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庵。
裊裊煙氣自銅爐內緩緩溢出,檀香經久不散。
司菀斟了盞茶,推至明淨師太面前,輕聲道︰“師太,再過不久,庵堂會有貴客登門,您也得前往京城。”
明淨師太端起茶盞,笑眯眯看著司菀。
數月不見,面前這位善信周身金光縈繞,正是陣陣功德所化,不僅能護持己身,福運雙全,還于身邊人大有裨益,澤被至親。
能有這麼大改變,女善信必定行善事,積善果,方能如此。
此為正途,比那起子歪魔邪道強了不知多少倍,偏生善信的姐姐依舊執迷不悟,苦海浮沉。
“若有緣分,不拘貴賤,貧僧都要去京城走一趟。”
“他手中有師太的令牌,算不算有緣?”司菀問。
明淨師太頷首,“既有令牌,自然算是有緣之人。”
司菀唇邊笑意收斂,正色道︰
“師太此次入京,只怕會遇到棘手之事,您精通醫術,能治頑瘴痼疾,卻難以勘破人心,若看診的那位患者病情有所反復,可能是人禍所致。”
“人禍?”明淨師太有些詫異。
司菀邊嘆氣邊搖頭,“那位患者身份不凡,病癥頗為嚴重,無法動彈,不能言語,正因如此,他也不能揭穿凶手的真實身份。
一旦被凶手發現,那位患者有痊愈的機會,定會想方設法殺掉患者,甚至還有可能嫁禍給師太。”
明淨師太微微一愣,“多謝善信提醒,貧僧會小心行事。”
“與其處處謹慎小心,還不如主動出擊。”司菀意味深長道。
明淨師太問︰“如何主動出擊?”
“師太可以隱瞞病患的真實情況,讓所有人誤以為他無法康復,如此,也能降低凶手的防備之心。”司菀杏眼透著一絲狡黠。
明淨師太皺眉,滿臉不贊同。
“善信,出家人不打誑語,口業因緣,墮地獄中。”
“我可沒讓師太撒謊,而是稍稍用些手段罷了。”
明淨師太連連搖頭,“貧僧必須提醒善信,《大智度論》警示︰若心知而曲隱,雖言不妄,亦名欺誑。”
“師太多慮了,所謂的手段並非讓您違背本心,是讓師太在看診期間閉口關罷了,如此既能救人,也不會受人威脅陷害。
要知道,那位患者癥狀嚴重,即便日日施針,依舊難以在短時間內康復,極有可能會被歹人鑽空子。”
閉口關乃禪宗之法,修此法門的出家人,數月乃至于數年禁語,如若違反,需懺悔數日,方能使心境澄明,見本來面目。
明淨師太沒想到司菀這般了解佛門修法,按她所言,閉口關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自身。
明淨師太也並非迂腐之徒,听不進好言規勸。
她思索片刻,點頭同意了。
似是想到了什麼,明淨師太又說︰“善信,那道祛風邪湯很不錯,每日讓災民喝上一碗,也有防疫之功效。”
在將陽縣災民送到甕山時,司菀便給明淨師太送了封信,信中僅有一道方子,名為祛風邪湯。
此方不見得是功效最卓著的,但配制所需的藥材卻十分常見,價格也低廉,足夠給受災民眾服用。
“有勞師太費心。”
司菀話音將落,忽然有個年輕稚嫩的小尼姑小跑著進來,道︰
“師太,山門外來了一群人,說要請您看診,為首那人還拿著咱們庵堂的令牌。”
司菀放下茶盞,“您瞧,貴客這不就來了。”
明淨師太雙手合十,口中念了句“阿彌陀佛”,站起身,作勢要往外走。
司菀連忙叫住她,道︰“師太,閉口關。”
明淨師太點頭,沖著小尼姑說︰“將我的禁語牌取來。”
小尼姑懵了一下,沒曾想師太會在今日閉口關。
不過修行本就隨心而動,不必刻意挑選吉時,倒也不足為奇。
兩人離開後,禪房內僅剩下司菀自己,她不急不緩飲茶焚香,耳畔听到屋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眉宇間盤踞的郁氣消散了許多。
“宿主,就算明淨師太閉口關,沒將七皇子的身體狀況告知眾人,鵑女也不見得會放下戒心。”系統在司菀腦海中道。
“僅有明淨師太一人,自然無法讓司清嘉打消防備,但你別忘了,還有七皇子呢。”
系統噎了一下,不太明白宿主的意思。
“此時此刻,司清嘉猶如毒蛇一般,隱藏在七皇子身邊,一旦他的身體有所好轉,便會毫不猶豫再次下手。
這一點,司清嘉清楚,七皇子也清楚。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為了保住性命,七皇子勢必會隱瞞實情,即便日漸好轉,也會裝出一副全無效果的模樣,繼續癱瘓在床。”司菀輕笑著道。
“鵑女防心甚重,她會相信嗎?”系統又問。
司菀繼續解釋︰“你別忘了明淨師太說的,出家人不打誑語。
在明淨師太閉口關期間,她不會開口,自然也不會拆穿七皇子的表演,因此,司清嘉會不可避免的陷入思維誤區,以為明淨師太沒有撒謊,以為七皇子當真無法痊愈。
勝必生驕,古往今來先例無數,成大業者也無法抵御這種源自靈魂深處的陷阱,會下意識的輕視對手,錯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司清嘉也不例外。”
“那宿主你呢?已經掌控了氣運之爭的局勢,難道不是勝者嗎?”系統問。
司菀走到窗前,伸出手,掌心接著冰涼的雨水,搖頭。
“我都是死過一回的人了,失敗的徹底,被剖心取血,死無全尸,又怎能算作勝者?
只不過前世淒慘的死局時時刻刻警醒我,讓我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冒進,不能急躁。”
系統不由咋舌,很想給宿主豎大拇指。
它是走了狗屎運,才找到這麼靠譜的宿主,否則哪能完成涅�的任務?
看著滿滿當當閃著金光的氣運值,系統忍不住偷樂。
“先別高興的太早,拋開司清嘉不提,柳尋煙的母親明顯與大月國有關,卻是不知,這份淵源究竟從何而起,一日不查明真相,我這顆心便一日落不到實處。”司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