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外出這一周,我把館里的售票收入都清點完畢,整整齊齊地放在您辦公桌的抽屜里,每筆金額都標注了具體的進賬日期。"
"館長,您可以抽空檢查一下。"
冉秋葉做事總是這般細致、貼心,幫忙管理資金,還能做到條理分明。
"秋葉,交給你辦事我很放心。"
林楓笑著走出辦公桌後,張開雙臂。
冉秋葉臉頰微紅,楓情萬種地翻了個白眼。
隨後,兩人相擁。
"這一周,有沒有想我?"
"你自己猜吧。"
"我怎麼知道。"
"不知道就別說。"
林楓能感受到冉秋葉對他的深深依賴。
"對了,秋葉,把手伸出來。"
"我從青島給你帶了件小禮物。"
林楓笑著對她說。
"是嗎?"
"還給我帶了禮物?"
"什麼禮物?"
冉秋葉眼楮靈動,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把手伸出來,禮物自然會出現。"
林楓壞笑一聲,賣起了關子。
"好吧,我就看看你耍什麼花樣。"
其實冉秋葉內心十分開心、甜蜜。
她特別喜歡林楓臉上露出這樣的壞笑。
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她,林楓一旦這樣笑,就預示著即將給她帶來驚喜。
林楓從口袋拿出一塊嶄新的梅花手表,為冉秋葉戴上。
表鏈長短適中。
"梅花手表?!"
"林楓,你竟然給我買了塊梅花手表。"
"不行,我不能收,太貴重了。"
"前幾天宋白鴿買的一塊就花了兩百九十六塊。"
"林楓,我怎麼能接受這麼貴重的禮物?"
冉秋葉既驚訝又愧疚,想要摘下手表。
"不過是一塊小手表罷了,談不上貴重。"
"而且,你的就是我的,送你手表不就跟送自己一樣嘛。"
林楓的話讓冉秋葉又害羞又歡喜。
她瞪了他一眼,嬌嗔道︰"胡說什麼呢,誰是你的,別亂講。"
嘴上說著不要,行動卻很誠實,林楓抱著若林楓都不願放手。
終于,兩人溫存夠了。
林楓把包遞給冉秋葉︰“這次我去青島出差,買了些海魚和海帶,都在這個包里。”
“你帶回去,讓你爸媽好好過年,讓他們也嘗嘗海鮮。”
冉秋葉接過包點點頭。
可當她拉開拉鏈時,還是吃了一驚。
“林楓,這也太多了,咱們怎麼吃得完?”
她看著包里的海產品,海帶、、帶魚、咸鮐魚、海蠣子、螃蟹和皮皮蝦,滿滿一包,簡直讓人驚訝。
要是拿到市場上賣,很快就被搶光了,這一包至少能賣幾十塊錢。
京都離海太遠,交通也不方便,老百姓一年難得吃到一次海鮮。
林楓送的這一包海產品,能讓京都百分之九十的人沒見過這些食材。
“一家人吃不完,找人幫忙啊,老趙不是在附近嗎?”
林楓的話讓冉秋葉笑了。
可不是嘛,怎麼把老趙給忘了?
老趙是冉秋葉父母的老友,去年就在她家過年。
冉秋葉去上班了,沒帶那包海鮮。
上班時帶著這麼顯眼的東西不合適。
她打算下班後再來取。
林楓回家前先去了小印刷廠,見到三大爺易中海、二大爺劉海中和傳書員老趙正忙著干活。
少了三大爺閻埠貴,但三個人依然有條不紊地完成任務。
林楓安心離開,直接騎車回家。
"爸,我給您拍幾張照片吧。"
"我已經學會拍照了,給何曉和兩只小螃蟹拍了好多呢。"
剛到大院,林動就興沖沖地拿著照相機跑過來。
"哦?那太好了。"
"咱們家小林動現在是小攝影師啦。"
"騎車的時候幫我拍一張吧。"
林楓笑著對兒子說。
"好 。"
"爸,看著我的鏡頭。"
"對,就這樣。"
"笑一笑,不錯。"
林動一本正經地指揮著,按下快門。
嚓!
嚓!
嚓!
連續給林楓拍了三張照片。
"拍出來的效果很棒,爸,咱們回去,再給您和媽拍幾張。"
小林動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指揮林楓回後院。
身後跟著幾個小跟班︰何曉、槐花、小當和棒梗。
大家都被林動手中的照相機吸引住了。
誰也沒想到,林動真的學會了拍照。
只浪費了一盒膠卷,他就學會了沖洗照片。
連照相館的吳師傅都夸他是天才。
林楓把自行車停好,林動認真地讓何曉搬來兩把椅子,拉著林楓和于嗨糖坐下。
"爸、媽,看我的鏡頭。"
"對,就是這樣。"
"很好。"
林動站在小板凳上,舉起照相機,像個小指揮官。
嚓!
嚓!
嚓!
連拍三次。
于嗨糖哭笑不得。
沒想到這孩子真學會拍照了,還挺像那麼回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奶奶,快來,照相了。"
"給你們和我爸媽拍張全家福。"
林動招呼屋里看孩子的萱老太太出來拍照。
何曉機靈,立刻跑進去搬出一把椅子。
"來了來了。"
"動動會拍照了。"
"還要給我們拍全家福,真好。"
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
看著小重孫才五歲就這麼出色,她怎能不開心?這孩子從小就在她身邊長大,現在還常跟她同床而眠。
何曉搬來椅子後,認真地扶著老奶奶坐下,林楓和于嗨糖則分別坐在老奶奶兩邊。
“爸爸媽媽,你們靠中間一點。”
“對,這樣看起來更溫馨。”
林動的話讓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林楓夫妻也被逗笑了。
“這孩子怎麼什麼都知道?”
