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
“妹子,你說說他們兩個,青天白日的,這樣做好嗎?”朱元璋心想自己之前怎麼沒看出來扶甦這麼“強勢”。
馬皇後無語凝噎,有時間管這種小事,也不見得多處理一些政務。
“嗯?!這就好了?”朱元璋驚訝不已。
“重八,有沒有可能人家只是親的時間久了一點。”馬皇後好心提醒。
朱元璋尷尬的笑了笑,“看樣子是這樣啊。”
都二十六七歲了,怎麼還這麼純情。
【“李先生,說說吧。”衛媼的神情有些疲憊。
不過她不是因為劉徹被殺,而是她發現外孫劉據好像很不對勁。
雖說這些年父子倆的關系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差到听到自己父親的死訊還要猶猶豫豫地不回來。
衛媼本身就對劉徹有些不待見,忽然听到他的死訊,還有點愣神呢?
然而當她知道是誰殺了劉徹時,衛媼不淡定了。
昨天新聞界炸翻了天,今天卻仿佛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衛媼知道,一定是上面發話了。
自李誠乾掌權以來,一直都是行業標桿,上面的心頭好,做的善事數不勝數。
衛媼不明白李誠乾為什麼要忽然殺了劉徹,還是親自動手。
而視頻里他口中的婉兒應該就是剛才接待她們的人。
想來李誠乾是在利用媒體找這個婉兒,可這和劉徹有什麼關系呢?
這一切都太詭異了,之後她就通知了衛青和孫女孫子回來,結果孫子不回來,這才讓衛媼憂愁。
至于劉徹的親人嘛,他父母都死了,其他的親戚她也不知道。
等事情搞清楚了,再說吧。
李誠乾嘆了口氣,緩緩道︰“衛董事長,我殺了劉徹是因為他可能害死了您的女兒。”
衛媼听到李誠乾的話,身體猛地一震,眼神中滿是震驚與不可置信,“你……你說什麼?劉徹可能害死了我的女兒?這怎麼可能?你有什麼證據?”
一旁的衛青和劉當利的神色都晦暗不明,一面之詞,不可听信。
當年衛媼不是沒懷疑過女兒的死因,可暗地里讓衛青查了一番,並無哪里不妥。
劉當利很小就和舅舅生活了,對父母都不太親近,再加上長時間的不見面,她的反應很平靜,只是還是會有些不悅,父親殺了媽媽?
小時候對父親不了解,長大了才看懂父親,自私自利、自負、冷血,還很會隱藏,妥妥的表演型人格。
把她那個傻弟弟騙得團團轉,好在弟弟也不是完全傻的,竟然連來看都不看一眼。
“衛董事長,我雖然沒有實質證據,但劉徹在婚姻期間出軌,而在您女兒亡故後,他就變成了一個‘好人’,娶了第二任妻子,他又開始出軌了。”下來之前,李誠乾已經讓芙甦把收集到的證據給拿了下來。
看戲的鄭婉兒︰……這是個什麼物種,就喜歡給妻子戴綠帽子?
李誠乾把腿上的檔案袋遞了過去,衛青伸手接過。
看完檔案袋里的證據,衛媼和衛青對于劉徹害死女兒\姐姐一事信了一半。
“李先生,這件事無論真假,貌似都和你無關吧。”衛青問。
李誠乾搖了搖頭,神情低落道︰“我是受到了據兒的囑托,只不過他只是想讓劉徹身敗名裂,殺了劉徹是我氣不過自作主張。”
嬴芙甦︰……還知道是自己自作主張啊。
鄭婉兒︰承乾,別太實誠。
據兒?劉據?衛媼和衛青四目相對,皆是滿臉的錯愕與驚詫。
氣不過?自作主張?你認真的嗎?
“我听胤副總說過你與我孫兒有一面之緣,這一面之緣,何至讓你做到這種份上。”衛媼如何都不能相信。
衛青倒是不清楚外甥和李誠乾之間是認識的,但母親說了是一面之緣,一面之緣的關系,還因為氣不過就殺了劉徹,他外甥這都不管?
劉當利听著也有些糊涂,她那個弟弟為什麼要委托給一面之緣的人如此重要的事情?
“衛董事長,雖說是一面之緣,但我就是願意為他做到這個地步。”李誠乾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他又不想騙人家,只能這樣強硬的說。
衛青和劉當利面面相覷,這話听著很不對勁啊。
而且,如果他們的消息沒錯的話,李誠乾身後那個男人才是正經伴侶吧。
兩人見嬴芙甦的神色並無異常,便覺得是自己多想了。
衛媼嘆氣,“既然你與我孫兒關系如此要好,那他父親亡故,他為什麼不回來?還有,你要殺劉徹的事情,孫兒是否知情。”
李誠乾強忍著情緒,輕聲道︰“據兒他不知情,至于為什麼不回來,是因為他就在這里。”
事到如今,李誠乾也沒想繼續瞞著據兒已死的事情了。
衛媼皺眉,孫兒在這里?他回來了?既然回來了為什麼要瞞著呢?
“他在哪,讓他出來見我。”衛媼微怒。
李誠乾低聲說話,“芙甦,你帶他們過去吧。”隨即又說︰“婉兒,送我回屋。”
鄭婉兒拍了拍扶甦的肩膀,表示放心吧,我會照顧好承乾的。
嬴芙甦點頭,然後對著衛家人說︰“跟我來吧。”
不明所以的三人就這樣跟著嬴芙甦朝里走了。
而鄭婉兒也推著李誠乾上了樓。
三人不知為何忽然心里惴惴不安,直到嬴芙甦帶著他們走進了一間房間里,三人透過玻璃看到冰棺,而冰棺里躺著一個人。
三人無不瞳孔緊縮,衛媼不可置信地後退兩步。
早有預備的嬴芙甦連忙扶住,衛媼抓住嬴芙甦的手臂,聲音顫抖著道︰“這怎麼可能?你在騙我是不是,這不是真的!”
嬴芙甦忽視手臂上的抓痛,扶著衛媼坐了下來。
這時衛青看向嬴芙甦憤怒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而劉當利湊近仔細觀察,就算她再不想承認,那冰棺里的人也是她弟弟劉據。
不對,如果冰棺里真的是她弟弟,那是誰在和她聊天?
嬴芙甦握緊拳頭,強裝鎮定道︰“如你們所見,據兒他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經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