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女婿之前世今生

第100章 被鄰居識破的小伎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大寬路遠 本章︰第100章 被鄰居識破的小伎倆

    臘月16的夜里,陳天達跟邱榮珍偷情他在翻牆時,被我的呵斥聲嚇的摔崴著氣兒了後腰,他的豆腐還是大女兒陳少萍幫他磨好的。

    陳少萍雖然會磨豆腐,但她不會算豆腐賬,所以,陳少萍擔著豆腐挑子,陳天達還得還得跟著她賣。

    我跟陳天達之間雖然有些芥蒂,但考慮到是一個村子里的鄰居,為了照顧他的生意,我小吃店里每天用的三幾斤的千張豆腐都是買他的。

    豆腐都是他稱好重量卷在一起送給鳳嬌的,他說多重就是多重,我們從未質疑分量夠不夠秤,我們就按重給他付錢。

    他有點不夠意思的是︰他經常會在豆腐中加上一兩張破爛的千張豆腐,以次充好的賣給我們。

    破爛的千張用刀一切就成了碎沫,我們如果把這樣破爛的碎沫千張,加到客人碗里了,客人就會說我們用的是劣質的豆腐,影響我們的信譽。

    所以,鳳嬌對陳天達夾帶碎千張的做法雖然有點意見,但她也不好意思給他點破。還是紅霞給陳天達說過兩次,讓他以後賣給我們千張時,別夾帶那些破爛的千張了。

    說他一次,他也就管幾天,過幾天他又會夾帶個一二次,紅霞看不下去了,她曾對鳳嬌說過︰陳天達如果不自覺,再給你夾帶爛豆腐,以後就別買他的了,街上賣豆腐的商販多的是。

    今天的豆腐是陳少萍送過來的,不知道里面夾的有沒有爛豆腐,即使有可能也是陳天達的杰作,因為陳少萍說過,這豆腐是她父親給稱好的。

    此時,我站在店門口看著瘸著腿的陳天達,覺得他就像個小丑一樣的滑稽,他竟然給他女兒說,他是為了追趕小偷時摔傷腰的。

    梁群過來吃飯,看到陳少萍在擔著挑子賣豆腐,他心疼女友,連早飯都不吃的,就接過陳少萍的豆腐挑子,擔著豆腐就幫她賣豆腐去了。

    因為是臘月,人們開始備年貨了,所以,梁群擔著那挑豆腐,在街上轉了大半圈就給陳少萍賣完了。

    這讓陳天達又一次見證了人脈的力量,陳少萍對梁群也更是愛慕有加了。

    豆腐賣完後,梁群要留陳天達和陳少萍在他家里吃晌飯,陳少萍仰臉看看太陽離晌午還得一會兒,她就對梁群說︰“臘月磨豆腐太忙了,我下午還得回去磨豆腐,現在離晌午還早著呢。你剛才給我賣豆腐連早飯還沒顧得吃,咱就到鳳嬌姐那里吃碗熱干面吧。”

    梁群想了一下說︰“也行,這兩天路黏沒啥賣糧食的,下午沒有事做,要不,我去幫你磨豆腐吧?”

    陳少萍一听梁群要幫她磨豆腐,她高興的說道︰“我正發愁沒人給我擔水呢,你去了正好可以幫我擔水。”

    陳天達跟在後面,看著女兒和女婿又說又笑的並排走著,他心里也是甜蜜蜜的。

    不大一會兒,梁群擔著換來的黃豆挑子,領著陳少萍和陳天達就來到了我的小吃店里。

    他們3個來的時候,小吃店的生意已經接近了尾聲,我們準備的食材也快賣完了。

    陳少萍來到了廚房門口笑對鳳嬌說︰“鳳嬌姐,還有飯嗎?給我燙3碗加千張豆腐的熱干面,今天的豆腐是我磨的,我要嘗嘗我的手藝怎麼樣。”

    鳳嬌一見到陳少萍也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畢竟她們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好伙伴兒。

    她見陳少萍要燙三碗加千張的熱干面,高興對她說︰“你們趕的真巧,就剩下這三碗面了,你們給包圓了。”

    紅霞看到笑盈盈的陳少萍,她就輕聲的喊道︰“少萍,你到廚房里來下。”

