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綠樹紅瓦如詩如畫,張莊村村長張壽春正與幾個附近村子的村長在自家屋內熱烈地交談著。遠遠地看到趙達開車駛來,眾人紛紛起身,熱情地跟趙達打招呼。張壽春落座後,言辭懇切地說道︰“趙鄉長啊,咱們村的土質頗為特殊,沙土地居多,猶如一盤散沙,實在不太適宜種植小麥玉米這類農作物。所以村民們通常會在里面栽種地瓜、花生、蘿卜等作物。而且這種土地的保水效果簡直糟糕透頂,怕是難以勝任蔬菜種植,所以您提出要在全鄉推廣蔬菜大棚,這事兒怕是困難重重啊。”
幾位村長大多頷首表示認同︰“情況大抵如此。”
趙達目光堅定,語氣鏗鏘有力︰“這樣吧,你們當中可有誰願意與我一同做個實驗?建大棚的費用由你們承擔,大棚里種植何種作物由我負責,兩個月後見分曉。若盈利了,成果歸你們所有;若虧損了,責任由我一人承擔。”
張壽春說︰“不用做實驗,我們都是種了三四十年莊稼的人了,難道還沒這點經驗?我覺得就在地里種點地瓜、花生就挺好,別再折騰了。”
趙達笑著說︰“沒關系,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就是愛較勁,愛挑戰,愛折騰,也特別喜歡听話的人。如果你們都不願意配合也沒事,孫家莊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張壽春听到這句話,臉上立馬堆起笑容說︰“我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這事太不靠譜了。這些地不是沒人想種別的東西,可是缺水啊,也就地瓜、花生這種作物才耐旱,種上去才有賺頭。其他作物,尤其是蔬菜,那玩意就是全程靠水在養著的,沒水就活不了,就像魚兒離了水一樣。”
趙達朗聲道︰“我剛才已然言明,願意做此實驗者,盡管前來;若不願,也無妨。我堅信,待兩個月後結果揭曉,爾等態度定然會有所轉變。然而,屆時我們之間的交流方式,恐怕會截然不同。我亦深信,你們各村渴望成為村長之人,定然不在少數。”
明明沒有絲毫威脅之意,卻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威脅的口吻,眾人皆非愚人,誰又願做那愚鈍之人?故而張壽春聞得此言後,他那本就胖乎乎的面龐,微微顫動了一下,而後強顏歡笑道︰“我定然全力支持此項工作!在我們村東邊,有一片荒蕪之地,原本我欲于下月栽種地瓜,現今我甘願獻出這塊土地,用作實驗。”
數位村長亦不約而同地點頭應承,願出錢、出力,共同進行此次實驗。趙達面露微笑,緩聲道︰“諸位村長覺悟頗高,余言無需多贅。稍後,我們皆去那塊地認認方位,自明日起,爾等便從各自村中尋覓人手前來勞作。大棚該如何建造、有何標準、需留意何事,爾等或許亦有所耳聞。然自明日始的兩個月內,我皆會在此守候,望諸君好生配合,有不明之處,隨時發問。此次實驗,非獨為我,亦是為村民開闢一條致富之路。”
幾個人一同來到這片土地,盡管經歷了一個冬季的風吹日曬,地面上仍然覆蓋著一層枯黃的雜草。趙達領著張壽春,仔細地測量了幾個關鍵的點位,然後對他說道︰“剛才我給你指出的這幾個點,寬度大約是十米,長度則有六十多米。在這個範圍之內的所有地方,都需要進行清理。清理出來的泥土,要在靠北側建造一個寬度為兩米半、高度約為兩米半的梯形土坡。此外,土坡的兩側也需要用土堆成越往南越低的形狀。如果土不夠用,就繼續從這里挖掘。具體的操作方法,你們幾個人可以一起商量、協調。等這些工作都完成之後,就在中間這塊土地上撒上農家肥,然後開始松土。現在是春天,預計下大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翻完地之後,直接讓它曬太陽就可以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著手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了。都听明白了嗎?”
張壽春回應道︰“這些工作都不難做,多找幾個人來幫忙就能完成。不過,有個問題,水該怎麼解決呢?我們這里的地下水位比較低,通常要挖到十五六米深才會有水。”
趙達說︰“不管地下水位多少,都不影響從地下抽水。你去找專門打井的打井隊,在大棚這邊打一個十寸的井口,打出水之後再往下多打五六米,這樣這個井在短時間內基本就能給附近幾個大棚供水了。”
張壽春說︰“難道你以前做過這樣的實驗?你憑什麼肯定會成功呢?”
