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部鮮卑,以令支城為根據地,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十幾年後投降于曹魏。
後來脫離曹魏獨立發展,但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後期又融入西晉體系。
段部鮮卑的實力,還要略微弱于宇文鮮卑,整個部落只有四萬余人。
兩日後,趙雲趙雲率騎兵逼近段部鮮卑,此時宇文鮮卑的遭遇還未傳至段部鮮卑。
此時正值傍晚,挨家挨戶正在做飯,但趙雲率領的騎兵還是被其斥候發現了。
段部鮮卑有人吹起部族特有的集結號角,各個部族的青壯迅速集結。
趙雲他一馬當先,沖入段部鮮卑部族,龍膽亮銀槍舞得密不透風,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地。
段部鮮卑士兵雖奮力抵抗,但在趙雲的勇猛攻擊下,漸漸難以支撐。
隨著戰斗的持續,趙雲的騎兵逐漸佔據上風,段部鮮卑開始潰敗。
趙雲乘勝追擊,將段部鮮卑的營地一舉攻破,俘虜了大量人員,繳獲了無數財物和牛羊馬匹。
同樣留下500騎兵看守俘虜及錢糧馬匹後,趙雲又率領著近4000騎兵,向著下一個目標前進。
幾日後,趙雲在連續消滅了6個小型鮮卑部落後,終于來到東北鮮卑中最強的慕容鮮卑所在地。
慕容鮮卑,崛起于遼東,遷徙至遼東東北部後實力日益壯大。
歷史上,慕容鮮卑在西晉時期成為北方最強割據勢力之一,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南燕、北燕、西燕5個政權。
天龍八部里面的表哥慕容復,就是燕國慕容氏後人,其要復興的就是這個“大燕”。
趙雲率領不足4000騎兵達到慕容鮮卑部族不遠處時,只見這里營帳林立,更是有一隊隊守衛來回巡邏。
趙雲率領的騎兵一經現身,當即有巡邏的守衛吹響集合的號角。
原來是慕容鮮卑早已得知宇文鮮卑和段部鮮卑的遭遇,嚴陣以待。
慕容鮮卑的首領慕容涉歸親自披掛上陣,他手持長刀,騎在高頭大馬上,眼神中透露出警惕與凶狠。
雙方剛一接觸,慕容鮮卑的騎兵就如潮水般涌來,他們作戰勇猛,攻勢十分凌厲。
趙雲冷靜指揮,讓騎兵們結成緊密的陣型,以長槍對抗慕容鮮卑的沖擊。
他自己則再次沖入敵陣,龍膽亮銀槍化作一道道寒光,挑翻了一個又一個敵人。
然而,慕容鮮卑是個足有十余萬人左右的大部落,趙雲的騎兵漸漸陷入苦戰。
就在局勢有些危急之時,突然後方塵土飛揚,原來是鎮守玄菟郡的徐晃前來支援。
原來徐晃殲滅前來進攻玄菟郡的6萬鮮卑和扶余聯軍後,本打算帶5000騎兵,北上支援殺入扶余境內的張合。
不過路上收到張合的捷報,就知道不需要他支援了,只是派遣了一萬步兵前去接收俘虜、牛羊馬匹及各種物資。
這時徐晃收到趙雲請求接收俘虜、馬匹、物資的信件,又看到東部鮮卑勢力相對強大,害怕趙雲吃虧,便率軍前來支援。
趙雲見狀,精神大振,他大喝一聲,帶領騎兵發起了更猛烈的反擊。
慕容鮮卑在前後夾擊之下,開始出現混亂,趙雲抓住機會,指揮騎兵全面反攻,慕容鮮卑的防線逐漸崩潰。
慕容涉歸見勢不妙,企圖率親信突圍而逃,趙雲豈會讓他輕易逃脫,縱馬追去。
在混戰中,趙雲瞅準時機,一槍挑飛慕容涉歸手中長刀。
慕容涉歸大驚失色,正欲轉身再逃,卻被趙雲一槍刺中肩膀,翻身落馬。
趙雲上前將其生擒,高呼道︰“首領已被擒,爾等還不投降!”
慕容鮮卑士兵見其首領被俘,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此役,趙雲與徐晃大獲全勝,俘虜慕容鮮卑數萬人,繳獲的物資堆積如山。
等後續而來的步兵將俘虜、牛羊馬匹及各種物資押送回遼東後。
趙雲與徐晃兩人各自率領不足5000騎兵,繼續向北向西方向的鮮卑部族進攻。
西路軍,張遼率領著5000騎兵,從雁門郡出發,一路向彈汗山今內蒙古商都縣)進軍。
張遼此行的首要目標,便是前往位于彈汗山的單于王庭,活捉檀石槐的兒子,也就是鮮卑新一任首領和連。
盡管此時的和連已經開始逐步喪失對鮮卑三部的統治,但他名義上依舊是鮮卑目前的王。
張遼沿著地圖指示的路線,率騎兵日夜兼程,沿途躲開鮮卑前往雁門郡的主力部隊,很快便到了彈汗山隔壁的山上。
張遼在隔壁山上用望遠鏡看向緊鄰的彈汗山,發現單于王庭戒備森嚴,周圍布滿了巡邏的士兵。
張遼仔細觀察地形後,決定趁著夜色的掩護,從一處防守薄弱處發動進攻。
休整一天後,次日夜里,張遼率領500精銳,裹住馬蹄,卸下人和馬身上的輕型重甲,悄悄向著單于王庭摸了進去。
後續騎兵也趁著天黑,裹住馬蹄悄悄前進,藏身在距離單于王庭兩公里外的山坡。
就在張角帶領這500人悄然靠近王庭大門時,突然一支冷箭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射來,一名士兵應聲倒地。
原來是隱藏起來的暗哨發現了他們的蹤跡,頓時整個王庭警報聲大作。
張遼當機立斷,指揮500騎兵們迅速沖鋒,同時給山坡的騎兵發射信號。
王庭內的鮮卑士兵匆忙應戰,然而張遼的騎兵來勢洶洶,他們根本抵擋不住。
張遼沖入王庭深處,四處搜尋和連的蹤跡,在一間營帳中,他終于發現了被一眾護衛眾星拱月般護在中間的和連。
見張遼殺來,護衛試圖帶著和連逃跑,張遼大喝一聲,策馬追去。
一路上,保護和連的護衛接連被張遼輕松砍翻在地,沒多久和連便被張遼生擒了。
此役,張遼成功端掉單于王庭,俘虜了包括鮮卑王在內的大批鮮卑高層。
不愧是單于王庭,張遼部收獲的牛羊馬匹及各種物資更是數不勝數。
在統計完此行的收獲後,張遼留下500騎兵看守,傳信給北平郡的諸葛亮,讓其派兵前來接收俘虜物資。
大軍休整一天後,張遼又率領騎兵,一路往北,向著他此行他的第二個目標——拓跋鮮卑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