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老祖微微頷首,目光慈愛地凝視著自己的徒兒胡緣,緩聲道︰“緣兒啊,修行之路漫漫且崎嶇,而其中最為關鍵之處便在于修心。你需知曉,只有心境澄澈、不為外物所擾,方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那些世俗之事,如同過眼雲煙,切不可過分執著;至于塵世中的種種紛擾與因果糾纏,亦不必過于糾結。”
胡緣一邊撓著頭,一邊面露疑惑之色,開口問道︰“師父,弟子剛剛踏入修行之門不久,雖然學習了眾多術法和咒語,但若是不親身去實踐一番,如何能夠真正領悟其精髓所在?又怎能借此提升自身的修為境界呢?”
天山老祖聞言微微一笑,輕聲說道︰“你所言不無道理,修行並非意味著完全脫離人世煙火。恰恰相反,我們應當將修行融入到日常起居之中,通過點滴瑣事來磨礪並錘煉自己的心性。隨著修行造詣日益深厚,對于世俗物質的渴求和執念自會漸漸淡薄。”
胡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稍作沉默後,再次抬頭望向天山老祖,眼神堅定地問道︰“師父,倘若在平日生活里,弟子偶遇那些急需援手之人,不知該當如何行事才好?”
天山老祖目光溫和而深邃地凝視著胡緣,緩緩開口道︰“緣兒啊,身為修行之人,心懷慈悲固然重要,但其中深意你尚需領悟透徹。須知這世間之事紛繁復雜,每個人皆有其獨特的緣分與劫數。有些事情本就是他人命中注定的劫難,若你貿然插手干預,便會牽扯進其中的因果之中,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便你施以援手幫助了他人,對方也未必會對你心存感激。有些人,無論你如何善待他們,他們都會將此視為理所應當。稍有不滿或未能如他們所願時,甚至會立刻與你反目成仇。因此,你務必要學會明辨是非善惡,洞悉哪些人值得你伸出援助之手,又有哪些人你應敬而遠之。切不可等到自己背負起沉重的因果負擔,卻仍未得到半點好處之時才追悔莫及呀!”
胡緣靜靜地聆听著天山老祖的教誨,心中不禁泛起陣陣漣漪。的確如此,想要在這漫漫修行路上走得穩健長遠,不僅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更要懂得保護自己。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種種困境和難題,但當面臨那些不合理的請求時,必須勇敢地予以回絕,絕不能成為一個毫無原則、事事應允的“濫好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被他人利用,同時確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害。想到此處,胡緣暗暗下定決心,今後定要謹言慎行,以智慧和勇氣應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
天山老祖輕撫著胡須,目光溫和而又深邃地看著眼前的胡緣,輕聲說道︰“緣兒啊,你可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是否都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陰暗角落呢?”
胡緣听聞此言,立刻恭恭敬敬地向天山老祖行了一禮,回答道︰“師父,徒兒愚鈍,請您明示。”
天山老祖微微頷首,隨後他緩緩開口︰“且看世間眾人,其中不乏那些貪得無厭之輩。他們對于美食佳肴的渴望無窮無盡,面對山珍海味也絕不滿足;對待美色更是趨之若鶩,縱有傾國傾城之色相伴身側,仍欲求更多佳人入懷;至于那金錢財富與至高無上的權力地位,更是他們窮極一生追逐之物,永不知足。此乃人性之中一大弊病啊!”
