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航天城•朔風礪劍
    戈壁灘的風裹著沙礫,抽打在肖鎮軍大衣的下擺上,發出細碎的聲響。
    他眯起眼,望向遠方︰巨大的發射塔架如同鋼鐵叢林,環抱著中央一枚銀灰色的擎天巨柱——那是即將托舉“天宮”核心艙的長征五號改運載火箭。
    空氣里,冰冷的金屬氣息與若有若無的燃料味道混合,構成了航天城特有的、令人血脈僨張的氛圍。
    “小鎮!”一聲洪亮的呼喚穿透風聲。
    總指揮秦老師,滿頭銀發梳得一絲不苟,精神矍鑠地大步走來,身後跟著幾位核心骨干。
    他干燥有力的大手緊緊握住肖鎮的手,力道傳遞著沉甸甸的托付︰“可算把你盼來了!萬事俱備,就差你這顆‘定海神針’來做最後的整體把關!
    核心控制系統的邏輯,肖曙那邊陀螺儀和空間敏感器的極限性能,你最權威!”
    肖鎮沉穩地點頭,聲音不高卻帶著安定人心的力量︰“老師放心,飛行途中我已初步審閱了數據包。
    核心控制邏輯清晰,多重冗余設計可靠,未發現致命性隱患。”
    他的目光掠過秦老師身後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精準地落在兩位學生身上︰“郭林,能源系統最終狀態?”
    “報告肖總師(副總指揮,總指揮是秦老師)!”
    負責能源系統的郭林聲音洪亮,帶著年輕人特有的銳氣,“新型高效光伏帆板最後一次展開測試完美!實測光電轉換效率穩定超出設計預期5.3個百分點!
    能源艙核心儲能單元充放電循環通過極限壓力測試,狀態極佳!”
    “葛喻,精密元器件和半導體組件篩選?”肖鎮轉向另一位學生。
    “肖老師!”負責精密制造的葛喻推了推眼鏡,語氣篤定,“所有關鍵芯片、高精度傳感器、特種連接器,均已完成三輪超嚴苛環境篩選高低溫、強輻照、振動沖擊),故障率遠低于百萬分之一標準。
    所有主份、備份、冷備份鏈路就緒,遙測參數全部處于最優綠區!”
    踏入燈火通明的指揮中心主廳,佔據整面牆的巨大綜合顯示屏如同深邃的宇宙之眼,瞬間攫取了所有視線。
    屏幕上瀑布般流淌著各分系統的實時數據和模擬圖像。
    肖鎮徑直走向副總指揮兼飛船系統總師的主控席位,沒有任何寒暄,迅速接入系統。
    他的指尖在觸控板上化作殘影,目光如最精密的掃描儀,飛速掠過瀑布般傾瀉的數據洪流︰32噸核心艙的載荷平衡與應力分布、24台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的點火時序與推力矢量控制參數。
    生活艙內模擬地球重力的離心場發生器與精密氣壓調節單元的狀態曲線。
    生物與材料實驗艙預設的自動化實驗接口協議。
    以及由他親自操刀核心算法的智能化自主交會對接程序代碼段……
    他的注意力尤其聚焦在弟弟肖曙負責的關鍵子系統上——高精度光縴陀螺儀組的零漂補償數據和空間多光譜敏感器在模擬強宇宙射線背景下的目標捕捉精度圖譜。
    整個大廳似乎只剩下他沉穩規律的呼吸聲和指尖敲擊觸控板的輕微嗒嗒聲,一種無形的壓力與專注彌漫開來。
    時間在高度凝練的空氣中流逝。
    仿佛過了許久,又似乎只是片刻,肖鎮終于抬起頭,目光穿透屏幕,精準地投向總指揮席上的秦老師,聲音清晰而平穩,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老師,各分系統最終狀態復核確認完畢。
    核心控制系統邏輯自洽,三重冗余鏈路自動切換響應時間實測優于設計指標7毫秒。
    肖曙負責的陀螺儀組數據穩定,空間敏感器在模擬極限干擾背景下的動態捕捉精度達到0.001角秒,完全滿足在軌高精度自主對接要求。
    郭林負責的能源系統輸出功率平穩,瞬時波動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內。
    葛喻團隊提供的所有關鍵元器件及組件,當前遙測參數全部穩定處于最優綠區。”
    他略作停頓,補充道,“此外,‘天梭3號’貨運飛船搭載的伴飛巡天多波段天文望遠鏡載荷。
    由我牽頭集成的‘特定科研載荷’指代用于空間環境驗證的天基動能效應模擬器及新型電磁原理試驗裝置)。
    以上均已通過最終星箭聯合振動與電磁兼容測試,狀態鎖定,滿足搭載要求。”
    秦老師聞言,眼中爆發出難以抑制的激動光芒,猛地一掌拍在堅固的控制台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好!有肖鎮你這句話,我這心里懸著的千斤巨石才算落了地!
