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午還早得很,帶進考場的食盒無用,李佑又原封不動的提出來。
甦爽就守在考場之外,立即迎上來問︰“哥哥考完了?”
“考完了,”李佑把食盒打開,分過去一塊餅,“你等候許久,想必也餓了,且拿去填肚子。”
甦爽一邊吃餅,一邊安慰道︰“哥哥莫急,今年不過,明年再來便是。”
李佑笑道︰“我過了啊。”
甦爽繼續說︰“少爺怕也要考兩三年,明年咱們再一起來。”
“我考過了。”李佑重復道。
“我曉得哥哥考過……呃,”甦爽頓時愣住,“哥哥被取中了?”
“取中了。”李佑點頭。
甦爽一手執餅,一手幫李佑提書箱︰“哥哥定是說笑,哄我尋開心。這才多久啊,大少爺怕是還未起床。”
“那便回客棧尋大少爺去。”李佑懶得再解釋。
甦爽說︰“我還要等小少爺呢。”
此時此刻,甦如鶴也已經交卷,並正在接受鄭知縣的面試。
鄭知縣面色古怪,看著手里的兩篇文章。
第一篇破題為︰“之乎者也,聖人之言,不听不可,不可不听。”
好吧,勉強還算正常,縣試文章要求不高。
第二篇是作詩題目,鄭知縣看著甦如鶴的詩作,表情有些哭笑不得。甦如鶴的︰“食多腹便便,行走苦難言。勸君節飲食,身健心自安。”
鄭乾憋著笑問︰“你也是潁上甦氏子弟?”
甦如鶴點頭︰“是啊。”
鄭乾又問︰“甦大昭也是你爹?”
甦如鶴點頭︰“是啊。”
“哈哈哈哈哈!”
鄭乾終于忍不住了,坐在那里捧腹大笑,諸多考生都好奇的偷瞧過來。
甦如鶴見知縣似乎很開心,頓時也得意起來︰“縣尊,我是不是做得很好?”
“很好,堪稱絕妙,”鄭乾都快笑岔氣兒了,咬著嘴唇止笑,揮手道,“且去吧。”
甦如鶴心情愉悅離開,經過前排一個考棚,有考生低語︰“縣尊如此賞識,兄台文章必佳,請問作詩題目如何應對?”
甦如鶴性格豪爽,願與眾人分享成功經驗,朗聲道︰“我就寫了個食多帶來的不便,勸人節食呢。”
“立即離場,不可喧嘩!”
監考差役連忙喝止。
听到甦如鶴的回答,一些考生捂嘴偷笑,一些考生如聞仙音。
及至中午,陸續有考生交卷,許多詩作都跟吃的有關,鄭知縣已笑得腮幫子發僵。
此刻師爺前來頂班,鄭乾沒有立即走,而是拿出李佑的卷子︰“賢弟且看,這里有一篇雄文。”
師爺瞟了一眼,表情有些古怪,只說︰“果然好文章。”
鄭乾興奮道︰“此文可為模範,應當張榜貼出,供眾學童習之。”師爺憋笑道︰“必當如此也。”
今天的考試題目,就是這師爺出的,昨晚鄭知縣喝花酒去了。
望著跑去吃午飯的鄭乾,師爺的奉承表情全無,取而代之的是一臉鄙夷。
……
且說甦如鶴離開考場,立即招呼道︰“走了,回客棧去,爹爹肯定還沒走。”
甦爽接過書箱,問道︰“少爺考得可好?”
甦如鶴喜滋滋說︰“雖都是亂寫的,本少爺卻有急智,縣尊看了開懷大笑,當場對我夸贊有加。”
甦爽又驚又喜,連說︰“恭喜少爺,賀喜少爺,咱們快回客棧,把這好消息說與大少爺听。”“還不快走。”甦如鶴已經迫不及待了。
三人回到客棧,甦皓果然還沒起床,周武早去河邊備好船只。
繪彩、樂弦、賦才也沒睡醒,他們昨晚都在陪甦皓玩葉子戲。
甦如鶴興沖沖跑去敲門︰“爹,爹,孩兒來報喜了!”
甦皓迷迷糊糊爬起,打著哈欠開門,帶著起床氣說︰“這才幾時,你怎已交卷了?”
