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手中的茶杯放下後,韓非注視著嬴政問道︰“大王此前問我,身陷困境當如何破局,韓非現在給出的答案,您以為如何?”
嬴政沉默幾息後,感嘆開口。
“不戰而智退大秦百萬雄兵,不媚而結交秦國來使,先生之才,我很欣賞。”
“大王過譽了。”
韓非神情飄然,畢竟眼前的這位可是秦王嬴政,能得到他的這般贊賞,其內心里也甚是開心自豪的。
只是下一刻,他臉上就掛上了一絲苦笑,說道︰“韓非也曾自詡謀略過人,但今日方知人外有人,李兄的智慧與洞察力讓韓非自愧不如。”
他本以為這種一石多鳥的良策只有自己想到了,心里還一度沾沾自喜,從容不迫。
因為這種站在高層俯視低層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只是讓他意外的是,大氣層上竟還站著一個李長安。
“韓非先生之才與李先生同樣,已經領先世間千千萬人了。”
嬴政毫不吝嗇夸贊,注視著韓非低沉問道︰“寡人听聞,韓非先生曾言七國的天下,要九十九。”
不得不說嬴政的情報網還是挺厲害的,連這件事都知道,想必他已經關注韓非很久了。
“七國民眾,受亂世之疾苦久矣,諸子百家各施救世之道,以法治天下,是韓非的夙願。”韓非眼神深邃,有著對未來的向往。
“先生可願與我一起攜手,把這個夙願付諸實施?共創一個九十九的天下。”
嬴政目光灼灼,向著韓非發出邀請。
相比于還不甚了解的李長安,他還是比較傾向于韓非,因為韓非所寫的文章他都讀過,里面的一些治理國家的見解,他很是喜歡。
韓非所提出的“以法治天下”,更是讓他深感認同。
“法既可懲惡,亦可楊善。”
“我心中的天下應該是法治天下,儒之教化,外儒內法。”
嬴政述說著自己心中的理想天下,聲音高昂,臉色莊重,目光深遠如炬。
“我欲鑄一把天子之劍,以七國為鋒,山海為鍔,制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服!”
“先生就是這鑄劍之人,而我,願作這執劍者,我們攜手定然可以開創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遠大的理想抱負、激昂人心的話語,美好未來的憧憬,它們的組合,讓在場的幾人心中都騰起一股熱血,想要為之一搏,奮不顧身。
李長安心中不禁感慨,不愧是政哥,既有著雄心壯志與胸襟膽魄、又有著超前的瞻遠目光,怪不得他可以做到天下共主,威壓整個大秦帝國。
對于嬴政的邀請,韓非好像早有意料,他不慌不忙,神情淡定。
“不知大王的九十九天下,是秦國的天下,還是韓國的天下?”
嬴政一時間沉默了。
因為韓非這話就代表著拒絕他了。
韓非的意思很明顯,你是秦國的王,而我是韓國的九公子,我們如何攜手共創天下?創出來的天下最後是秦國說了算還是韓國說了算?這根本就不現實。
以韓非現在的角度來看,他說的並沒有錯,但以後世的角度來看,李長安覺得網友們常說的一句話就很適合,那就是“格局小了。”
不過現在畢竟是戰國七雄時期,磨蹭不斷,紛爭不斷,各有各的各家。
所以,李長安此時不做評判。
但為了解開場中凝固的氣氛,他還是緩緩出聲道︰“尚公子如此求賢若渴,看來如今秦國的處境也是堪憂啊。”
聞言,嬴政心中一動,臉色卻不變。
“哦?願聞其詳。”
嬴政現在對于李長安的才華已經有了認知,很想听听他對現在的秦國有何看法。
“尚公子十三歲繼位,如今才剛剛親政數月,而在過去的八年時間里,秦國的朝政大權一直都是被呂相和太後掌控。”
“最近幾年,宦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