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許久,大殿之外,有人大聲通報道︰“契丹王子,契丹國師入殿。”
眾大臣紛紛向大殿門口望去。只見一行衣著奇特的人,正大步走進殿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壯實漢子,只見此人身著圓領華麗長袍,腰間緊束,腳穿一雙獸皮短靴,頭頂髡發,兩鬢留著幾縷小辮,一副高傲的神態掃視著大殿中的眾人。
而周善卻是緊跟在此人一旁,一臉諂媚的引路前行。
看來,此人定是契丹王子耶律圖赫。
走在契丹王子耶律圖赫另一側的,是一位年齡五十多歲的人。
只見此人腳步穩健,頭上披著灰色的散發,形似鷹嘴的鼻子凸顯在消瘦的臉上,一雙陰冷深邃的眼楮讓人不寒而栗,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此人正是契丹國師巴彥。
緊隨契丹王子身後的,則是四個身形魁梧的大漢,都身著窄袖短衣,腳蹬短靴,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似乎在炫耀他們的高貴和特殊。
契丹一行人走到大殿中央,眼楮直直盯著南唐國主,絲毫沒有行禮的意思。
面對如此場面,南唐群臣更是個個面露慍色,一個大臣喊道︰“契丹使臣無禮,見到我們國主,還不快快行禮!”
卻見契丹王子不屑的看了那位南唐大臣一眼,說道︰“我堂堂契丹王子,只會向我們契丹皇帝行禮,豈有向被我們契丹庇護的小國國主行禮之說。”
契丹王子的這番言語一下子激怒滿殿大臣,紛紛指責道︰“放肆。” “無禮。”……
卻見契丹國師巴彥幾步走上前,向著南唐國主質問道︰“我們王子不遠千里來到這里,難道這就是貴國的待客之道嗎?”
此言一出,更激起南唐群臣的憤怒。
面對契丹人的無禮和咄咄逼人,秦叔叔義憤填膺開口道︰“听聞契丹人生活在苦寒蠻荒之地,族人未得教化,不懂禮數,今日得見,果真如此。”
此話一出,引得眾人哄堂大笑,更有不少人附和。
契丹王子身後四人,見有人羞辱契丹人,不禁大怒,立刻走上前來,喝止大笑的眾人,並惡意盯著秦叔叔道︰“你是什麼東西,竟敢對我們王子無禮,快快過來向我們王子跪地道歉,否則我們會把你砸成肉泥。”
看著四個面露凶光的契丹人向錢叔叔靠近過來,我與洪泰立刻走到秦叔叔身前,擋住了四個契丹人。
此時,羅運承與汪鶴也帶著人沖進了大殿,雙方沖突一觸即發。
此時,站在契丹王子旁邊的周善,對著沖進大殿的侍衛喊道︰“誰讓你們進來的,你們想要造反不成。”
周善本想以此來嚇退這些宮廷侍衛,卻沒想到直接被無視,頓時有些惱羞成怒。
而南唐國主李煜,卻是一直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大殿中的情形,一言不發。
這時,契丹王子看到情形對己方不利,便叫退了四個契丹武士,然後將單手放在胸口,微微彎腰,說道︰“契丹王子耶律圖赫,攜巴彥國師,拜見南唐國主陛下。剛才都是誤會,還請國主陛下不要介意。”
這時,南唐國主李煜才伸手向著宮廷侍衛示意道︰“你們退下,不要驚嚇到貴客。”
南唐國主李煜又恰到分寸的笑道︰“王子殿下和國師一路辛苦,本國主在此歡迎兩位的到來。適才的誤會,也請王子殿下莫要掛懷。”
隨後,南唐國主又抬手示意道︰“王子和國師請入座。“
契丹王子和國師在太監引導下,分別走到自己的桌案處坐下,周善也坐在自己位置上。
大殿正中,四名契丹武士依然站在那里。
南唐國主見此情形,向契丹王子問道︰“這四位是?“
契丹王子滿臉驕傲的說道︰“這四位是巴彥國師弟子,胡格,術侖,哲布, 特穆爾,更是我契丹的四大勇士。“
南唐國主向契丹國師說道︰“原來是國師的高徒,果真是名不虛傳。”
巴彥國師只是微微點頭,權做回應。”
南唐國主臉色微變,便並未發作,只是吩咐道︰“為四位勇士賜座。”
宮廷太監立刻又在大殿中安排了四個桌案。而那四個契丹武士坐下便開始大口吃喝起來,絲毫不管周圍其他人的眼光。
直到這時,宮宴才算正式開始,大殿中樂聲四起,觥籌交錯,熱鬧異常。
酒過三巡,契丹王子向南唐國主開口道︰“本王子此次前來,是奉契丹皇帝之命,想要詢問國主殿下,之前我們兩國簽訂的同盟協議是否還作數。”
李煜回道︰“之前與契丹的同盟協議是我父皇所定,自然是作數的,”
契丹王子說道︰“既如此,為何國主陛下登基之後,便停止的向契丹朝貢。”
南唐國主李煜沒想到,契丹王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竟然問出了這樣的問題,臉色開始變得不悅。
但李煜依舊不動聲色的說道︰“王子殿下差矣,我南唐國從未有向契丹國進貢之說,之前是我南唐為了兩國的友好往來,每年會向契丹國送一些禮物,但凡事講究個禮尚往來,契丹國卻從未有過回禮,莫非契丹國真不知禮儀?”
契丹王子冷哼一聲,說道︰“國主既然承認與我契丹國的同盟協議,一月前,我契丹國為了解救南唐國江淮之困,派十萬鐵騎進攻後周國,為何南唐國卻突然停止對南唐軍的攻勢,致使後周國有機會調集重兵對我軍合圍,讓我契丹鐵騎損失慘重,這些損失,該由南唐國承擔。”
聞此言論,南唐國主李煜怒氣更盛,冷臉說道︰“王子殿下此話大錯,後周大軍四個月前便開始對我江淮之地發起進攻,兩個月時間,我江淮之地幾乎盡失,損失兵力二十余萬,也未見契丹國出一兵一卒牽制後周國。”
李煜又說道︰“如今我南唐國調集全國兵力,與後周國決戰于江淮,殺敵十余萬,奪回半數江淮之地,契丹國卻要怪我南唐國沒有與後周國死戰,如此說法豈不荒謬。至于契丹大軍戰敗之事,恐怕是另有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