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吃著飯,鄭岩突然想起約了林宇來火車站。匆匆吃了幾口菜,拿上兩個窩頭,交代範文平幫忙洗下飯盒,就往外跑。
在車站大廳找到林宇。鄭岩連忙上前。“林哥,您來了怎麼不去食堂?在這等很久了吧?”
林宇不好意思說道:“想著你應該快下班了,我就沒去食堂找你,就在這等一會兒。”
鄭岩遞給林宇一個窩頭。“林哥,您先吃點,墊墊肚子,回去我就做飯。今晚讓您嘗嘗我的手藝。您先在這等會兒,我去把自行車推出來。”
說完話,鄭岩就回到車站里面停自行車的地方。
取了自行車,接上林宇,兩人一起回了張家。
到張家時,張鐵正在廚房和面。
鄭岩見狀,接替了張鐵,自己來和面,讓張鐵去地窖拿點菜出來。
簡單的做了個酸辣土豆絲、臘肉炒白蘿卜,蒸了些二合面饅頭。
三人也沒去客廳,廚房有張靠牆的桌子。三人就坐在廚房喝酒。
三個人一瓶酒下肚,鄭岩沒有和林宇聊考試的事,而是問道:“林哥,您過了年就二十二了吧?家里有沒有給您安排過相親?”
林宇聞言,夾菜的手停頓了一下。隨即說道:“舅舅、舅媽他們說過這事,不過被我拒絕了。我想等我爸回來後再談這事,現在還不急。”
鄭岩夾了點菜,吃下後,隨意道:“等您爸回來也可以。不過現在先相親,遇到合適的人可以先定親,等您爸回來後,你們就可以挑日子成家,這也不耽誤啊。”
張鐵看了眼鄭岩,又看了看林宇。心里猜測鄭岩這麼說,應該是有什麼目的,否則這種事問一遍也就夠了。
林宇疑惑的看著鄭岩。“鄭岩,咱們認識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不算短。你不是一個喜歡隨意打听別人私人問題的人。你是有什麼事嗎?”
“呃。”
鄭岩尷尬的笑了笑。“林哥,咱們認識也快半年了。對您的為人,我也知道一點,不過對于您家里的事知道的不多。
我也不瞞您,我有個朋友的妹妹到了相看的年齡了。他找我打听,身邊有沒有沒成家,人品又好的男青年。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您,所以我就想了解一下您的事。完了我就告訴他,讓他自己去您家附近打听去。”
林宇聞言,笑著搖了搖頭:“鄭岩,如果你想知道我的事,我可以告訴你。不過你不用給我介紹對象,我有喜歡的人了。”
接著林宇講述了自己的家庭情況以及現在住在哪里。
林宇是江津人,家里就他一個孩子。之前一直在老家替父母盡孝,一邊照顧爺爺奶奶,一邊上學讀書。
一年前,爺爺奶奶相繼離世。林宇才一個人來到四九城投奔舅舅石主任,也就是之前負責東城區以及東郊以外的軍管會主任。現在也還住在石主任家。
林宇的父母在抗戰時期是組織地下成員,在抗戰勝利之前,母親就犧牲了。朝鮮戰爭爆發時,林宇的父親林仕德就隨部隊去了戰場。
听完林宇的講述,鄭岩沉默了,兩人的情況很像。不同的是,鄭岩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還有親叔叔和嬸嬸。
在四九城的情況就可以說相差不大,都是來四九城投奔舅舅。
鄭岩端起酒杯。“林哥,咱們都差不多,都是來四九城投奔舅舅。既然您有喜歡的人,那我就不操這份心了。來,咱們喝一杯。”
林宇端起酒杯陪著鄭岩喝了一口。
知道林宇有心上人,鄭岩就不再說這方面的事,轉而聊起了青年團總部和自己在食堂的話題。
張鐵也說了點自己工作遇到的趣事,林宇也說了些自己在老家的趣事。
一頓飯吃到了晚上九點,外面已經沒有公交車了。鄭岩就讓林宇騎著自行車回去,明天早上再騎回來。
送走了林宇,鄭岩回到廚房準備燒熱水洗漱一下。
張鐵正在廚房燒熱水,見鄭岩進來,張鐵拿出煙,遞給鄭岩一支,自己也點上一支。
吸了口煙,張鐵開口說道:“石頭,你今天打听林宇的情況,不是為了你那什麼朋友打听的吧?”
鄭岩聞言一怔,想著對張鐵也沒什麼好瞞著的,萬一張鐵身邊有合適的人,也能多比較一下。
鄭岩對著張鐵豎起了大拇指。:“大師兄,什麼都瞞不過您。”
隨即把馬小花的事告訴了張鐵,最後問道:“大師兄,您身邊有合適的男青年嗎?”
張鐵沉吟了一會兒,緩緩搖頭:“沒成家的青年倒是有幾個,只是我對他們還不算了解。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我不好亂推薦人。這樣吧,這幾天我去看看他們的檔案,再打听打听他們私下的人品。”
鄭岩想了想,覺得張鐵說得對。有些人表面很正派,私下在家時,說不定就不一樣了。
第二天一早,林宇就騎著自行車過來。三人在院子聊了幾句,張鐵就騎車去上班了,林宇也告辭離開,去青年團總部。
鄭岩在食堂上中班,不需要這麼早過去。而且今天是接取考試成績單的日子,鄭岩就騎著自行車,前往煤市街的職工夜校。
來到職工夜校這里,和鄭岩一樣,去參加畢業考試的十六個人,全都已經到了。
鄭岩停好自行車,就和一起考試的十六人站在一起等待著。
上午八點半,夜校老師準時到了夜校。
老師見參加畢業考試的人全都來了,老師也沒和眾人磨嘰,進了教師辦公室,就從抽屜里拿出來了眾人的成績單和畢業證。按照成績單上的名字,一一點名,讓眾人過來領取各自的成績單、畢業證。
成績單、畢業證發完,老師就讓眾人回去。因為老師知道,這些學生,很少會讀高中,甚至一個都沒有。
掃盲班剛舉辦時,就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去讀。在人們識字達到一千字時,就差不多少了一半的人數,識字達到兩千字後,每個掃盲點從開始的一百來人,到後面就只剩十幾、二十來人。
而初中級的職工夜校,匯聚了附近四、五條街道,各自大雜院的人,也才湊到了六、七十人。
三年過去,當初的六、七十人就只剩下了十幾個人。
喜歡四合院之胎穿1937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之胎穿1937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