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這證詞敢這麼寫。
惠妃都不敢認。
因為她很明白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她能在妃位之首上穩坐那麼多年,也不單單是靠著生了大阿哥胤 的緣故。
上次索額圖被皇上斥責一事,她在其中的作用,惠妃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她要真有那麼大本事,身後有那麼大的勢力,她現在至少也是個貴妃了。
說白了,就是皇上看索額圖不順眼,本就打算把索額圖貶斥。正巧這事一出,有人彈劾,皇上就順水推舟了。
而且就算沒這個事,皇上也會另找緣由貶斥索額圖。畢竟,皇上若真想找茬,就索額圖那張揚的作風,那是隨隨便便就有現成的理由。
“皇上,此言差矣!這前朝是前朝,這後宮是後宮,而且向來後宮不能干政!臣妾又怎麼敢這樣肆意妄為呢!”惠妃冷靜下來後,不緊不慢地說道。
盡管惠妃是這樣說,但康熙並不覺得惠妃沒有“肆意妄為”。
上次惠妃與鈕祜祿貴妃聯手壓制平妃的事,康熙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盡管索額圖是他有意為之,可胤 一派在那之後,與有明珠坐鎮的胤 一派有來有回,但胤 一派逐漸落入下風,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再加上,中途還有一些滿蒙貴族和宗室們在其中渾水摸魚。
康熙為了維護胤 的地位和勢力,只能被迫重新啟用了索額圖。
一想起索額圖自起復後,與胤 關系越發緊密,康熙臉色就有些微妙。
雖然理智上知道保成也是迫于形勢,但康熙心里還是很不得勁。
他一手撫養起保成,自然希望保成與他最親。
可隨著保成長大,他們父子之間的關系也不如之前一般緊密了。
這些加在一起,康熙對現在有“故技重施”趨勢的惠妃很難說沒有意見。
在康熙看來,這事若是普通的後宮相爭,那是誰做得都不重要。
反正事情查得差不多了,到時候該安撫的安撫,該罰的罰,就解決了。
他沒那麼多心力,解決後宮這些瑣事。
現在重要的是他的這些妃嬪們在胤 和胤 相爭的背後,扮演了什麼角色。
而現在她們又想利用這事,分別達到什麼目的。
出于平妃之前的表現,康熙不得不做好準備,以免平妃影響到胤 。
現在想來,如果不是保成的額娘走得早,保成又怎麼會落到如今這般境地。
想到這,康熙更是心疼自己一手帶大的保成。
與此同時,他的眼神如利刃一般看著惠妃,語氣也相當不善,“惠妃,如今事情清晰明了,你還要繼續嘴硬嗎?”
“皇上,這上面的證詞全是在污蔑臣妾。依臣妾看,說不準這事就是平妃故意陷害臣妾,想前朝後宮一網打盡!”
說完,惠妃的目光徑直看向平妃,大有劍指平妃之意。
平妃聞言驚訝不已,“惠妃姐姐,你怎可血口噴人呢?”
她拿起放在一旁桌上的證詞,朝惠妃發問道︰“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何來我陷害你之說?而且我看這證詞寫得很是清晰!”
惠妃朝平妃微微一笑,緩緩開口道︰“是不是,平妃妹妹你自己心里清楚!”
被惠妃這麼一說的平妃,頓時眼眶泛紅,她委屈不已地說道︰“惠妃姐姐,我向來敬重你,你為何要如此污蔑我。況且,這些證詞都是皇上命人去查的,我不過就是與章佳庶妃一同面見了皇上。”
“皇上,您可要為臣妾做主啊!”平妃起身朝康熙跪下,言辭懇切道,“惠妃姐姐如此污蔑臣妾,臣妾的名聲被損是小事,萬不可因此牽連到太子!否則臣妾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平妃知道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所以並不指望康熙能替自己做主。
但如果她扯著太子這張大旗就另說了。
她這一番話,直白地暗示康熙惠妃明面上是在將髒水潑向我,實際上是在潑向太子。
康熙瞥了一眼平妃,他對平妃的小心思有數,但也不能放任惠妃胡亂掰扯到太子身上。
“夠了!惠妃!”康熙呵斥道,直接打斷了惠妃與平妃之間的爭吵。
“你莫要以為朕不知你所作所為。這些年,你為了胤 ,使了多少手段,朕心里都有數。”
康熙的語氣雖然很平淡,但其中所蘊含的意思很重,已經算是在明言敲打惠妃不要過分了。
惠妃頓時像是被重錘擊中了一般,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康熙。
她現在要不是死命掐著自己的手心,差點就想當眾和康熙吵起來了。
這些年,她是為幫胤 做了不少事,可皇上又能比她好到哪里去。成天都在拉偏架,護著太子。
她若不出手,胤 該怎麼辦?
難道要她眼睜睜地看著她那意氣風發的兒子,被太子一派打壓得毫無還手之力嗎?
就算是皇上想讓胤 給太子做“磨刀石”,也沒道理要將“磨刀石”搓軟捏圓了,再來磨刀吧?
況且那都不叫磨刀石了,那叫面團啊!
現在看來,她的胤 也是命不好,拖生到了她肚子里。
若是換個額娘,指不定這太子誰當呢!
“皇上,臣妾自問從未有過僭越之心,皇上若覺得臣妾有錯,還望明示。”惠妃強忍著心中的憤懣,朝康熙福了福身道。
此話一出,殿內氣氛直接凝固。
妃嬪們都不免有些訝異地看著惠妃,她們沒想到惠妃會暗戳戳地反懟康熙。
林玲有些擔心事情再進行下去難以斡旋,而且說不定她也要被扯進去。
現在她和惠妃就是一條船上的人,林玲也不能眼睜睜看著惠妃“落水”而不救。
畢竟,誰叫長生和胤 是一條船呢!
一條船都翻了一邊,船上的人穩不穩得住不說,沒掉下去就不錯了。
再說了,她和惠妃在這件事的聯系比起她和德妃的聯系要緊密一些。
瞧著手中幾乎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證詞,林玲不由得在心里嘆了口氣,現在也只能硬著頭皮詭辯一番了。
林玲先在心里打好腹稿後,便開口對著康熙說道︰“皇上,還是就事論事吧!臣妾剛剛仔細看了看這證詞,發現實在是有些強詞奪理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