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

第195章 洛陽鏟的新用途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修理所的新兵 本章︰第195章 洛陽鏟的新用途

    下午,陽光明媚,微風拂面,兩人緩緩地走到了吳玉華的大棚前。遠遠望去,只見成片的大棚如同一排排整齊的士兵,矗立在田野間,顯得格外壯觀。

    吳玉華走在前面,興致勃勃地向兩人介紹著大棚的情況。他邊走邊說︰“今年新建的大棚,還是以竹竿搭建的居多啊。我跟他們解釋了很多次,用鋼管的更好,但他們就是不听,可能真的是手頭緊吧。畢竟這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得要五六千呢!而且,還得把種子錢、化肥、農藥等等的錢都預留出來,所以這些人大多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建大棚的。”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我們這兒的地下水位比較淺,一般五六米左右就能出水了。不過,埠嶺上的情況稍微特殊一些,需要打得深一點。為了避免以後出現麻煩,有些井甚至加到了二十米左右。反正這水主要是用來種地的,又不是自己喝,水質差一點也無所謂啦。”

    吳玉華指著那些大棚,繼續介紹道︰“那些叫行的地,基本上都已經建成大棚了,不管大小,我們村一共建了 94 個呢!只是現在有個問題,就是他們打井的速度有點跟不上啊!”

    趙達說︰“打井還有一個辦法,一會到家里說,由于我們去年準備得比較倉促只能種容易成活的黃瓜,但是今年的時間很充裕,你有沒有統計他們都想種什麼?”

    吳玉華說︰“我們村有幾個以前種過菜的人想再種點茄子,也有想種西紅柿的,不過還是種黃瓜、菠菜的更多,因為他們從去年的大棚里看到這些東西賣得好,覺得今年肯定還很掙錢。”

    趙達說︰“就這樣吧,種子一定要統一到種子站去買,別從小商小販那兒買便宜的,貪小便宜可能吃大虧,到時候耽誤了收成更麻煩。”

    吳玉華說︰“我懂,我一定給他們把好關。”

    走進李寧波的大棚,看到他正忙碌地給自己的大棚更換鋼管骨架。他熱情地跟我打招呼,並向我介紹了村里大棚的情況。

    “我們村的大棚基本上都弄好了,”李寧波笑著說,“河外的井每一個都補貼了一千塊呢!那些通過檢查的農戶,錢都直接發給他們啦。”

    我點了點頭,對他說︰“這真是個好消息啊。”

    “是啊,不過河里的井還沒有打完呢,”李寧波接著說,“修路把錢花得差不多了,所以只好等明年讓大家少交點,這樣才能平衡一下。”

    我理解地笑了笑,問他︰“那你們村里一共有多少個大棚呢?”

    “一共86個大棚哦,”李寧波回答道,“種的品種可多啦,有西紅柿、茄子、辣椒、西葫蘆,不過種黃瓜的還是最多的!”

    我好奇地問︰“為什麼種黃瓜的最多呢?”

    李寧波解釋道︰“可能是因為黃瓜比較好管理,而且市場需求也大吧。”

    我又問起其他村的情況,李寧波告訴我︰“孫紅玉的村里有72個大棚,另一個村有61個,其他的就比較零散了。畢竟還是有很多人想再觀望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如何。”

    趙達最後來到閆旭輝的大棚里,閆說︰“我今年不種黃瓜了,太麻煩,不如菠菜來錢快,正兒八經伺候一個多月就能換錢,這兩個大棚我準備都種菠菜,新建的兩個大棚種辣椒、西葫蘆,原來的兩個大棚種西紅柿。去年我在市場里看過了,這幾樣東西更好賣,價格更合適!”

    趙達說︰“掙錢快是沒錯,但是身體也累啊。村里的其他情況統計了嗎?”

    閆旭輝說︰“現在還有不少井沒打完,大棚也沒建好,不過按照報上來的數字是一百多個吧,骨架還是用竹竿的多,打井深度大多是35米左右,我們村種黃瓜、菠菜的多。跟我學種辣椒、西葫蘆的也不少。”

    趙達問︰“有沒有想過種西瓜?”

    閆旭輝說︰“沒有,不過那東西萬一賣不出去就爛在地里了,還是種菜保險些。”

    趙達說︰“風險大沒錯,但是回報率也高啊,到了春節一家人圍著吃一個西瓜,那感覺就像在沙漠里突然發現了綠洲一樣。”

    閆旭輝擺擺手說︰“反正目前還沒有種那東西的打算,我覺得種蔬菜就挺好!

