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一年後。
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了回來。
“搜神號”成功穿越了危險重重的小行星帶,進入了一片全新的星系。
科研團隊的成員們圍在顯示屏前,屏住呼吸,見證著歷史性的一刻。
隨著對這片新星系的深入探索,翟亮他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有一顆行星行星a)的軌道相對位置堪稱完美,它與恆星的距離適中,超過了1個天文單位,表面溫度約為28c,理論上存在著液態水活動的區間。
這個發現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絲生命的曙光,讓科研團隊的成員們興奮不已。
更驚喜的是,a星所圍繞的恆星無論是質量、溫度還是亮度都與太陽極為接近。
這樣穩定的恆星環境,能夠為a星提供持續而穩定的能量輻射。
這就會給a行星一個溫暖的搖籃,為生命的誕生和繁衍創造了適宜的條件。
這一重大發現讓整個科研團隊瞬間沸騰了起來。
翟亮、于途和關在緊緊相擁,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他們多年的努力和付出,在這一刻終于有了回報。
控制中心內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仿佛要將整個屋頂掀翻。
消息在國內立刻引發巨大的轟動。
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人們在街頭巷尾熱議著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a星的發現,讓人們看到了未來航天領域發展的無限可能。
也讓更多的人對祖國接下來的航天事業充滿了向往和期待。
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翟亮抓住機遇,正式提出了“星際移民”的計劃。
並對其進行了正式的項目立項,翟亮為項目組組長,于途和關在為副組長。
翟亮站在講台上,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向大家描繪著人類未來的宏偉藍圖。
隨著翟亮的闡述,“星際移民”計劃逐漸清晰起來。
這個計劃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還需要國內頂尖科研力量的投入。
最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星際移民”計劃正式立項。
計劃的第一步,是運送大批建築物資到月球,在月球建設一個大型的永久基地。
然後,以月球為跳板,探索整個星空。
探索星空,為什麼要以月球為跳板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
首先,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如果能夠從月球發射航天器,要比從地球發射所消耗的能源要少得多。
以火星為例,從地球發射火箭需要克服強大引力,而從月球發射只需約1\6的推力,成本大幅降低。
所以,人類走向深空,月球將會是最好的訓練和出發基地。
其次,月球沒有大氣層,沒有氧氣,也無法阻擋太陽輻射和微隕石的侵襲。
白天溫度127c,夜晚溫度負127c,這樣的溫度差下人類根本無法生存。
但恰恰又是這種惡劣的環境,能為科學實驗提供一眾純天然的實驗室。
還有,月球擁有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探測到的礦物質就有一百多種。
比如月海玄武岩,其中富含的鈦金屬可開采量高達數十萬億噸。
而這種金屬,又是制造太空設施或航天器最為重要的材料之一。
再比如月壤中蘊藏的氦3,更是藍星上基本不存在的理想核聚變材料。
據探測,月球上的氦3,儲量約100萬噸,足以滿足地球萬年的能源需求。
相比藍星上的化石燃料,氦3聚變清潔、安全、無放射性廢料。
稱之為能源領域的“終極解決方案”也毫不為過。
“星空移民”計劃最困難的地方,便是運送大批建築物資到月球,將那些月球地穴改造成秘密基地。
這樣,不僅能屏蔽輻射,還可作為中轉站,為深空任務提供補給和人員休整。
以華國人根植于dna中的種地基因。
接下來,結合水冰和太陽能,利用月壤種植作物,在一定程度做到自給自足。
乃至在基地中構建出一整套的生態循環系統,也基本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接下來,建立更多基地,將月球變為華夏的一個小家園,就自然而然了。
有了月球的成功經驗和跳板作用,向其他星球移民還會遠嗎?
綜合以上所述,“星際探索”最困難的一點,還是將大批建築物資運上月球。
以及將月球表面的洞穴進行改造,在月球建立起大型的秘密基地。
但這些對于翟亮來說,再簡單不過。
有了翟亮作為中轉站,完全可以在藍星上,將基地建好以後再整個搬遷到月球上。
又是一年過去。
這一年以來,國家秘密在西北地區的一片沙漠中,建造了一個大型的基地。
在此期間。
翟亮先是經過長達600多個小時的飛行訓練,然後又是超重、失重等生理極限訓練,還有心理素質訓練等等高強度訓練。
以翟亮的身體素質、學識和閱歷,自然是很輕易就通過了這些訓練和考驗
自此,翟亮從一名航天研究員,轉型成為了宇航員。
終于,一切準備就緒。
時間來到火箭發射的前一天。
翟亮先是去了一趟沙漠,當然這里的外圍成員,已經徹底被徹底清空了。
只剩下一些專業的工程師,將隨著翟亮一起,前往月球執行此次任務。
就在翟亮用自己的神識包裹整個大型基地的瞬間。
基地包括其中的大量物資,徹底消失。
原地只留下一個規整的巨大坑洞,當然很快,就有專業的工程兵將坑洞填平。
發射當天。
發射現場人山人海,所有人都懷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注視著火箭。
翟亮身著宇航服,步伐堅定地走向火箭,于途和關在在一旁為他加油打氣。
大冪冪,在不遠處注視著翟亮,為他高興的同時,眼中也噙滿淚水。
隨著倒計時的開始。
“十、九、八……三、二、一,發射!”
在巨大的轟鳴聲中。
運載火箭攜帶航天器從發射場起飛,接著沖破大氣層,將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
在太空中。
翟亮操作著航天器脫離地球軌道,依靠慣性和推進系統飛向月球。
在此期間,翟亮憑借著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不斷對其進行軌道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