    陳少萍見紅霞笑里摻假,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她就滿腹疑惑的向廚房走去。

    到了廚房,紅霞拉著陳少萍的手就來到了鳳嬌身邊的案板旁邊,只見紅霞掀開一塊抹布,示意她看放在小撈箕里面的兩張爛千張豆腐,笑著對她說︰“少萍,你也知道,這樣的爛豆腐一切它就碎了,加到客人碗里人家就該說我們是以次充好了。我們如果買著自己吃倒是無所謂的,以後注意點。”

    陳少萍一看,這是她早上揭千張的時候,有幾張粘在豆腐布子上的千張被她揭爛了。當時她把這幾爛豆腐放在一邊了,留下自己咽菜的,沒想到被她父親夾在好千張里面以次充好的賣了。

    陳少萍看著鳳嬌雖然沒說什麼,但她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仿佛有人用耳光打過一樣的……

    她尷尬的笑笑說道︰“對不起啊鳳嬌姐,我明天給你補兩張。”

    鳳嬌笑著說︰“補什麼呀,這豆腐也能吃。”

    陳少萍認真的說道︰“能吃是能吃,但看是什麼價錢。”

    說著,她就把撈箕端到店里,放在她父親的面前生氣的說道︰“爸,有幾張千張粘布了,被我揭爛了,我放在一邊留著咱自己吃的,你怎麼夾在豆腐里面賣給鳳嬌姐了呢?”

    陳天達見自己的小伎倆被人識破了,他尷尬的解釋道︰“我忘了這是賣給鳳嬌的了,其實,這樣爛豆腐也是能吃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少萍听著父親在為他的小伎倆辯解,她生氣的說道︰“能吃是不錯,換做是你,你願意出好價錢買這樣的嗎?街上那麼多賣豆腐的鳳嬌姐不買,就只買咱的,人家不還是念其咱是一個滝的鄰居,照顧咱的生意嗎?你可倒好,還真是鬼迷熟人呢,把爛豆腐夾在好豆腐里面,賣給你的老主顧了。”

    我看陳天達被她女兒數落的無地自容,就連忙出來打圓場︰“少萍,不是你想的那樣,這是你爸給我添秤的,可能沒有算數。”

    陳天達連忙接著說道︰“對,對,是沒算數,二斤二兩,我給他算二斤了,別說是一個滝的鄰居了,就是看在老主顧的情份上,我也不能干這事呀。”

    這時,鳳嬌和紅霞把那燙好的三碗面,端到了店里放在陳天達和陳少萍,梁群他們的飯桌上了。

    隨即,鳳嬌笑著問我︰“國勇,咱今天晚上把黃豆泡泡,把過年的豆腐在天達叔那里加工加工可以嗎?”

    “只看咱表叔願不願意給咱加工呀?”我看著陳天達說道。

    陳天達一邊用筷子拌著面條,一邊說道︰“可以呀,你們要想加工豆腐就這最近兩天加工吧,到20以後恐怕就顧不得了。”

    每年的臘月20前後,一個滝的鄰居為了多吃點豆腐,就會把自己的黃豆用水泡好,拿到陳天達豆腐店里,請他給我們磨好壓好,他不但不問我們要豆腐加工費,他還得賠點石膏,只是燒豆腐鍋的柴禾得用你自己的。

    從幫我們鄰居磨過年豆腐的這件事來看,陳天達辦的還是挺敞亮的,畢竟一個滝的鄰居,一年到頭都在他那里換豆腐吃,說起來也是老主顧了。

    我們正在聊著加工豆腐的事呢,陳天富走到了店里來了。

    我連忙站起來迎上前去,他望著屋子里面的人笑笑之後,就走到我跟前說道︰“國勇,今天晌午你跟鳳嬌到我家里坐坐,你嬸她們已經在做晌飯了,我和你嬸想請你跟鳳嬌明天給少華去接親呢。看你們的事情太忙,實在是開不了這個口呀。”

    我連忙給他搬了一個板凳遞給他說道︰“表叔,娶親接親是百年好事,我們給少華接親還可以沾點喜氣呢。“”

