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購票軟件搞出票房數據榜,是一件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事呢?
一方面確實是方便了業內人士。
就比如華宜這邊,凌晨拿到的票房數據,等到第二天一早,各種春節檔票房第一的營銷稿就已經滿頭飛,熱搜都夠安排上了。
這樣一來,就能確保大年初二有觀影需求的人士,都能及時關注到這部電影。
畢竟跟風、盲從是人類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取向,票房第一的廣告,比什麼營銷都好使。
另一方面,它也確實將票房這個概念,下沉到每一位觀眾心中。
雖然大多數人只是瞄一眼。
看看排名靠前的幾部電影,或者自己關注的電影,大致取得了多少票房,以此滿足一下吃瓜心理。
但不可否認的是,真的有很大一批觀眾會把票房數據,當做選片的重要指導方向。
對于普通吃瓜群眾而言,第一次接觸票房數據,對隱藏在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兩眼一抹黑,什麼排片率、上座率更是看不懂。
那怎麼辦?
很簡單,首日票房過億的才配說話,才配進入大爺我的選片範圍。
《狄仁杰2》首日1.55億?
不錯不錯。
《香江風雲2》首日1.05億?
勉勉強強。
《大聖歸來》9500萬?
一般一般,差一分及格,吊車尾的家伙。
至于再往下,名字都不配有的渣渣。
這便是一般人首次接觸具體票房數據,所產生的大致心理活動。
《大聖歸來》則處于有點印象,但不多的狀態。
吃瓜群眾並不知道《大聖歸來》一舉打破同類型片的首日票房記錄,並將記錄提高了近十倍的含金量。
也不清楚以16的平均排片率,砍下9500萬票房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差一點破億的倒霉蛋,就是他們的刻板印象了。
但在動漫界,《大聖歸來》所引發的轟動,絲毫不亞于在圈子里引爆一枚核彈。
可以說只要你和動漫圈沾邊,你的朋友圈、企鵝空間、企鵝群聊,甚至社交媒體此刻通通要被《大聖歸來》刷屏。
什麼史上最強動漫、華國動漫的未來、動漫界的希望,各種名頭跟不要錢似的安在了《大聖歸來》頭上。
也不能說動漫圈的人大驚小怪。
實在是眼下這個場面,誰都沒見過啊!
不僅沒見過,夢里都不敢這麼想。
什麼首日票房接近一億,這是動漫圈該考慮的麼?
在這之前,絕大多數動畫電影一整個票房周期的總票房, 也就這個數了。
你先一天就給干出來了?
到底是張瀟辰太牛逼,還是世界變化太快?
什麼,你說天光?
孫瑞那家伙兩部電影虧破產的事,還歷歷在目呢!
也難怪圈子里,現在都快把張瀟辰視作精神偶像和救世主了。
1.5億投資啊!
換誰敢投到一部動畫電影里面?
沒政策,沒預期,市場不明,真不怕虧個底掉啊?
可人家不僅投了,現在還眼瞅著就要回本了。
人家不僅板上釘釘的要回本,甚至還有很大幾率大賺一筆。
這誰頂得住啊?
也難怪整個動漫圈都跟打了雞血似的!
要知道這可是動畫電影啊!
此前整個動漫圈,也就熊家和羊家兩個成功的例子,剩下的都是滿腔熱血的進去,頭破血流的出來。
而且就算是熊家和羊家,有時候辛辛苦苦大半年,賺的也不如別個大片的零頭。
就這,已經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ip了。
往小了說,動畫電影終于有了成功的例子。
不是那種吃ip賺個保底的例子,而是重新開發ip,大投資高收益,生造出一個聚寶盆的例子。
往大了說,整個動漫行業都會因為《大聖歸來》的成功,煥發無限生機。
拉投資再也不會因為頂著動畫電影的名頭,被投資人直接丟進垃圾桶了。
以前那些半死不活的項目,如今也開始有人接觸。
總之,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
……
初二一早,張瀟辰便帶著劉亦非到爸媽家吃早飯。
整個正月期間,小兩口都被剝奪了開火的權力。
畢竟兩人一年到頭里,大半年都在外地拍戲,壓根就不著家,搞得張爸張媽瘋狂吐槽︰
“我們待在老家嘛,一家人只能過年見一面,現在搬到京城來,還是只能過年見一面!”
“那咱這家,不是白搬了麼?”
好有道理!
張瀟辰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于是每天拉著劉亦非過來蹭飯吃,劉媽時不時也會加入,總的來說一家人氛圍其樂融融。
因為張家這邊從小就和親戚幾乎斷了來往,劉家那邊更是如此,人都是米籍華人了。
所以小兩口在正月期間,倒是久違的放松了下來。
不過放松歸放松,公司還得去。
畢竟星辰那邊,正月期間可還沒放假。
直接五倍工資拉滿。
不僅如此,張瀟辰和劉亦非還每天定時去到公司打卡,以示同甘共苦。
這還有啥好說的?
老板別把我當人看!
當然,張瀟辰肯定不是那種見不得員工休息的黑心老板,主要是星辰成立後,幾乎每年都會進軍春節檔。
大事暫時沒有。
但一些日常口碑維護,實時跟進宣傳的小事,還是離不開人。
要知道春節假期期間的票房,可是要佔到一部電影的一半以上,怎麼嚴肅對待都不為過。
另外還有涉及到院線排片調整。
雖然人家內部的精算師,早就把一整套票房數據分析個遍,結論已經擺在了高層的桌面上,但表面上的公關還是得做的嘛!
而這些,甚至都不需要張瀟辰親自插手。
星辰內部早就實現了一整套自動化流程,張瀟辰只要負責簽字審核就行了。
距離甩手掌櫃的目標,又進了一步。
喜歡劉天仙的穿越老公請大家收藏︰()劉天仙的穿越老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