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駕崩,愛新覺羅•弘歷登基為帝,年號乾隆。新帝登基,萬象更新,然而,在這看似一片祥和的背後,實則暗流涌動。弘歷深知,自己雖已登上皇位,但四周皆是虎視眈眈的目光,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相互制衡又相互傾軋;後宮之中,亦是波濤暗涌,眾妃嬪及其背後家族皆欲在這新朝之中謀取一席之地。
    弘歷自幼便在宮廷的權謀斗爭中耳濡目染,深知穩固後宮對于前朝統治的重要性。在他的心中,兒女情長從來都不是帝王該過多沉溺的東西,唯有將權力牢牢握在手中,實現大清的長治久安,才是他的首要目標。
    登基大典結束後,弘歷坐在養心殿的龍椅上,眉頭微蹙,腦海中思索著後宮的布局。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一份名冊上,那是後宮諸妃的名單。當看到“如懿”這個名字時,他的眼神微微一動。如懿,原名青櫻,與他自幼相識,兩小無猜,這份情誼在這冰冷的宮廷中顯得尤為特殊。但弘歷清楚,這份情誼在皇權面前,不過是微不足道的點綴。他真正看重的,是如懿背後的家族勢力。
    如懿出身于滿洲瓖藍旗的輝發那拉氏家族,雖非頂級權貴,但在朝中也擁有一定根基,且一直保持著相對中立的立場。在這復雜的宮廷局勢中,這樣一股勢力若是能為自己所用,無疑是一步妙棋。弘歷嘴角微微上揚,一個利用如懿制衡後宮各方勢力的計劃在心中逐漸成形。
    幾日後,後宮舉行冊封大典。弘歷特意抬高了如懿的位分,冊封為嫻妃,僅次于富察皇後與高貴妃。這一決定,瞬間在後宮中掀起軒然大波。富察氏家族乃滿族貴族之首,世代與皇室聯姻,在朝中勢力龐大。富察皇後端莊典雅,自弘歷為皇子時便侍奉左右,深得雍正帝與鈕祜祿氏太後的喜愛。她本以為,除了自己,高貴妃作為高氏家族之女,且一直深受弘歷寵愛,位分應是最高。如今如懿的位分竟與高貴妃相當,這讓富察皇後心中頗為不滿。
    高貴妃高曦月,性格驕縱,自恃家族與皇帝的寵愛,向來不把其他妃嬪放在眼里。此次如懿位分與她相近,更是讓她心生嫉妒與怨恨。她在富察皇後面前哭訴,挑撥道︰“皇後娘娘,那嫻妃不過是仗著與皇上兒時的情誼,便如此囂張。皇上如此厚待她,分明是不把娘娘您和咱們高氏家族放在眼里啊!”富察皇後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她還是強壓怒火,安撫道︰“曦月,莫要沖動。皇上自有他的考量,我們且靜觀其變便是。”
    而如懿本人,對于自己位分的提升,起初並未多想。她自幼與弘歷情投意合,雖歷經波折,但心中仍對這份感情抱有一絲期待。她以為,弘歷是念及舊情,才對她格外關照。懷著這份單純的想法,如懿踏入了這充滿算計與爭斗的後宮。
    冊封大典結束後,如懿回到自己的宮殿。她看著裝飾一新的宮殿,心中滿是感慨。然而,還未等她細細品味這喜悅,便有宮女來報,富察皇後宣她去景仁宮覲見。如懿心中一緊,但還是整理好衣裝,帶著禮物前往景仁宮。
    踏入景仁宮,如懿便感受到一股壓抑的氣氛。富察皇後端坐在主位上,高貴妃坐在一旁,眼神中帶著一絲挑釁。其他妃嬪也都在座,見如懿進來,紛紛投來或好奇或嫉妒的目光。如懿恭敬地行了禮,說道︰“皇後娘娘萬安,臣妾听聞娘娘相召,特來請安。”
    富察皇後微微點頭,目光在如懿身上打量了一番,說道︰“嫻妃,此次皇上冊封,你位分不低,可要好好恪守本分,莫要做出什麼有失體統的事來,壞了後宮的規矩。”如懿心中明白,富察皇後這是在敲打她,于是趕忙說道︰“皇後娘娘教誨,臣妾銘記于心。臣妾定會謹言慎行,輔佐娘娘管理好後宮。”
    高貴妃在一旁冷笑道︰“哼,說得倒是好听。就怕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如懿心中惱怒,但還是忍住了,說道︰“高姐姐,不知妹妹何處得罪了姐姐,還望姐姐明示。”高貴妃正要發作,富察皇後輕咳一聲,說道︰“好了,曦月。都是姐妹,莫要傷了和氣。嫻妃,你初來乍到,多向各位姐姐學習便是。”
    從景仁宮出來,如懿心中滿是委屈。她不明白,為何自己只是位分提高了些,便招來如此多的敵意。她哪里知道,這一切都是弘歷有意為之。弘歷正是希望通過抬高如懿的位分,引發後宮妃嬪之間的矛盾,從而讓他更好地掌控後宮局勢。
    回到宮殿後,如懿的貼身宮女鉄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