    晚上,幾個人坐在茶幾旁邊討論著這段時間發生在村里的工作,最後又談到了水井,由于十寸的水井打的太慢,而且往下放水泥管的時候也需要幾個人一起干合作,費時又費力,根本達不到速度和數量需求,導致很多大棚都沒法干下一步的工作。

    “你們以前有沒有听說過洛陽鏟這東西?”看到幾個人都搖了搖頭。”趙達繼續說︰“這是一個工具,適合人工使用。取地下土,掏洞用這個東西都比較方便。就是用現在用的鐵鍬的平面,卷成一個上下半長桶的形狀,還可以加長,當這種半桶插進土里的時候,利用土壤的擠壓力,把這些土擠在鏟里面,然後再往上提起來的時候,那麼這些土就會被帶到上面,由于這些土被帶出來,那麼下面是不是有了一個洞?帶上來的土越多,這個洞是不是就越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閆旭輝︰“這不可能吧?桶是因為下面有底托著,所以提水,提土都沒有問題,可是這半個桶往下插的時候由于下面沒有底,那還不如進去多少就出去多少嗎?那還怎麼擠壓?”

    趙達笑著說︰“所以要把這半個桶做成下面稍微大一點口,越往上越越小,這樣越是用力往下壓,里面的土就會擠的越緊。還可以在往下壓的時候旋轉一下,擴大這個洞的面積同時,左右方向也擠壓明白了吧?”

    吳玉華︰“咱家里用的一把平鐵鍬一般才一米三四,可是地下水最淺的地方也得有五六米了,這麼深的情況下,就算把整個鐵鍬全打下去也不會出水啊?”

    趙達︰“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把鐵鍬的木柄換成可以接起來使用的鋼管,往下打一段距離就接一段鋼管,直到出水為止。”

    李寧波︰“明天我們臨縣集,集上就有打鐵的,我拿著鐵鍬先去試試,如果這個辦法真的行,那咱可就省不少錢了!”

    吳玉華︰“可是怎麼往上接鋼管呢?”

    李寧波︰“找安裝暖氣管道的就行,正好也要用到六分的鋼管,一根鋼管加一個管箍,接上的鋼管也套絲不就接起來了嗎?”

    趙達︰“一根鋼管六米呢?這麼長不方便,兩米一段比較合適,也可以再短一點,這樣接管子,拆管子的時候都方便!

    第二天,這幾個人一直守在打鐵攤子旁邊看著,做出鏟子來以後先在旁邊的土里試了試,然後又去找套絲機套絲…………

    第五天,每個村里都有了幾個洛陽鏟,這種方法省錢,只要到縣里的農資店里買點管子就可以了,所以大家干的熱火朝天。

    一共三百多個大棚,但是由于種植的蔬菜種類比較多,需要的溫度和生長條件也不太一樣,盡管吳玉華是種菜的老手了,可是面對這突然冒出來的各方面咨詢,也整天睡不好覺,幾個村長更是去請那些有種菜經驗的村民在大棚里根據實際情況,對各種蔬菜的種植進行不同的指導服務。趙達讓鄉里種子服務站的人在大棚里指導,自己也經常住在幾個村長家里。朱磊就直接住在吳玉華家里,每天跟著他東奔西跑,整理著各種蔬菜種植需要的各類知識,學習著如何進行大棚蔬菜管理。菜農們熱情高漲,但是由于沒有過大面積種植蔬菜的經驗,尤其是對大棚里突然的高溫不太適應,各家之間交流也不順暢,導致各家在大棚里種種子的時間也有少許的差別,有的甚至差了十幾天。

    十月底,最後一個大棚里終于種上了菠菜。

    吳玉華、朱磊和幾個村民在每一個大棚里叮囑著、討論著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回到吳玉華家里的時候,幾個村長已經到齊了,正在講述著這幾個月里的各種經歷。

    吳玉華剛坐下就又看到了村民來到他家里咨詢︰“我們的大棚里種的茄子。可是自從長出苗來以後白天總是沒有精神,我以為是缺水呢,就把蔬菜澆水,可是越澆水怎麼就越焉吧呢?”

    吳玉華只好耐心的跟他講︰這幾天天上的太陽這麼大,難道你沒有看見嗎?白天大棚里的溫度都可以熱死人了,你沒在里面一直住著吧?所以以後只要是白天八點以後天上有太陽的時候就把大棚下邊的簾子卷起來,讓里面透透風,降降溫,別一直悶著,

    村民︰�?還要把棚膜卷起來呢?我們都用土把下邊都蓋起來了。

    吳玉華︰上午打開,下午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再放下來蓋上保溫,要不然里面的熱量就跑完了,晚上里面的溫度太冷對茄子生長也不好。

    村民︰那行,我知道了。

    喜歡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請大家收藏︰()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方便以後閱讀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第195章 洛陽鏟的新用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第195章 洛陽鏟的新用途並對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