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眼人看來,李佑已經造反了。
殺幾個鄉紳大族,只能算匪寇;不交田賦和額外軍餉,只能算抗稅。
改鎮設村,實屬造反!
在唐末,鎮和村同樣只是聚落名稱,不具備行政意義。
嚴格算來,只有鎮上及周邊,那三十余戶算黃家鎮,滿打滿算也就兩三百人。因此黃家鎮,只是一個小鎮。
其余地方,按鄉里制來算,約有30個鄉、300多個里官府報備沒這麼多,因為有大量隱藏戶口)。
李佑直接更改朝廷的行政區劃,廢除了鄉里制,將手里的地盤設為武興鎮,下設一個中心村、三個自然村。
僅從這個角度來看,李佑乃是大唐第一反賊!
關東、關西農民軍四處流竄,跟官府周旋。河南、河北農民軍,也已發展壯大,活動範圍不斷擴張。
以上這些起義軍,鬧出那麼大的動靜,也沒見誰更改行政區劃。
李佑跟各省的造反同行們,已表現出本質區別,算是農民軍中的一股泥石流。
普通農戶,陸陸續續散去,只留下五百多青壯。
“江大山!”李佑喊道。
“在!”江大山出列。
李佑說道︰“茲任命你為武興村村長。”
江大山大喜稱謝,武興村屬于中心村,是四村當中最重要的。
“黃ど,任命你為上黃村村長。”
“黃順,任命你為下黃村村長。”
“李正,任命你為李家村村長。”
首批追隨者,他們分到的土地,只比其他農戶多一點點。官職便是給他們的補償,村長每月可領兩斗祿米!
按唐代度量衡,一石約為現在的59公斤,兩斗米就是11.8公斤。)
另外,由于人才緊缺,這四人還兼有軍職。
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小隊,一百人一大隊。
張鐵牛、江大山、黃ど、黃順、李正,都被任命為大隊長。
其中,張鐵牛統領百余人,劃歸為李佑直管的標兵。
唐朝實行府兵制,雖然此時府兵制逐漸走向崩潰,但軍隊編制的概念還在。李佑挑選精壯組成標兵,親自訓練和指揮,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
李佑宣布說︰“團勇沒有糧餉可拿,但是,訓練期間管飯,打仗期間有開拔費和行餉!”
因為害怕官府圍剿,李佑暫時不搞思想工作,必須集中全力進行軍事訓練。
“小隊長以上,光棍兒都站出來!”李佑說道。
立即站出十一個,包括江大山、李正、黃ど和黃順,果然是沒有牽掛才敢鬧事啊。
李佑問道︰“想不想討媳婦?”
“想!”
稀稀拉拉回答。
李佑喝問道︰“想不想討媳婦,大聲點!”
“想!”全體吼道。
李佑立即讓陳壽郎帶人過來,都是大戶家中的未婚丫鬟和寡婦。
李佑當場撕掉賣身契,對這些婦人說︰“你們自由了,可以選擇回家。也可以留在我府上,我給你們重新簽短契。不管是回家的,還是想留下做工的,都可以選個丈夫。當然,你們也可以不選。想要成親的站出來!”
大姑娘、小寡婦們,都顯得拘謹不安,竟無一人主動出列。
李佑又說︰“想要成親的,我當場送半石糧食做賀禮!”
“我……我……”
終于有個寡婦出聲,吞吞吐吐道︰“我還有個兒子,今年兩歲了。”
這寡婦,是黃老爺心腹家奴的遺孀。
李佑問道︰“誰願養便宜兒子?”
單身漢們互相看看,用眼神溝通之後,一個小隊長出列︰“我願意。”
便宜兒子也姓黃,都不用改姓。
李佑又問寡婦︰“你願意嫁給他嗎?”
寡婦看看小隊長,雖然這人相貌難看,但也算比較壯實,于是紅著臉點頭不說話。
在這亂世,底層百姓哪管許多,能順利討到老婆,能吃上飽飯就知足了。
“好!”
李佑笑道︰“你們便是一家人,過去領半石糧食做新婚賀禮。”
那小隊長只是傻笑,將寡婦拖到自己身後,生怕被別人搶去一樣。又喜滋滋帶著老婆領糧食,渾身充滿了干勁,官府若派兵來征討,這廝為了土地、老婆和兒子,能豁出命去跟官兵拼了。
見他們組成新家庭,而且還有糧食可拿,其他男女都蠢蠢欲動。
李佑繼續問丫鬟和寡婦︰“誰還想要成親?”
