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第164章 道法五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林先生 本章︰第164章 道法五事

    崇禎八年十月初十,道法學堂正式掛牌成立。

    周懷民任道法學堂校長。

    炮兵營營長趙至庚,兼任道法學堂宣教長。

    保民報社記實高淺霜,調任至道法學堂宣教員,不再擔任記實工作。

    周懷民、農會各知事、保民社參議、營長、哨長,教員,齊聚高業溝道法學堂。

    周懷民站在學堂講桌前,對下面坐著的眾人道︰“大家說說,咱們這個學堂的宗旨是什麼?”

    炮兵營第二哨哨長甦志高,昨天已听到周懷民的講解,當即答道︰“道法學堂,就是講道法五事,打勝仗。”

    第三營第一哨哨長辛有福道︰“道法五事是什麼?”

    其他人都還不知道呢,為什麼叫道法學堂。

    周懷民舉著《孫子兵法》,翻開始計篇,道︰“孫子說,判斷這場仗能不能打贏,就圍繞這件事的五個部分來分析,那就是道、天、地、將、法。”

    “道,就是民心,是否與民同利,是否為民做主。”

    “天,就是天時,是否天氣適當,是否機遇有恰。”

    “地,就是地利,是否地理有利,是否物產富足。”

    “將,就是我們,是否能寫會算,是否智信仁勇。”

    “法,就是法度,是否賞罰公正,是否文明仁德。”

    “這道法五事,是分析一件事成敗的根本,所以我們做事,要講道法,才能把村民管好,讓廠房賺錢,讓保民營打勝仗。”

    眾人听了周懷民一番講解,都在回想和琢磨這道法五事。

    保民營總務堂參議張國棟道︰“之前我也看過《孫子兵法》,只覺得這道法五事是兵家打仗的事,沒想到還能用到農會管理和廠坊管理上。”

    周懷民笑道︰“道理是相同的,我不懂軍事,也不懂兵法,只粗略看過,所以這保民營之事,咱們也是一起探討,一起摸索著來。”

    保民營軍需堂參議周昌鶴道︰“可以舉個例子,我還是不懂。”

    周懷民道︰“我們可以拿最近防御李際遇劫掠那場戰來分析這五事。”

    說完,他在黑板上劃了一個表格,行標題為保民社、李際遇。列標題為︰道、天、地、將、法。

    “先說道,你們說說,我們和李際遇誰有道?”

    趙至庚道︰“這還用說,道肯定是在我們這邊,李際遇是來搶我們,是奪全縣村民的利。而我們,是守全縣村民的利。”

    眾人都同意。

    周懷民在保民營&道的單元格,打上勾。言道︰“再說天。”

    保民營操練參議周懷慶道︰“那天天氣不錯,村民都在看戲呢。不過我們雙方都沒佔什麼優勢。”

    張國棟搖頭︰“不對,這天,也並非只指天氣,而是指機會。那天如果我們沒有火炮,或者火炮尚未準備完畢,結果不堪設想。”

    農會總務堂知事黃必昌道︰“這就是會長經常說的,凡事要提前籌劃,預則立不預則廢。”

    道法學堂教員高淺霜接過話茬︰“兵法里也說,廟算多勝,少算不勝,況于無算乎? 說的還是要提前籌劃。”

    周懷民笑道︰“正是如此,那我們此項也佔優。”在保民營&天的單元格,打上勾。言道︰“再說地。”

    第三營第一哨哨長辛有福立刻道︰“這個我們都是本地人,都有優勢,但我們是防守,而且是本村防守,相對來說更熟知地勢,更佔優。要不然咱們也不會在馬家莊堵住李莽。”

    黃必昌點頭同意,笑道︰“正是如此,不然農會所有農兵也不能圍住他們。”

    趙至庚道︰“地,也指物產,我們廠坊眾多,物產得以利用,所以才能制造土炮,兵械,拒馬,這也是關鍵。”