甦爽搶著報喜︰“爹爹,少爺考得好,得了縣尊老爺夸獎。”
甦皓一邊穿衣,一邊問道︰“你寫的什麼文章?”
“第一題還湊合,”甦如鶴得意洋洋說,“縣尊看了第二題的詩,當即開懷大笑。作詩題目跟吃有關,孩兒就寫了‘食多腹便便,行走苦難言。勸君節飲食,身健心自安’,想來正中縣尊下懷……爹,你拿板凳作甚?”
“轟!”
一張板凳飛過去。
甦如鶴連忙躲閃,驚恐道︰“爹,你為何要打我?孩兒這次考得很好啊。”
甦皓閉眼緩和情緒,似乎不想再看傻兒子,吩咐李佑說︰“幫我教訓這兔崽子!”
“好 !”李佑一腳踹出。
甦如鶴完全沒有防備,被這一腳踹到屁股,頓時在屋里跌個狗吃屎。他爬起來,轉身怒視李佑︰“你竟敢偷襲我!”
李佑指了指甦皓,表示自己听命行事。
甦如鶴氣呼呼坐下,估計也想明白情況,嘀咕道︰“這次丟臉了,縣尊定然在笑話我。”
甦皓總算穿好衣服,問李佑︰“你怎麼也交卷了?”
李佑回答道︰“胡亂寫了兩篇文章,縣尊讓我回家準備鄉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場錄了?”甦皓有些驚訝。
“錄了。”李佑點頭說。
甦如鶴、甦爽主僕二人,頓時面面相覷,都覺得李佑真是好牛逼。
甦皓問道︰“怎過的?”
李佑解釋說︰“第一題,孩兒抄了韓愈的散文,哪知縣尊老爺拍案叫絕。”
“也是個不學無術的,”甦皓忍不住譏笑,也不知在譏諷李佑,還是在譏諷張知縣,他問道,“抄了哪篇文章?”
李佑回答道︰“也沒抄完,後面的記不住,只能胡亂湊字數。實在記不全,只能勉強拼湊。題目是‘子曰’,孩兒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出自韓愈《進學解》)破題,後面又胡亂寫了些。”破題。”
“那句竟是韓愈……”甦皓突然頓了頓,改口說,“抄得好!”
李佑︰????
不會吧,不會吧。
甦皓自詡文采了得,竟也跟張知縣一樣,沒有讀過韓愈的文章?
還真沒讀過!
唐末雖有古文運動,但多數士子更專注于詩賦以及應舉的時文,對于散文的研讀參差不齊。而且當時書籍傳播不便,即便知道韓愈等大家,也未必能讀到其全部作品。
甦皓面帶微笑,故作平靜道︰“你學過韓愈的散文?”
“囫圇讀過。”李佑回答。
“先人的散文都讀過?”甦皓又問。
李佑說道︰“只讀過一些。”
甦皓考教問︰“你最喜歡哪篇?”
李佑答道︰“《師說》,是韓愈的。”
“可會背誦?”甦皓問道。
“或許有些句子忘了,”李佑開始背誦,“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甦皓越听越心驚,這篇文章太好了,他竟然沒有讀過,只知道其中一些名句。
“好,甚好!”甦皓連連贊許。
李佑則越背越心驚,認真觀察甦皓的表情,這位老兄竟然不知道《師說》?
唐末的舉人也太水了吧!
也不能這麼說,甦皓熟讀諸子百家,家里收藏了許多秦漢文章。
“走了,走了,”甦皓掩飾心中尷尬,招呼孩子們登船出游,半路上又悄悄對賦才說,“去買一本韓愈等大家的文集,速去速回,我在船上等你。”
眾人登船許久,賦才終于買書回來。
“爹爹,我跑了好幾家書店,總算是買到一本。”賦才的手上全是灰塵,也不知這本書被嫌棄了多少年。
開船啟航,前往汝陰。
甦皓獨自坐在艙中,連續品讀幾篇雄文,突然淚流滿面︰“今日方知文章真諦,吾已蹉跎半生矣!”
其實不算晚,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許多文人也是後期才深入研讀大家之作。
李佑坐在船頭,眺望兩岸風景,心情極為復雜。
這大唐,不僅該給老百姓提供糧食,還得給天下士子提供精神食糧啊。
一個頗具才名的舉人,竟然不知道《師說》!
喜歡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請大家收藏︰()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