胡緣靜靜地聆听著師父的教誨,低頭沉思片刻後,方才抬起頭來,鄭重其事地回應道︰“師父所言極是,徒兒已然明悟。若是過于貪心,人的心智便會被欲望所蒙蔽,從而喪失理智,如此一來,不僅可能給自己帶來災禍,甚至有可能毀掉整個人生。”
天山老祖輕捋胡須,長嘆一聲,繼續說道︰“不錯,然而除了貪婪之外,還有一種更為可怕的心魔,名為嫉妒。有些人心胸狹隘至極,見不得他人過得比自己順遂如意。一旦發現旁人生活優渥、春風得意,心中便會涌起一股無名妒火,于是乎,在背地里搬弄是非、惡語相向已成家常便飯,更有甚者,不惜使出種種卑劣手段去加害對方,以求得心理平衡。這般行徑,實非君子所為。”
“嫉妒猶如一瓶慢性毒藥,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人的靈魂深處,一點一滴地腐蝕著那原本純淨無瑕的心性,最終將一個人徹底扭曲,使其變得面目全非,令人毛骨悚然。”天山老祖目光凝重地凝視著胡緣,語重心長地說道,“緣兒啊,這世間人心難測,形形色色之人皆有之。你務必要牢記在心,一旦遭遇那些貪得無厭、妒火中燒之輩,定要加倍謹慎行事,切不可與他們過往甚密。稍有不慎,便極有可能被其所累,招惹上無盡的麻煩事,甚至引發一連串難以預料的因果報應。”
天山老祖稍稍停頓片刻,深吸一口氣後接著說道︰“此外,對于那種心胸狹隘、生性多疑之人,亦需敬而遠之。此等人物內心終日惶惶不安,疑慮重重,哪怕你對其傾盡真心實意,百般呵護關照,但凡發生些許微不足道之事,他們亦會毫不猶豫地質疑于你。與這般性情乖戾之人有所交集,實在是勞心費神,苦不堪言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後,還需留意那種毫無主見、隨波逐流之人。此類人仿若牆頭弱草一般,風吹則搖,雨打即伏。倘若你與之交往過密,則極易養成凡事依賴他人、不思進取、貪圖安逸享受的不良習性。如此一來,不僅自身修為難以精進,更恐迷失自我,喪失獨立思考和自主抉擇之能力。”
天山老祖語重心長地說︰“所以啊,你得自己選好自己的路,避開這些坑坑窪窪。跟那些心地善良、真誠待人的人交朋友,這樣你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天山老祖的話語在胡緣的心中回蕩,他深深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這個道理,唯有堅守本心,方能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淨土。
天山老祖負手而立,目光深邃而悠遠地凝視著遠方那連綿起伏的山脈,仿佛能透過重重雲霧看到這塵世中的芸芸眾生。他就這樣靜靜地站著,一動不動,時間似乎都在這一刻凝固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地轉過身來,那張歷經滄桑卻依然透著威嚴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看向身旁的胡緣。
“緣兒啊,”天山老祖輕聲說道,聲音如同山間清澈的溪流一般悅耳動听,“你如今已踏入這人世江湖,將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物。記住為師的話,看人切不可只憑其外表,那往往只是表象而已。要學會用心去感受、去洞察他人真正的內心世界。切莫盲目跟隨潮流,隨波逐流,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主見與抉擇。”
說到這里,天山老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語重心長地繼續道︰“這交友之道,便如尋找良師益友一般重要。務必尋覓到那些品行端正、誠實守信之人作為朋友,萬萬不可與那些整日只知吃喝玩樂、不思進取之輩廝混在一處。然而,若是有幸邂逅了那種孝敬雙親、品德高尚、胸懷大志且懂得知恩圖報之人,你定當伸出援手相助一臂之力。如此之人,方為值得你真心相交並傾力協助之摯友。切記,萬不可輕視任何人,無論其出身貴賤;但同時亦不可隨意出手援助那些毫無價值、不知悔改之人。為人處世,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準則與底線,方能行穩致遠,不致迷失于這紛繁復雜的塵囂之中。”
胡緣緩緩地抬起頭來,目光直直地凝視著天山老祖那深邃而睿智的雙眼,鼓起勇氣開口問道︰“師父,弟子有一個疑問縈繞心頭,不知當問不當問。您為何要將孝順父母這一孝道置于如此重要的首位呢?”
听到胡緣的問題,天山老祖微微一笑,輕聲說道︰“緣兒啊,關于這個問題,為師今日便為你解惑一番。許多人都認為孝道僅僅只是一種傳統習俗,需要去遵循罷了。然而,對于咱們這些修行之人而言,孝道實則乃是天道的一種具體呈現方式啊。
不妨仔細想一想,父母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地將我們撫養長大成人,其間所付出的心血與艱辛又豈是言語所能盡述的呢?這份恩情之深重,簡直比天高、比海深吶!所以說,所謂孝道,便是源自內心深處對于父母的那份真摯的感激之情以及深深的敬重之意,並且必須通過實際行動去予以回報才行。毫不夸張地講,這份恩情確實稱得上是至高無上、無可比擬的呀。”