    周懷民在保民營&地的單元格,打上勾。言道︰“再說將。”

    張國棟道︰“不能說咱們雙方誰優誰劣,要說李際遇他們多年練武,比我們這些人還要技高一籌。”

    周懷武不同意,他道︰“但我們操練的可比他們多,我們包飯有肉,月餉三兩,閑了就巡邏操練,而且還有軍陣,比個人勇武,我們確實打不過他們,但對陣,他們死亡率明顯比我們高的多。”

    周昌鶴道︰“對,我們吃虧就吃虧到社兵人數太少,李際遇幾千人,我們那時三四百人,就太吃虧,如果人數差不多,根本不用炮,李際遇必輸。”

    周懷民在保民營&將的單元格,打上勾。言道︰“再說法。”

    眾人笑道︰“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周懷民心道,確實,當一個團體內,每個人得到的收入,都比自己能力高出的話,就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用人刻意去維護,所有人就會自發的去維持這個團體的運轉。

    比如後世的公司,某些公司的福利、薪酬、待遇都很不錯的情況下,老板不用做任何事,所有管理人員和員工都會主動來維持公司運轉。

    當然利益分配矛盾和爭執哪里都會有,但爭執是內部矛盾,並不影響公司這艘大船的整體動力。

    周懷民在保民營&法的單元格,打上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指著黑板,總結道︰“我們分析道法五事便可知,我們和李際遇未戰之前,便能得知自己必勝。這其中唯一不足的便是剛昌鶴提到的社兵數量,如果數量相同,勝率更高。”

    張國棟等人恍然大悟︰“我們一向認為流賊是龐然大物,不可戰勝。遇到只能逃跑,但如此分析,我們只要是人數和流賊相當,即便是面對流賊,也是能打勝的!”

    周懷慶道︰“國棟,你未免太小看自己,我覺得即使略少于流賊,我們也能贏!”

    周懷民笑道︰“根據道法分析,確實如此。所以如果我們想避免被流賊禍害,就需要有足夠的人手,這也是咱們為啥要吸納流民,特別是農會,這一點要清楚,給村民講清楚。”

    黃必昌之前也模糊的懂,但從未像今天這般思路清晰,他道︰“我明白了,我們想不受土寇、流賊禍害,按照目前情況,只需不斷增加農會人口即可。”

    周懷武道︰“農會人口增加,那麼我們保民營的社兵就能增加,不管是土寇來了,還是流賊來了,我們都能保住性命,好好種地吃飯。”

    道法學堂教員高淺霜問︰“我剛做記實的時候,有一點不明白,官軍不是也在征討流賊?為啥我們要辦社兵呢。自從看了外地來的流民,才明白,如果我們沒有農會和社兵,咱們也和他們一樣。”

    辛有福笑道︰“高教員,那你可說對了!鞏縣這里和我老家,非常不一樣,我沒文化,說不出來我心里想的。”

    周懷民道︰“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我們這里是新世界,你們那里是舊世界。”

    張國棟驚訝道︰“妙,佛家所說大千世界,便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我們這邊的風貌、風物、人情、經濟真的和別的縣有不同之處了。”

    辛有福嘿嘿一笑︰“還是社長和張參議有文化,講的好,我就是這個意思。”

    周懷民笑道︰“辛有福軍功卓越,也在保民家園名單中。他誤打誤撞來到這里,在新世界里和鄭月娥安家落戶,結婚生子,建功立業,開啟了新的人生!”

    辛有福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充滿期望,瞅向周圍人羨慕的目光,樂道︰“感謝社長和各位參議!”

    周懷民站起,背手挺立,對各位道︰“不,你不應該感謝我,是感謝我們,這是我們團結的力量!我們是二十歲的新青年,是這新世界的開拓人,是敢于保家衛民的先鋒隊!”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方便以後閱讀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第164章 道法五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第164章 道法五事並對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