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

第117章 專家教授的否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花愛吃大蝦 本章︰第117章 專家教授的否定

    “劉先生,我知道你想提高這張古琴的價值,但咱別踫瓷焦尾琴行嗎?真正在焦尾琴,在明代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有兩個猜測,要麼因為保存不當損毀了,要麼就是毀在了戰火之中。”面對劉長寧一臉認真地說是焦尾琴,趙晶有些哭笑不得,她當然知道焦尾琴珍貴難以估量,但隨便拿出一張古琴就說是焦尾琴,真的很不明智。

    其實近幾十年來,也有不少人宣布自己找到了焦尾琴,但最後都證實是假的,真正的焦尾琴早就毀了,這世上不可能再有了。

    “趙女士,我也知道你不信這是焦尾琴,不過我知道有一種碳14的檢測法,可以檢測出物體的年代,如果檢測出的年代跟焦尾琴所處的年代差不多,那就可以證實了吧?”劉長寧來之前就查過資料,既然兩個專業人士已經肯定了這是一張上好的古琴,那麼接下來只需要確定年代就可以了。

    “理論上是這樣。”趙晶點了點頭,“劉先生,你真的要這麼做嗎?碳14測年法確實能檢測物體的年代,但你就不怕它檢測出的年代,讓你這張古琴的價值大打折扣嗎?”她這是提醒,萬一這張古琴檢測出的年代比較短,那就不值那麼多錢了。

    “嗯,檢測一下年代,這樣就可以確定它到底是不是焦尾琴了。”劉長寧堅持這麼做,因為沒有證據的話,誰也不會相信它就是焦尾琴,那焦尾琴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有價值。

    “好,既然你堅持的話,那就去做碳14,正好我有一家熟悉的鑒定機構,他們做碳14。不過在做檢測之前,我先打個電話,找個人來看看這張古琴怎麼樣?”趙晶其實認為做碳14是完全多余的,這張古琴不可能是焦尾琴,就算琴音能產生催眠這種神奇的效果,也不可能是焦尾琴。

    “可以。”劉長寧求之不得,多個專家來看,就多一份說服力。

    然後趙晶出去打電話了,琴室里只剩下兩個人,氣氛一時有些安靜。

    管迎樂輕撫琴身,忽然開口道︰“劉先生,如果我出三百萬,這古琴你出讓嗎?”

    嗯?劉長寧有些意外,沒想到管迎樂也會出價競購,而且一下子提高了一倍價格,不過就算對方是個大美女,而且聲音還那麼好听,他也不可能賣︰“管老師,請見諒,這張古琴,我不可能以這麼低的價格賣掉。”

    管迎樂听後有些失落,猶豫了一下道︰“四百萬呢?”

    劉長寧有些無語︰“管老師,它真的是焦尾琴。”言下之意是,焦尾琴你打算用四百萬買走?

    管迎樂皺了皺眉,不說話了,顯然她也不信這是焦尾琴,大概還覺得劉長寧有些貪,她都出到四百萬了。要不是真的喜歡,她才不會出這麼高的價格。

    劉長寧也沒再說話,兩人就這樣靜靜地等著。

    十多分鐘後,趙晶回來了,一起來的還有個滿頭白發的老頭,看起來六七十歲的樣子,身材瘦瘦高高的,骨子里透露著一種知識淵博的氣質。

    劉長寧看後覺得他跟胡教授很像,兩人都有那種讓人一看就覺得是專家教授的感覺。

    “劉先生,我來介紹,這是吳清遠教授,專門研究古琴和人文風俗的。”趙晶先介紹了老頭。

    等劉長寧寒暄過後,趙晶把吳清遠教授領到了琴桌前︰“吳老,就是這張古琴了,您幫忙掌掌眼。”

    “好。”吳清遠點點頭,立即打量起古琴來,但只看了一眼,目光猛地一凝,“咦!”

    “怎麼了,吳老,有發現?”趙晶急忙問道。

    “龜紋斷。”吳清遠聲音中透露著訝異和驚喜,“好一張古琴,這龜紋斷漂亮。”

    “吳老,有沒有可能是偽造的呢。”趙晶倒不是存心說這古琴斷紋是偽造的,只是想听一听吳老的說法。

    “偽造斷紋的方法其實在古代就有了,而且有很多種,像用火烤,再用冰雪刺激,琴面的漆胎就會崩裂,產生斷紋。還有用蛋白加灰刷漆,制成琴後再用鍋煮,風干之後也會出現斷紋。但這些制作出的斷紋紋理非常死板,不像自然形成的斷紋紋理非常流暢漂亮,難以仿冒。”吳清遠指了指古琴上的斷紋,“這麼漂亮的龜紋斷,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不用上手,我也知道這是自然形成的,千年難買龜背斷,好啊,好東西!”

    吳老這麼夸,讓趙晶有些尷尬,她是準備買下這張古琴的,可是吳教授這麼說,讓她之後怎麼還價啊。

    “吳老,那您能判斷出這張古琴的年代嗎?”趙晶轉開話題。

    “判斷古琴的年代,這要根據古琴的造型再結合各個朝代的特點來進行判斷,不過這並非一定準確,比如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到明代初期,仍有斫琴師采用這種方法。”

    “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等,琴面漆灰有墨、栗殼色兩種,灰胎則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大概在120至125厘米之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晶和管迎樂听得連連點頭,劉長寧則是幾乎听不懂,什麼龍池鳳沼的,那都是什麼?不過專家果然不愧是爪尖,一開口就是專業術語,讓外行人完全听不懂。

    “宋代的古琴就不一樣了,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于傳世唐琴,這是北宋古琴的主要風格之一。南宋的話,除了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制品,由于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就不說了。”

    “明代造琴之況就非常盛大了,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都非常喜歡制琴,像宗室里面制琴的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潞王造琴最多,傳說制了有四五百張……”

    一節古琴授課下來,趙晶有些迫不及待問道︰“吳老,那您說這張古琴是哪個朝代的?”

    “看造型,有點像唐琴,也像宋琴……要說具體的年代,我無法判斷,因為很多仿古的琴,本身就無法確定具體年代,比如明代有人仿制唐琴,你不能說這就是唐代的琴吧?但你要說它是明琴也不對,因為它仿制的是唐琴啊。所以,具體的判斷,我還要再仔細斟酌一下。”吳清遠道。

    “那您覺得有沒有可能,這是焦尾琴呢?”趙晶忽然開著玩笑道。

    “焦尾琴?”吳清遠听後直接搖了搖頭,“小趙,你別不是被人蒙了,這張古琴琴尾確實有燒焦的痕跡,但肯定是後人為了模仿焦尾琴而特意仿制的,不可能是真的焦尾琴。真正的焦尾琴,距今差不多兩千年了,怎麼可能保存到現在?”

    趙晶沒有說話,而是深深看了一眼旁邊的劉長寧,似乎在說,看吧,我就說了不可能是焦尾琴,你還跟我說是焦尾琴,還要去做碳14,現在不去做了吧?

    喜歡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請大家收藏︰()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第117章 專家教授的否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第117章 專家教授的否定並對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