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第154章 公共馬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林先生 本章︰第154章 公共馬車

    呂維琪拿過來看,鄉間士紳多有聚會結社,自辦的單傳書報並不為奇。拿來發現這報紙和邸報、塘報大有不同。

    紙張大小不同︰約有兩尺寬,一尺三寸高,明顯是抄紙時便已定好模具,也不奇怪,人家有造紙廠。

    排版結構不同︰邸報和書籍一樣,均為柵格,而這民報除了右首有大大兩個字︰民報,還有注明年月日,其他區域按文字多少自由劃分,並無定式,而且正反面都有字。

    書法字體不同︰邸報多為館閣體,而這民報,寫的是隨心所欲,一張紙上能有好幾種書法,且字體娟秀,明顯是女子所抄。

    內容也大有不同,里面寫的五花八門,不過都分有區域,呂維琪仔細瞧看。

    【頭條】公共馬車試行路線,兩縱一橫

    【招商】十個陶瓷廠開放投資招標

    【采買】高價收購棉花、銅、錫、鉛、皮毛

    【農事】暖棚開放承包,克難英烈親屬及殘疾社兵優先

    【招工】招募馬夫、先生需識字能算)、賬房需識字能算)、記實需識字)、雕刻工需識字)。

    【衛生】患傷寒早診治,新藥十文錢

    【文教】楊家莊小學招收新生

    【生活】每月十五有社戲,會場逢三、五、八為集市。

    呂維琪平時看的邸報、社刊之類,大多是忠孝愛君、官紳善舉、軍國大事。

    而這民報,每個版塊的標題和內容,都是鄉民鄰里之間的芝麻小事,說的都是大白話,甚至俚語都有。

    但越看越有意思,且里面大有商機。

    呂維琪指著【招商】道︰“這個投資,是不是入股的意思?”

    呂兆琳恭敬道︰“正是,這一塊由他們的商務堂負責,我上次去時多有接觸。”

    呂維琪嘆道︰“我如今已致仕,薪俸微薄,單靠老家那些田產,又有旱災,又有流賊,難以養活咱們一大家在洛的開銷,只有辛苦你多為家里開源節流。”

    呂兆琳听爹夸贊,喜道︰“這是兒子該做的。”

    呂維琪頷首道︰“府衙的人,只靠我的老臉是不行的,你該打點打點,臉面不如金面。”

    呂兆琳笑道︰“這個兒子懂,府上、學里、縣里都有打點,不然咱們的紙墨也進不去,我正準備效仿辦廠,拉府里幾人入股集資,再投資到這陶瓷廠。”

    呂維琪撫須笑道︰“有長進了,如此更為穩妥。”又指著頭條內容︰“你說的這個周會長,果然是良善士紳,坐這什麼公共馬車,孤寡老人、克難忠烈、記實都不用付錢,照顧腿腳之便,甚好。只是這克難忠烈和記實是什麼意思?”

    呂兆琳詳細解釋一番。

    呂維琪道︰“不錯,這和我們孝義家學甚合,你不是要去投資陶瓷廠麼,我與你同去,觀摩這孤寡贍養,也可為伊洛會講學解義。”

    崇禎八年十月初八,是鞏縣公共馬車試行的日子。

    周懷民及一眾人站在楊家莊服務站,等著吉時。

    楊家莊會長楊君岳看著旁邊熱鬧的會場,笑道︰“今日雖無社戲,但比上次有社戲時,商販來的還多。”

    保戶堂知事付惟賢道︰“每個攤位十文錢,咱們這會場共有一百四十個攤位,今日只攤位費就有一兩三錢。”

    銅錢與白銀匯率一直在變。

    北林莊會長王修安心里算了一下,道︰“按周會長的意思,咱們每個月要有九場集市,會場攤位一個月下來就有十兩,楊家莊農會真是賺大了。”

    楊君岳大笑︰“我們也出地了,不過大頭還是給保戶堂拿去了。”

    周懷民道︰“保戶堂的幾個干事,去你木材廠定制這些攤位木板,去白窯磚廠采買磚頭,還要調用社兵維持秩序,都需要花錢。”

    從南邊來了一輛馬車,打著趙的旗號。

    王修安道︰“趙老爺來了。”

    任莊會長趙良棟下了車,拱手道︰“抱歉各位,來晚了。我任莊與你們這里二十多里,甚是不便。”

    周懷民笑道︰“所以我們才開通這公共馬車。先規劃兩縱一橫,這第一縱,就是從最北的洛尾灣,中間過五個村,到這里楊家莊、再往南直達你任莊。以後任莊、馬家莊你們那一帶村民,只需花兩文錢,即可暢通無阻。”

    王修安點頭︰“大手筆。”

    趙良棟疑惑︰“這兩文錢能辦成什麼事,這韓記馬車行豈不是虧大了?”

    楊君岳解釋道︰“馬車行現在由保戶堂包下來了,現在草料、人工、車轎修繕都由保戶堂出資,韓好生任馬車行掌櫃。”

    周懷民補充道︰“這算是總會的公共產業。”

    此時從西邊路上走來幾位商販,其中有一人背著木箱,上面插滿五顏六色的泥人。

    周懷民笑道︰“這人我認識,是偃師的泥人張,上次我還買了幾個。”喊道︰“張師傅,又來了!”

    泥人張心里還納悶,這還沒到會場呢,十字路口怎麼站了這麼多人,有社兵,還有記實姑娘,男干事,簇擁著七八個人,這幾人一看就是鞏縣本地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服務站也用紅布蓋著,不讓人喝水了?自己大老遠一路走來,正想著可以到這里能免費喝口熱水。

    泥人張笑著打招呼,走近道︰“各位老爺,這服務站今天是不讓喝水了?”

    幾人大笑,周懷民解釋道︰“怎麼會?咱服務站已升級改造,今天是公共馬車開通的日子。你旁邊這幾位是?”

    泥人張知道這位,上次一下子為孩子買了十幾個泥人,對他頗有好感,介紹道︰“上次社戲我掙錢了,這次也介紹幾位同鄉一塊來,有做鎖鑰的,有做雕木的,有賣鞋的。”

    他一一介紹道,還挺健談。

    格物堂知事周懷祺,听到雕木,眼楮一亮,問道︰“識字不?能不能雕刻字模?您怎麼稱呼?”

    雕木的商販道︰“我叫汪余慶,常用的字都會雕,干這個的,不會雕字怎麼能行?”

    周懷祺和周懷民兩兄弟互視一喜,囑咐道︰“會後你先別走,來本村格物堂找我們,想聘你為師傅。”

    旁邊站了半天的韓好生看了看日頭,道︰“周會長,時辰差不多了吧。”

    泥人張听到,驚訝道︰“你就是周會長?”

    周懷民點頭,和楊、王、趙商定開始,韓好生吆喝道︰“良辰吉日已到,為馬車行剪彩!”

    要說這里最高興的,莫過于幾位記實了,為了掙幾兩銀子,每個姑娘每天都要走幾萬步,像今天這種天氣還好,要是刮風下雨的, 可是遭罪。

    現在好了,只需上車刷臉,就能免費乘著馬車跑來跑去。

    保戶堂干事,听到韓好生吆喝,開始點燃鞭炮。

    “ 里啪啦~ 里啪啦~”

    周懷民和楊君岳一起剪斷綁繩,兩人互視確認後,把紅布一把扯下。

    “哇~~”旁邊圍觀的記實、社兵、商販及眾村民驚嘆。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方便以後閱讀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第154章 公共馬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第154章 公共馬車並對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