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

第161章 放棄補貼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渾敦蟒怪 本章︰第161章 放棄補貼

    那天發現棒梗胳膊上有擦傷,頭頂撞出了一個包,臉雖然沒受傷,可鼻子腫得發青,鼻孔里塞著止血的血見稠。

    “棒梗,你跌倒之後還滿地打滾兒啦?咋頭後面有個包,鼻子也青了?老實交代,是不是又跟那四個混小子打起來了?”賈張氏一見這副模樣就炸了。

    “沒,沒有的事兒,就是自己不小心摔的!”棒梗低著頭,聲音有些含糊。

    賈張氏火冒三丈,“簡直欺人太甚!走,奶奶陪你去找他們父母理論去!”

    棒梗連忙往後退,“不,不要啊!”

    小當在旁邊說︰“奶奶,是我哥哥硬要拉著林家哥切磋的,也就比了兩回,我哥就輸了,還是林家哥幫他止的血。”

    “你這丫頭胡說什麼呢?信不信我抽你?”

    “媽!”

    秦淮茹厲聲道︰“您能不能安靜一會兒?棒梗剛回家就要去拼命啊?您覺得把他關得太短了吧?”

    “我,我是替我孫子出口氣呢!”

    “好了好了!看他剛才急急忙忙往外沖的模樣,還說自己的肉結實了,肯定是在外面打架了。我覺得小當沒撒謊,咱們還是回家吧,別讓鄰居們再議論了。”

    賈張氏嘴里嘟囔著幾句話,趕緊拉著棒梗回去了。

    晚上吃火燒夾豬頭肉,一家人五口吃得干干淨淨,連一鍋面湯都被喝得滴水不剩。

    棒梗意猶未盡地說︰“媽,還沒吃飽呢,明天還做這個吧?”

    秦淮茹說︰“哪能天天這樣改善伙食,今天是你的日子,算是慶祝,明天還得繼續吃棒子面和紅薯面,要想換口味,得等到下周了。”

    林國兄弟四人回到家時,婁曉娥已經把飯做好了。

    炖花生、涼拌皮蛋、小蔥豆腐、拍黃瓜、蒜泥雞蛋,外加一道熱炒的茄子。

    一家八口圍坐在一起吃飯,其樂融融。

    林國說道︰“爸,剛才棒梗找上門來挑戰我們兄弟幾個,說他在少管所時拜了個大哥,學會了開門八極拳,揚言要打敗我們四兄弟出人頭地。”

    林禎笑著問︰“又是被林家教訓了吧?”

    林家哈哈一笑︰“兩招不到他就出手了,雖然下手挺重,但根本踫不到我的邊。”

    林禎點點頭。

    “你們都長大了,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隨便動手。沒正當理由,絕對不能動手,更別學你傻伯那樣仗勢欺人,整條胡同的人都被他欺負過,甚至十幾歲時他還打過解成叔。”

    林國點頭答道︰“知道了爸,這次是棒梗硬拉著我們比試的,最後我還幫他止住了出血。”

    婁曉娥一愣,“受傷了?完了,一會兒賈奶奶肯定又要鬧了!”

    林國安慰道︰“媽,只是流鼻血而已,我已經警告過棒梗了,是他自找麻煩,不能告訴家長。他早就能來找事的話,昨天就應該來了。”

    林禎笑著附和︰“嗯,考慮周全,值得表揚。媳婦放心,我們兒子說得對,她們婆媳不至于這麼糊涂,更別說怪罪棒梗。”

    第二天剛上班不久,郵遞員老李就找到了林禎的辦公室。

    “林工,有好消息!”

    “喲,是老李同志啊,你怎麼找來了?有急件嗎?”

    老李笑著說︰“不是急件,是自行車廠給您送了個好東西,就在郵局。我正好過來給你們廠送信,順道問問,是要送到這兒,還是我給您騎到四合院去?”

    林禎心里忽然有所觸動,笑著問︰“是新式的腳踏三輪車嗎?”

