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左眼是舊日

第360章 地頭蚯蚓與過江刺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川不改 本章︰第360章 地頭蚯蚓與過江刺蝟

    見到自己人被打,便陸續開始有人將矛頭對準了何安在,卻是葫蘆娃救爺爺,過來一個,倒下一個。

    不是他們不懂得群毆,而是根本空不出手來。

    “停!快停下!”有一人高聲喝止,互毆在一起的兩幫人這才緩緩停止了械斗,並保持戒備地分隔陣營。

    早已轉過身來的何安在依舊是雙手抱胸,倚靠著電線桿,他高高仰起頭,望著星空,對面前兩伙人視而不見,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

    有人要朝著他的腦袋打一悶棍,他一記後撩腿將那人放倒後便轉過了身,他近乎成為眾矢之的,若再繼續背對著敵人就不是明智之舉了。

    接下來要怎麼著?一起上嗎?

    不知道跟契舍夫古堡里的干尸比起來怎麼樣?

    “仕源仔,你的人壞了規矩。”其中一伙人中,那位為首之人笑著譏諷道,“按照規矩,你得去清龍大飯店擺上一桌,給這位兄弟賠不是。”

    說話之人也就二、三十歲的樣子,身穿一件白色背心,算不上五大三粗,卻也是體格健碩,雙臂肌肉虯結,線條分明;留著微長碎蓋發型,張嘴是地方味十足的普通話。

    而被稱作仕源仔的人,就是喊停之人,他沒理會出言譏諷之人,而是朝何安在拱了拱手,張口依舊是地方味十足的普通話,“這位兄弟,手下人不懂事,我先給你賠個不是。”

    只是簡單的不懂規矩嗎?

    遠沒有那麼簡單。

    道上有道上的規矩,幫派火並不能傷及路人,不能影響治安,不能對老百姓造成經濟損失。若造成經濟損失,則賠三倍;若影響治安,則去社會勞動;而傷及無辜路人,必須要去清龍大飯店,為無辜路人擺一桌賠禮道歉。

    樹立這些規矩,是因為講道理嗎?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何安在一個大活人,這麼多人都沒看見?當第一個人朝何安在動手時,為什麼不喊停?

    因為時機不到。

    兩伙人都來勢洶洶,可很快,仕源仔一方便陷入了劣勢,被打得節節敗退,所以才會有人被打惱了對無辜路人動手。

    在場這麼多人,不可能都沒看到那人壞了規矩。

    只是……都心照不宣罷了。

    一方氣勢正高,壓著對方打;而另一方雖處頹勢,但覺得還有翻盤的可能。

    直到越來越多人將矛頭對準了何安在,然後越來越多人失去戰斗能力。

    仕源仔見翻盤無望,這才喊停。

    所以仕源仔喊停,不是因為手下人壞了規矩,而是再無翻盤可能。

    繼續打下去只有輸,不僅會受傷,還落了面子,今後見人矮三分,還怎麼抬頭?還怎麼混?及時喊停止損,就算是平手,給何安在擺一桌賠個不是,一點都不含糊,他是要感謝何安在的。

    “不用什麼清龍大飯店,就近找個路邊攤就行,我剛好還沒吃飯。”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對方都賠不是了,何安在便也不端著;再者是花花領他來這的,無論花花是不是記仇報復他,先不著急撇清關系,跟本地人熟絡熟絡關系,總比獨自一人在他鄉漫無目的地游蕩要來得好。

    只是就這麼被所謂的規矩請吃飯,何安在心中是有些起疑的,他懷疑這是一場戲,到時候在飯里下藥將他放倒,然後送去嘎腰子。

    飯還是要吃的,但是那什麼清龍大飯店就沒必要了,倒是不怕羊入虎穴,而是怕將事情鬧大,一旦有人將目光注意到這邊,那他接下來的行動便極為掣肘了,因此附就近個快餐對付一口就行了。

    以及,他還真不想就這麼放過那群人,因為那群人掄棍子下死手;得虧他略懂一些拳腳,若換做普通人,單是那朝著後腦的一悶棍,可能就出人命了。

    何安在話音剛落,仕源仔還沒來得及說話,那出言譏諷的對頭再次譏諷道︰“听兄弟的口音,是內地來的吧?仕源仔,來者是客,傷及客人者,自罰三杯,且全程為客人斟酒,不能落座。”

    “那待會兒還要麻煩唐明兄了,”仕源仔笑容和善,沒有皮笑肉不笑,也沒有笑里藏刀,真的就單純在笑,仿佛剛才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傷及無辜路人是要擺席賠不是,可何安在根本就沒有受傷。

    那怎麼算?

    畢竟打起來拳腳無眼,也收不住,磕磕踫踫都算傷,可從來沒有被波及還沒受傷的路人。

    仕源仔本是可以爭辯一下的,可他沒有,不去爭辯無非就擺一席的事,而要是爭辯了,證實了何安在不算傷及,那他會被打到服為止。

    “兄弟不是本地人,不知道我們的規矩。”唐明收起譏笑,轉頭朝著何安在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這席必須得在清龍大飯店擺,托兄弟的福,我也能蹭一頓仕源仔擺的席。”

    按照他們的規矩,傷及路人必須要去清龍大飯店,防止他們對路人進行威脅,從而隨便湊合;又或者路人怕他們平日報復,來主動婉拒。

    再有,若被傷及的路人,不是本地人,那規矩可就更多了。

    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以及來者是客,兄弟來家里做客被打了,做主人的得多難堪?

    就比如仕源仔與唐明二人之間的矛盾,仕源仔的人壞了規矩,那麼由仕源仔擺席,且席間不能落座,全程給客人斟酒;再由唐明作陪,為客人介紹九江風土人情,切莫壞了九江在客人心中的形象。

    若是客人不滿意,或不接受道歉,可以選擇報警,是拘留、是罰款,讓法律說話。

    而法律公平地照顧到互毆的雙方,因此唐明也得客客氣氣伺候好客人。

    打架是解決問題最簡單、最直接、且最原始的方式。

    卻不是最好、最妥善的方式。

    既然選擇了用來打架來解決問題,那就要承擔起打架的責任。

    道上規矩很多,主要還是為了約束各方,不要動不動就打架。

    九江盛行拉幫結派,非是治安不好,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原因,算是九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九江作為靠海的港口城市,涌入了大量不善的洋人。

    那會兒可沒有法律的制約,是有血性的九江人靠著一雙拳頭,守住了國門。

    喜歡我的左眼是舊日請大家收藏︰()我的左眼是舊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左眼是舊日》,方便以後閱讀我的左眼是舊日第360章 地頭蚯蚓與過江刺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左眼是舊日第360章 地頭蚯蚓與過江刺蝟並對我的左眼是舊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