于嗨糖嘴上調侃,心里卻很自豪。
這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懂得多說明聰明。
再看看隔壁秦淮茹家的孩子,傻乎乎的,完全沒法跟自家兒子比。
“看書多自然學到的東西就多。”
林楓笑著解釋。
“那些小人書也能算書?”
于嗨糖覺得不可思議。
她小時候也看過小人書,但從不當回事。
沒想到兒子今年開始集小人書,林楓還特意做了個書架。
她以為兒子只是把小人書當玩具,沒想到兒子竟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
“小人書當然是書,是幼兒的啟蒙書。”
“我們家林動和何曉就是通過集小人書,漸漸喜歡上看書,從而學到很多東西。”
听林楓這麼說,于嗨糖明白了,難怪他對兒子集小人書這麼支持。
讓她更開心的是,丈夫花一百塊買的照相機,兒子不僅沒弄壞,還會拍照了,還給家人拍了不少照片。
林動先給父母和老奶奶拍照,又去給弟妹們拍了照片,最後還給鄰居奶奶拍了一張。
之後,他和何曉一起去何曉家了。
林楓讓兩個小家伙在暗房里洗照片,自己則洗臉休息。
這時秦淮茹端著一盤剛炸好的麻團進來,說是請林楓品嘗。
于嗨糖抱著孩子冷眼看著,對秦淮茹並無好感。
麻團又稱煎堆,種類繁多,是傳統油炸面食,象征美好寓意。
林楓還教秦淮茹做了驢打滾和麻花,如今她們已熟練掌握,開始在鄰里間售賣。
婆媳二人分工明確,賺了些許收入,讓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
正如林楓曾經認為的那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制作面點小吃不僅提升了秦淮茹家的生活質量,也滿足了鄰里的需求。
一位街坊鄰居提出想要購買麻團,但秦淮茹不會做。
無奈之下,她再次向林楓求助。
然而,由于林楓工作繁忙且剛出差回來,他只能通過傳授方法讓她自己嘗試制作。
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秦淮茹終于成功做出了麻團。
林楓品嘗後雖覺得味道普通,卻認可其食材實在、用心制作。
他對秦淮茹的手藝表示贊賞,這讓秦淮茹十分開心。
“真的成功了嗎?”
“真是太
“你又教會了我一種新的零食做法。”
“我現在就回家準備麻團,隔壁的方阿姨預訂了兩斤,得趕緊回去炸好。”
秦淮茹帶著喜悅離開林楓的房間,匆匆趕回家開始忙碌。
“秦淮茹真是能干,下班後還要制作零食給婆婆拿出去賣。
作為一個單親媽媽還要照顧婆婆,確實不容易。”
一位大媽抱著小林葉感慨道。
于嗨糖冷笑道︰“這又能怪誰呢?只能怪她命不好。
丈夫早逝,全靠她一人撫養孩子和婆婆。
不努力工作怎麼行?不過她現在沒再糾纏柱子,倒也顯得順眼多了。”
幾位老人相視而笑,彼此心照不宣。
聾老太太和一大媽都失去了子女,如今將希望寄托在林楓身上。
而一大媽和一大爺同樣如此。
她們羨慕于嗨糖,身在福中不知福。
嫁給了英俊又有擔當的林楓,還為他生兒育女,這才是真正的家庭幸福。
時間過得很快,軋鋼廠的工人迎來了春節假期。
像往年一樣,每位工人都分到了幾斤豬肉,帶著喜悅回家準備過年包餃子。
在工人們放假的那天,林動完成了一件令他自豪的作品。
他成功地沖洗出了為全家收集的所有照片,每一張都清晰明亮。
何曉見到這些照片時,驚訝不已︰"你的作品成功了?林動,你真是太厲害了!"
"這麼多照片竟然都沖洗出來了,這些真人照片比連環畫里的畫質清晰多了,也真實多了。"
這時,何曉終于理解了林楓為何對相機產生興趣。
原來,相機拍下的照片拼接在一起,不就是真人版的連環畫嗎?
林動從未放棄對連環畫的喜愛,他只是將連環畫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意識到這一點後,何曉感到無比激動。
當兩個孩子帶著林動沖洗的照片給大人看時,大家都被震撼到了,尤其是于嗨糖。
她難以置信自己的五歲兒子竟完成了如此杰出的作品。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普通人一年難得去幾次照相館,拍照對他們來說是莊重而神聖的事情。
特別是照相師傅手中的閃光相機,更讓他們覺得神秘。
然而,今天,于嗨糖五歲的兒子居然做到了如此神聖的事情,怎能不讓她感到震驚呢?
兩位老太太拿著小林動為她們拍的照片,笑得合不攏嘴︰"乖乖,我們家的小重孫真聰明,居然學會了照相,拍出的照片還這麼好看。"
老太太笑著夸獎,並緊緊抱住小林動親了又親。
一位大媽也將小林動抱過來,親了好幾下,對他的攝影作品贊不絕口。
林楓下班回來,帶來六斤豬肉,包括豬板油、排骨、大腸、里脊和後座肉。
這些肉都是傻柱親手挑選切割的,涵蓋了豬身上所有的優質部位。
哥倆感情深厚,他怎能不為林楓切塊好肉?
“爸爸,給您看我拍的照片。”
林楓剛把六斤豬肉放到桌上,小林動就蹦跳過來,炫耀般拿出幾張照片遞給林楓。
林楓接過一看,立刻眼前一亮。
第四更!
“好兒子,干得好!”
“我就知道,咱家小林動拍的照片肯定最棒。”
“這只是開始,將來他可是會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
喜歡四合院︰從廣播員開始整頓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廣播員開始整頓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