立即有二十多人站出,只剩少數還拉不下臉來。
黃ど突然說︰“李老爺,我能先選一個嗎?”
李佑對黃ど非常器重,說道︰“你選。”
黃ど對一個丫鬟說︰“妹子,跟我過吧。”
那丫鬟哭著點頭,越哭越大聲。
李佑把江大山叫來,低聲問︰“怎麼回事?”
江大山回答︰“黃ど跟這人的姐姐是相好,都張羅著成親了,被黃老……被黃正明的兒子搶去做妾,後來又被正妻打死。黃ど的姐姐,也被黃老爺失手打死了。”
“唉,都是苦命人,”李佑嘆息說,“你們且去領糧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ど沒急著領糧食,而是跪在地上磕頭︰“李老爺,我黃ど這條賤命,以後就是老爺的。什麼時候讓我去死,盡管支會一聲便是!”
“好兄弟,快起來!”李佑連忙把黃ど扶起。
黃ど眼眶濕潤,忍住沒有落淚,帶著老婆領糧食去了。
李佑也不講什麼人人平等,對江大山、黃順、李正說︰“你們也去選媳婦。”
三人大喜,各自挑選一個。
張鐵牛看得有些眼熱,他都快三十歲了,至今也沒有成家,忍不住說︰“公子……我……”
李佑笑道︰“你也去選。”
張鐵牛心里早就有目標,也不選年輕好看的,直接挑中二十多歲的寡婦。
屁股大,好生養。
張鐵牛不問寡婦是否願意,而是開門見山道︰“有孩子嗎?”
“兩個兒子。”寡婦有些害怕,因為張鐵牛長得太凶了。
“我不嫌棄,今後都姓張。”張鐵牛立即多了兩個便宜兒子。
這寡婦的公公,正是黃三水,尸體還擺在那沒收殮呢。她的丈夫也是心腹家奴,前些天被打死,墳頭草剛剛長出來。
男女平等?
先放一邊再說!
理論和實操,總有一個要妥協,而今的主要問題是應對官府圍剿,必須盡快收獲這些“軍官”的忠心。
小隊長以上,都分完老婆了,李佑又讓什長選老婆。
小翠和小紅,沒人敢去選。
李佑問陳壽郎︰“你不選一個?”
陳壽郎咧嘴道︰“我年紀還小,以後再說。”
沒分到老婆的“軍官”,每人發兩斗糧食做補償,答應今後給他們物色妻子。
其他不是光棍的軍官,每人也領到一斗糧食。
普通小兵,每人領半斗糧食,算是他們的入伍費。
老婆和糧食發出去,雜兵們立即就有勁了,不再想著開小差回家。
……
黃氏宗祠內。
張守義佩劍盤坐于地,他面前是兩個塾師,一個來自黃家私塾,一個來自李家私塾。
“你們也看出來,李老爺是要造反的,”張守義威脅道,“你們可以逃走,也可以去報官。但你們若敢離開此地,全家必然橫死,家里的地也會被收走。今後,黃家宗祠改為武興私塾,你們就跟著我教書吧。”
兩個塾師面露苦色,都不敢出言拒絕。
“河南不愧文風鼎盛之地,”張守義感慨道,“宣化鄉許多村鎮都很偏僻,居然出過一個狀元、一個探花,還有十幾個舉人。難以想象啊。”兩個塾師還是不敢說話。
張守義口中的狀元,出自大山之中,即甦珙如今不知去向的地方。
正因為出了狀元、探花和許多舉人,才導致這些鄉村土地兼並加劇,竟然找不出多少自耕農。要麼是大地主,要麼是分出來的小地主,普通農民全部淪為佃戶!
黃家鎮及周邊村落,就那三黃和李氏,四家掌控90的耕地,剩下10也是他們的族人在佔有。
人口攏共4000多一點,他們四家的青壯男僕,加起來就超過150人,隨時可以轉換成打手!
這不算什麼,根據史料記載,唐代的世家大族,一家佔有廣袤土地也不稀奇。在那種地方,你根本找不出異姓的自耕農,全他媽的是大小地主和佃戶。
猶如一個個腫瘤,切之不盡,將大唐活生生拖垮。
喜歡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請大家收藏︰()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