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軒遭黑衣人襲擊一事,讓朱瞻基意識到此事背後水很深。他動用王府的勢力,四處打听黑衣人的來歷,但一無所獲。朱宇軒明白,這股勢力隱藏得極深,想要找出幕後主使並非易事。然而,他並未因此退縮,反而探尋身世的決心愈發堅定。
在朱瞻基的引薦下,朱宇軒結識了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這些大臣對朱宇軒的才學和為人頗為贊賞,時常與他交流治國理政的見解。朱宇軒憑借著在江南的所見所聞,提出了不少新穎的觀點,如改革賦稅制度,減輕百姓負擔;加強軍備建設,提高軍隊戰斗力等,令大臣們耳目一新。
一日,朱宇軒隨朱瞻基進宮面聖。朱棣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地審視著下方的眾人。朱瞻基向朱棣介紹了朱宇軒,朱棣听聞朱宇軒在醉仙樓挫敗朱高煦陰謀,又見識過他的身手,心中已有幾分賞識。他不動聲色地問道︰“听聞你對治國之道頗有見解,不妨說來朕听听。”
朱宇軒心中雖有些緊張,但仍鎮定自若地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如今我大明表面繁榮,然內部隱患不少。賦稅繁重,百姓生活困苦;官場腐敗,政令難以下達;邊境戰事不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改革賦稅,嚴懲貪官,加強邊防建設。” 朱棣微微點頭,又問道︰“那你說說,如何改革賦稅?”
朱宇軒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陛下,可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肥沃程度劃分等級,不同等級征收不同賦稅。同時,減輕商業稅,鼓勵商業發展,如此既能增加朝廷收入,又能減輕百姓負擔。” 朱棣听後,陷入沉思。朱宇軒的這些觀點雖大膽,但卻切中時弊,若真能施行,或許能解決不少問題。
退朝後,朱瞻基對朱宇軒豎起大拇指,笑道︰“朱兄,你今日在皇爺爺面前的表現,真是讓我刮目相看。說不定皇爺爺會重用你呢。” 朱宇軒苦笑道︰“我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只是我這一番話,恐怕會得罪不少人。” 朱瞻基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有我在,你不必擔心。若有人敢為難你,我定不會坐視不管。”
然而,正如朱宇軒所料,他的言論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既得利益者紛紛上書彈劾他,指責他妖言惑眾,擾亂朝綱。朱高煦更是趁機煽風點火,在朝堂上大肆攻擊朱宇軒,要求朱棣嚴懲他。
面對眾人的指責,朱宇軒並未退縮。他在朝堂上據理力爭,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讓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大臣也開始重新審視他的提議。朱棣見此情形,心中暗暗點頭,他深知朱宇軒所言非虛,只是改革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一時難以推行。
就在局勢僵持不下時,北方邊境傳來急報,北方部落再次集結兵力,意圖南下入侵。朱棣眉頭緊皺,召集眾大臣商議對策。朱高煦趁機再次提出帶兵出征,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定能將北方部落打得落花流水,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
朱宇軒心中明白,朱高煦此舉意在掌握兵權,他站出來說道︰“陛下,漢王殿下雖勇猛,但北方戰事復雜,非勇猛可破。臣願與漢王殿下一同出征,為殿下出謀劃策。” 朱棣看著朱宇軒,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他思索片刻後,道︰“好,朕命漢王為帥,朱宇軒為參軍,即刻帶兵出征。”
朱高煦心中雖不願朱宇軒同行,但皇命難違,只得領命。回到王府後,他對謀士抱怨道︰“這個朱宇軒,總是壞我好事。此次出征,他若敢多管閑事,我定不會放過他。” 謀士勸道︰“王爺,此時切不可沖動。朱宇軒如今深受皇上賞識,若在軍中對他不利,恐怕會惹來大禍。不如暫且忍耐,待立下戰功後,再找機會除掉他。” 朱高煦冷哼一聲,道︰“哼,希望他別在軍中給我添亂。”
出征之日,朱宇軒與朱高煦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京城。一路上,朱宇軒仔細觀察軍隊的行軍情況,發現了不少問題。軍隊紀律松散,士兵士氣不高,糧草輜重的管理也存在漏洞。他向朱高煦提出整頓軍隊的建議,朱高煦卻不以為然,道︰“本王帶兵多年,還用不著你來指手畫腳。”
朱宇軒無奈,只得私下里與一些將領溝通,試圖改善軍隊的狀況。在他的努力下,部分將領開始重視軍隊的紀律和訓練,士兵們的士氣也有所提升。然而,這一切都被朱高煦看在眼里,他心中對朱宇軒的怨恨愈發加深。
大軍行至邊境,與北方部落的軍隊對峙。北方部落的首領得知明朝軍隊中有朱宇軒此人,心中忌憚不已。朱宇軒在京城的事跡早已傳到北方,他的智謀和武藝讓北方部落不敢小覷。部落首領決定先派人試探明軍的虛實。
一日,一隊北方騎兵突然沖向明軍營地。朱高煦得知後,立刻下令迎戰。朱宇軒卻攔住他,道︰“王爺,這恐怕是敵軍的試探,不可貿然出擊。” 朱高煦不听,執意出兵。結果,明軍剛一出營,便陷入了敵軍的埋伏。北方騎兵從四面八方殺出,明軍頓時陣腳大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宇軒見狀,當機立斷,帶領自己訓練的一支精銳部隊前去救援。他身先士卒,沖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在他的帶領下,明軍漸漸穩住了陣腳,擊退了北方騎兵。此役過後,朱高煦雖心中對朱宇軒不滿,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軍事才能。
朱宇軒趁機再次向朱高煦提出整頓軍隊、制定戰略的建議。這一次,朱高煦沒有拒絕。朱宇軒開始全面整頓軍隊,加強訓練,重新部署防線。同時,他還派人深入北方部落,收集情報,了解敵軍的動向和弱點。
經過一番努力,明軍的戰斗力得到了極大提升。而朱宇軒在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士兵們對他敬佩有加。這一切都讓朱高煦心中嫉妒不已,他暗中謀劃著如何除掉朱宇軒,獨攬戰功。
與此同時,在京城中,朱瞻基也在密切關注著前線的戰事。他深知朱宇軒身處險境,一方面擔心他的安危,另一方面也在朝中為他周旋,打壓那些企圖詆毀他的勢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宇軒通過情報得知,北方部落正在籌備一場大規模的進攻。他與朱高煦商議後,決定將計就計,設下埋伏。朱宇軒精心布置了戰場,將明軍分成幾路,分別埋伏在不同的地點。他還安排了一支小分隊,故意在北方部落的必經之路上暴露行蹤,引誘敵軍深入。
北方部落首領果然中計,他以為明軍不堪一擊,率領大軍傾巢而出。當他們進入明軍的埋伏圈後,朱宇軒一聲令下,明軍伏兵四起。喊殺聲、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北方部落的軍隊頓時陷入混亂。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明軍大獲全勝,北方部落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回北方,短期內不敢再犯邊境。
捷報傳回京城,朱棣龍顏大悅。他對朱宇軒在戰場上的表現贊不絕口,決定論功行賞。然而,朱高煦卻在此時心生一計,他企圖在回朝途中,暗中派人暗殺朱宇軒,將戰功據為己有…… 朱宇軒能否識破朱高煦的陰謀,平安回到京城?他又將如何應對接下來的風雲變幻?一切都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喜歡影視世界的傳奇之旅請大家收藏︰()影視世界的傳奇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