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非常重要!”
楊廠長激動地說。
“哦?我沒意識到它有這麼重要。”
林楓笑了笑,“我那個朋友那里還有很多類似的書,估計能開個圖書館。”
林楓只是隨口一說,但這句話卻讓楊廠長激動得身體發抖。
林楓的話讓楊廠長豁然開朗。
“好主意!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楊廠長感嘆道。
“咱們紅星軋鋼廠也該有自己的圖書館了。”
“小林啊,我發現你真是個天才!”
“從今天起,我就著手向上級申請,爭取立項,批一塊地給我們建圖書館。”
“我已經想好了圖書館的名字——紅星圖書館!”
“小林,我想任命你為紅星圖書館的館長,你覺得如何?”
楊廠長興奮地對林楓說。
林楓微笑著點頭,“林楓願意接受廠長的任命,管理好紅星圖書館,讓它為咱們廠里的工人們提供優質服務。”
他就在等楊廠長這句話。
跟聰明人溝通往往就是這樣直接。
李副廠長最近很受工人歡迎,不僅因為林楓幫他弄到了豬肉改善伙食,還有那新建的養豬場也為他加分不少。
要不是楊廠長去年帶隊拿了廣播員大賽的冠軍,他的威望可能已經被李副廠長超過了。
這次,楊廠長抓住機會,決定建一座圖書館。
紅星圖書館計劃!專門為工人們提供服務的圖書館!這個項目一旦實現,肯定比養豬場更受歡迎。
楊廠長心里有點不滿,心想這個林楓怎麼總幫李副廠長撈好處?
想要在咱們廠區建設養豬場的話,可以來找我嗎?
我是正經的,李副廠長只是副職而已,對吧?
就憑李副廠長那小氣的性格,他只給你安排了個三號車間倉庫,地方又小,能養幾頭豬?
如果你來找我楊廠長,我肯定能給你找塊比三號車間倉庫大十倍的地兒。
他老李就算給你弄來一百頭豬崽,我老楊也能給你弄來一千頭!
不過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
楊廠長現在是個腳踏實地的人,林楓帶來的那本書讓他察覺到機會,他牢牢抓住了這個契機。
當天,楊廠長就向上級提交申請,打算為紅星軋鋼廠建造一座專屬圖書館。
不到三天,上級批復下來︰同意。
場地紅星軋鋼廠自有,流程還得按部就班走。
經過反復思考,楊廠長決定將圖書館設在原本廢棄的一座招待所內。
別看這招待所不起眼,兩層小樓臨街而建,雖然建築有些老舊,但面積寬敞。
上下兩層共一萬平方米,完全夠改成圖書館。
楊廠長找來林楓商量,林楓非常支持他的想法。
其實林楓也曾考慮過其他地方,但綜合考量後,還是覺得這座廢棄招待所最適合作為圖書館選址。
接下來的半個月,楊廠長將圖書館籌建工作全權交給林楓負責。
需要人手,就從車間抽調;需要資金,立刻撥付;需要物資,全力供應。
總之,楊廠長給予了充分的支持。
半個月後,昔日破舊的招待所煥然一新。
所有牆面粉刷一新,潔白明亮,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門口“紅星圖書館”
五個大紅字尤為醒目。
內部空間重新規劃,多余的隔牆拆除,房門替換,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隨後便是選購書架。
林楓特意聯系木器行定制了一批新款書架,兩周後完工,正好趕上圖書館開業前一天送到。
這批書架全部采用實木打造,貨真價實。
至于書籍,則由林楓通過人脈,從大領導和圖書館館長那里借來幾千本工具書,暫時用于充實館藏。
不過這些書之後都需要歸還。
開業當天,楊廠長、李副廠長、婁董事悉數到場,還邀請了幾位區領導前來助陣。
讓林楓意外的是,楊廠長特意給他留了一個剪彩的位置。
剪彩結束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楊廠長親自發表講話,對林楓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並鼓勵他繼續為人民服務。
隨後,楊廠長又給了林楓幾分鐘的發言機會。
作為金牌廣播員,林楓對這樣的場合早已駕輕就熟。
一番精彩演講後,贏得了滿堂喝彩。"紅星軋鋼廠的廣播員就是不一樣啊!”
“我剛才閉著眼楮听都覺得像是在听收音機。”
“人家可是去年廣播員大賽雙料冠軍,獨播和聯合廣播都拿下了第一名呢。”
剪彩儀式結束後,林楓帶領大家參觀剛建成的紅星圖書館。
大家帶著好奇走進圖書館,卻發現這里全是工具書。
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專業書籍,從金屬切削工藝到汽車修理,應有盡有。
一位小伙子拿起一本半導體收音機維修的工具書,愛不釋手。"你們這里的書能借出去嗎?這本書太棒了!”