趙達說︰“如果我肯定這個實驗會成功,就一定是提前做過實驗嗎?我怎麼就不能是從書上學來的知識?閆旭輝那邊的地怎麼樣?你們也都知道吧?你們這那兒的地比他們幾個村子的地要好的多了,怎麼就不能種菜呢?還有,你們這里的沙土地松軟,靠北側的土牆一定要辦法夯結實了,春天雨水少可能看不出來,到了夏天下大雨的時候,這些沙土的土牆很容易被沖垮,如果必要就在外側抹一層水泥或是蓋一層薄膜。”
張壽春說︰“我們還是先把這個實驗做成功了再說以後的事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達知道,他們現在對這個實驗不抱有太大的希望,看著他笑了一下說︰“好,就這麼辦。”
趙達又在縣里連續開了幾天會,張莊村的工作安排朱磊在看著。星期五上午開完會,中午吃了點飯就來到張莊村。這兒大部分工作都完成了,已經開始翻地了,看起來還不錯。
朱磊走過來說︰“開始的兩天來了四五十個人,所以前面的工作很順利。但人多了也沒用,就打發一部分人回去了。下一步就是搭大棚骨架了,你看用什麼材料合適?”
趙達說︰“北邊這個土牆還是不行,土牆南側的坡度還能再陡一點,北面也可以再坡一點,現在這個高度是多少?”
朱磊說︰“有兩米左右。我覺得如果用鋼管做骨架的話根本不用那麼大坡度,冬天只要能及時排除頂上的雪就行,而且大棚里面也挖下去四十多公分了,實際高度也已經兩米四了,這個高度完全夠用。我們村就是這麼干的。”
趙達說︰“六米的距離,土牆的高是兩米,鋼管從一米五的地方折彎,埋在地下四十厘米,你自己算算這個坡度才多大?”
朱磊︰“牆的高度是兩米,但是鋼管往下四十厘米是從大棚里算的,再加上里外的高度差四十厘米,實際上在地上就不到一米。”
趙達笑了一下︰“既然這樣那就不用改了,把坡度再修修就行。下午你去鋼材市場,只買六米一根的六分鋼管,回來後把一頭折成一百二三十度的角,形成大概一米五的一根斜撐,再把兩根鋼管接起來用,這樣大棚的寬度就可以達到八米,你再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材料。按照我的意思是剛開始的時候,就要用薄膜把北面的土牆也包起來,防止土流失。你去買薄膜的時候在四處看看有沒有那種更寬、更長、更透明的那種薄膜,盡量用好點的。”
朱磊說︰“那上面用棉被還是草簾子?”
趙達說︰“現在已經是正月底了,天氣正在變暖,你說的那些是冬天保溫用的,這個時候基本用不到了。大棚搭好後歇幾天就把閆旭輝叫過來,把大棚里面全種上菠菜,這樣就比正常種菠菜的時間早半個多月,我希望一個半月後看到最後成果。”
朱磊說︰“我知道。我听說你跟他們打賭了?”
趙達說︰“別瞎說,只是做個實驗。”
朱磊低頭笑了一下說︰“打了井以後還是像原來那樣用柴油機抽水澆地嗎?我家的兩個大棚里面用的是電水泵,上水快還方便,缺點就是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停電!”
趙達說︰“這個大棚里的水井口徑比較大,需要的抽水管比較粗,本來就是打算讓四五個大棚公用一個水井,而且冬天在室外的機器不好打火,我覺得用水泵也是一個好辦法,告訴張壽春,如果用水泵就讓他自己想辦法把電接過來。”
朱磊說︰“他這幾天也在里面翻地干活呢,不管我怎麼跟他說,他都不信這地里能種菜,非要全程參與,就想證明他是對的。”
趙達說︰“這是老頑固了,不把他的臉打腫,他是不會承認的。等著吧。”
朱磊說︰“就算一個月後種的菠菜可以了,那以後也不可能這七八個村都種菠菜吧?要不要在里面多種幾種菜,試試怎麼樣?”
趙達說︰“對!西紅柿、黃瓜、辣椒韭菜這些都可以試試,也讓他們看看他們的老思想有多落後。”
喜歡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請大家收藏︰()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