    傳我命令︰各系統保持最高戰備狀態,按一級流程推進,現在開始三輪地面靜態檢測,必須用萬分的努力達到百分的成功。
    目標發射窗口——1989年11月11日零時!華夏‘天宮’空間站工程,正式啟動!”
    “是,總指揮!”眾人站起來鏗鏘有力的回答道
    接下來近9個月時間就是各個艙段和模塊組做著調整、檢測的數月。
    肖鎮又和同事們像以前放大煙花、放衛星、搞地月項目的時候一樣把鋼絲床搬到了靜態檢測車間旁邊臨時生活區開始了枯燥的檢測生活。
    九月的刻度
    “天宮”組合體在軌運行的頭九個月,航天城靜態檢測車間旁的臨時生活區成了肖鎮和核心團隊的第二個家。
    濃重的機油味、電路板松香和方便面調料包的氣息混雜在一起,構成了這段特殊歲月的背景音。
    幾十幾張行軍床緊挨著巨大的透明隔離牆,牆那邊,是燈火通明、晝夜不休的11核心艙及各實驗艙段靜態模擬平台。
    肖鎮把最後一口冷掉的包子塞進嘴里,眼楮沒離開面前三塊並排的屏幕︰左邊是空間站實時遙測數據流。,中間是靜態平台傳感器反饋,右邊是弟弟肖曙剛發來的陀螺儀組在軌微振動頻譜分析圖。
    他灌了一大口濃得發黑的茶水,喉結滾動了一下,聲音帶著熬夜的沙啞︰“葛喻,生活艙b區3號溫控閥的模擬曲線,跟昨天比對有0.15攝氏度的穩態漂移。
    查一下地面備份件的熱循環老化數據。”
    “得令!”葛喻的聲音從一堆打開的精密儀器櫃後面傳來,他正戴著放大鏡,小心翼翼地用鑷子調整一個微型壓力傳感器的位置,“這幫小子昨天模擬太空冷熱交變,參數調猛了半檔,我懷疑是熱應力讓閥體襯墊發生了微觀形變……數據馬上調出來!”
    他的手指在旁邊的鍵盤上飛快敲擊,調出海量的材料疲勞數據庫。
    旁邊的行軍床上,郭林猛地坐起身,抓了抓亂糟糟的頭發,眼楮還帶著惺忪睡意,人已經撲到了能源系統監控台前︰“肖老師!核心艙光伏陣列c區7號子陣,早上第37次晨昏線切換時,瞬時電流波動比理論值高了0.8,雖然還在綠區,但趨勢有點怪。”
    他飛快地調出歷史記錄和空間環境監測數據,“我懷疑是外層某片抗輻照涂層的微剝落,影響了局部光吸收效率。
    申請啟動自走機械臂的末端高清攝像頭,對那片區域做一次詳細目視檢查!”
    肖鎮頭也沒抬,指尖在通話器上一點︰“飛控中心,我是肖鎮。申請調動天宮艙外機械臂,對核心艙太陽翼c區7號子陣進行高清成像掃描,分辨率優先,重點檢查涂層完整性。動作指令序列我隨後發過去。”
    他頓了頓,補充道,“動作盡量緩,別驚擾了艙里做實驗的寶貝菌落。” 他指的是李敏團隊在生物艙里培育的、能綻放出奇異蔚藍色的太空鏈霉菌。
    “明白,肖主任!”飛控中心的回應干脆利落。
    這時,肖曙頂著兩個濃重的黑眼圈,拿著厚厚一疊剛打印出來、還帶著打印機熱度的圖表擠了過來。“哥,你看這個,”
    他把圖表攤在肖鎮面前的台子上,手指點著幾處用紅筆圈出的細微波動,“陀螺儀組在軌數據整體穩如磐石,但敏感器光路基準在艙段大功率設備比如材料艙那個熔煉爐)啟動瞬間,捕捉到極其微弱、持續時間僅幾毫秒的耦合干擾。雖然沒影響精度,但理論上不該有。”
    肖鎮拿起圖表,湊近燈光,銳利的目光掃過那些細微的波動線。
    他拿起鉛筆,在旁邊的空白處迅速勾勒出一個簡易的阻尼器結構草圖︰“物理層面加一道‘蜂巢’非線性隔振墊片,算法層面嵌入自適應陷波濾波。
    雙管齊下,把這‘幽靈信號’摁死在搖籃里。
    方案細化後,下次貨運飛船‘天舟’送上去。” 他把草圖遞給肖曙。
    “妙!”肖曙眼楮一亮,接過草圖如獲至寶,“我這就建模仿真!”轉身又扎進了他的工作站。
    “肖主任!”生活區兼廚房的小隔間門簾被掀開,劉錚端著一個熱氣騰騰的大搪瓷缸子走了進來,無視了滿屋的儀器和散落的圖紙,徑直走到肖鎮身邊,“熬了一宿,喝點熱的。新下來的枸杞炖的雞湯,承功托人從口外捎來的,說是湖盆邊上野沙棗樹下長的,滋味足。”
    他把缸子放在肖鎮手邊,濃郁的、帶著藥材清香的雞湯味瞬間蓋過了機油和松香。
    肖鎮緊繃的肩線幾不可察地松了一下,端起缸子深深嗅了一口,暖意似乎順著鼻腔驅散了疲憊。他看向劉錚,眼底帶著歉意︰“劉錚啊又讓你跑一趟。”
    “主任,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劉錚收著飯盒說道,“您家承功打電話了,說引黃入湖的閘口工程快完工了,就等開春試水。
    他讓你這個‘總工程師’抽空回去看一眼圖紙。”
    小劉頓了頓,目光掃過這間充滿男性氣息和科技感的雜亂屋子,“這里……還要多久?”
