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
實在太英俊了!
太過年輕了!
“哇,霍先生,您比報紙上的形象還要帥氣!”
“真的好年輕啊!”
“天啊,霍先生真是風度翩翩!”
在驚嘆聲中,霍曜與港島著名的黃沾相遇。
樂惠貞上前準備介紹兩人,卻被黃沾打斷,“樂大女士,介紹就免了吧,‘咸.濕王’的大名誰人不知?”
“霍先生,我可以這樣稱呼您嗎?”
霍曜暗自覺得有趣,無論哪個世界,這個家伙始終如此詼諧。
“無妨。”
霍曜輕笑一聲,聳肩道︰“我本來就自稱咸濕王。”
黃沾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放聲大笑︰“哈哈,有趣!霍先生果然有趣。”
“通常像您這般功成名就的大富豪、大名人,對自己的出身瑕疵總是諱莫如深。
可霍先生似乎毫不在意,而且我也看得出,這不是假裝。”
“這很好。
現在我不但欣賞你的作品《風月》,更欣賞你這個人。”
霍曜笑了笑︰“既然黃先生如此賞識,就別叫霍先生了,喊我阿曜就行。”
“好!”
黃沾性情豁達,立刻回應︰“既然阿曜這麼說,你也別叫我黃先生,叫我老黃吧。”
“可以。”
霍曜接著笑道︰“我的發跡,無論是源于江湖還是創辦咸濕雜志,乃至成為咸濕王,這些都不能算污點。”
“你覺得呢?”
黃沾愣了一下,隨即大笑︰“哈哈,沒錯,是我錯了,這確實不是污點。”
“阿曜,你這是在造福眾人,怎麼能說是污點?”
“我都快忘了答應亞視接受這次采訪的初衷,是要替港島兩百萬男同胞謝謝你,因為你的兩本雜志,港島男人的生活才更加便利。”
“更重要的是,《風月》引領了一時風尚。”
“《風月》問世後,無數咸濕雜志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而你騰出手來大力整頓咸濕雜志市場,甚至成立了咸濕雜志協會。”
“如果不是這樣,不用多久,整個咸濕行業就會陷入困境,你功不可沒。”
“謝謝!”
說著,這位咸濕界的才子表情認真,鄭重地向霍曜鞠躬。
這下子!
除了霍曜,現場所有人都傻眼了,嘴角不停抽搐,不知如何反應。
“你們這是什麼表情?以為我在開玩笑?”
黃沾目光掃過幾位男同事,嚴肅發問︰\"捫心自問,誰私下看過《風月》?誰借夜生活之名,在缽蘭街尋芳?\"
幾名男同事面露尷尬,其中幾個臉皮稍厚的,點頭承認。
\"這就對了!\"黃沾點頭說道。
霍曜不願深談此話題,開口道︰\"黃兄言過其實了,不過是生意罷了,何須說得如此玄乎?\"
\"這話不對。\"黃沾板起臉,正色道︰\"孔子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這是幾千年前的道理,絕非小事。
無論是否只是生意,既然你做到這個份上,便是功德無量。\"
霍曜沉默片刻,只能默認。
雖此事令人忍俊不禁,觀眾也愛看,但不能整場采訪都圍繞這個展開。
樂惠貞趕緊打圓場,引導黃沾切入正題。
黃沾配合地轉移話題,聊完幾個敏感話題後,開始問起正事。
他對這些事確實感興趣,但比起咸濕趣事,顯然沒那麼熱衷。
然而听聞霍曜親口承認,他頓時來了興趣。
霍曜當眾證實,那些小說、歌曲、劇本皆信手拈來,一字不改。
這不僅印證了楊度文章的真實性,也表明霍氏集團的資料庫里確實存有大量待開發的作品。
現場氣氛再次高漲!
楊度所寫的關于霍曜的文章已足夠震撼,許多人質疑其真實性,但如今霍曜親口承認,感受自然截然不同。
采訪過程中,黃沾甚至比金庸更快一步,向霍曜索要一幅草書墨寶,說是拿回去給老友炫曜。
霍曜笑著應允。
有趣的是,霍曜寫給黃沾的字並不多,除了簽名和印章,只有二十字,正是《九陽真經》的口訣︰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黃沾凝視著霍曜留下的墨跡,神情前所未有的莊重。
他久久未語,專注于那行雲流水般的草書,仿佛要從中悟得什麼奧秘。
半晌過去,黃沾突然高聲贊嘆︰“好!”
這一聲幾乎震碎周遭的寂靜,連同現場的工作人員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嚇了一跳。
霍曜的書法展現了令人嘆服的藝術境界,讓黃沾由衷折服。
在這個以快節奏著稱的時代,能見到這樣純粹的文化瑰寶實屬難得。
他再次凝視霍曜,眼神熾熱,心緒復雜。
訪談繼續進行,臨近尾聲時,一向隨性的黃沾變得格外鄭重︰“我想再多說幾句。
無論是小說、劇本還是歌曲,霍先生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
單憑今日所見這幅字,便可證明霍先生是真正的才子,且是卓爾不群的大才。”
訪談至此告一段落。
當晚,黃沾的訪談在亞視播出,引發廣泛熱議。
此前對霍曜作品存疑的人們,如今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青年才俊。
港島書法界多位名家相繼發聲,無一例外地表達了對霍曜的高度評價。
其他三位才子也在不同場合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不久後,霍曜多了一個文雅的標簽——才華橫溢的文藝奇才。
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形象愈發深入人心,成為不可動搖的存在。
……
牧野的身份揭曉,以及霍曜的公開亮相,都不是一時沖動之舉,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公布身份的時機已然成熟,如今霍曜的名聲席卷港奧,震動整個華人世界。
借助文人的身份進一步鍍金,無疑能大幅提升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提前防範潛在風險,未雨綢繆,采訪則是一舉多得、多方共贏之舉。
在這場博弈中,亞視收獲頗豐,霍曜達成目標,星光報業也因此聲名大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