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逸飛神神秘秘的,說話聲音都比平時小了幾分。
    “我媳婦在紡織廠上班,她听說你想要帶條紋的棉布,他們家有個親戚路子比較廣跟般陽縣下面一個大隊合作,弄了個小作坊式的織布廠,機器什麼的倒很全乎,只是現在經營兩個多月,布織了不少,錢沒賺著幾個,算是一直在白忙活。”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找他們廠,讓他們按照你提供的樣式織布。”
    “這能行嗎?”
    “問題不大,我媳婦說他們那個小作坊看著不大,但買的都是好機器,之前織的棉布也都是做衣服用的。”
    “回頭你去看看,我對織布也不是很清楚。”
    管逸飛不好意思的抽了口煙,他只是個銷售,連怎麼制衣服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說織布了。
    “行,你給我個聯系方式,我下午就去看看。”
    下午葉景川和葉廷棟租了兩輛自行車,按照管逸飛給的地址去了普平大隊,找他們村書記張建民。
    張建民剛開始對葉景川兩人還挺警惕,後來葉景川報了管逸飛媳婦的名字,說明來意,張建民才對他們熱情起來。
    “不好意思葉老板,我這也是沒辦法,你也知道當下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這個合作廠,也是模稜兩可,不認識的人我肯定要小心些。”
    “我明白。”
    張建民放下警惕心,很是熱絡地帶著葉景川去他的小作坊參觀。
    那是一個建在村子中間的大院,院牆很高,從外面根本看不出里面是干嘛的,院門用的是大木門,能擋住外面一切視線。
    院子里正面是六間大瓦房,東西兩個廂房也蓋得非常寬敞,屋子里織布機轟鳴,這會兒正在生產一批可以做襯衣的墨藍色布料。
    葉景川摸一下剛剛下機器的布料,手感倒是不錯,做t恤衫也是可以的,只可惜顏色實在是不好看,哪怕是做成短袖大夏天穿著也會熱得慌。
    “我想要的布料是類似海軍衫那種,不知道你這邊能不能做。”
    “當然可以,我記得剛實機器時生產過幾匹差不多的布料,你等我去倉庫找找看。”
    海軍衫並不是多稀罕的樣式,市面上也有不少賣的,只是都是那種比較薄的料子,洗一水就變形,變得又肥又大。
    很快張建民就從倉庫里翻找出2匹類似的布料,不過上面的條紋不是了海軍藍而是黑色。
    “這兩匹料子是當時賣機器的人試驗給我們看時織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樣式。”
    葉景川上手一試料子,確實是他想要的厚度。
    “是我想要的,不過顏色不對,我要海軍藍條紋的。”
    “如果葉老板要,這個好說,換個線就能做到。”
    “布料的密度能不能再加一點,我感覺還是有點薄。”
    “可以的,葉老板你看看這塊料子的厚度怎麼樣。”
    張建民又搬過來一匹淺藍色的棉布料子給葉景川看。
    這次棉布厚度剛好,入手柔軟,織的密挺括度也好,可見用的棉線都是極好的。
    “這樣一匹海軍藍條紋棉布要多少錢?”
    “你是熟人介紹的,我也不跟你來些虛的,15塊錢一匹,一匹13米2,寬幅是1米44,這樣一匹布料怎麼也能做12件汗衫。”
    張建民一開口,葉景川就知道眼前這位看著老實巴交的村書記,那也是個扮豬吃老虎的主,他連一匹布能做幾件汗衫都知道,這個利潤空間自然也是給他壓的死死的。
    “你也知道一匹布就能做12件汗衫,按著你給我的價格我忙活半天,估計連個辛苦費都賺不出來。”
    按照張建民給的價格,他制作出汗衫來賣,一件連一塊錢都賺不了,這麼低的利潤他可沒興趣。
    “我也是小本買賣,這個價格太高,我不敢拿貨啊。”
    葉景川跟張建民開啟講價極限拉扯模式。
    不得不說兩人都是老油條,葉景川都感覺腦子累的慌,不過廢了點嘴皮子也是值得,最終以10塊錢一匹的價格拿下。
    不得不說般陽這邊的價格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在江浦那邊低于12塊錢根本想都別想。
    葉景川心里忍不住嘀咕,趕緊把個體經營放開吧,只當個倒爺也能發家致富。
    隨後葉景川又詢問張建民其他花色的布料,他倒是厲害,又跑去倉庫拿出幾匹布料給葉景川看。
    只要是棉布,上面不弄些花里胡哨的花樣,他這邊都可以生產。
    葉景川雖沒多言,心里倒是對張建民這個紡織小作坊非常滿意。
    兩人經過商量,明天下午去張建民那邊看樣品,如果樣品沒什麼問題,葉景川會先定100匹海軍藍條紋布,100匹軍綠色,100匹淺粉。
    “我想打听一下,你們這邊除了紡織廠,有沒有制衣廠什麼的,可以對外接訂單的。”
    “有的,隔壁南匯大隊就有合作的制衣廠,他們大隊干部前幾天還跟我說他們接不到合適的訂單,如果你想找他們生產衣服我可以帶你們過去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這邊各種衣服上的輔料也很多,扣子啊,花邊啊,還有一些手工花都有生產的,不過都是大隊合作的小作坊,生產量不行。”
    張建民倒是沒瞞著葉景川,把他知道的事情一股腦的說出來。
    在他看來如果葉景川能在南匯大隊生產衣服,對于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葉景川的買賣做的越大,他就能賣更多布。
    葉景川很是爽快的答應下來,三人一起騎著自行車去了南匯大隊,不過葉景川的目的可不是來找合作,而是來學習的。
    因為在短時間之內,個體經營工廠依然比較難,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過渡期需要很多年,葉景川想放開膀子大干一場怎麼也要82年之後。
    不過現在也不是完全沒一點機會,當前合作形勢的會工廠逐步放開,國家也鼓勵農村除了種田外,在多一些賺錢的路子。
    也正是在這些政策下,才有了般陽大集的名聲,也有了像普平大隊的紡織廠。
    葉景川想著他總不能一直偷偷摸摸的在家搞制衣,他得想辦法過明路,當然這個過明路並不是在小河大隊辦制衣廠,他的最終目標是當下京城三環外。
    而現在他需要先看看人家玩的什麼路子,多學習一下,回頭去京城開制衣廠也不至于兩眼一抹黑。
    至于為什麼不在小河大隊搞制衣廠,原因很簡單,他不會去賭人心,越是窮的地方人心越是難測,特別是在他制衣廠賺錢之後,不說老葉家人,就說那些平日對他笑臉相迎的人,說不定都會在他背後捅刀子。
    與其自找麻煩,不如直接把麻煩扼殺在搖籃中。
    【關于大隊聯合辦廠,我查資料有些地方78年就有,不過在我記憶中當年我爸在村里辦印刷廠是80年代中後期,村里人際關系復雜,最終印刷廠倒閉,不過我從小學到中學從來沒缺過筆記本,我爸給我留了n多本子。特此說明,大家別杠我男主開廠啊,我男主也是有背景的人,大部分事件我都有查資料,不過有時候為了故事性也會有所改動,如果是大改,我會盡量標注,不傳達錯誤信息給大家。】
    喜歡全村啃窩頭,我一天賺一萬請大家收藏︰()全村啃窩頭,我一天賺一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