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28日,航天城的一聲“發射”聲,標志著這個時空的華夏開始正式踏上征服太空的第二步。
    81天的漫漫征途,耗時16天嫦娥1號目標飛行器被月球引力捕捉。
    嫦娥1號開始釋放兩顆月球高軌道探測資源衛星曙光23號和中繼通訊衛星鵲橋1號,前者空重823公斤,後者空重514公斤,這些都是經過精密計算過得,按克在減重。
    肯定有人在問,怎麼不先上太空空間站項目,而是從北斗組網成功後,除了大規模升級換代一次導航衛星後,就直接上了無人登月項目。
    登月怎麼就不能搞有人登月呢?玩兒太空站需要深厚的國力支撐的,目前不適合為了一些太空實驗消耗國力在這上面。
    玩兒太空站,隨時都可以玩兒,這個時空的華夏人的大火箭和通訊技術一點不比國外差,只是國內改革開放才開始,國家需要時間積蓄民力,改善基礎設施。
    低調點先掙一波小錢錢再說,等到90年代,估計與西方蜜月期也就結束了。
    4月15日,京城國家航天指揮中心,肖曙已經連續工作了18小時,秦老師因為年紀的問題,把目標飛行器和釋放衛星任務交給了下一代的年輕人。
    肖曙負責地月通訊端暢通保障,葛喻負責具體調姿、修正工作。
    各個模塊嚴密配合耗時8個小時修正了曙光和鵲橋位置。
    4月22日,上行返回飛行器展開自己的太陽能帆板開始補充電能,同步月球軌道。
    月球正面目標收集器開始釋放里面有挖土、收集還有一輛拍照錄像的5公斤月球科學探測車,月球正面收集器耗時3個地球日收集了200公斤左右月塵、月岩,還鑽取了月球60米深的其他標本。
    正面目標收集器開始裝載,暫時休眠,展開太陽能帆板充能,等待另一個在月背干大活的目標收集器完成月背采樣再激活帶著貨物上行。
    4月26日一整天自檢後,鵲橋1號和曙光23號緊密配合已經圍繞月球繞好幾圈,不過全部掃描完畢還需要時間,剩下時間就等著這兩個家伙繡繡花針出細活。
    地面收到中繼衛星傳回來的月球探測訊息,在調用全國38的超級計算機算力解析收到的相關月球實時探測訊息,進行研判。
    這一塊華夏人只相信自己的探測器探測的東西,其他人的真真假假誰說得清楚啊!
    截止5月16日,華夏得到了完整的月球全貌地圖,還有曙光23號資源探測的月球相關較為完整的礦產分布圖和一些為下一步第二階段準備的大型溶洞群探測掃描圖。
    整理好後就現場封存起來,這些東西很重要,跟404那邊的核武研發基地一樣屬于s級國家絕密。
    地球日5月17日,此次地月往返主飛行器調姿飛到月背上空,鵲橋1號同步升高。
    地球端測試後沒問題才輸入釋放月背探測器和收集目標飛行器。
    7個小時後根據之前收到的月球資源圖研判,收集器和探測器著陸月背艾肯盆地,也就是月球南極。
    肖鎮心心念念想要的不是月球岩石,而是月球的“冰”,這很重要,因為里面能分離出一種活性因子對華夏人很重要。
    當然月岩和礦石、月塵也很重要,肖鎮已經算是拔苗助長了,其他的還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做科學研究。
    互聯網還是初級階段,目前大老美還不是單級超強,現在還是兩強競爭時代。
    這個時空的國際互聯網已經初步成形,紐交所都有了電子盤,主流的連交易所也實現了電子化交易,有電子郵箱、瀏覽器、搜索工具還有即時通訊工具。
    以上互聯網應用的幕後大老板、大股東都是澳城南山國際風險投資基金主導。
    5月17日開始裝載了石墨烯同位素核電池的月背月球科學探測車開始工作。
    黑,無盡的黑是月背區的標志,月背上升級升出長長的ed燈管提供照明服務。
    地球指揮中心的華夏人第一次看到了自己拍攝到的月背畫面。
    比正面更多的隕石撞擊坑密密麻麻的,讓有密集恐懼癥的人都有些心理不適。
    接著就是月球車探測這里鑽個孔哪里挖一鏟子用攜帶的分析儀遠程分析。
    采樣收集器共分一左一右兩個收納裝置。
    再次分離後一左一右兩個遙控裝置一個區收集月塵、岩石鑽取深層月球樣本,另一個遙控裝置直奔月冰,這是肖大手指點名要的東西。
    月背活動耗時12天時間,5月29日一左一右兩個遙控收集器回到貨物攜行具兩邊,自主抓取桿開始抓取收集器,整個地面中心都屏住呼吸,這一時刻至關重要,不然一切都白費。
    好在耗時5小時20分鐘,成功將“月背特產”轉入收納箱,收納箱自主回到月背上升級。
    此時月背上升級伸出傳送梯,這時候又開始捏一把汗,最開始四次對準失敗,沒有成功對接,地球指揮中心暫停操作一刻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新對接一次成功,然後就看到自走操縱桿牢牢鎖住“月背特產”,傳送帶將“特產塞入上面級保險箱”內,地球指揮中心實時傳回了特產重量905.4公斤!
