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而望向窗外,陽光明媚,天空湛藍,白雲悠然。
“真是平淡而愜意的一日。”葉軒心想。
皇宮之中,春意盎然,花朵爭艷,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花香彌漫整個花園。
亭內,朱元璋身著常服,面容慈祥,正教導著朱雄英。
“為君之道,需殺伐果斷,該狠心時不可仁慈。”
“你父過于仁慈,像你祖母。”
“乖孫,切記皇爺爺的話,對那幫 污吏,更不能心軟,否則他們將更加囂張。”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寒意,但轉瞬即逝,他輕撫著坐在椅上、裹著厚衣、胖乎乎如小球的朱雄英的頭,眼神重歸溫柔。
“乖孫,明白了嗎?”
小團子堅定點頭,稚嫩嗓音回應“皇爺爺,我明白了。”
此時,一名宦官匆匆至朱元璋身旁,低聲稟報。
朱元璋聞言一愣。
“試卷何在?”
“呈上來讓朕看看。”
朱雄英安靜地坐在一旁,見皇爺爺忙于正事,便乖巧不語,默默品嘗著糕點。
宦官從袖中取出一卷試卷,恭敬地雙手奉上。
朱元璋接過,細細審閱。
這正是葉軒在縣試中所出的題目。
“老子與孔子爭執,你當助誰?”
朱元璋凝視著這題目,良久無言。
他本以為葉軒之前的考題已屬大膽,未曾想,此題更為驚人。
老子與孔子,儒家之巔峰,被士子們尊為聖賢神明。
葉軒竟敢挑戰世俗,將二人置于爭執之中。
“哈哈……”
朱元璋突然放聲大笑,眾人皆驚。
朱雄英圓溜溜的大眼楮滿是疑惑,不解地望著笑得前仰後合的皇爺爺。
皇爺爺何以如此歡喜?
旁側的毛驤等人亦是滿心困惑。
“皇上久未如此開懷,究竟何事能讓皇上如此愉悅?”
朱元璋之喜,源于葉軒此題。
孔子與老子爭執?
聖賢之斗?
葉軒此題,將神化的聖賢拉回人間,令天下士子明白,他們口中的聖賢亦如凡人,亦有爭執之時。
“葉軒此子,出題之妙,實為罕見。”
朱元璋暗贊。
他素願將孔子、老子、孟子等儒學泰斗拉下神壇,卻苦無良策。
未曾料到,葉軒一題,便解他心中之結。
僅此一題,便讓天下士子知曉,聖賢亦凡人,亦有爭執……
“不過,他出此題,定有其他深意吧?”
朱元璋沉吟片刻,捋須輕喚
“毛驤!”
話音未落,一道身影已無聲無息地立于朱元璋面前,正是毛驤。
“卑職在此。”
朱元璋下令“命你派遣錦衣衛探查大明境內讀書人的反應。”
“無論情報詳略,均需上報。”
“遵命!”毛驤領命而去。
不久,錦衣衛的回報抵達御書房。
毛驤匯報“縣試過後,讀書人反應異常,不再埋頭苦讀四書五經,反而……”
他略作遲疑,“轉而放棄書本,有的研習天文地理算術,有的前往衙門觀審,更有甚者投身田間,學習農耕。”
毛驤心中疑惑,認為這些讀書人的行為頗為離譜,偏離了正道。
他偷偷觀察朱元璋的反應,心想皇上定會大怒。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竟面露茫然。
一場縣試,竟讓讀書人變化如此之大?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量,葉軒的題目真有如此威力?
他深知葉軒的題目奇特且艱澀,對每個讀書人而言都是巨大挑戰。
就連他自己,這個學識淺薄的農民,看到那些題目也不禁同情起讀書人。
但未曾料到,葉軒的題目竟還有此奇效,驅使讀書人走出書齋,深入基層,考察民情,親近百姓。
這或許正是葉軒的初衷?
朱元璋不禁大笑,“看來,選他為主考官,負責科舉,確是明智之舉。”
見朱元璋轉怒為喜,毛驤滿心困惑,不解皇上為何沒有生氣。
第156章 葉軒聲望飆升,朱元璋航海艦隊歸航
縣試塵埃落定。
士子們苦讀不輟,全心鑽研葉軒的考題,誓要將其掌握透徹。
“天文地理、算數斷案,待我盡數學會,葉軒也難不倒我!”
“科舉之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我必將一一通過!”
“屆時,為官一任,受皇恩浩蕩,位居朝堂,非夢也!”
士子們心中暗自發誓,欲以葉軒之題為鑒,預判其未來出題方向。
吉水縣,一座老舊宅邸內。
陽光斜照,穿窗而入。
周進,一頭白發,身著褪色長袍,立于牆邊,雙眼赤紅,凝視著滿牆的字跡。
壁上,“算數”、“斷案”、“辨五谷”、“天文”、“地理”,以及“誓過府試、院試,成就秀才之名”等字句躍然紙上,其間還夾雜著勵志詩詞與宏偉志向。
“府試尚余三月籌備,其後更有院試以待。”
“一旦通過,秀才之名可期。”
“秀才之後,科舉之路猶長,鄉試有望,舉人可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周進面露潮紅,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數十載寒窗,今朝終過縣試。
府試、院試再進一步,秀才之位唾手可得。
“年近半百,本以為仕途無望,不料縣試得中。”
“此乃轉運之機,我必緊握不放!”