    “嘿!真神了!你怎麼會知道?”

    “哈哈,你自己都說要騎到四合院,那肯定是個交通工具。而且我幾個月前寄了一份腳踏三輪車的設計圖紙到自行車廠,綜合這些情況,我猜到了。”

    老李贊嘆道︰“厲害啊!心思這麼細膩。要不要我現在就給你送過來?”

    “不用了,郵局距離軋鋼廠太遠,你直接送到四合院就行。”

    “好,那我先回去了。對了,這兒還有一封自行車廠的信,你看看。”

    林禎拆開信一看,原來是一封感謝信,說腳踏三輪車已經開始大批量生產了。

    因為它既方便載人又方便運貨,比平板車還要靈活,所以訂單特別多。

    好多大城市里的供銷社都在等著進貨。

    為了感謝林禎的設計,自行車廠特意將第一輛正式產品送給他,並鼓勵他再接再厲,繼續設計新產品。

    林禎有些驚訝,沒料到自行車廠會直接送來一件成品。

    現在要是去買的話,兩輛普通自行車的錢也買不到,最主要的是市面上沒有現貨,太過稀少了。

    不得不說,自行車廠的獎勵方式很實際,沒法挖牆腳,就送來一輛成品,讓林禎繼續研發設計。

    林禎忍不住笑了,可能得讓自行車廠失望了。

    畢竟就算現在畫出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的草圖,也沒法在幾年內研發出來。

    他現在正忙著研究空壓機呢,即使有能力做更多事情,也得低調點。

    日子還是要一步一步地過,現在還不是振翅高飛的時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婁曉娥坐在院子樹蔭下洗衣裳。

    旁邊,三大媽拿著蒲扇坐著閑聊。

    林小龍、林小鳳還有閻英楠都已過了一歲,在一旁嬉戲玩耍。

    正說著話,門外傳來幾聲車鈴響。

    郵遞員老李推著一輛嶄新的腳踏三輪車進了院子。

    “婁曉娥同志,這是自行車廠為了感謝林禎的設計圖紙特意送來的禮物,林先生讓我把它送到四合院交給你。”

    “天哪!這也太貴重了吧!”

    “您在單子上簽個字就行,我還要去別處送信呢。”

    “好的,謝謝您,老李同志。”

    老李走後,前院的常大媽和三大媽都圍過來瞧,眼里滿是羨慕之色。

    “曉娥啊,你家都已經有一輛了,這廠子又送來一輛,真是越來越寬裕啦!”

    婁曉娥笑著說道︰“家里一輛就夠用了,我又不總帶孩子出門,林禎改的那輛我騎得挺順手,這新車就別浪費了。我打算等林禎回來,跟他說說,捐給街道辦,誰家要是有急事,拉東西或者送老人看病啥的,都能用得上。”

    婁曉娥考慮得很周全。

    兩輛車顯然用不完,與其閑置在家讓別人眼紅,不如送給需要的人。

    但要決定送給誰,卻又是個難題。

    劉玉華和于莉都想擁有一輛,尤鳳霞和秦京茹也有這個想法。

    關系都不錯,難的是公平分配。

    到時候,劉玉華肯定直接掏錢買下來。

    這種情況顯然不太妥當。畢竟我們和林禎對這筆錢並不在意,也不會接受劉玉華的款項。為了避免場面尷尬,只能將新車轉交給街道辦事處,還能順便贏得個好名聲。

    林禎改造的那輛三輪車一直都是免費供幾戶人家使用。

    這輛車比參大爺閻埠貴家的自行車還要慷慨。閻解成每次借他父親的自行車都要付兩分錢,更別說其他人了。

    听說婁曉娥要將這輛三輪車捐贈給街道辦事處,參大媽高興地說︰“曉娥的思想覺悟很高,很有奉獻精神。”

    常大媽也附和道︰“沒錯沒錯,說不定哪天我家遇到急事還能派上用場呢。”

