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他為財神霍,因為他被譽為財神;有人叫他鯊魚曜,因為他膽識過人,敢于押上全部身家豪賭;還有人喊他霍超人,因為他的投資眼光無人能及,從無失手,迅速登頂。
    將來,霍超人可能是李半城的稱號,但現在被霍曜搶先了一步,李半城卻渾然不知,霍曜已經截胡了他不少東西。
    “無論如何,這也太不可思議了,霍先生哪來這麼多時間?根本不可能嘛。”
    “蠢貨!難道你沒看到楊度在《星光報》上寫了什麼?”
    “去你的!誰他媽沒看到,信不信我 你!”
    “信呀!我就信!”
    “信不信由你!出口成章,一字不改,霍先生的能力遠超曹植七步詩!我不是說霍先生不厲害,我只是看你不爽!”
    “我信怎麼樣?霍先生比曹植厲害又如何?你管得著嗎?”
    ……
    話題終結于此。
    面對霍曜的狂熱粉絲,普通人根本無力反駁,更別提說服他們。
    這類人自古有之,無論你說得多有條理、多有邏輯,他們始終听不進去。
    《星光日報》公開霍曜即是牧野後,立刻在 和澳門引發巨大轟動與熱議。
    震撼與質疑同時存在。
    影視圈內,邵六叔、鄒聞懷、樂明珍等巨頭震驚不已。
    他們的焦點並不相同。
    霍曜是否真的是牧野,抑或另有隱情,其實並不重要。
    真正讓他們在意的是,他手中掌握著四部小說、幾十部劇本以及上千首歌曲。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樣的生產力,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其他娛樂公司還能活嗎?
    不管牧野是誰,他的作品總能大賣特賣,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于那些影視公司而言,這無疑是災難。
    盡管它們偶爾也能推出爆款,但牧野的作品則是常態,兩者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市場競爭激烈,港島民眾有限,這意味著市場資源同樣有限。
    你從別人那里搶來的錢多了,別人的份額自然會減少。
    你的成功意味著別人的失敗,這就是殘酷的競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雙贏。
    眾多影視公司人心惶惶,紛紛陷入恐慌之中。
    他們只盼著楊度在吹牛,只是借此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東正傳媒。
    邵六叔掌控tvb,樂明珍則執掌亞視,二者是死敵。
    多年來,邵六叔的tvb一直壓制著亞視。
    少部分時段,亞視能夠勝出,然而大部分情況下,tvb的收視率均領先于亞視,其綜合收入更是遙遙領先。
    但如今,局勢生變!
    邵六叔開始思索,是否該做個順水人情,把邵氏港島院線全盤售予霍曜。
    畢竟邵氏電影已徹底停業,院線留存意義不大,不如借此機會與霍曜結一段善緣。
    若霍曜手中有優質電視劇劇本,也會優先考慮tvb。
    即便楊度的文章摻雜夸大的成分,但牧野確有其人,他所創作的大熱作品亦真實存在。
    現在吹噓並無妨,未來若能寫出實際成果,不就夠了?
    樂明珍抱持相似想法。
    唯一顧慮的,是他那位花痴大女兒,起初他斷然反對,但見了如今的霍曜,定不會再說什麼。
    他心中已有妥協之意,這本就符合霍曜的期待。
    實力夠強時,一切皆不成問題!
    當下對亞視而言,最大的利好在于,當天下午黃沾即將專訪霍曜,節目更會在黃金時段播出。
    收視率上,定能壓過tvb。
    或許,還能形成碾壓之勢!
    但這僅是暫時現象,並不可持續。
    若楊度文章所述屬實,若能從霍曜處獲取高水準劇本,結果又將如何?
    樂明珍心動不已!
    ……
    ……
    消息擴散後,各界名人接受采訪時,凡認識霍曜者,大多會被問及此問題。
    甚至,有些人即使不認識,也會被問及,若記者未提,不少人還會主動談及。
    眾人都紛紛表明立場。
    霍景良︰“霍先生?牧野?”
    “哈哈,霍先生即是牧野,無需懷疑!拜托,想想你們在質疑什麼?一個身家超三百億的人,這懷疑合理嗎?”
    “態度錯誤!”
    利兆天道︰“盡管我與霍氏有過交鋒,但在我心中,阿曜依然是朋友!”
    “那一戰我認輸,心服口服,毫無怨言。”
    “牧野?”
    “別開玩笑了,阿曜會說這種話?你們是他朋友嗎?不是?那就別說。
    難道你們不知道阿曜很少開玩笑,就算開玩笑也只對朋友?”
    “什麼都不清楚,就不要胡亂猜測,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雷英東︰“沒什麼好說的,我很欣賞阿曜,全港都知道,他也是我見過最出色的年輕人。”
    金鏞︰“別再問了,要講的,其實我都已經講完了。”
    “不過這次小霍讓我意外,我沒想到他還懂書法,更沒料到他的造詣這麼深,有大家風範,有機會真想向他求幾幅字畫,看著就賞心悅目。”
    “在書法上,我不如他,遠遠不如。”
    黃沾︰“牧野?霍曜?哈哈哈,我才不管這些,我答應出山做人物訪談,不是因為亞視給的錢多。”
    “錢?亞視給得不多,但我還是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