周進自語,聲音堅定,充滿 。
葉軒所出考題既古怪又艱澀,然而正是這些考題,讓周進得以通過考試,為他點亮了一線希望。
“我定要在這段日子里深入鑽研葉軒的題目及他本人。”
“或許能中秀才。”
“亦或成為舉人。”
“我不敢期望過高。”
“但至少得嘗試一番!”
對周進而言,葉軒的考題同樣艱難,令他倍受煎熬,這在以往的科舉考試中從未有過。但正是這些考題,為周進帶來了一絲曙光。因此,無論多麼艱難,他都決心堅持到底。
“稍後需去田間學習農作物知識,下午則繼續研習算術、天文、地理等,明日知縣將升堂審案……”
周進輕撫牆上的計劃表,滄桑面容滿是堅毅。
而在王府書房內,王宇正趴在桌上,痛苦呼喊
“啊啊啊啊……我要瘋了,這是什麼題目啊!”
“為何還要學這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
“以往只需研讀四書五經。”
“如今葉軒做了考官,竟要學這麼多冷門雜學……”
王宇的手掌因勞作起了水泡,輕輕一踫便疼痛難忍。
“嘶——該死!”
“還得下田辨認莊稼。”
“還得耕作。”
“害得我手上都磨出了水泡。”
“我何時吃過這種苦。”
王宇滿臉痛苦,抱怨連連。一想到未來三年都要受葉軒的“折磨”,他更是心如刀絞。
此時,房門被敲響,王宇有氣無力地喊道“進來。”
王宇的母親端著羹湯走進,身後跟著一群親戚家的孩子。
“學習累了吧?”
“我煮了些羹湯。”
“來嘗嘗?”
王母滿臉溫柔地說。
“多謝母親。”
王宇聲音微弱。
“怎麼了?”
“學業很難嗎?”
“是。”
“你叔父對你寄予厚望,還提及若你能通過會試成為舉人,他會利用人脈為你謀得一官半職。”
“切勿辜負你叔父的期望。”
“……”
王母口中的叔父,正是上次助他探查科舉主考官並透露葉軒昔日考題的那位禮部正六品主事。
“我明白了,母親,我定會竭盡全力的。”
“宇哥,我剛才听到好大一聲哀嚎,是你叫的嗎?”
“自然是宇哥叫的,這里除了宇哥還能有誰。”
“宇哥叫得真難听。”
“嘻嘻嘻……宇哥,原來你也不愛學習啊,我也是,我爹老逼著我學。”
“以後我爹再逼我,我就拿宇哥當擋箭牌。”
圍在王母身邊的一群親戚家的小孩嬉笑著。
仿佛在嘲笑王宇跟他們一樣,害怕學習。
王宇望著這群小腿高的小孩,無奈地翻了個白眼。
這能一樣嗎?
若是四書五經,他自然不會如此痛苦。
現在他不僅要學海量知識,還得四處奔波,頻繁往返于衙門、田地、街市等地,風雨無阻,這些倒還能忍。
最令他難以忍受的是——
整個科舉考試為期三年,他得與葉軒共處三年。
“走開走開。”
“小屁孩懂什麼。”
王宇不耐煩地趕走這群嘰嘰喳喳的小孩,心中盤算著如何“回報”他們。
他打算給這些小孩的父母送去葉軒的考題集,以及天文、地理、算術、斷案等書籍。
讓他們從小培養孩子。
不能讓這群小孩輸在起跑線上。
當然,他完全是出于好意,絕無半點報復小孩們嘲笑他的念頭。
……
縣試已過。
但士子們的煎熬仍在繼續。
這三年,他們將飽受葉軒考題的折磨。
葉軒重歸悠閑生活,垂釣、烹飪,陪伴玩樂,字如其意。因縣試,葉軒名聲大噪,系統賜予他神級繪畫技能。他嘗試施展,發現手如神筆,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能繪于紙上,畫作栩栩如生,令沈蓉等人贊嘆不已。
與此同時,朱元璋亦迎來佳音。年前派遣的無敵艦隊歸來,令他欣喜萬分。大殿內,他接見了艦隊指揮官李鴻興。
大殿宏偉壯麗,寒氣逼人,李鴻興身著銀甲,面色黝黑,氣勢凌人,腰劍已卸,體魄雄壯。他鏗鏘有力地向朱元璋復命“皇上,末將艦隊已歸。”
朱元璋頭戴華冠,身著黃袍,威嚴盡顯,眉眼間難掩笑意“將軍功不可沒,朕未曾看錯。速速道來,此行所至何處,大明貨物銷售如何,外邦情形又怎樣?”
李鴻興稟報“末將奉命遠航,穿越茫茫大海,探得一名為‘滿刺加’的小國,地處甦門答臘與馬來半島之間,地理位置優越,未來或將成為國際貿易要港。”
東接南海,西連安達曼海,地處印度洋、太平洋與非洲、亞洲、歐洲、澳洲的交匯要沖,是兩大洋之間的重要通道。十五世紀,鄭和七次遠航,重啟海上絲綢之路,其關鍵節點位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漸顯其重。但當時的馬六甲尚小,僅有幾處莊園大小,仍屬暹羅王國領地。
喜歡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