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25日909分,東風航天城衛星發射中心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
天還沒亮,發射場周圍就亮起了密密麻麻的探照燈,把矗立在發射塔架上的"長征2號甲"運載火箭照得清清楚楚。
這枚火箭有十層樓那麼高,灰白色的箭體上印著鮮紅的"華夏航天"四個大字,底部還凝結著一層白霜,在燈光下泛著冷冷的光。
肖鎮裹緊身上的軍大衣,仰著頭一遍又一遍檢查火箭狀態。
作為總設計師,他對這枚火箭的每個細節都爛熟于心︰全長32.6米,起飛推力2746千牛,相當于能同時舉起280多噸的重物。
箭體里躺著三顆寶貝衛星——一號"先鋒號"重720公斤,裝著測繪相機和探測電離層的儀器,肖鎮加了一套激光動能主動致盲毀傷裝置,只有軍部高層知道;二號"曙光號"重680公斤,負責短波通信和輻射監測還有衛星電視信號轉接;三號"東方紅號"最小,只有400公斤,專門研究太空環境還加載了央廣廣播轉接裝置。
"小肖,來喝口姜湯暖暖身子。"秦老師端著搪瓷缸走過來,鏡片上蒙著一層白霧。
肖鎮的博導,從從無到有開始搞航天,此刻眼神里既有期待又有擔憂,"各系統最後檢查都沒問題吧?"
肖鎮接過姜湯喝了一口,辣得直冒汗︰"秦老師,地面監測網做了七輪壓力測試,衛星和火箭的對接誤差控制在0.03毫米,比頭發絲還細。
就是納米比亞站的短波天線受太陽風暴影響,信號延遲比預計多了0.8秒。"
"啟用備用信道!"秦老師把搪瓷缸往地上重重一放,"讓華南工學院的師生們盯著,實時計算補償參數。前陣子,隔壁鄰居專家全撤走了,咱們不也照樣搞出來了?"
這時,負責測控的李工跑過來,手里攥著剛收到的電報︰"秦總,喀什站反饋,光學跟蹤儀的鏡片結霜,可能影響觀測!"
肖鎮立刻掏出懷表看時間︰"還有50分鐘,用暖風機對著鏡片吹,再派兩個人專門擦霜!"說完他轉身要走,卻被秦老師一把拉住。
"小肖,別慌。"秦老師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年咱們造第一枚探空實驗火箭,連計算器都沒有,全靠算盤珠子撥出來的。現在條件好多了,相信咱們的隊伍。"
肖鎮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他想起三個月前在總裝車間的驚險一幕︰當時三級火箭分離裝置出現0.3秒的延遲誤差,老大哥專家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是他帶著二十多個年輕技術員,用工作站計算機,熬了三個通宵,才重新推導出準確的分離時序公式。
"各系統注意,倒計時進入30分鐘!"廣播里傳來總指揮的聲音。發射塔架開始緩緩打開,露出火箭完整的身姿。
肖鎮站在控制台前,手心全是汗。他面前的儀表盤上,密密麻麻的指示燈不停閃爍,顯示著火箭和衛星的各項參數。
"小肖,衛星供電系統電壓波動0.2伏特,要不要調整?"負責電氣的張工湊過來問。
"在允許範圍內,保持原狀。"肖鎮盯著屏幕,"現在任何操作都可能節外生枝。"
當倒計時進入最後10秒,整個發射場突然安靜得可怕,只能听見擴音器里報數的聲音︰"十、九、八......"肖鎮感覺自己的心跳快得要沖出胸腔,他偷偷看了眼旁邊的秦老師,發現這位平時鎮定自若的大手子,也緊緊攥著椅子扶手,指節發白。
"點火!"
"點火!!"
巨大的轟鳴聲瞬間震得人耳膜生疼,火箭底部噴出橘紅色的火焰,發射台周圍騰起濃密的白煙。
肖鎮死死盯著監控屏,看著火箭緩緩升起,速度越來越快。當一級火箭分離的火光閃過天際時,三號衛星的姿態控制系統突然出現0.5度的偏差。
"啟動備用陀螺儀!"肖鎮幾乎是喊出來的。
秦老師立刻抓起對講機︰"喀什站,調整波束角度,用光學跟蹤儀修正軌道!"
指揮大廳里亂成一團,各種指令聲、電報機的滴答聲交織在一起。
肖鎮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那麼長。
終于,當二級火箭成功將衛星送入轉移軌道的提示音響起時,整個大廳爆發出一陣歡呼。
但肖鎮不敢放松,眼楮死死盯著屏幕。三枚衛星像被放飛的風箏,依次展開太陽能板。
當"先鋒號"傳回的第一張地球照片出現在大屏幕上時,他終于松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這才發現後背的襯衫已經被冷汗濕透了。
秦老師走過來,伸手想和他握手,卻發現自己的手也在微微發抖。
秦老師顫抖著握住肖鎮的手︰“我們做到了!繼甦聯之後,華夏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一箭三星!”
消息如驚雷般傳遍世界。國內,京城大廣場煙花綻放,工廠車間里工人們揮舞紅旗高呼;偏遠山村的收音機旁,老人們紅著眼眶跟著哼唱。而國際輿論場同樣掀起波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美國《紐約時報》以頭版報道︰“中國憑借‘長征2號甲’火箭實現一箭三星,打破了甦聯在航天領域的長期壟斷。
這不僅彰顯其在火箭運載、衛星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更預示著一個新的航天強國正在崛起。”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華夏科研人員在極端條件下完成壯舉,其自力更生的精神與技術創新能力,或將重塑全球太空發展格局。”
英國《衛報》驚嘆︰“華夏在短短數年內跨越了西方數十年的技術積累。
此次發射的三顆衛星涵蓋測繪、通信、科研等領域,標志著華夏航天已從探索階段邁向實用化、體系化。”
法國《費加羅報》則寫道︰“甦聯曾以‘斯普特尼克’震驚世界,如今中國以一箭三星證明,東方巨龍正在太空領域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
甦聯《真理報》也發表社論︰“華夏航天的成就值得祝賀。
這是社會主義陣營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又一重大勝利,期待未來雙方在航天技術上展開更多合作。”
日本《讀賣新聞》分析︰“華夏的航天突破將對亞洲乃至全球戰略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其在太空領域的話語權正迅速提升。”
肖鎮站在寒風里,望著天空中若隱若現的三個光點,想起了寫小說的夜晚。那時候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不僅用文字記錄了石油工人的奮斗,更用雙手把1.8噸重的"華夏夢想"送上了太空。
"小肖,該去參加慶功會了。"秦老師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肖鎮搖了搖頭︰"秦老師,我想再待會兒。您說,咱們下一顆衛星,能飛更遠嗎?"
秦老師笑了,滿眼全是驕傲︰"當然能!只要咱們接著干,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戈壁的寒風依舊呼嘯,但肖鎮的心里卻熱乎乎的。他知道,這只是開始,華夏航天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喜歡四合院局外人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局外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