    陳天富看著我和陳天達說道︰“都準備停當了,我來的還有其他親戚,明天在一起熱鬧熱鬧。對了,天達和少萍你們陪著國勇和鳳嬌一塊過去吃晌飯,明天給我幫忙做飯。”

    陳天達說︰“你也知道,我磨豆很忙,我倆只能去一個給你幫忙了,我讓少萍過去吧。”

    事情安排好之後,陳天富就走出了店門。

    在農村被人請著給人家娶媳婦當著接親的人,一般都是被稱為有福之人,也是有威望或是人緣比較好的人,平庸之人,口碑差的,一般人是不請的。

    東家請這樣的有福之人給他接親,寓意給他們的新人會帶來吉利的好兆頭。

    臘月18的這天早上,我們依然起來的很早,把今天的食材都準備的非常充分。

    因為呂大為回來了,有人照看她的大女兒了,所以,紅霞和吳玉英也比往常來的早些。

    頭一天晚上,我跟紅霞和吳玉英就交待好了,明天上午我跟鳳嬌都去給陳少華接親,小吃店的生意全都托付給你們兩個打理了。

    18的早上,齊同心也來的很早,我對他交待說︰“如果有外地的商販開車來買豬娃了,你就帶著他們下去買,行費還是老規矩。”

    齊同心表示讓我盡管放心。

    因為陳少華和王萍他們是逃婚同居的夫妻,已經成了事實上的一家人了。今天接親其實就是補辦一個迎娶的儀式而已,顯得王萍是陳少華明媒正娶的妻子。

    因此,她們的迎親和發親的過程都非常順利。

    上午11點之前,我們就把新娘子王萍迎娶到了大閆滝,陳天富還大擺酒席招待前來送禮的鄰居。

    吃了晚飯,陳天富還演了一場電影表示慶賀。

    陳少華和王萍的婚姻創造了大閆滝的神話故事,陳少華學藝開店只用短短的幾天時間,就娶到了漂亮的妻子。

    陳少華的開店創業和他跟王萍的婚姻,曾被當做一個榜樣,激勵著大閆灣的青年小伙子,他們紛紛效仿陳少華立志創業,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生財之道。

    其中,以捕捉黃鼠狼和野雞野兔為經濟來源的閆學家,因為害怕遭到傳說中的報應,他也放棄了這個殺生的行業,到清港鎮跟他姐夫學習照相和洗相片的技術了,準備在余寨街上開個照相館。

    花邊新聞先知道的閆學政,他听說陳少華開店幾天就娶到了一個老婆,非常羨慕他的桃花運。他也想開個店,能像陳少華那樣的走個桃花運,娶個美女老婆回來……

    有一次,他到我小吃店里來了解行情,準備進軍餐飲業,他想在余寨街上開一家食堂,把他做大做強。

    當時,他雄心勃勃,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

    臘月初幾的那幾個集,他幾乎每天都要到我店里來,討教經驗,來取經學藝,還給我開玩笑的說︰我的食堂開業了,你可不能把我當做同行是冤家來看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幾天,他就像瘋了心似的在余寨街上看門面,談房租……

    當他算算房租、開店的本錢和沒有廚藝的自己時,他開店創業的計劃就偃旗息鼓了,因為沒錢投資就,也就沒了下文。

    用他父親閆德成的話說︰他就是一個好高騖遠的家伙,22、3歲了還沒有說到對象。

    閆德成夫妻生育了4個兒子,老大老二和老三,他們都成家立業了分出去單過了,就ど兒閆學政整天不思進取。農閑的時候,他就蹲在稻草垛頭上,跟陳天虎他們這些沒事做的閑人打牌下棋,回去吃父母做好的現成飯。