    月背上面級開始點火升空,和月球同步的地月返回器打開外層機蓋,往返器和月背上面級同步在調姿,校準,經過9個小時被往返器自走桿捕獲,月背貨物收入囊中,關閉鎖緊保護外殼。
    6月2日地月往返飛行器開來到了月球正面,鵲橋1號又再次到遠月點開始導航通訊服務,鵲橋1號還會服務5年時間,到時候會發射2號來換崗。
    6月4日,月球正面的收集器上面級點火和地月返回器經過6小時對接對接成功,鵲橋1號大號路由器又調整軌道,華夏嫦娥1號地月返回器開始回返之旅。
    6月18日華夏嫦娥1號地月返回器被地球引力成功捕捉,在繞地球不斷調姿、變軌2天後開始最後的回返地面。
    大草原四王子旗著陸場,350公里太空上6顆攜帶毀天滅地的動能武器裝置在20號充能完畢,秦老師、肖鎮老鄉還有肖鎮同時啟動密鑰,發射控制按鈕在京城老鄉那里。
    花費國家138億人民幣,復興系和秦老師的北斗商用集團出資近78,國家財政撥款剩下的22資金的嫦娥1號探月工程即將圓滿完成。
    是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意外,如果北方玩漂移想不勞而獲,那就第一個接受華夏天基武器的洗禮,這才是肖鎮給國家準備的真正的底牌。
    同時這也是華夏耗費12年,38萬各行列產業工人、技術員、工程師的心血。
    不能出現任何意外和風險,京城軍區快反集團軍提前一個月就在大草原全面擺開。
    西山特種學校的機動力量和西北狼、東北虎、南國利劍全部提前一個半月調入大草原一寸一寸的清掃非法人員。
    肖曙這時候是回收場檢測組組長,秦老師和肖鎮老鄉坐在不遠處的移動指揮車里,兩人還是很緊張都沒說話。
    王一菲是301醫院派過來的醫療保障組的成員之一,同樣也在現場。
    下午1513分,北斗環境資源衛星實時拍攝到了5萬米高空調姿的嫦娥1號著陸器。
    著陸器尾部伸出了四個角,這里應用了可回收火箭的回收技術。
    到了3萬米的上空被乘坐h64的央視記者用攝影機一路跟蹤拍攝。
    著陸器主降落傘打開,開始降速,著陸器下部噴出藍色火焰反推裝置慢慢開始運作。
    到了5000米、3000米……1000米反推和調姿的開始噴氣噴火焰,然後就看到近18高的著陸器穩穩停在了陸地上,反推熄火,等待外殼降溫。
    這時候全頻干擾器開到最大功率,後面就是保護外殼打開機械臂吊裝正面和背面“月球特產”然後被輪式拖車裝載運輸到附近軍用機場,由運66在四架j9a掛彈戰斗機護航下運輸至京城。
    現場指揮車里,秦老師和老鄉同時松了一口氣接著就是關閉上空的6套天基動能武器。
    也是在這一天的航天城賓館里,肖曙和王一菲兩個年輕人太激動,然後激動之下就拎了個小人的種子出來。
    6月25日,1900央視《新聞聯播》用了12分鐘報道了華夏嫦娥1號探月工程始末,也公布了帶回的月球特產重量月球正面110公斤,月球背面560公斤,總計670公斤。
    還遺憾的說計算冗余出現錯誤,采集的標本只有計劃的一半。
    實際采集到的標本重量是1206.5公斤各類標本。
    國際社會很多就想以“科學無國界”、“月球資源屬于全人類共同擁有”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想白嫖月球特產。
    華夏一直沉默沒有應對這些事情,還自己干自己的事,該干嘛干嘛,沒有理會這些事情。
    而在航天城的賓館膩歪了三天的兩個年輕人也乘坐飛機回到了京城一個去研究月球特產,一個笑顏如花回到301醫院各科室流轉研三了嘛!
    王一菲又被李小雲的博士班錄取了,已經沒有大的學業壓力,輕松上陣,不過到了8月中旬的時候一菲又暈反了。
    然後一陣雞飛狗跳就到了肖瑾到南山找他好大哥商量肖曙的事情。
    喜歡四合院局外人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局外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