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

第47章 兵法武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身無分文 本章︰第47章 兵法武藝

    “天池山勢郁,高士開居竹屋斜。齋罷三時猿供果……塵累已消真性現,不須松下掛袈裟。”

    這首詩,是清風書院山長甦元祿,在前兩年游玩天乳寺時寫的。

    此寺位于汝陰鎮北的九陽山下,始建于開元年間,甦氏各宗都捐了不少錢。

    四月初八,佛誕節,听說是釋迦牟尼的生日。

    附近的善男信女們,邀約前往天乳寺浴佛。可惜周武被派往壽州尋書,錯過了大好機會,否則肯定能趁機跟陳氏幽會。鄉試,也終于開始。

    報考的學童太多,考場實在塞不下,便以縣為單位分批應考,這在江南、江北等地屬于常規操作。

    對于秀才鄉貢)們而言,也是賺錢的大好時機!

    每個考生,不但需要一個本縣生員作保,參加府試還要再加一個鄉貢作保。

    鄉貢就是可以領俸祿的生員,真正意義上的秀才。一次府試,每人可能給十多個考生作保,這一年的生活費就有著落了。

    四月初八,佛祖生日,府城考試,李佑也十一歲了。

    很巧,李佑和釋迦牟尼同一天出生。

    整個書院都在放假,學生應考的很多。許多老師也跑去府城,以鄉貢的身份賺取保人錢。

    竹林中。

    林淵正在默記《孟子》。

    張守義手持拐杖,盤腿坐在中央︰“這扎營之法,無外乎遵循兩點,一是自固,二是扼敵,攻守而已。取攻還是取守,當視實情而為……”

    “一般行軍,可在高山扎營。便在山腳駐扎,也當派人佔據山嶺。如此,可防備敵軍偷襲。若能背山險、向平易,攻守兼備,自是最佳……”

    “若有特殊軍令,以扼敵為主。那麼扎營地點,就當設于水陸要沖,等同在敵軍背後扎下釘子……”

    “扎營須避水火。尤其是夏天,不可選擇卑濕之地,否則或有水淹七軍之難。荊棘叢生之地,敵軍容易潛行,方便進行火攻。若實在無地可選,當清除營外荊棘雜草……”

    “雖說應當防備水淹,沒有水卻也不行,人吃馬嚼都得靠水。找水之法,可觀測鳥獸,野馬黃羊出沒、鳥群聚集之地,附近多半是有水源的……”

    李佑、甦如鶴、甦爽、甦元德,此刻都坐在地上,听得非常認真,這可比四書五經有意思多了。

    講述一番如何選擇營地,張守義突然說︰“今日止講選地,明日再講扎營,我先考教你們的算術進展。”

    “啊!”

    除了李佑,盡皆哀嚎。

    其實也沒啥可怕的,無非是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三甦慢慢做題去了,抓耳撓腮,坐立不安。

    張守義不管這些學生,自己去閱讀古文,他偏愛陸機的《辨亡論》,當即搖頭晃腦朗誦︰“昔漢氏失御,九州殘隔,吳、蜀乘時,鼎峙而競,兵連禍結,民為荼毒,曠日持久,以相吞噬,而卒並于晉。”

    又或是吟誦著賈誼的《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沉浸在這些前朝經典之中,細細品味著字里行間的治國安邦之策與興亡之理。

    林淵依舊在默讀《孟子》,他的記性非常好,最多默讀四五遍就能記住。然後每天溫習一遍,以此加深記憶,防止時間過久又忘掉。

    李佑無事可做,拿起身邊的竹矛。

    刺擊他已練了無數遍,前不久,周武又教他格擋之術。

    格擋要復雜得多,而且必須攻守兼備,在格擋的同時準備變招出擊。

    足足練習一刻鐘,李佑扭頭看去,發現三甦還在做數學題,看來小學低年級應用題是難為他們了。

    終于,甦元德捧著草紙︰“先生,我做出來了。”張守義接過草紙一看,點頭贊許︰“做得很好,你進步頗速。”

    甦元德頓時高興起來,他背書不如林淵,打架不如甦如鶴,只能認真學習算術,如此才能尋找到一點存在感。

    李佑也很高興,喊道︰“快快過來跟我喂招。”

    練習格擋,不能一個人傻練,非得有人對打不可。

    甦元德就是個廢物,以前打架全靠人多,這段時間正跟著甦如鶴習武。他舉起一根竹棍,漏洞百出的進攻,被李佑輕松格開,隨即肩膀遭反擊砸中。

    “再來,你的重心有問題,前腳的步子別邁太大。”李佑糾正他的錯誤。

    甦元德進步還是很快的,都是通過對戰來改正,沒有那麼多虛頭巴腦的招式。調整步伐之後,他出手果然穩了許多,卻又被李佑格開武器,腰部吃到李佑的反擊。

    甦如鶴一邊做題,一邊往對戰之處瞟去,恨不得自己也立即加入。

    “做不出來?”張守義笑問。

    甦如鶴撓頭說︰“先生,是這道題太難了。”

    “胡說!”