    吃了飯後,嘴一抹,又出去玩去了,吃了晚飯後,他們那些牌友和棋友,繼續在電燈底下挑燈夜戰。

    他父母養羊和養雞換的錢,都給他買煙買酒喝了。

    父母也為他這個渾渾噩噩的ど兒傷透了腦筋。

    一個多星期前,村子里來了一個踩百家門的說書匠,立即就吸引了他的興趣。他感覺他遇到了知音,跟他很情投意合,他決定拜他為師學習說古書。

    這個說書匠姓田,有3、40歲,他說他大集體的時候就是坐夜場說書的名師,他收了好幾個徒弟,如今遍布方圓幾百里內,個個都是說書高手,徒弟也在收徒弟了。

    這個田師傅的用裝備非常簡單︰一個小戰鼓,一副月牙銅鐮,外加一個布袋,就可以出門掙錢了。

    那天,閆學政在村子里溜達,他看見田師傅拿著他的那套裝備來了陳天富門口,他先把鼓架子撐開,然後把那個戰鼓往鼓架子一放,就用右手拿著一個帶著紅布條的鼓錘子,開始對著戰鼓“咚七七,咚七七,咚咚咚……”有節奏的敲了起來。

    同時,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的月牙銅鐮,帶著節奏的踫撞發出悅耳的聲響,跟隨著鼓聲的節奏和他的演唱完美的結合在一邊,再加上他繪聲繪色的動作表演,使田師傅顯得瀟灑自如,勾起了閆學政對說書的無限向往。

    只見田師傅活靈活現的表演道︰“貧為賤,富為貴,不能平均,世界上分幾等工農商學兵,或種田或學藝,要早早動身……”

    他這場用時半顆煙的表演唱結束後,陳天富就用一個藍邊碗,在家里給他了一點大米倒進了他的布袋里,算是給他表演唱的贊賞。

    然後,田師傅又到了下一家的門口,他又用著同樣的動作表演一小段古書,或現代書,總之,不能跟上一家表演的內容相同。

    表演結束後,這家主人也會用茶缸或碗給他點米倒他的布袋里,給他當做演出費。

    那天,閆學政跟在田師傅的後面,看完了他在大閆滝的全部表演過程,並親眼見證了他的魅力和收獲。田師傅從這一家走到另一家,身後還跟著一群看熱鬧的大人小孩,他在大閆滝獲得的“演出費”足足的有10來斤大米。

    如果表演一天的話,收獲幾十斤大米,還是有把握的。

    看著這個收益,閆學政的心動了,他決定學習這門說書的手藝,實現發家致富的理想。

    于是,那天晚上他就把田師傅留在他家里吃飯住宿,好煙好酒的款待,先聯絡聯絡感情。

    那天夜里,田師傅給他講了很多說書打門的江湖知識和黑語子,他覺得說書這個生意就是一本萬利的行業。

    田師傅還對他說︰他的妻子就是他在一個村莊夜晚說書時娶到的,這就使閆學政對學習說書更增加了信心。一連幾天他就跟著田師傅,在余寨周圍學習走村串戶的說書手藝。

    晚上,田師傅就到他家里來住宿,余寨周圍說了一遍書後,他就跟著田師傅去了外地。

    ……

    閆學政痴迷上說書的手藝後,就拜田師傅為師。他白天跟著田師傅一起出去走村串戶的挨門說書,晚上田師傅就回到他家里吃住。

    說好听點是說書賣唱的藝人,實際上則是沿村乞討的要飯的。

    其實,閆德成不想讓兒子學這個要飯的手藝,怎奈他看兒子太痴迷了,對這個田師傅總是畢恭畢敬的。

    不過也好,自從遇到了這個田師傅,閆學政也變得勤快了,他不再到稻草垛頭上去找那些閑人去打牌下棋,無所事事了,而是專心致志的跟著田師傅出門學藝去了。

    白天他早早的跟著田師傅走村串戶的說書,田師傅說完一家掂著戰鼓走的時候,他就掂著布袋在後面等著收米。踫到大方講究的主人了,他們就用碗或茶缸子點大米倒進布袋里。

    踫到小氣一點的主人了,他們打發糧食就像是喂雞一樣的,就用手抓一小把米放進布袋子里,不僅打發的量少,而且還顯得很沒有禮貌。

    他們打門說書也會踫到這樣的一些人家︰看到田師傅說書快到他家門口的時候,他就提前回去把過道門給關上,造成人不在家的假象,待田師傅把他門口隔過去,到下一家去說書討要的時候,他再回來開門……