    肖鎮喝了口滾燙鮮美的雞湯,目光重新投向隔離牆內那龐大而精密的模擬平台,以及屏幕上穩定運行的“天宮”光點,聲音沉穩而篤定︰“快了。等我們把每一個小數點後的波動都熨平,等‘天宮’真正變成一個不需要我們24小時盯著也能完美運轉的家……就回去。”
    他放下缸子,拿起鉛筆,又在肖曙那張陀螺儀圖表邊緣標注了幾個參數,“小葛,溫控閥的數據調出來沒?”
    “來了來了!”葛喻的聲音帶著發現新大陸的興奮,“肖老師英明!果然是襯墊!老化曲線跟漂移完全吻合!
    新配方襯墊已經在做了,保證下次‘天舟’一塊兒送上去!”他舉著一份打印報告,像舉著勝利的旗幟。
    肖鎮點點頭,拿起通話器︰“飛控,機械臂掃描圖像回傳後,優先給郭工分析。
    郭林,涂層問題確認後,準備在軌修復預案,用‘天舟’攜帶的冗余材料和機械臂末端工具包。”
    他下達指令清晰果斷,目光再次掠過屏幕上那穩定運行的太空家園,以及雞湯升騰的熱氣。
    九個月的刻度,就在這機油與雞湯、數據與關懷的交織中,一點點走向圓滿……
    1989年11月•戈壁灘•五箭裂蒼穹
    11月11日 零時•核心奠基
    凜冽的朔風在空曠的戈壁灘上呼嘯,零點的寒意仿佛能滲入骨髓。
    發射指揮控制中心內,空氣凝固得如同實質,落針可聞。
    巨大的綜合顯示屏中央,鮮紅的倒計時數字無情跳動,每一次閃爍都牽動著數百顆心髒。
    “……三、二、一!點火!!!”
    廣播員洪亮而略顯沙啞的口令如同發令槍!
    瞬間的死寂之後,是大地深處傳來的、如同遠古洪荒巨獸甦醒般的沉悶怒吼!
    發射台底部猛然噴涌出足以熔金蝕鐵的熾白烈焰洪流!
    24台大推力發動機同時爆發的咆哮匯聚成毀天滅地的聲浪,蠻橫地撞擊著指揮大廳厚厚的特種玻璃舷窗,發出令人心悸的嗡鳴與高頻震顫!
    乳白色的巨大箭體,上方印有鮮艷的國旗和天宮的航天標志。
    在足以照亮整個戈壁灘的磅礡光焰托舉下,仿佛承受著星球的挽留,一寸寸、一尺尺,極其緩慢卻又無比堅定地掙脫著大地的束縛。
    上升!加速上升!烈焰撕裂墨黑的夜幕,濃煙與火光在拂曉前的深藍天幕上,刻下了一道貫穿天地、輝煌奪目、象征著人類偉力的軌跡!
    “‘天宮’核心艙,星箭分離正常!太陽帆板展開成功!遙測信號鎖定!……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一連串激動到幾乎破音的報告聲最終落下!
    “成功了!”
    “萬歲!”
    壓抑已久的狂喜如同積蓄萬年的火山,轟然爆發!掌聲、歡呼聲、激動的吶喊聲匯聚成震耳欲聾的海嘯,瞬間席卷了整個指揮大廳!
    人們激動地擁抱、跳躍、用力拍打著彼此的肩膀,許多人眼中閃爍著喜悅的淚光。
    秦老師猛地轉過身,這位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手子科學家,此刻也眼眶泛紅,他伸出微微顫抖的手,緊緊握住肖鎮的手,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和如釋重負的哽咽︰“成了!小肖!我們成了!華夏的天宮,終于……啟航了!”
    肖鎮用力回握恩師的手,臉上露出這些天來第一個真正舒展的、帶著釋然與欣慰的笑容。
    他深邃的目光投向主屏幕,那顆代表著“天宮”核心艙的光點,正沿著預設的軌道線,堅定而優雅地滑向深邃無垠的宇宙背景。
    星辰大海的征程,于此刻正式揚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