    婁曉娥笑著說︰“我們院子里的人要是有什麼急事,即便是林禎改的那輛三輪車,你們也可以隨意使用。”

    “太好了,我一直都想騎它去買菜,只是覺得不好意思。周日上午我可以借來用一次,回來的時候給小龍小鳳買些糖果。”

    下午下班後,林禎剛到家,婁曉娥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他。

    林禎點頭道︰“你也是家里的主心骨,不用跟我商量,中午就可以直接騎過去捐了。”

    婁曉娥卻說︰“這可不行,你是當家人,我得先問問你。既然你同意了,我現在就去,免得一會兒被劉玉華、于莉看見,阻止我捐掉。”

    林禎笑著說道︰“劉玉華雖然想要一輛,但她肯定不會阻攔你的。倒是于莉和秦京茹可能會攔著。”

    果然,當婁曉娥將新買的三輪車捐給街道辦事處的消息傳開後,于莉便埋怨道︰“曉娥姐,你怎麼不跟我商量一下呢?我和劉玉華、秦京茹湊錢買下不就行了。”

    秦京茹也隨聲附和︰“對啊對啊,再多一輛三輪車不是更好嗎?”

    劉玉華說道︰“別拽著我,我可不喜歡合伙湊錢買物件,誰用誰不用總搞這些麻煩事,我要買就自己挑一輛,騎起來也自在。”

    婁曉娥笑著回應︰“家里這輛就夠我們姐妹幾個用的了,另一輛就算回饋社會吧,更何況誰還能收你們的錢呢?”

    街道辦事處的趙主任見到婁曉娥送來的一輛人力三輪車,十分高興。

    除了發了獎狀之外,他還特意囑咐劉嬸留意一下林禎家是否有需要幫助的地方,能解決的一定要幫上忙。

    劉嬸笑著說︰“他們家啥都不缺,就是缺個住處。上次去查看他們建的淋浴房時,進去待了一會兒,你看看林國林家專門弄的小臥室,只能放下一張雙層床和一張桌子。”

    趙主任點點頭︰“確實,八口人擠在45平米的房子里確實太局促了,等林棟林梁再長大些就更難了。這樣吧,同意他們加建一間屋子,既然他們願意多生育為國家做貢獻,我們就得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

    劉嬸問︰“加建的話,得有多大面積呢?是我們幫忙建,還是讓他們自己動手?”

    趙主任說︰“按理說是集體所有制,這事應該由街道辦負責。不過走完審批流程太費時間,我們這兒也沒專業的施工隊伍,讓他們自己建吧。之後用掉的材料和人工,我會報到區里,給他們補貼。至于面積嘛,只要不影響鄰居的正常通行就行。”

    劉嬸笑著回答︰“那就這麼定了,我待會兒下班後就過去跟他們說一聲。”

    四合院的前院以前都是供下人居住的。

    因此面積都不大,最大的不過50平米,普通的話也就30平米左右。

    全部都是兩間房或是一間房,不像中院和後院的房子那樣寬敞。

    聾老太太、傻柱、易中海、劉海中、許大茂以及賈家人,他們的宅子都是三開間的寬敞房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住戶要麼是地道的四九城原住民,要麼是在解放前就有錢有勢的家庭。

    而林禎則是從鄉村帶著介紹信到軋鋼廠謀生的,當年能分到一個45平米的小屋已屬不易。

    早些年孩子們年紀尚小,還沒覺得擁擠。

    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屋子里便顯得局促起來。

    晚飯時分,劉嬸登門拜訪。

    “孩子正在長身體呢,可別舍不得買肉。曉娥,明兒來我家,我給你們炖只雞。”

    “哎喲,劉嬸來啦!”

    林禎與婁曉娥連忙起身。

    “前兩天才吃過了,不能老吃這個。”

    幾個孩子也歡歡喜喜地跑過來迎接,“奶奶,您來啦!”

    “這是剛才順路買的葡萄,待會兒飯後再嘗。”

    “謝謝奶奶,我們現在就去清洗。”

    “劉嬸,您來了就好,還帶這麼多東西干啥?”