胡緣听完之後,只見他微微皺起眉頭,輕聲問道︰“弟子深知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然而,您方才所說的孝道乃是天道之體現,此點弟子尚有些難以明悟,還望師父能夠詳細解惑。”
聞得此言,天山老祖慢慢從蒲團之上站起身子。他抬起右手,伸出修長的食指,指向那高遠無垠的蒼穹,神色凝重且肅穆地開口說道︰“徒兒啊,這天道宛如宇宙間宏大無比的規則律法,自始至終默默地掌控著世間萬事萬物的運行軌跡與發展規律。而所謂孝道,實則正是這龐大天道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妨這般思考,倘若天下之人皆能盡心盡力地孝敬雙親,這不正意味著我們順應了天道的指引麼?如此一來,蒼天厚土必然會庇佑于我們。這種庇佑並非僅僅局限于物質層面的恩賜,更多的則是對于我們內心世界的滋養與呵護。”
天山老祖稍稍停頓片刻,似乎是要給胡緣留出些許時間去消化剛才所講的內容。稍頃,他繼續言道︰“事實上,每當我們心懷感恩之情對待生養我們的父母;每當我們以虔誠之心敬畏那高懸天際的日月星辰;每當我們懷揣感激之意面對滋養眾生的大地以及風火水等自然元素之時,我們自身的身心狀態便會自然而然地與廣袤天地產生共鳴,進而實現和諧統一。那一刻,仿若我們的心靈經歷了一場洗禮般得以升華,從而令我們能夠更為深刻地洞悉生命的真正內涵與意義所在。”
胡緣听後,肅然起敬,向天山老祖行禮︰“師父的教誨,弟子銘記在心。”
天山老祖點了點頭,滿意地說︰“你能明白這一點,便算是真正的入門了。記住,孝道不僅僅是對父母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尊重。只有懂得孝道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天道,順應天地,才能成就自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緣想起上周自己修煉時,通過內視全身,看到肚臍深處一幕奇異的景象,仿佛一顆神秘的寶珠隱匿于臍內。他向天山老祖探求真相,詢問那顆紅色的圓珠是否是他尋獲了第二顆寶珠。
天山老祖听聞後,放聲爽朗大笑,隨後解釋道︰“緣兒,你說得那六顆寶珠啊,那可不是那麼容易被一個人找齊的。得靠緣分,知道嗎?你提到的那個紅色圓珠就是胎元。”
胡緣微微頷首,面帶好奇之色向天山老祖探詢道︰“胎元,記得師父在助我打通體內關竅時講過胎元的特殊,只是當時沒太在意。師父,能詳細說一下嗎?”
天山老祖摸了摸胡子,解釋說︰“胎元,就是你還沒出生的時候,你爸媽的精血結合後產生的第一個點。它就像是你身體的種子,里面藏著你的全部潛力。你看到的肚臍里那個小紅球,就是胎元了。”
“哦,我明白了!”胡緣恍然大悟,“那胎元有什麼作用呢?”
天山老祖笑了笑,接著說︰“胎元可是個寶貝。在你還沒出生的時候,它幫你從媽媽身體里吸收營養,讓你能慢慢長大。等你出生了,修煉的時候,胎元也是個關鍵。你得先找到它,然後才能打開身體的各個關竅,發動那種神奇的力量。”
胡緣听得津津有味,又問道︰“那胎元是不是很難找啊?”
天山老祖搖搖頭︰“也不難,只要你懂得方法。不過啊,胎元有三種,我剛才說的是下胎元。這個下胎元是個活的關竅,不是定竅。等你修煉到一定程度,這個關竅可以自由行動,想去哪就去哪,厲害得很。”
天山老祖再次向胡緣深入闡釋了六神竅與六元素之間玄妙的關系。他緩緩道︰“靈台對應日,玄關對應月,心竅則對應火,腎竅對應水,仙骨對應風,每一竅都對應著一種元素,相互呼應,生生不息。”
胡緣听後,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追問道︰“那六神竅、六元素是否與那六顆神秘的寶珠有所關聯?”天山老祖聞言,輕嘆一聲,搖頭道︰“機緣未到,不可說,不可說。”
胡緣不甘心,繼續追問︰“師父留下的資料中,提及日、月、星、水、火、風,這些是否與您的修煉體系有關?我又該如何修煉?”
天山老祖淡然一笑,道︰“修煉之道,需心隨意轉,意隨心動。你只需靜心感悟,機緣自會到來。到時,一切自然明了。”
胡緣听後,若有所思,深深一禮。
隨後,胡緣向天山老祖請教,對于告知張濤其父重病治療事宜,應如何妥善表達。胡緣希望找到一種既能夠明確闡述情況,又能使張濤信服並樂意接受的恰當方式。
天山老祖頷首輕點,緩聲道︰“張濤父親的事,著實需謹慎處之。你可先從友情的角度切入,讓他知曉你是真心想助他。繼而,徐徐引導他了解一些超乎常人認知的事。”
稍作停頓,又道︰“你可先告知他,你近期拜師學習了些許特殊的道醫之術,借由道醫之力,或許可以幫助他父親。”
胡緣聞後,向天山老祖稽首,︰“師父,您的教誨,弟子沒齒難忘。”
師徒二人又繼續商討了治療方案......
喜歡神珠緣請大家收藏︰()神珠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