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期中考試就算了,我們怎麼也要考啊!”
“是啊,這要是不考的話就不能再看他們的日常了,太可惡了。”
“啊啊啊,我完了,之前總是偷懶,根本沒學多少,我要是沒考及格也是同樣如此。”
“沒事的,你要很擔心,你可以現在就去學,等什麼時候能考及格了,你的隨身天幕就能重新開啟他們的日常生活了。”
“說的也是,只要學到及格我就滿意了。”
“別怪我說話不好听,大部分人一般只選擇一門課程來學習,只要認真听課了,考試絕對能及格,那些沒及格的人真該好好反省了。”
“贊同,我學習的是一門手藝,我覺得它的考試內容特別簡單。”
“我的是文學知識類的,雖然不能說是全答對吧,但也絕對有90的準確率。”
“我是學鍛造的,考試還給我提供材料,只要評判標準及格了,做出來的東西直接歸我了,不是我夸張,那考試要求簡直不要太低。”
“本人學了三門課程,由于考試成績優異,特別給我獎勵了一份禮物,至于禮物是什麼我就不多說了,反正送到我心坎上的那種。”
“我也學了三門,我也有禮物,看到禮物是什麼後,我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在學習,首先聲明,我不是為了禮物。”
“我小範圍調查過,學習越多門課程的人,並且成績優異,獲得的禮物越多,但如果把一門課程學習到極致同樣可以獲得禮物。”
“別說了,我要去學習了。”
秦國
嬴政本以為期中考試和他沒什麼關系,畢竟他又沒在隨身天幕上學習什麼課程。
只是他開心的太早了,隨身天幕上居然同樣給他發了考卷。
只不過他的考卷是關于民生政策一系列的問題。
起初嬴政覺得考卷內容手拿把掐,他是君王,如何面對民生問題他最懂了。
然而等他把整個卷子寫完後,他的大腦空掉了,他不明白怎麼會有如此憋屈的問題。
但是沒事,這些都是小問題,直到試卷批注完後,嬴政更是傻眼了。
他每一個答案後面都有一大堆以其他視角看待問題的回答。
這讓嬴政意識到考試不是在檢驗他,而是在教導他。
于是嬴政認真的看了一下午的批注,看完後他受益良多,更知道了該如何發展一個國家。
不經意間,嬴政發現許久沒動過的“天下萬民幸福總指數”增長了0.5,現在是4.5。
嬴政對比了一下,主要是建設和教育增長了。
雖然教育他沒出什麼力,但是建設他出力了,嬴政這樣安慰自己。
西漢
“給我出的考卷它合理嗎?”劉徹看著隨身天幕上的電子考卷發愣。
試卷上一道道拷問靈魂的問題讓劉徹非常肯定系統156是在搞他。
例如︰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的存在是否有目的?
生命的起源和終結是什麼?
人類的行為是否受到道德規範的約束?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人類的認知能力是否有限?
信仰是否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必要條件?
人類的情感是否影響其行為和決策?
社會制度是否影響人類的行為和價值觀?
人類是否應該追求幸福?
“系統156,我最近沒惹你吧,你給我玩這一出?這張試卷它有標準答案嗎?你是不是成心不讓我看我的寶貝據兒。”劉徹氣的差點把他寶貝據兒送他的茶具摔了。
【系統156︰“哈 哈 哈 哈,你先做了再說。”】
听見它詭異的怪笑,劉徹有種深深的無力感,那種無力感讓他感到想笑。
隨即劉徹轉念一想,算了,它都這樣說了,估計只要做了就可以了。
劉徹本想著趕緊糊弄完事,奈何一道道做下來他逐漸變得認真起來,前面糊弄的回答也重新回答。
十道題他整整答了一個下午,答完他整個人好像被掏空了。
每一道題劉徹都寫了上千字的見解和看法。
最後的批注是回答的很認真,非常優秀。
劉徹這才發現這張試卷的意義是讓他向內探索自己。
明白系統156的苦心後,劉徹又將自己的答案認真看了一遍,他發現他好像並不認識內心的自己,因為有些答案他實在震驚,他不敢相信那會是自己的想法。
經過這一次,劉徹算是真的開悟了。
相較于劉徹,李世民的考卷可謂是更勝一籌,他的考試是在夢境中進行的,並且夢中的所有都會感知同步到現實中。
還不等李世民拒絕,直接眼一閉倒在地上睡著了。
他的人生體驗卷正式開啟。
一旁的長孫皇後貼心地叫人給他蓋了一張薄被,免得著涼。
之後,長孫皇後也開始做起了自己的卷子。
不知過了多久,長孫皇後停下了筆,與此同時,地上的李世民也睜開了眼。
長孫皇後正想問他如何,卻不曾想看見他赤紅的眼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世民站起後身默不作聲地把被子疊好放在椅子上,然後什麼也不說的就出去了。
長孫皇後全程一頭霧水,但她對他從前的了解來看,這次事情有點大。
她知道他情感豐富,流淚難過什麼的司空見慣,只是這回情緒太平靜了,只有真正觸及到他內心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另一邊的李世民也沒去哪,就是回屋哭去了,他呆坐在床上,腦海里全是夢境發生的一切。
李世民難以自拔地沉浸在悲傷里,越是不去想就越是深刻。
夢境里他附身在一個孩子身上,以第三視角見識了這個孩子是如何被“以愛之名”的父母毀掉的。
每時每刻李世民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窒息感,如果可以,他多麼希望那對父母可以永遠閉上眼。
盡管每天忍受著“折磨”,孩子依舊沒有怨恨父母,直到孩子十八歲那年一切都結束,而他也從夢境中醒了。
李世民知道孩子死亡不是因為承受不住,恰恰相反,孩子非常有智慧,多年的陪伴讓李世民從這個孩子身上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對孝的認知。
從前李世民最注重孝道,甚至發展出了孝文化,並將其作為一種治國理念。
孝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不能為了孝而孝。
讓孩子有孝的意識是需要父母付出真正的健康的愛。
因為孩子有愛,所以才會愛父母,也會愛別人,所以愛才是維護家庭和睦讓社會穩定的根本。
社會穩定可以是因為人們物質豐富,人均因受教育而素質提高,但無論如何都不是因為孝,過度的孝文化只會讓人變得虛偽,無情。
喜歡來自千古一帝太子們的現代直播請大家收藏︰()來自千古一帝太子們的現代直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