    不過,這種現象並沒有讓閆學政感到傷其自尊,用田師傅的話說︰干我們這一行的,就得臉皮厚,嘴皮薄才能賺到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晚上說書回來後,田師傅就在院子支起戰鼓教他說書打月牙鐮,不僅教他這些敲鼓和打鐮子的技能,還教他一些說書的唱詞。

    為了能得到田師傅的真傳,閆德成他們就把他當做貴客一樣的招待,每天早上就會打一碗荷包蛋給田師傅吃。

    晚上閆德成的老伴還會炒三四個菜,炖半只老母雞,讓田師傅吃飽喝足。

    他們把炖的香噴噴的老母雞肉,基本都夾到田師傅碗里去了。

    在剛剛解決溫飽的八十年代中期,接連幾天這樣像“貴賓”般的招待規格,使閆德成有點受不了了。他家的老母雞也被殺的越來越少,之前攢的留著吃鹽灌油用的雞蛋,也都給吃光了。

    當閆德成看到田師傅每天都能討要回來3、40斤大米時,他也不覺得說書乞討丟人了。這麼多的大米按照當時的物價可以賣7、8塊錢。而當時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只有百幾十塊的,所以,說書乞討一個月就可以掙到200多塊。

    這樣的收入還是比較高的,說書乞討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天都能見到現錢。

    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把說書的手藝學透學精,將來也能養家糊口,想到這里的時候,他覺得為此而花的“學費”也是值得的。

    不過,田師傅也挺夠意思的,他看閆家這麼真情實意的待他,他也傾心傾力的傳授給閆學政的說書技術。

    也許閆學政是與這一行有緣,只用兩三天的時間他就學會了敲鼓打月牙鐮的技術,又學了幾天之後,他就能單獨說書打門了,他說唱的時候,田師傅還在幫他糾正發音和姿勢……

    前天,田師傅就帶著閆學政到外地說書實習去了,臨走的時候田師傅對閆德成說︰“年里能讓學政學會坐夜場說長篇古書,年里年外就可以給你掙夠一年的化肥錢……”

    听著田師傅說的話,閆德成對未來充滿向往的囑咐兒子︰要虛心的跟著師傅好好的學習手藝,爭取早日學成歸來……

    臘月20這天的五更時分,閆德成老兩口就睡醒了。

    別看他們都70多歲的了,但他倆都精神飽滿,身體硬朗,也勤勞能干,養的有牛和幾只山羊。

    老兩口養著一頭大老牯子,膘肥體壯的力氣很大,他們4家,20多個人的幾十畝田地,都是用這個大老牯子給犁耙耕種的。

    老大老二和老三他們都沒有牛用,幾家子伙這一頭牛耕田,趕到農忙的時候,都爭著要先用,而且他們還不服飼牛。

    他們用完卸套,就牛把往老兩口跟前一放就不管了。老兩口看著老牯子一成一晌午的干,一成一下午的干,餓的左肚皮貼右肚皮實在可憐,老兩口心疼牛,他們每當看到兒子用牛時,就會不動聲色的拿著鐮刀和繩子,下坡給老水牛去割草。

    老兩口一去割草就會耽誤自己的農活,老四看到三個哥嫂比著不管老水牛,他就頗有微詞,說三個哥嫂心狠,用牛不服飼牛,就不想讓他們再用了。

    三個嫂嫂听閆學政這樣數落她們,她們三個還聯合起來反駁他說︰老兩口之所以受苦受累,都是為了給你老四多掙家業,按說他們掙的家產也得分給我們一點。我們三兄弟都成家立業,早分出來單過了,根本就不需要老兩口管我們了。反倒是你老四還在連累老兩口,老兩口不僅替你服飼牛,還在給你種田地,就連洗衣和一天三頓飯還是老人在伺候你……

    每當老四被哥嫂們指責他是在啃老時,他就氣的直嘟囔︰“老兩口掙了一輩子的血汗錢,都被娶你們三個不僅花的底朝天了,而且還欠了一屁股的外債,所以,我才是最吃虧的那一個……”

    喜歡上門女婿之前世今生請大家收藏︰()上門女婿之前世今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上門女婿之前世今生》,方便以後閱讀上門女婿之前世今生第100章 被鄰居識破的小伎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上門女婿之前世今生第100章 被鄰居識破的小伎倆並對上門女婿之前世今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