅情報分析和預警。
    用戶終端本身絕不存儲任何可識別個人身份或具體行為的內容。”
    肖鎮強調,“這是底線!公眾的信任是鴻蒙的生命線,任何可能侵犯隱私的行為都是絕對禁區。
    ‘龍楮’的觸發閾值和報告內容,必須經過國家網信部門和法律專家的雙重審核,確保其嚴格限定在防御國家級網絡攻擊的範疇內,並接受最高級別的監督。”
    首席科學家和董事長神情無比肅穆,鄭重接過芯片並記錄要求。
    他們深知,肖鎮這是在為鴻蒙這艘駛向全球的巨輪,安裝最先進也最克制的“安全錨”和“預警雷達”,既要守護國家安全的無形疆界,更要𥕜衛“科技為民”的初心。
    這項技術源于肖鎮在港城dna事件中對“特征識別”的深刻理解,並升華到了信息安全的戰略高度。
    肖鎮隨後簡要听取了關于鴻蒙集團另一核心產品線——“鴻蒙系統”的簡報。
    這是與“公眾版”完全隔離、獨立開發的封閉系統,專用于高性能工作站、高端筆記本電腦,以及部分涉及敏感領域的特種設備。
    其安全標準和性能要求遠高于公眾版,是國家掌控核心科技能力的另一張王牌。
    在肖鎮專注于國之重器與未來科技時,一份來自獵鷹國際安保集團的加密報告,通過安全渠道呈送至他下榻的賓館。
    報告詳實記錄了以“豪哥”為首的團伙︰其盤踞粵港運輸線,從事非法活動,並涉嫌利用改裝車輛包括在港城白加道區域)進行信號掃描和窺探,目標可能涉及往來粵港的重要人物及信息,背後或許隱約有境外不明資金和模糊指令的影子。
    肖鎮翻閱報告,眼神冷峻。這些“蟑螂”的行徑,不僅是對肖家個人的冒犯,其非法窺探行為更可能觸及國家安全的灰色地帶,且破壞社會秩序。他作為高級干部,深知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他並未直接聯系地方領導,而是通過科工委的保密通信線路,向相關部門如國家安全機關駐粵機構及粵州省政法系統最高層)轉交了這份報告,並附上簡短的說明︰“在粵公務期間,獲悉有關涉及粵港運輸線非法活動及疑似危害信息安全線索,特轉請有關部門依法核查處置,維護社會安定與信息安全。”
    這份由“肖鎮院士”署名的材料,其分量不言而喻。
    國家機器的力量在收到線索後,依據法律程序迅速高效運轉起來。
    肖鎮只需靜待結果,他的“順便玩玩”,對于那個團伙而言,已是注定的覆滅。
    幾天後,粵港媒體對一次成功的“掃黑除惡聯合行動”進行了報道,一個長期作惡的犯罪團伙被徹底鏟除。
    報道未提肖家,但圈內人都明白,這是某些人逾越紅線必然付出的代價。
    粵州之行,肖鎮以科工委主任的身份確保了國防重器的穩步推進,以戰略科學家的遠見為即將改變世界的民用科技築牢了安全基石,並以符合其身份的方式清除了門庭的滋擾。
    當他登上返回京城的專機時,深邃的目光已投向更遠的未來。
    黃埔的鋼鐵巨艦即將試航,共和國藍水海軍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鴻蒙“公眾版4.0”的免費風暴蓄勢待發,它將重塑全球計算生態,而內嵌的“磐石”與極度克制的“龍楮”,則是肖鎮為國家在數字時代無形疆界布下的先手棋。
    至于那源于dna事件靈感、升華應用于信息安全的“特征向量”技術,其潛力在“鴻蒙系統”和未來國防信息化建設中,或將展現更驚人的鋒芒。
    飛機穿行于雲海,肖鎮閉目沉思。
    淺水灣的紛擾是家族內部事務的塵埃落定,粵州之行則是他作為國家科技與工業巨艦掌舵者的責任履行。
    無論是覬覦家業的宵小,還是危害秩序的蛀蟲,在國家意志、科學力量和法治框架面前,都渺小如塵埃。
    真正的挑戰,永遠在于引領這個國家在科技浪潮中破浪前行,守護其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的根本利益。肖鎮,這位掌舵者兼了望者,時刻準備著迎接風浪。
    剛下機陳雪茹和肖承梁母子倆先後都打電話來,肖鎮作為大家長很是淡定。
    肖鎮的計劃是接下來會去高原看一看由天宮技術外溢的環境模擬發生器高原版實際應用效果怎麼樣。
    能讓戍邊戰士們駐防更舒服點總是好的,至于探望正好在邊境駐防的老七肖承志,那只是順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