    張守義拿起拐杖,在地面畫線段︰“我軍主力已走出三百里,每日行軍五十里。援軍每日急行八十里……”

    甦如鶴看著地上的兩條線段,嘀咕道︰“你早點畫圖,我不就早做出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自己不會畫圖嗎?我有沒有教過你!回答我”張守義斥責道。

    甦如鶴急著去打架,便說︰“先生,你再出一道同樣的題,我定能做得出來。”

    張守義隨便改動題目內容,扔給甦如鶴道︰“拿去做吧!”

    或許是急于練武的吸引力,甦如鶴仿佛突然開竅,自己用竹枝畫線段,飛快將這道追擊應用題做出。

    他扔下紙筆,拿起自己的兵器,哈哈大笑道︰“我來也!”

    甦爽終于也把題做完,提著棍子加入戰團,四人分成兩組進行大混戰。

    而林淵,依舊目不斜視,繼續默讀《孟子》。

    張守義靜靜旁觀,他的視力很差,近處也只能看到幾個人影。但心情卻極為愉快,捋著胡子一直微笑,仿佛看到造反成功的那天。

    這糟老頭子壞得很,與甦元德獨處時,各種灌輸負面思想,引誘甦元德敵視自己的家族。

    因為母親自殺,甦元德本就深恨族人。被張守義這麼誘導,漸漸的心態就變了,一門心思想著找族人復仇。

    一番打斗,眾皆疲憊。

    甦如鶴一屁股坐下,喘氣道︰“等咱們長大了,不如立一山寨。我來做寨主,李佑是二當家,元德是三當家,林淵來做軍師……”

    “少爺,那我呢?”甦爽著急打斷。

    “你做掌櫃,寨中的吃穿用度,打造軍械都歸你管。”甦如鶴說道。

    甦爽頓時高興起來︰“那我便做掌櫃。”隨即又疑惑,“管仲是咱家,其他地方,也大多是甦氏別的宗支。咱們該搶誰呢?”

    甦元德突然說︰“就搶甦家,劫富濟貧!”

    “對,甦氏家大業大,便搶幾遭也不算啥。”甦如鶴傻乎乎說。

    甦爽出主意道︰“要我看啦,先搶石塘鎮,那里的造紙坊賺錢得很!”

    “都搶,管他哪家的。”甦如鶴拍著大肚子說。

    潁上紙品類齊全,有好幾十種,石塘鎮只是奏本紙最優,這樣的造紙基地還有好幾個。

    李佑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劫富濟貧有甚意思,還不如扯旗造反呢。”

    甦如鶴嚇了一跳,脖頸一縮道︰“那可不行,要掉腦袋的!听說書的說前幾年浙東裘甫聚眾起事,聲勢浩大,不也被官兵剿滅了?咱們可千萬別做那等掉腦袋的勾當!”

    “我就說說而已,哈哈。”李佑笑道。

    甦爽低聲說︰“哥哥,這種話可不能亂講,我听說謀反要誅九族。”

    “屁的誅九族,”甦如鶴不屑道,“當年安史之亂,安慶緒弒父篡位那陣,我娘的娘家可在安祿山麾下效過力,要是真的嚴格按律連坐,我家早就被抄沒了,哪還能安穩坐在這里跟你們說話?”

    甦爽拍拍小心肝,心有余悸道︰“不誅九族便好。”

    甦如鶴呵斥道︰“你說什麼呢?難不成真要造反?”

    甦爽猛然反應過來︰“對啊,我又不造反,管他誅幾族呢。”

    幾個小屁孩瞎扯淡,李佑笑著坐到張夫子身邊。

    張守義低聲嘆道︰“正月的邸報,昨日我已看過。今上裁定楊復恭謀逆一案,似欲大動干戈,興起詔獄。如今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南詔蠻夷侵擾,朝中非但不安寧,又起黨爭,看來這天下,是真要大亂了。”

    李佑搖頭道︰“潁上欲亂,非得連年大災不可。”

    “確實如此,潁上怕是亂不起來,”張守義說道,“待再過幾年,等你長大一些,或許我們可以去北方。”

    “到時候再說吧。”李佑不著急。

    他剛剛年滿十一歲,這年頭講虛歲也才十二。

    小屁孩兒一個,能夠干啥?

    當務之急,是認認真真磨煉本事,順便再結交一些朋友。

    喜歡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請大家收藏︰()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方便以後閱讀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第47章 兵法武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第47章 兵法武藝並對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