林楓聞言,熱情地解答了他的疑問︰“當然可以借閱,只要你有紅星軋鋼廠的工作證,就能辦張借書證,交一塊錢押金,看完後完好歸還,押金就會退還給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紅星軋鋼廠的工人在我們圖書館借書是免費的,這是我們圖書館的服務宗旨,專門為廠里的工人提供幫助。"
"如果不是紅星軋鋼廠的工人,也可以憑證件在前台辦理借書證,只需繳納一元押金。"
"不過,這需要收費,借書每天收一分錢,但如果提前登記一個月的借閱,費用是兩毛五,能節省五分錢。" "我們的圖書館並非以盈利為目的,而是致力于為工人服務,助力他們提升技術和技能。"
林楓的話讓楊廠長和其他領導頻頻點頭。
楊廠長心中贊嘆︰"小林,你這個圖書館館長很稱職,這麼快就進入狀態了,不錯,真的不錯,我沒看錯你。"
楊廠長隨意翻閱了幾本工具書,確實發現這些書對專業工人非常實用。
但他更關心的是林楓能從朋友那里帶來多少本書,特別是那本在車間引起轟動的金屬切削工藝學的
事實證明,林楓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幾天後,全廠突然進行了一次緊急備戰,這是戰爭狀態下才會出現的情況。
一些老工人見過這種場面,倒不驚慌,但新工人心里有些忐忑。
楊廠長、李副廠長等領導將車間的所有骨干召集到大會議室。
眾人坐下後,氣氛嚴肅。
林楓也被楊廠長派人叫來參加會議。
楊廠長神情嚴肅地向大家說明了任務的重要性,並鼓勵大家群策群力,爭取當天解決問題。
八級鉗工易中海接到上面下達的任務後,苦笑著搖了搖頭︰“難度太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
七級鉗工劉海中接過任務看了看,同樣連連搖頭︰“這種零件只能存在于想象中,恐怕國外最先進的設備也造不出來。”
眾人看完任務後,都皺起了眉頭,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幾位廠長的臉色也變得凝重。
“老易、老劉,你們都是高級鉗工,每年都是先進工楊廠長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易中海鎮定自若地說︰“廠長,我和老劉說的是實話。
這種零件根本無法制造出來。
即便我們集合全廠的精英,也無法滿足零件硬度和韌性的要求,因為問題出在材料上,我們廠不具備生產這種零件所需的材料。”
易中海深知材料的重要性,知道再怎麼動腦筋也沒有用。
下料車間主任張師傅不樂意了︰“老易,你怎麼能這樣說?我的車間這麼大,隨便選塊材料給你,難道還不行嗎?”
張主任身材魁梧,說話聲如洪鐘,工人們私下稱他為“猛張飛”
。
易中海認真地說︰“老張,不是我不相信你們,而是你們的淬火工藝達不到要求。”
張主任嘆氣道︰“我知道工藝有問題,可我們的技術一直停滯不前,我能怎麼辦呢?”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易中海和張主任等首批老工人,憑借實干精神逐步探索前行。
他們將青春獻給了軋鋼廠,卻因國家技術落後而受限。
西方列強的技術封鎖讓他們的努力難以突破。
當易中海看到林楓改良後的《金屬工藝學》時,興奮得幾乎失措。
所有人都渴望進步,但受限于技術瓶頸,只能望洋興嘆。
一天,車間陷入沉思,林楓開口道︰“若改進淬火工藝呢?”
眾人目光聚焦于他。
車間主任搖頭,“林楓,你負責廣播,別摻和生產。
淬火工藝涉及正火、回火、退火等多道工序,你不懂。”
“正好我有一本關于淬火工藝的書,張主任不妨參考一下。”
林楓遞上書。
張主任皺眉接過,略翻幾頁後大吃一驚。"原來如此,這書讓我豁然開朗。”
他轉身感激地看向林楓,“謝謝你,它為我指明了方向。”
張主任正欲離去,卻被林楓喊住。"還有一事,淬煉時可嘗試加入少量稀土元素。”
張主任疑惑︰“為何?”
稀土是一種新材料,類似一種固化粘合劑,添加後能讓材料結構更緊密,融合得更好,同時提升其韌性。"林楓補充道,"其實我對這些了解不多,只是照本宣科,這些知識都來自一本書。"
張主任思索片刻,點頭對林楓表示認可。
"好辦法,我現在就去試試。"
張主任向來果斷,決定即刻行動。
一個多小時後,大會議室煙霧彌漫,大家仍在熱烈討論時。
當!
會議室的門被大力推開,張主任滿面通紅、衣襟敞開、大汗淋灕地沖進來,手里拿著剛完成的材料。
"成功了!老易,這是我做的。
這種材料肯定能完成任務!"
"林楓,多虧你的建議,在材料里加入稀土,簡直是妙招,立刻就完成了融合,硬度和韌性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真是太張主任的話讓所有人都受到鼓舞,大家興奮地歡呼起來,全然不顧領導在場。
張主任將新材料遞給易中海後,走向林楓,緊緊握住他的手連聲道謝。
"張主任,您不必謝我,為團隊提供建議是我分內的事。"林楓謙遜地回應。
另一邊,易中海和劉海中等人急忙趕往車間制作關鍵部件。
三個小時後,兩個全新的部件誕生,其中一個作為備用。
將部件送入實驗室進行多次測試,無論是硬度還是抗拉強度均符合要求。
"太棒了!"
喜歡四合院︰從廣播員開始整頓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廣播員開始整頓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