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無奈地嘆了口氣,不打算繼續糾結到底是在賞什麼。
感覺如果繼續糾結下去,這話題就沒完沒了了。
他輕咳一聲,對著胤 說道︰“大哥,都說洞房花燭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你還是趕快返回洞房吧!莫要讓大嫂等急了,耽誤了良辰美景。”
長生聞言也點了點頭,附和道,“是啊,大哥,現在不是計較這事的時候。”
想到還在洞房里的大福晉,又看到弟弟們不停地朝他擠眉弄眼。
胤 撓了撓脖子,然後尷尬地清了清嗓子,“你們說的也對!今日大哥就不陪你們賞風景、賞月了。”
他將手上的胤祚和胤祺放了下來,緩緩蹲下身,一手摟著一個,笑吟吟道︰“你們兩個莫要繼續听牆角了,還是早日回去休息,明日雖然沒課,也不能輕易放松。”
像是想起什麼,胤 又拍了拍胤祚和胤祺的肩膀,皮笑肉不笑道︰“若是被我再抓到你們在听牆角,你們兩個就在演武場等著大哥我吧!”
說罷,胤 就動作迅速地回了洞房。
看著房門被大力關上,阿哥們都松了口氣。
胤祚和胤祺揉了揉剛剛被胤 捏痛的肩膀,“好凶哦!大哥!”
“是啊!是啊!”
“好啦,”長生一邊推著胤祚和胤祺往外走,一邊說道,“今日,可是大哥的大喜日子,若是被破壞了,你們可沒好果子吃!”
胤 和胤?在胤 出來後,就躲在胤 身後。
在胤 進房里以後,才慢慢挪動腳步,探出頭。
胤 見他們好像有些害怕,輕聲安撫道︰“大哥脾氣一向火爆,沒什麼惡意的。”
胤 瞧著明明胤 已經走了,還非要繼續擠在胤 身後的胤 和胤?,微微抿了抿唇。
又看著被兩個圓滾滾的弟弟死死地拉著當‘擋箭牌’,還好脾氣安撫他們的胤 ,胤 臉色不由得一冷。
听到胤 說話,胤祉轉過頭來就看見,雖然擠在胤 身後,但大半個身子都露出來的胤 和胤?。
他沉默片刻,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下哪怕再努力用膳,但還是干瘦的胤 後,又看了看肉眼可見‘營養甚足’的兩個弟弟。
胤祉覺得自己有理由懷疑胤 會是他們兄弟中最瘦的一個,說不定也是力氣最小的一個。
他對胤 投向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後,朝著胤 他們點點頭道︰“是啊!你們也不用在意,他也就是嘴上說說罷了。若是胤祚他們繼續鬧,大哥也不會拿他們怎麼樣。”
畢竟,胤祚和胤祺可是太皇太後和太後的心尖尖。
就算他們在後宮大鬧一場,有太後和太皇太後護著,汗阿瑪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如今不過就是鬧個洞房而已,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事。
胤 瞥了一眼不知聯想到什麼,突然向他丟了一個眼神,有些莫名其妙的胤祉。
見他搖著扇子往外走,胤 緩緩看向胤 三人,“時候不早了,都先回去吧!”
胤 點了點頭,就帶著胤 和胤?跟上胤 。
......
在胤 大婚的第二天,一眾主位妃及以上的妃嬪們都聚在一起等著胤 帶著大福晉來向她們行禮。
看著惠妃打扮得甚是隆重不說,臉上還喜氣洋洋的,林玲不由得掩嘴輕笑一聲,對著惠妃打趣道,“這一轉眼,大阿哥都已經娶親了,惠妃妹妹好福氣啊!”
這大喜的日子,作為炒熱氣氛的能手,宜妃自然不會讓氣氛冷場,她也附和林玲道,“誰說不是呢!如今,大阿哥娶了福晉,惠妃姐姐可就等著做瑪嬤了!”
惠妃被打趣的有些不好意思,她一甩繡帕說道︰“哎呦!良貴妃姐姐和宜妃妹妹就莫要打趣我了!這胤 娶親歸娶親,但抱孫子說不定還早著呢!而且只要胤 日後能和大福晉好好過日子,我也就放心了。”
話雖如此,可惠妃那眉眼間的喜意卻是怎麼藏也藏不住。
見惠妃如此,坐在殿內的各位妃嬪們都相視一笑。
鈕鈷祿貴妃笑著開口道︰“惠妃妹妹這是嘴上說著不急,心里啊,早就盼著抱孫子咯。”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各位姐姐妹妹們的做瑪嬤的日子也不遠,”惠妃臉頰微紅,嗔怪道,“今個就莫要再調侃我了!”
正說著,殿外就傳來太監尖厲的聲音,“大阿哥攜大福晉到!”
眾人連忙正襟危坐,看著胤 帶著大福晉進來行禮向她們行禮。
看著樣貌姣好、儀態端莊的大福晉,惠妃笑得眼楮眯成了縫,眼中滿是滿意。
又見大阿哥余光關注著大福晉,惠妃心里也一松,原本還擔心他們夫妻之間,會不會有什麼小摩擦。
如今一見,雙方相處還算可以就好。
等大阿哥和大福晉行完禮後,林玲便示意鈴鐺將她準備好的見面禮送上,然後非常公式化的說了一些吉祥話。
在說完後,鈴鐺就適時地捧著一個精致的錦盒上前。
大福晉將其接過後福了福身,輕聲謝過。
緊接著,其他妃嬪們也紛紛說著祝福語,然後送上自己準備的禮物,大福晉一一謝過。
在妃嬪們都送完見面禮後,馬佳妃對著胤 笑著說道︰“剛剛我們還在說你們何時能讓惠妃姐姐抱上孫子,如今你們在這,不如說說看?”
胤 聞言俊臉一紅,拱手干巴巴地說道︰“兒臣自當盡力。”
大福晉更是羞得低下頭,紅暈蔓延至耳根,吞吞吐吐地說道︰“兒臣也當......盡力。”
妃嬪們見狀,不由得微微一笑,隨即就接二連三打趣起來。
瞧著大阿哥和大福晉被說得臉紅彤彤的,都要快要想找個洞鑽進去的模樣,宜妃站出來打圓場道︰“好了好了,莫要再說這些讓人害羞的事了,不然大阿哥和大福晉待會就都不敢待了。”
眾人這才意猶未盡地止住打趣,轉而說起其他話題。
胤 和大福晉陪著各位妃嬪們說了會話後,就馬上告辭離開。
因為他們還得馬不停蹄地前往毓慶宮,去向太子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