    劉嬸笑著說︰“這都是給我孫子買的,別動我的椅子,我不坐,說幾句就走。”

    “劉嬸,是有啥事情找我們?”

    “嗯,我那邊的佷子說,曉娥捐了一輛新的腳踏三輪車給街道辦事處,讓我幫你想想家里有什麼難處。我琢磨了一下,你們八口人住在兩間房子里確實算個難題,他馬上答應幫你批一套新房。”

    婁曉娥驚喜萬分︰“真的?在哪兒?”

    劉嬸哈哈一笑︰“當然是真的,不過不是現成的。現在整個街道都沒多余的屋子,你們得自己想辦法擴建,在你們現有房子旁邊加建,具體多大由你們決定,只要不影響鄰居通行就行。”

    林禎喜說道︰“這不成問題,我的宅子偏在一旁,本來就不妨礙通行,左邊還留有空地,直接建至牆邊就行,估摸能多出二十平方米。”

    劉嬸道︰“若是閑暇時,你把地基圖遞到街道辦事處,我們幫你辦理手續,按規定應由我們來修建,不過街道這邊沒專門的施工隊伍,你所需的材料與人工,到時候都會給予補貼。”

    林禎笑著回應︰“不必麻煩了,我收入尚可,理當為國家分憂,除了擔心鄰里側目外,再無其他顧慮。”

    婁曉娥附和道︰“確實如此,年前劉光齊無處棲身,只搭了個木棚,人一離開,第二天木棚就被拆了。”

    劉嬸接著說︰“這點你們盡可放心,劉海中的屋子是三間房,比你們的多一間呢,若按標準計算,你們八口人,他四口人,倒是該輪到你們改善條件。”

    林禎聞言笑了︰“听您這麼一講,我心里踏實多了,那我明兒就把地基圖紙送過去。”

    劉嬸走後,林禎沒了胃口,立刻起身去丈量土地。

    其實無論是四合院還是城郊,土地並不稀缺,缺的是蓋房子的資金和勞動力。

    眼下仍是集體所有制,只要街道批準,建成後便是合法住宅。

    等集體所有制取消後,就可以登記在房產證上。

    但真正有能力建造房屋的,除了林禎,整條胡同里找不出第二戶。

    林禎之所以拒絕補貼,也是出于這個原因。

    哪戶要是眼紅,也能申請,只要家里人口多,街道必會批準。

    但既然自己主動放棄補貼在先,他們就得用自己的錢,還得自己動手蓋,這樣一來,那些心里不平衡的人也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林禎真正的住房只有兩間。

    外面的廚房是後來加蓋的,面積也不算太大。

    左側是一塊閑置的土地,過去曾是地主用來堆放雜務之處。

    如今,這里停放著自行車與三輪車,還放置了雞籠等各類雜七雜八的東西。

    林禎先把車子推入車棚,又將雞籠挪到了沖涼房後面。

    整理完畢後,他仔細測量了一番。

    若是在牆邊建造,靠著一側院牆的話,能蓋出21平方米的空間,實際使用面積也有20平方米左右。

    回到屋里便立刻對妻子說起了此事。

    婁曉娥歡喜地說︰“要是再加這20平方米,咱們家的房子就能趕上傻柱家的大小了。”

    林禎笑著回應︰“我當時分房子的時候,看見旁邊有空地就特別高興,早就盤算著擴建的事了。院子中能蓋房子且不影響鄰居進出的,也就咱們這一處了。”

    婁曉娥笑言︰“也只有咱們這屋子在角落,之前可是丫鬟僕人住的地方。”

    “哈哈哈,管它呢,現在已經是新時代了,想找個人來伺候都找不到合適的。”

    “哼!我看你是欠揍!”

    “投降~別動手,我還得趕緊畫圖紙呢,再計算一下需要買多少材料。”

    “哼!這次暫且饒你。”

    喜歡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第161章 放棄補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第161章 放棄補貼並對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